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原督”的成語「平原督郵」

        2022年08月18日成語大全123

        成語“平原督郵”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平原督郵
        成語讀音:píng yuán dū yóu
        成語簡拼:PYDY
        成語注音:ㄆ一ㄥˊ ㄩㄢˊ ㄉㄨ 一ㄡ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青州從事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闭詆yjslw.com
        成語解釋: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成語用法:平原督郵作賓語;指劣酒。
        成語造句:盡是青州從事,那有平原督郵。(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六回)
        成語故事: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

        成語“平原督郵”的擴展資料

        1. 酒的典故出自什么時候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我歌,蟾兔為動色?!?br>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張養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秬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據《詩經。大雅·江漢》記載,“秬鬯一卣”。〔傳〕: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腹{」:秬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據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緜鳌浚捍壕疲瑑鲺惨病K未煲碇性凇毒平洝穼懙?,“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據《文選·左思<魏都賦>》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赍我思成”。〔傳」:酤,酒。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稱。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又據《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據《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據《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春清縹酒,康狄所營”。李善注:縹,綠色而微白也。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捌皆洁]”是壞酒的隱語。據南朝宋國劉義慶編的《世說新語·術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皬氖隆?、“督郵”,原為官名。宋代蘇軾在《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中,寫有“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的詩句。
        曲生、曲秀才:這是酒的擬稱。據鄭棨在《開天傳信記》中記載,“唐代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十余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吭聲談論,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旋轉。法善以為是妖魅,俟曲生復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后來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為酒的別稱。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詩句。清代北軒主人寫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館難忘曲秀才”的詩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八大王》一節中,也寫有“故曲生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的詞句。
        曲道士、曲居士:這是對酒的戲稱。宋代陸游在《初夏幽居》詩中寫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黃庭堅在《雜詩》之五中寫道,“萬事盡還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宮”。
        曲蘗:本意指酒母。據《尚書·說命》記載,“著作酒醴,爾惟曲蘗”。據《禮記·月令》記載,“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蘗必時”后來也作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歸來》詩中寫道,“憑誰給曲蘗,細酌老江干”。蘇拭在《濁醪有妙理賦》中寫道,“曲蘗有毒,安能發性”。
        春:在《詩經·豳風·七月》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故人們常以“春”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撥悶》詩中寫道,“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這本來是對劣質酒的貶稱。馮時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惡酒曰茅柴”。亦是對市沽薄酒的特稱。吳聿在《觀林詩話》中寫道,“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綱日夜急’,蓋世號市沽為茅柴,以其易著易過”。在明代馮夢龍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盞內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豆梅”的記載。
        香蟻、浮蟻:酒的別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蟻而得名。韋莊在《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韻》詩中寫道,“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華詠散鹽”。
        綠蟻、碧蟻:酒面上的綠色泡沫,也被作為酒的代稱。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謝眺《在郡臥病呈沈尚書》中寫道,“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吳文英在《催雪》中寫道,“歌麗泛碧蟻,放繡箔半鉤”。
        天祿:這是酒的別稱。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稱為“天祿大夫”。
        椒漿: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漿,故稱椒酒為椒漿。《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寫道,“奠桂酒兮椒漿”。李嘉**在《夜聞江南人家賽神》詩中寫道,“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漿本來是指淡酒而說的,后來亦作為酒的代稱。據《周禮.天官,漿人》記載,“掌共主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于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我歌,蟾兔為動色”。
        忘憂物:因為酒可以使人忘掉憂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晉代陶潛在《飲酒》詩之七中,就有這樣的稱謂,“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猶進,杯盡壺自傾”。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它。后來就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元代喬吉在《金錢記》中也寫道,“在了這掃愁帚、釣詩鉤”。
        狂藥:因酒能亂性,飲后輒能使人狂放下羈而得名。唐代房玄齡在《晉書·裴楷傳》有這樣的記載,“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石崇)酣宴,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詩中也寫到了“廉外春風正落梅,須求狂藥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詩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敵一樣而得名。唐代李延壽撰的《南史·陳慶之傳》附《陳暄與兄子秀書》有此稱謂,“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不醉’”。唐代張彥謙在《無題》詩之八也有此稱謂“憶別悠悠歲月長,酒兵無計敵愁腸”的詩句。
        般若湯:這是和尚稱呼酒的隱語。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才有這樣的稱謂。蘇軾在《東坡志林·道釋》中有,“僧謂酒為般若湯”的記載。竇革在《酒譜·異域九》中也有“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湯,蓋瘦詞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的記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對甘肅皇臺酒的題詞“香醇般若湯”,可知其意。
        清圣、濁賢:東漢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時期李昉等撰寫的《太平御覽》引《魏略》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曹操)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晉代陳壽在《三國志·徐邈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于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稱白酒或濁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唐代季適在《罷相作》中寫有“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的詩句。宋代陸游在《溯溪》詩中寫有“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的詩句。摘自gyjslw.com
        2. 世說新語主要為什么的故事?
        《世說新語》記載的是自漢末到東晉近三百年歷史年檢間上流社會王公名士的奇聞軼事。摘自gyjslw.com
        3. 原的成語有什么
        原形畢露、
        星火燎原、
        窮原竟委、
        原原本本、
        情有可原、
        逐鹿中原、
        物歸原主、
        向平之原、
        略跡原情、
        還原反本、
        令原之戚、
        絲繡平原、
        積本求原、
        賭誓發原、
        原汁原味、
        原原委委、
        燎原之火、
        平原督郵、
        原始察終、
        平原易野、
        官復原職、
        厝火燎原、
        原本窮末、
        巢焚原燎、
        原封不動、
        原憲桑樞、
        平原十日飲、
        九原之下、
        含笑九原、
        問鼎中原摘自gyjslw.com
        4. 世說新語原文
        一、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二、延伸:
        《世說新語》(又名《世說》),內容主要是記錄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在搜索《世說新語》的三卷36門中,上卷四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九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慧、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
        如: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德行》)
        通過與華歆的對比,褒揚了管寧的淡泊名利。又如:
        公孫度目邴原:“所謂云中白鶴,非燕雀之網所能羅也。”(《賞譽》)
        這既是對邴原的褒揚,也是對公孫度善于譽人的褒揚。至于下卷23門,情況就比較復雜了。有的褒揚之意比較明顯,如容止、自新、賢媛。有的看似有貶意,如任誕、簡傲、儉嗇、忿狷、溺惑,但也不盡是貶責。有的是貶責,如“讒險”中的四條,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條目。也有許多條目只是寫某種真情的流露,并無所謂褒貶。既是真情的流露,也就是一種風流的表現,所以編撰者津津有味地加以敘述。例如: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任誕》)
        這種任誕表現了對竹的妙賞,以及對竹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對竹的愛好中寄托了一種理想的人格。又如:
        晉文王功德盛大,座席嚴敬,擬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嘯歌,酣放自若。(《簡傲》)
        這簡傲正是阮籍的可愛之處。總之,編撰者大量采集編入那些饒有興趣的、可資談助的逸聞軼事,態度倒是比較客觀寬容的。
        三、人物簡介:
        《世說新語》的編撰者是南朝宋的劉義慶(403~444年),他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被封為臨川王。他“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招集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宋書·劉道規傳》附《劉義慶傳》)。從這部書的內容來看,全書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莊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劉義慶招集的文學之士很可能參加了它的編撰。摘自gyjslw.com
        5. 古代形容酒的別稱有哪些
        酒的別稱有: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蘗、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藥、酒兵、般若湯、清圣、濁賢。
        1、以釀酒者命名的:杜康、白墮等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創始人,后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譯文:用什么來解決憂愁呢,只有這酒罷了。)
        2、以盛裝器具命名的:杯中物、壺觴等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譯文::拿酒來自斟自飲,看看院子里的樹木,心情很愉快。?)
        3、以用途命名的:釣詩鉤、忘憂物、歡伯等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譯文: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
        4、以顏色命名的:綠蟻、黃封、金波等
        綠蟻:酒面上漂浮的綠色泡沫,因似蟻狀,故名。也用作酒的代稱。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保ㄗg文:釀好了淡綠的米酒,燒旺了小小的火爐。)
        5、以典故命名的:老春、曲生等
        老春:唐時多稱酒為春,故稱美酒為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保ㄗg文:紀老在黃泉里,還會釀制老春美酒。)摘自gyjslw.com
        6. 世說新語故事
        【千巖萬壑】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焙笥靡孕稳莘鍘n與山谷極多。
        【不舞之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驮囀跪寔恚瑲詺俨豢衔??!焙笠蛞浴安晃柚Q”喻名不副實。
        【相煎何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瞎馬臨池】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焙笠蛞浴跋柜R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略見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說·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br>【竹頭木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捍陶公呴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后以“竹頭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管中窺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謂從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后用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寧割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寧割席”謂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对唬骸车[在後?!北緸檎{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
        【肅然起敬】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br>【華亭鶴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蒹葭玉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蒹葭,指毛曾;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何湓唬骸湮纯裳?,待我思之?!腥?。魏武乃曰:‘吾已得?!蠲憚e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后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蛟疲骸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焦唬骸逡怪疄槿艘玻瑤r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焙笠浴白砩筋j倒”形容醉態。
        【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身無長物】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焙笠浴吧頍o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道邊苦李】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湃弧!焙笠杂饔共牛瑹o用之才。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摘自gyjslw.com
        7. 說出幾個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一覽無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 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馀委曲,若不可測?!笠浴挥[無馀’謂一眼即可全見。 【二童一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 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笥靡灾干倌陼r代的好友。 【七步成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 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笠浴卟匠稍姟Q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識暗?!笠浴攀柚敬蟆^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舊時多作思鄉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莼羹,用莼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后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巖萬壑】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 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笥靡孕稳莘鍘n與山谷極多。 【不舞之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 向客稱之??驮囀跪寔恚瑲詺俨豢衔?。’后因以’不舞之鶴’喻名不副實。 【相煎何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瞎馬臨池】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 臨深池。’后因以’瞎馬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略見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說·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竹頭木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捍陶公呴作荊州時,敕 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后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笠浴耦^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管中窺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 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從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后用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寧割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 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寧割席’謂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后。’本為調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 【肅然起敬】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華亭鶴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蒹葭玉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 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筝纾该?;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 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笥靡灾笜O其美妙的文辭。 【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 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笠浴砩筋j倒’形容醉態。 【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 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身無長物】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后以’身無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道邊苦李】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 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笠杂饔共?,無用之才。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 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膈上住?!庵^好酒的酒氣可直到臍部。從事、督郵,均官名。后因以’青州從事’為美酒的代稱。 【難兄難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 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劉孝標注:’一作元方難為弟,季方難為兄?!庵^元方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季方也俊異出眾,他人難為其弟。后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 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鳴?!兑住吩弧Q鶴在陰,其子和之?!烈病F鋺诤笪迦諆?。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笠浴~山西崩,洛鐘東應’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頰上三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 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后遂用作典故。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面如傅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笠蛞浴嫒绺捣邸稳菽凶用烂?。 【食辨勞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 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笏煲浴潮鎰谛健稳葑R見卓越。 【鶴唳華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劉孝標注引裴啟《語林》:’機為河北都督,聞警角之聲,謂孫丞曰:聞此不如華亭鶴唳。’后常以’鶴唳華亭’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摘自gyjslw.com
        8. 古代的郡都郵是啥官?
        都郵是又稱督郵,是漢代到隋初官職名,是督郵書掾、督郵曹掾的簡稱。漢代各郡的重要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設一督郵。
        一、職能
        西漢時設置,督郵品級不高,但是利較大,包括傳達教令,督察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
        二、發展
        督郵是郡守的下官吏,西漢設置,利達到頂峰。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郵、東部督郵等。魏、晉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設置漸少。北齊只設于清都郡。隋初廢郡,督郵一并廢除。
        擴展資料
        有關督郵的著名典故
        一、主簿辨酒
        《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肚臍);督郵,言在鬲(即膈。胸、腹腔間的膈膜)上住?!睆氖?、督郵,都是官名。
        釋義:桓溫的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優劣,但不直接說是好是壞,而是用隱語把美酒比喻為“青州從事”,把劣酒比喻為“平原督郵”。后遂用“青州從事、從事青州、從事到齊、白酒到齊”等稱好酒,或形容酒味佳美;以“平原督郵、薄酒督郵、督郵”等稱劣酒,或形容酒味淡薄。
        二、怒鞭督郵
        話說劉備討黃巾有功,本想能封侯拜爵,怎奈朝廷宦官十常侍當道,阻塞賢良,最后只封劉備一個縣尉。
        劉備上任不久,一位督郵來了,非常的瞧不起劉備,問起劉備的家世,劉備說道:“備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郵聽后,一臉冷笑道:“大膽劉備,膽敢冒充帝胄,還不速速退出,哼!”
        劉備悻悻退出,侍從告訴劉備,“督郵發怒是因為將軍您沒有賄賂給他”,劉備皺起眉頭,嘆口氣說道:“自從備上任以來從沒有拿過百姓的一點東西,沒有錢給他?。 ?br>于是督郵真的發怒了。劉備多次求見,督郵只是不見。有回張飛喝了幾杯悶酒,騎著馬出來,看見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人跪在縣衙口,便上前詢問。老人們說督郵強迫他們誣告劉備,他們不肯,于是督郵要打他們。
        張飛很是生氣,就沖進去把督郵抓了出來綁在縣衙門口一棵柳樹上,扯下柳條來打,打斷了數根。這就是張飛怒鞭督郵的事情。后來,關羽和張飛勸劉備把督郵殺了,令投他處,怎奈劉備本是心慈之人,便把縣衙印掛在督郵脖子上,帶著兩位義弟就走了 。
        三、陶淵明與督郵
        陶淵明41歲時(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云,陶淵明歸隱是出于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并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在該篇的序中敘述他辭官的原因,是“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钡匀弧蔼q望一稔,當斂裳宵逝?!毕肴螡M一年,待公田收獲后再辭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辭的原因是“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督郵 (官職)摘自gyjslw.com
        9. “平原”如何組詞和造句?
        組詞具體如下:
        平原督郵: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十日平原:比喻朋友連日歡聚。汪洋《歸途奉懷閩中諸友用去歲留別閩中諸友韻》:“海南重見又相離,我本天涯唱《竹枝》。十日平原留不醉,一簾飛瀑看何時?”參見“十日飲”。
        平原兄弟:指三國魏曹丕、曹植兄弟。一說指曹植與白馬王彪。曹植封平原侯。南朝梁鍾嶸《<詩品>序》:“降及建安,曹氏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br>平原居士:指后漢禰衡。衡為平原人,因有此稱。宋秦觀《口號》詩:“平原居士今無影,鸚鵡空洲誰舉杯。
        平原易野:平坦而無險阻的原野。
        絲繡平原:用絲線來繡平原君。原表示對平原君極其欽慕。后也表示感激別人的恩惠。
        向平之原 :稱子女婚嫁事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事畢為“向平愿了”。
        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在陜西中部,秦嶺以北,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原為地塹,經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發達,是中國重要農業區,有“八百里秦川”之稱。
        松嫩平原:東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蝕和沖積而成。沉積層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慶油田。黑土分布廣,土壤肥沃。中國商品糧基地。
        波河平原:位于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原為古海灣,被波河沖積而成沖積平原?!?br>造句具體如下:
        廣闊的松遼平原生長著茂密的莊稼。
        一望無際的松遼平原生長著綠油油的莊稼。
        東北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國重要的產糧基地,被譽為北大倉。
        泰山巋然不動地屹立在齊魯平原上。
        江漢平原土地肥沃,溝渠交錯,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平原”是什么意思?
        廣闊平坦的原野。
        《左傳·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為大水?!?漢 王粲 《七哀》詩:“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唐 方干 《哭秘書姚少監》詩:“曉向平原陳葬禮,悲風吹雨溼銘旌?!?劉半農 《曉》詩:“太陽的光線,一絲絲透出來,照見一片平原,罩著層白蒙蒙的白霧?!?br>指 戰國 時 趙國 公子 平原君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蛾眉笑躄者,賓客去 平原 ?!?唐 白居易 《長齋月滿攜酒與夢得對酌》詩:“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慣吐車菌。” 明 許自昌 《水滸記·分飛》:“氣概雄,論交四海芳名重, 魏齊 應有 平原 擁;就不然的時節,他做喪家之狗天涯哄。”
        指 晉 陸機 。
        機 嘗官 平原 內史。 晉 陸云 有《與兄平原書》。 明 薛薰 《答王允升省中對雨見憶之作》詩:“ 康樂 愁霖唱, 平原 苦雨詩。故人吟此曲,贈我慰相思。”摘自gyjslw.com
        10. 甕牖嬸樞之子,氓隸之人
        出自漢代賈誼《過秦論》:“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后作成語“甕牖繩樞”牖:窗子;樞:門的轉軸。以破甕做窗,以草繩系戶樞作門軸。比喻貧窮人家。摘自gyjslw.com
        11. 幫幫忙 啊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
        難兄難弟——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割席絕交——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小時了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汗出如漿——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黑白分明——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小狹。
        吳牛喘月——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神色自若——長沙嘗問樂令,樂令神色自若,徐答曰:「豈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釋然,無
        復疑慮。
        百端交集——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
        楚楚可憐——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
        應接不暇——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七步成章——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
        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骨肉相殘——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拾人牙慧——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標新立異——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
        登峰造極——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擲地有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清風朗月——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詠
        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
        真金百煉——精金百煉,在割能斷。
        松柏之志——松柏之志猶存。
        君臣之好——劉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
        神態自若——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舉止自若——裴叔則被收,神氣無變,舉止自若。
        東床坦腹——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
        選之?!归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
        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悵然若失——殷悵然自失。
        善于托大——善于托大,長于自藏。
        一日之長——陶冶世俗,與時浮沉,吾不如子;論王霸之余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
        之長。
        老生常談——此老生之常談。
        名垂千載——仗民望以從眾懷,盡沖退以奉主上,如斯則勛侔一匡,名垂千載。
        旁若無人——于坐振袖而起,揚槌奮擊,音節諧捷,神氣豪上,傍若無人,舉坐嘆其雄爽。
        鶴立雞群——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一往情深——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后生可畏——王敬仁聞一年少懷問鼎,不知桓公德衰?為復后生可畏?
        漸至佳境——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br>咄咄逼人——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够冈唬?br>「白布纏棺豎旒□?!挂笤唬骸竿遏~深淵放飛鳥?!勾巫魑UZ?;冈唬骸该^淅米劍頭
        炊?!挂笤唬骸赴贇q老翁攀枯枝?!诡櫾唬骸妇限A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挂笤唬骸高瓦捅迫?!」仲堪眇目故也。
        顧名思義——桓南郡與道曜講老子,王侍中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顧名思義。」
        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
        渴?!故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肝腸寸斷——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
        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冰清玉潤——婦翁冰清,女婿玉潤。
        卿卿我我——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箣D
        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
        難兄難弟——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割席絕交——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小時了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汗出如漿——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黑白分明——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小狹。
        吳牛喘月——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神色自若——長沙嘗問樂令,樂令神色自若,徐答曰:「豈以五男易一女?!褂墒轻屓?,無
        復疑慮。
        百端交集——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
        楚楚可憐——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
        應接不暇——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七步成章——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
        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骨肉相殘——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拾人牙慧——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標新立異——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立異義于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
        登峰造極——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擲地有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清風朗月——謝鎮西經船行,其夜清風朗月,聞江渚間估客船上有詠詩聲,甚有情致;所詠
        五言,又其所未嘗聞,嘆美不能已。
        真金百煉——精金百煉,在割能斷。
        松柏之志——松柏之志猶存。
        君臣之好——劉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
        神態自若——旁人為之反側,充晏然,神意自若。
        舉止自若——裴叔則被收,神氣無變,舉止自若。
        東床坦腹——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
        選之?!归T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
        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悵然若失——殷悵然自失。
        善于托大——善于托大,長于自藏。
        一日之長——陶冶世俗,與時浮沉,吾不如子;論王霸之余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
        之長。
        老生常談——此老生之常談。
        名垂千載——仗民望以從眾懷,盡沖退以奉主上,如斯則勛侔一匡,名垂千載。
        旁若無人——于坐振袖而起,揚槌奮擊,音節諧捷,神氣豪上,傍若無人,舉坐嘆其雄爽。
        鶴立雞群——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一往情深——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后生可畏——王敬仁聞一年少懷問鼎,不知桓公德衰?為復后生可畏?
        漸至佳境——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br>咄咄逼人——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够冈唬?br>「白布纏棺豎旒□。」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勾巫魑UZ?;冈唬骸该^淅米劍頭
        炊?!挂笤唬骸赴贇q老翁攀枯枝?!诡櫾唬骸妇限A轤臥嬰兒?!挂笥幸粎④娫谧?,云: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挂笤唬骸高瓦捅迫?!」仲堪眇目故也。
        顧名思義——桓南郡與道曜講老子,王侍中為主簿,在坐?;冈弧竿踔鞑荆深櫭剂x。」
        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
        渴?!故孔渎勚诮猿鏊?,乘此得及前源。
        肝腸寸斷——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余里不去,遂
        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冰清玉潤——婦翁冰清,女婿玉潤。
        卿卿我我——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箣D
        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孔渎勚诮猿鏊?,乘此得及前源?!?br>【一覽無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 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馀委曲,若不可測?!焙笠浴耙挥[無馀”謂一眼即可全見。
        【二童一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 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七步成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 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焙笠浴捌卟匠稍姟狈Q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識暗?!焙笠浴安攀柚敬蟆敝^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舊時多作思鄉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莼羹,用莼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后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巖萬壑】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 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巒與山谷極多。
        【不舞之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 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焙笠蛞浴安晃柚Q”喻名不副實。
        【相煎何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瞎馬臨池】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 臨深池?!焙笠蛞浴跋柜R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略見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說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br>【竹頭木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捍陶公呴作荊州時,敕 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后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焙笠浴爸耦^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管中窺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 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T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謂從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后用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寧割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 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焙笠浴肮軐幐钕敝^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对唬骸?,沙礫在后。’”本為調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
        【肅然起敬】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并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br>【華亭鶴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萬壑千巖】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br>【蒹葭玉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 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陛筝纾该?;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 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何湓唬骸湮纯裳?,待我思之?!腥铩N何淠嗽唬骸嵋训?。’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焙笥靡灾笜O其美妙的文辭。
        【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 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蛟疲骸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焦唬骸逡怪疄槿艘?,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山頹倒”形容醉態。
        【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 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身無長物】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焙笠浴吧頍o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道邊苦李】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 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湃?。”后以喻庸才,無用之才。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 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膈’上住?!币庵^好酒的酒氣可直到臍部。從事、督郵,均官名。后因以“青州從事”為美酒的代稱。
        【難兄難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 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劉孝標注:“一作‘元方難為弟,季方難為兄’?!币庵^元方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季方也俊異出眾,他人難為其弟。后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 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鳴?!兑住吩弧傍Q鶴在陰,其子和之?!本烈病F鋺诤笪迦諆?。’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焙笠浴般~山西崩,洛鐘東應”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頰上三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 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串嬚邔ぶㄓX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焙笏煊米鞯涔省R浴邦a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面如傅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焙笠蛞浴懊嫒绺捣邸毙稳菽凶用烂?。
        【食辨勞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 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呶粗?,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后遂以“食辨勞薪”形容識見卓越。
        【鶴唳華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劉孝標注引裴啟《語林》:“機為河北都督,聞警角之聲,謂孫丞曰:‘聞此不如華亭鶴唳?!焙蟪R浴苞Q唳華亭”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摘自gyjslw.com
        12. 郵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yóu
        zhī

        杜郵之戮
        成語解釋:杜郵:古地名,今陜西咸陽;戮:殺。指忠臣無辜被殺。
        xuán


        yóu
        玄衣督郵
        成語解釋:督郵:官名。龜的別稱
        píng
        yuán

        yóu
        平原督郵
        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摘自gyjslw.com
        13. 成語原什么太什么
        沒有與“原 太”相關的成語! 『包含有“原”字的成語』 “原”字開頭的成語:無 第二個字是“原”的成語:(共10則) [h] 還原反本[j] 九原可.摘自gyjslw.com
        14. 郵的成語?
        平原督郵 【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解釋】:平原:古代地名;督郵:古代官名。劣酒、濁酒的隱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示例】:盡是青州從事,那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六回 【反義詞】:青州從事 【語法】:作賓語;指劣酒 【成語故事】:魏晉時期,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他把好酒叫做“青州從事”,因為青州有個齊郡,齊與臍同音,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郵”,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鬲與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摘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11176.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