與下臨無際相似類似的成語
成語“下臨無際”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xià lín wú jì成語簡拼:XLWJ
成語注音:ㄒ一ㄚˋ ㄌ一ㄣˊ ㄨˊ ㄐ一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下臨無地
成語解釋: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成語用法:下臨無際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站在尖峰嶺頂上看,下臨無際的熱帶雨林格外壯觀
成語“下臨無際”的擴展資料
1. 為何認為上臨界雷諾數無實際意義,而采用下臨界雷諾數作為層流與紊流從層流轉變成紊流時的re稱為上臨界雷諾數re¢k.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可作為一種通用高效的分離技術而應用.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工業污染的普遍關心,以及世界各地對食品管理衛生法規有日趨嚴格的趨勢,天然產物,“綠色食品”將取得不斷發展.然而,傳統的天然產物分離,精制加工工藝中的壓榨;加熱;水汽蒸餾和溶劑萃取等工藝手段往往會造成天然產物中某些熱敏性或化學不穩定性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被破壞,改變了天然食品的獨特“風味”和營養.而且加工過程溶劑殘留物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人們一直在尋找新的天然產物加工新工藝,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將有可能滿足人們這一要求。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2. 下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下車伊始、
下落不明、
下不為例、
下喬入幽、
下筆風雷、
下車馮婦、
下塞上聾、
下情上達、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下馬看花、
下愚不移、
下車作威、
下馬作威、
下筆千言、
下眼相看、
下喬木入幽谷、
下回分解、
下帷攻讀、
下陵上替、
下逐客令、
下筆成章、
下臨無際、
下筆便就、
下坂走丸、
下學上達、
下交不瀆、
下馬馮婦、
下筆有神、
下不來臺
下車泣罪、
下官不職、
下里巴人、
下臨無地、
下寨安營、
下喬遷谷、
下情上通、
下馬觀花、
下筆不休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3. 上臨界雷諾數無實際意義
從層流轉變成紊流時的re稱為上臨界雷諾數re¢k。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可作為一種通用高效的分離技術而應用。當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工業污染的普遍關心,以及世界各地對食品管理衛生法規有日趨嚴格的趨勢,天然產物,“綠色食品”將取得不斷發展。然而,傳統的天然產物分離,精制加工工藝中的壓榨;加熱;水汽蒸餾和溶劑萃取等工藝手段往往會造成天然產物中某些熱敏性或化學不穩定性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被破壞,改變了天然食品的獨特“風味”和營養。而且加工過程溶劑殘留物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人們一直在尋找新的天然產物加工新工藝,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將有可能滿足人們這一要求。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4. 成語填空 下( )無( )
下臨無地 xià lín wú dì 成語解釋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典故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成語示例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游雁蕩山日記》:“俯閾而窺,~?!苯?義 詞 下臨無際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5. 臨筆之際,殆要取用什么意思?
畫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蛟谏?。在左側。皆可為面。臨筆之際。殆要取用。臨筆:執筆;下筆。殆:當,必。下筆作畫時,(應)當根據有所?。ㄉ幔?。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6. 下臨無際代表什么動物?
放下馬兒看左右,松趨靈宮柏一經,保崗,兒題示下臨無地要開什么動物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7. 臨組成四字成語
兵臨城下 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 處高臨深 處高:處在顯貴重要地位。臨深:如臨深淵。處在顯貴之位,好比面臨深淵。舊時指官職高了常有危險性。 大難臨頭 難:災禍;臨:來到。大禍落到頭上。 登山臨水 形容旅途遙遠。也指游山玩水。 揮翰臨池 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降尊臨卑 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8. 什么什么無際詞語
無邊無際、一望無際、一碧無際、下臨無際
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9. 為什么認為上臨界雷諾數無實際意義,而采用下臨界雷諾數作為層流與湍流的判據?
上臨界雷諾數不穩定,變化范圍大12000~40000,下臨界雷諾數比較穩定,約為2320。工程中一般采用2320做為層流、紊流的分界。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0. 表示陡峭的成語
山石險峻 山高坡陡 奇峰羅列 怪石嶙峋 危峰兀立 懸崖峭壁 ,壁立千仞 表里山河 懸崖絕壁 崇山峻嶺 【岌岌可?!?岌岌:山高陡峭,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1. 無邊無際的近義詞無邊無際的邊和際的成語有哪些
無邊無際:近義詞:一望無邊、一望無際、一望無垠、一望無涯、廣闊無垠、廣闊無涯、廣闊無邊、廣袤無邊、廣袤無涯、無邊無涯、無邊無垠、無邊無沿、茫無邊際、無涯無際、橫無際涯、漫無邊際、茫無邊際、?不驚、修飾邊幅、無邊苦海、學海無邊、耳邊之風、苦海無邊、當耳邊風、不事邊幅、不脩邊幅、無邊無沿、茫無邊際、茫無涯際……邊:成語:風月無邊、法海無邊、無邊無涯、不修邊幅、作舍道邊、邊老便便、漫無邊際、無邊無垠、無邊無際、法力無邊、不落邊際、一望無邊、無邊風月、邊塵不驚、修飾邊幅、無邊苦海、學海無邊、耳邊之風、苦海無邊、當耳邊風、不事邊幅、不脩邊幅、無邊無沿、茫無邊際、助邊輸財、輸財助邊、摸不著邊、道邊苦李、不著邊際、惡向膽邊生、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際:成語:一碧無際、茫無涯際、遭遇際會、際地蟠天、不切實際、一望無際、極天際地、切合實際、際遇風云、倉卒之際、漫無邊際、遭際不偶、無邊無際、不落邊際、響徹云際、去就之際、彌留之際、風云際遇、遭際時會、指顧之際、蟠天際地、下臨無際、因緣際會、風云際會、天人之際、遭逢際會、無際可尋、茫無邊際、易簀之際、際會風云、不著邊際。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2. 臨可以組什么成語
臨的成語 :臨淵羨魚、居高臨下、臨危受命、身臨其境、雙喜臨門、臨陣脫逃、臨危不懼、如臨大敵、大難臨頭、禍與福臨、臨難鑄兵、臨財不茍、臨死抱佛腳、降尊臨卑、臨深履薄、臨敵易將、犬牙相臨、臨患忘利、臨機制勝、臨難無懾、臨難不懾、臨難如歸、臨事屢斷、臨危蹈難、臨時磨槍、宗師案臨、臨食廢箸、臨敵賣陣、兵臨城下、臨文不諱.握圖臨宇、臨時抱佛腳、臨危下石、臨池學書、臨潼斗寶、瞎馬臨池、臨鋒決敵、玉樹臨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臨風玉樹、揮翰臨池、處高臨深、臨崖失馬、大限臨頭、下臨無際、臨邛滌器、臨渴掘井、唐臨晉帖、臨淵結網、如履如臨、臨期失誤、臨難茍免、臨風對月、死到臨頭、臨陣磨槍、臨軍對陣、臨時施宜、臨事而懼、下臨無地、臨去秋波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3. 下什么無什么的詞語
【下臨無地】從高處往低處看,向下望去深不見底,形容極其高峻陡峭。【下臨無際】同【下臨無地】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4. 無邊無際自寫一段話,內容自定
傘 我一直是個安靜的孩子。小時候,最愛干的一件事便是一個人倚在窗前看雨、聽雨、想雨……覺得那又細又密的雨絲如一張鋪天蓋地卻又密不透風的網,想把整個世界都網在里面。雨是有野心的,它似乎想吞占一切;雨是強大的,它無孔不入,常帶著強風,攜著閃電。而能與雨對抗的,是小小的傘。那一頂頂五顏六色的傘,是一朵朵美麗的蘑菇,它們慢慢地、慢慢地在大街小巷里移動,給我幼小的心靈注入了無限歡樂……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15. 急求九下文言文,古詩(蘇教版)
2010年高考背誦與默寫篇目
重要資料 長期保存
?。ü灿?8篇,其中初中有9篇●,北京有3篇★)
?。ㄒ唬┕盼模?8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r>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br>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br>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br>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br>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燭之武退秦師》(夜縋而出——乃還)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3月9日
4、《逍遙游》(北溟有魚——之二蟲又何知)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5、《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莊不得擊)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耄吒媾婀?。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酰俊迸婀?,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6、《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
7、《陳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廢遠)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8、《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9、《歸去來兮辭》(不含序)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10、《蘭亭集序》(永和九年——豈不痛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kuài)稽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長(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11、《滕王閣序》(豫章故都——聲斷衡陽之浦)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12、《師說》(嗟乎——其可怪也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13、《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14、《阿房宮賦》(嗟乎——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5、《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岳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īng)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6、《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7、《前赤壁賦》(壬戌之秋——托遺響于悲風)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br> 18、《游褒禪山記》(于是余有嘆——此余之所得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ǘ┰娫~曲(20篇)
1、《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國殤》★屈原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土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3、《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也作三十年)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6、《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8、《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9、《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琵琶行》(不含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抺復挑,初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城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11、《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2、《蘇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