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驕人」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貧賤驕人”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魏文侯攻占中山國,派太子擊去駐守。太子擊在路上碰見了文侯的老師田子方就上前打招呼,田子方不予理睬。太子擊問他是富貴還是貧賤值得驕傲,田子方認為貧賤應該驕傲,諸侯驕傲就失國,貧賤之士的意見不被采納還可以到別國去貧賤驕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釋義】“貧賤驕人”形容對貴的鄙視和蔑視?!境鎏帯看说涑鲎浴妒酚洝の菏兰摇罚骸白訐粢騿栐唬骸毁F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戰國時,有一個叫田子方的人,他和李悝、段干木、子夏等人共同輔佐魏文侯,受到優禮。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樂羊為大將、西門豹為先鋒,率軍攻打中山國。魏國攻下中山后,魏文侯派太子擊駐守中山。太子擊乘車準備前往中山,剛要出京都城門,碰上了田子方。于是太子擊讓田子方的車先過去,誰知田子方看都沒看太子一眼,就徑直過去了。太子擊非常生氣,上前問田子方:“誰可以驕傲,是富貴的人還是貧賤的人?”田子方笑著說:“古往今來,只有貧賤的人才能驕傲,那些富貴的人是不能驕傲的。做國君的一驕傲,國就保不住;當大夫的一驕傲,家就保不住。楚靈王因為驕傲亡了國;智伯瑤因為驕傲被滅了族。而貧賤之人就不一樣了,他吃的是粗菜淡飯,穿的是舊衣破鞋,他不仰仗富貴人,不爭奪利。如果賢明的君主來請教他,他高興,就會提出點意見;如果君主不聽他的話,他就拂袖而去。周武王能滅掉紂王,但卻拉不住首陽山的兩個窮人,所以說,貪賤之人不驕傲,誰又驕傲呢?”太子擊挨了一頓教訓,只好向田子方行了個禮,前往中山國去了。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求一首詩和作者 清朝的
應該不是袁枚,袁枚的特征是男女通吃,他收了很多女弟子的;應該是鄭板橋,他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在《板橋自敘》中說:“余好色,尤喜余桃口齒,椒風弄兒之戲?!彼脑姼柚?,有懷念男仆的,《縣中小皂隸有似故仆五鳳者每見之黯然,其中“口輔依然性亦溫,蹉跎吮筆墨花痕,可憐三載渾無夢,今日輿前遠返魂”,“乍見心驚意更親,高飛遠鶴未依人,楚王幽夢年年斷,錯把衣冠認舊臣”似乎有同性戀跡象。還有他關于打美男由打臀部改打背部的文章?!靶搪芍兄淄?,實不通之極。人身上用刑之處亦多,何必定要打此處?設遇犯者美如子都,細肌豐肉,堆雪之臀,肥鵝之股,而以毛竹加諸其上,其何忍乎?豈非大煞風景乎?夫堆雪之臀,肥鵝之股,為全身最佳最美之處,我見猶憐,此心何忍!今因犯法之故,以最佳最美之地位,迎受此無情之毛竹大板,焚琴煮鶴,如何慘怛?見此而不動心憐惜者,木石人也?!矣植恢敵踔贫ㄐ搪烧?,果何惡于人之臀,懲罰時東也不打,西也不打,偏欲笞其無辜之臀也。臀若有口,自當呼冤叫屈?!コ袒鳎鞴馄照?,將來省刑薄稅,若改笞臀為鞭背,當為天下男子馨香而祝之!”其實,鄭板橋早年有這樣的嗜好應該不奇怪。像紅樓夢里也有描寫喜歡同性的。但有人借這個話題來全面否定鄭板橋,那是另有用意。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姜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怎么解釋?
譯文:
秀美的女子不畫妝粉飾外表,素面朝天、自然而然,猶如淡淡月光下疏朗的梅樹,更有一番風姿。隱含的意思是本來面目更重要,這句話很有禪機。一個學佛修禪的人,在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體證到空寂的妙處后,不偏執于這種境界。
出自《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節選: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履笥谝具d征誅,而康節云﹕’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四芤源诵亟笱劢缤掏铝希舷虑Ч?,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于小人也。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里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愛是萬緣之根,當知割舍。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夢里懸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后假;閑中演偈談元,言言酷似,說來雖是用時非。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蹤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凈,事為雖公亦私。
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貧賤驕人,雖涉虛驕,還有幾分俠氣;英雄欺世,縱似揮霍,全沒半點真心。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圇囮。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梢娛挛餆o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
姜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廉官多無后,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雖重廉介,不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癡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密則神氣拘逼,疏則天真爛漫,此豈獨詩文之工拙從此分哉!吾見周密之人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于此判也。
翠筱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沖雅;紅蕖媚秋水,色雖艷麗,何損清修。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簪纓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節致忠;廟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艷損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后福跟隨,何須戚戚。
古人閑適處,今人卻忙過了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又虛度了一世。總是耽空逐妄,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芝草無根醴無源,志士當勇奮翼;彩云易散琉璃脆,達人當早回頭。
少壯者,事事當用意而意反輕,徒汛汛作水中鳧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帆只揚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穩。如韓信以勇備震主被擒,陸機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于勢逼君,石崇死于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荚昭院酰?br>附勢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竊利者如蠅虰盜人,人死而蠅虰亦滅。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為巢于幕上,可憐燕燕之偷安。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于大海之鵬,則眇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貪心勝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乎哉!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夸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瑯玕。
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深。故貪商旅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缊者,終享千載之令名。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故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巉巖亦是坦途。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多栽桃李少栽荊,便是開條福路;不積詩書偏積玉,還如筑個禍基。
萬境一轍原無地,著個窮通;萬物一體原無處,分個彼我。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筑一藩蘺。良足慨哉!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大烈鴻猷,常出悠閑鎮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征景福,多集寬洪長厚之家,何須瑣瑣。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貧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從快意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謝豹覆面,猶知自愧;唐鼠易腸,猶知自悔。蓋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處討些生理?
異寶奇琛,俱民必爭之器;瑰節奇行,多冒不祥之名??偛蝗魧こv履易簡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禍淫不在幽渺,即在動靜語默間奪其魄??梢娙酥Mㄓ谔欤谥丛⒂谌?,天人豈相遠哉!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所見的詩意
牧童騎者黃牛唱著歌,歌聲響徹整個樹林,忽然看到樹上的蟬,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是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余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導“性靈說”。主張寫詩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認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主張“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歷作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這樣才能將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相結合,創作出佳品,認為“詩文之作意用筆,如美人之發膚巧笑,先天也;詩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飾,后天也”。主張文學應該進化,應有時代特色,反對宗唐宗宋。他譏諷神韻派是“貧賤驕人”,格調派是“木偶演戲”,肌理派是“開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兒搬家”。他也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說,認為“孔子論詩可信者,‘興觀群怨’也;不可信者,‘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和散文并重,認為駢文與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與奇一樣不可偏廢,二者同源而異流,它們的關系是雙峰并峙,兩水分流。詩歌清新雋永,流轉自如。寫景詩飄逸玲瓏。 袁枚的文學思想有發展的觀點,對封建正統文學觀點及形式主義思潮有沖擊作用。另外,他強調駢文作為美文學的存在價值,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他的詩多敘寫身邊瑣事,多風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會內容,有些詩趨向艷俗,不免淺薄甚至浮滑。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俗語包括哪些
來個業的?。?br>*基本解釋: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包括俚語、諺語及口頭常用的成語
*詳細解釋:
1. 民間流傳的說法。
《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即不為 河伯 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
2.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語句。
《漢書·路溫舒傳》:“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既是沒才的這們少,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豈不是沒才的到成了寶貝了嗎?”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分唬骸澳鞘且驗椤髻t客來勤’。 蕭云 幾乎說出這句俗語來?!?br>3. 方言土語。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濡水》:“ 濡水 ……西北入 難河 ?!Αⅰy’聲相近, 狄 俗語訛耳?!?br>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所以 晉 楚 方言、 齊 魯 俗語,六經諸子載之多矣?!?br>朱光潛 《藝文雜談·<但丁的“論俗語”>》:“他( 但丁 )所謂俗語,就是與教會所用的官方語言( 拉丁 )相對立的各國人民大眾所用的地方語言?!?br>4. 指當地的習慣稱呼。
《紅樓夢》第五五回:“這廳上也有一處匾,題著‘補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語皆只叫‘議事廳兒’?!?br>*另:俗語是熟語之一,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練的語句。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后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但不包括方言詞、俗語詞、書面語中的成語,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從狹義來看,俗語是具有自己特點的語類之一,不同于諺語、歇后語,但一些俗語介乎幾者之間。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
*俗語歷史久,使用廣,名目繁多,說法不一,有:「里言」、「俚言」、「鄉言」、「俗言」、「傳言」、「常言」、「邇言」、「恒言」;「里諺」、「野諺」、「古諺」、「鄉諺」、「俗諺」;「里語」、「俚語」、「民語」、「常語」、「古語」、「直語」、「鄙語」、「諺語」;「俗話」、「古話」、「煉話」、「常談」、「俗談」、「方言土語」、「街談巷語」等??梢?,歷來人們對于俗語的理解并不一致。
其實百度百科解釋得很詳細啦~~~
lz可以自己去看哈~~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貧賤驕人的釋義出處
pín jiàn jiāo rén
【解釋】:身處貧賤,但很自豪。指貧賤的人蔑視貴。
【出處】:《史記·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
【示例】:還有一班不長進的,并沒有人賞識過他,也學著他去瞎狂,說什么“~”。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二回
【近義詞】肉食者鄙
【反義詞】:富貴驕人、攀龍附鳳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補語;指對富貴勢持輕蔑鄙視態度
【典故】《史記·魏世家》:“子擊逢文侯之師田子方於朝歌,引車避, 下謁。田子方不為禮。子擊因問曰:‘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夫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貧賤者,行不合,言不用,則去之楚越,若脫躧然,柰何其同之哉!’子擊不懌而去。”后因以“貧賤驕人”指對富貴勢持輕蔑鄙視態度。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所見這首古詩怎么解釋
牧童騎者黃牛唱著歌,歌聲響徹整個樹林,忽然看到樹上的蟬,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是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余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導“性靈說”。主張寫詩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認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主張“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歷作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這樣才能將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相結合,創作出佳品,認為“詩文之作意用筆,如美人之發膚巧笑,先天也;詩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飾,后天也”。主張文學應該進化,應有時代特色,反對宗唐宗宋。他譏諷神韻派是“貧賤驕人”,格調派是“木偶演戲”,肌理派是“開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兒搬家”。他也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說,認為“孔子論詩可信者,‘興觀群怨’也;不可信者,‘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和散文并重,認為駢文與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與奇一樣不可偏廢,二者同源而異流,它們的關系是雙峰并峙,兩水分流。詩歌清新雋永,流轉自如。寫景詩飄逸玲瓏。
袁枚的文學思想有發展的觀點,對封建正統文學觀點及形式主義思潮有沖擊作用。另外,他強調駢文作為美文學的存在價值,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他的詩多敘寫身邊瑣事,多風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會內容,有些詩趨向艷俗,不免淺薄甚至浮滑。
江蘇古籍出社巳出《袁枚全集》共八卷。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注??!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想象了。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什么什么人什么什么人什么什么
最后一個字是“人“成語??暗錘打人、暗箭傷人、暗箭中人、百年樹人、百世一人 百載樹人、傍若無人、悲天憫人、北道主人、婢作夫人 薄寒中人、薄命佳人、不齒于人、不乏其人、不甘后人 不敢后人、不可告人、才氣過人、才識過人、才子佳人 倉卒主人、滄浪老人、察己知人、朝里無人莫做官、成敗論人 齒頰掛人、出口傷人、楚楚動人、楚楚可人、穿井得人 春風風人、春色撩人、醇酒婦人、醇酒美人、從井救人 寸鐵殺人、達官貴人、達官要人、達士通人、刀下留人 蹈前人、盜怨主人、盜憎主人、得失在人、東道主人 東野巴人、斗南一人、斗筲之人、獨異于人、賭物思人 睹物思人、度外之人、咄咄逼人、惡語傷人、二八佳人 伐罪吊人、泛泛之人、方外之人、飛鳥依人、鋒芒逼人 伏地圣人、俯仰隨人、俯仰由人、富貴逼人、富貴逼人來 富貴驕人、肝膽過人、肝膽照人、拱手讓人、狗眼看人 姑射神人、孤家寡人、觀場矮人、光可鑒人、鬼怕惡人 含血噴人、含血潠人、含血噀人、和藹近人、后發制人 后繼無人、后繼有人、慧業才人、慧業文人、禍福惟人 禍福由人、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瘠己肥人、濟世安人、濟世救人 寂若無人、假力于人、假手于人、嫁禍于人、蒹葭伊人 見棄于人、解衣衣人、借刀殺人、借劍殺人、金針度人 精彩逼人、迥不猶人、居停主人、局外之人、絕代佳人 絕色佳人、絕世佳人、寬以待人、曠古一人、愧天怍人 冷語冰人、黎丘丈人、立人達人、利己損人、兩世為人 鄰女詈人、率獸食人、論世知人、妙絕時人、妙語驚人 名從主人、名公巨人、名公鉅人、謀事在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目中無人、泥足巨人、判若兩人、旁若無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貧賤驕人、平易近人、破鼓亂人捶、欺天罔人、千古罪人 遷客騷人、遷怒于人、前無古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強加于人 強作解人、墻倒眾人推、秋水伊人、取信于人、闃其無人 闃無一人、日久見人心、如入無人之境、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善馬熟人、善氣迎人、舍己從人、舍己救人 舍己就人、舍己為人、舍己蕓人、神仙中人、審己度人 盛氣凌人、市井小人、視若路人、視同路人、受制于人 授柄于人、順天從人、順天應人、四海他人、素口罵人 損己利人、天不絕人、天無絕人之路、推己及人、王公大人 枉道事人、枉己正人、違天悖人、委過于人、委罪于人 文如其人、文似其人、窩停主人、息事寧人、羲皇上人 下里巴人、夏雨雨人、先發制人、先聲奪人、香草美人 小腳女人、小鳥依人、刑余之人、形勢逼人、羞面見人 虛己受人、學究天人、血口噴人、一鳴驚人、一語中人 貽笑后人、以辭取人、以德服人、以己度人、以理服人 以力服人、以貌取人、以容取人、以言舉人、以言取人 倚勢凌人、應天從人、應天順人、英聲欺人、穎悟絕人 庸醫殺人、用非其人、尤物移人、有己無人、有我無人 余光分人、語不驚人、怨天憂人、怨天尤人、月下老人 曾參殺人、仗勢欺人、志士仁人、治病救人、中饋乏人 自欺欺人、自作解人、尊己卑人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賣蒜老叟文言文翻譯
《賣蒜老叟》又名《賣蒜叟》,是清代袁枚寫的一篇古文。文章寫的是一個以賣大蒜為業的老人,他職業雖然普通,但有著神奇的功力的故事?!驹摹?南陽縣有楊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兩肩負兩船而起,旗丁數百以篙刺之,篙所觸處,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時,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場傳授槍棒,觀者如堵。忽一日,有賣蒜叟,龍鐘傴僂,咳嗽不絕聲,旁睨而揶揄之。眾大駭,走告楊。楊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磚墻,陷入尺許,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墻,不能打人?!睏钣R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廣約眾人,寫立誓劵。令楊養息三日,老人自縛于樹,解衣露腹。楊故取勢于十步外,奮拳擊之。老人寂然無聲。但見楊雙膝跪地,叩頭曰:“晚生知罪了?!卑纹淙褗A入老人腹中,堅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縱之,已跌出一石橋外矣。老人徐徐負蒜而歸,卒不肯告人姓氏。【譯文】 南陽縣有個叫楊二的,精通拳術,他可以用兩個肩膀扛起兩艘船站起來,幾百個船工用蒿刺他,蒿碰到他的地方,就一寸一寸地斷裂。楊二帶著他的學生在常州地區習武弄棒,每當他在演武場傳授槍棒時,來圍觀的人非常多,像一堵墻一樣。有一天,有一個賣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著眼睛看,還出言嘲笑他。眾人很驚駭,跑去告訴楊二。楊二聽說后大怒,把老人叫過來,在他面前用拳頭打磚墻,拳頭陷入磚墻一尺多,然后輕視地對老人說:“老頭你能夠像我這樣嗎?”老人說:“你(這樣也就)能打墻壁,卻不能打人?!睏疃由鷼饬耍鹊溃骸袄霞一锬隳茏屛掖蛏弦蝗瓎??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崩先诵χf:“我一個老頭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夠成全你的名聲,死了也沒什么可怨恨的!”于是兩人就叫了很多人,當眾立了字據。老人讓楊二歇息三天,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樹上,脫掉衣服露出肚皮,楊二因此在十步外擺好姿勢,(他)舉起拳頭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點聲音也沒有發出,只看到楊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著頭說:“晚輩知道錯了。”原來當楊二想拔出拳頭,卻發現已經被夾在老人的肚子里,動彈不得。楊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開楊二,只見楊二已經摔得翻過一座橋了。老人慢慢背著他的蒜走了,始終不肯告訴大家他的名字?!驹⒁狻?千萬不要因為有一點成績,有一些人夸獎你,你就以為自己當世無雙了。要時刻虛心求教,不要目中無人。要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人上人,天外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咀髡摺?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于翰林院討人厭庶吉士。乾隆七年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袁枚致力為文,著述頗豐,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養母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一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在江寧(南京)隨園詩任天野話》、《隨園隨其中有一種“面茶”,即是外調做有人提議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縣,政聲好,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33歲父親亡故,辭官購置隋氏廢政者興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飲食之弊,則思過半矣,作戒一討人厭單?!贝似档靡惶岬氖恰安杈茊巍币黄?,此篇對于南北名茶均有所評述,此外還記載著不少茶制食品,頗有特色??煽?;而“茶腿”是經過茶葉熏過的火腿,然而總裁們以為“語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著作,全書分須知單、戒單、海鮮單、雜素菜讓他猶太人月突然try一任天野是單、點心單、飯粥單……茶酒單等十四個方面。在須知單中他開宗明義地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后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贝似勺鳛轱嬍惩▌t,而戒單云:“為求,這樣才派是“貧賤驕人”,格調派能將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相結合,創作出佳品,認為“詩文之作意用筆,如美人之發膚宋。他譏諷神韻是“木偶演戲”,肌理派是“開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兒搬家”。他也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說,認為“孔子論巧笑,先天也;詩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飾,后天也”。主張文學應該進化,應有時代特色,反對宗唐不可偏廢,二者同源而異流,它們的關系是雙峰并峙,兩映日水分流。詩歌清新雋永,流轉自如。寫景詩飄宗詩可信者,‘興觀群怨’也;不可信者,‘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和散文并重,認為駢文與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與奇一樣逸玲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主張“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歷作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追瓏。和他的詩歌主張與風格相似的詩人還有鄭燮、趙翼和黃他是性靈詩...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形容人很慚愧的四字成語有什么?
自愧不如 望洋興嘆 無地自容 自漸形穢 自慚淺薄 顏面無存 你可以去成語里面查一下,只有那么多,每天看十頁,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的,多看看很有用處的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明朝版的《菜根譚》原文 翻譯和注釋 謝謝!
《菜根譚》明. 洪應明 余過古剎,于殘經敗紙中拾得〔菜根譚〕一錄。翻視之,雖禪宗,然于 身心性命之學,實有隱隱相發明者。亟攜歸,重加校讎,繕寫成帙。舊有 序,文不雅馴,且于是書無關涉語,故芟之。著是書者為洪應明,究不知 其為何許人也。 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識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云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能重名義,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處拔除不凈,恐石去而草復生矣。 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梢娒麨檎械溨?,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天羅。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須是操存涵養,定云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心是一顆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猶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滌猶易;以情識襯貼之,猶明珠而飾以銀黃,其洗滌最難。故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紅顏失志,空貽皓首之悲傷。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淵矣。人胡不猛然轉念哉! 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開萬善之門,無如寸心挹損。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義之門;馳得塵俗之肩,方可挑圣賢之擔。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絕欲,惟期寡欲而已。 欲遇變而無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終身檢飭,難蓋一事之愆。 從五更枕席上參勘心體,氣未動,情未萌,才見本來面目;向三時飲食中諳練世味,濃不欣,淡不厭,方為切實工夫。 應 酬 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何以成旋乾轉坤之經綸!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心體澄徹,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賞在麗日光風之內,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蒼蠅附驥,捷則捷矣,難辭處后之羞;蘿蔦依松,高則高矣,未免仰攀之恥。所以君子寧以風霜自挾,毋為魚鳥親人。 好丑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丑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后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其無久處之厭。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彩筆描空,筆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損鍔,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與應俱適,心與境兩忘矣。 己之情欲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脫俗,似淡月之映輕云。 思入世而有為者,須先領得世外風光,否則無以脫垢濁之塵緣;思出世而無染者,須先諳盡世中滋味。否則無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故語云:“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功名富貴,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貪戀自輕;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怨尤自息。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不擔當,則無經世之事業;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系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蚋而仍集。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膻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丑。 落落者,難合亦難分;欣欣者,易親亦易散。是以君子寧以剛方見憚,毋以媚悅取容。 意氣與天下相期,如春風之鼓暢庶類,不宜存半點隔閡之形;肝膽與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徹群品,不可作一毫曖昧之狀。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且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欲之心自淡。鴻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總非當機作用;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才是了手工夫。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隨緣便是遣緣,似舞蝶與飛花共適;順事自然無事,若滿月偕盂水同圓。 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廉所以戒貪。我果不貪,又何必標一廉名,以來貪夫之側目。讓所以戒爭。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的,以致暴客之彎弓。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縱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隱,雖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公。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涉世者宜蕃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饑餓之人;構千楹而招來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則怒氣自平;懲貪者濟之以欲,則利心反淡。所謂因其勢而利導之,亦救時應變一宜法也。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雪忿不若忍恥為高。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若直節之為真。 救既敗之事者,如馭臨崖之馬,休輕策一鞭;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 先達笑彈冠,休向侯門輕曳裾;相知猶按劍,莫從世路暗投珠。 楊修之軀見殺于曹操,以露己之長也;韋誕之墓見伐于鐘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韜光,至人常遜美而公善。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价窝付甥u莽,故當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望重縉紳,怎似寒微之頌德。朋來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見齒亡,剛強終不勝柔弱;戶朽未聞樞蠹,偏執豈能及圓融。 評 議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遜征誅,而康節云:“唐虞揖遜三杯酒,湯武征誅一局棋?!比四芤源诵亟笱劢缤掏铝?,上下千古,事來如漚生大海,事去如影滅長空,自經綸萬變而不動一塵矣。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此譏好名者,當嚴責君子,不當過求于小人也。 大惡多從柔處伏,哲士須防綿里之針;深仇常自愛中來,達人宜遠刀頭之蜜。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坻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愛是萬緣之根,當知割舍。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寧有求全之毀,不可有過情之譽;寧有無妄之災,不可有非分之福。 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 夢里懸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雖真覺后假;閑中演偈談元,言言酷似,說來雖是用時非。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他會救。 榮與辱共蒂,厭辱何須求榮;生與死同根,貪生不必畏死。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蹤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凈,事為雖公亦私。 鷯占一枝,反笑鵬心奢侈;兔營三窟,轉嗤鶴壘高危。智小者不可以謀大,趣卑者不可與談高。信然矣! 貧賤驕人,雖涉虛驕,還有幾分俠氣;英雄欺世,縱似揮霍,全沒半點真心。糟糠不為彘肥,何事偏貪鉤下餌;錦綺豈因犧貴,誰人能解籠中圇〔囗+化〕。 琴書詩畫,達士以之養性靈,而庸夫徒賞其跡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學識,而俗子徒玩其光華??梢娛挛餆o定品,隨人識見以為高下。故讀書窮理,要以識趣為先。 姜女不尚鉛華,似疏梅之映淡月;禪師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蓮。 廉官多無后,以其太清也;癡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雖重廉介,不可無含垢納污之雅量。雖戒癡頑,亦不必有察淵洗垢之精明。 密則神氣拘逼,疏則天真爛漫,此豈獨詩文之工拙從此分哉!吾見周密之人純用機巧,疏狂之士獨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翠筱傲嚴霜,節縱孤高,無傷沖雅;紅蕖媚秋水,色雖艷麗,何損清修。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簪纓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節致忠;廟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燭理。何也?彼以濃艷損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榮寵旁邊辱等待,不必揚揚;困窮背后福跟隨,何須戚戚。 古人閑適處,今人卻忙過了一生;古人實受處,今人又虛度了一世??偸堑⒖罩鹜?,看個色身不破,認個法身不真耳。 芝草無根醴無源,志士當勇奮翼;彩云易散琉璃脆,達人當早回頭。 少壯者,事事當用意而意反輕,徒汛汛作水中鳧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為轅下駒而已,何以脫韁鎖之身? 帆只揚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穩。如韓信以勇備震主被擒,陸機以才名冠世見殺,霍光敗于勢逼君,石崇死于財賦敵國,皆以十分取敗者也。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敝荚昭院?! 附勢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竊利者如□〔蟲營〕□〔蟲丁〕盜人,人死而□〔蟲營〕□〔蟲丁〕亦滅。始以勢利害人,終以勢利自斃。勢利之為害也,如是夫! 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為巢于幕上,可憐燕燕之偷安。 鶴立雞群,可謂超然無侶矣。然進而觀于大海之鵬,則眇然自小。又進而求之九霄之鳳,則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無若虛,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貪心勝者,逐獸而不見泰山在前,彈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勝者,見弓影而驚杯中之蛇,聽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視有為無,造無作有。如此,心可妄動乎哉! 蛾撲火,火焦蛾,莫謂禍生無本;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 車爭險道,馬騁先鞭,到敗處未免噬臍;粟喜堆山,金夸過斗,臨行時還是空手。 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風,催歸塵土;竹堅雅操,幾朝霜、幾朝雪,傲就瑯□〔王干〕。 富貴是無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處得他好,他益你深。故貪商於而戀金谷者,竟被一時之顯戮;樂簞瓢而甘敝溫(“纟”旁)者,終享千載之令名。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故愚夫徒疾走高飛,而平地反為苦海;達士知處陰斂翼,而CHAN巖亦是坦途。秋蟲春鳥共暢天機,何必浪生悲喜;老樹新花同含生意,胡為妄別媸妍。 多栽桃李少栽荊,便是開條福路;不積詩書偏積玉,還如筑個禍基。 萬境一轍原無地,著個窮通;萬物一體原無處,分個彼我。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設一坷坎,從空洞中自筑一藩蘺。良足慨哉! 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大烈鴻猷,常出悠閑鎮定之士,不必忙忙;休徵景福,多集寬洪長厚之家,何須瑣瑣。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學道,方為心地上工夫。 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 貧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達人當自辨之。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從快意處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謝豹覆面,猶知自愧;唐鼠易腸,猶知自悔。蓋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惡遷善之門,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無此念頭,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處討些生理? 異寶奇琛,俱民必爭之器;瑰節奇行,多冒不祥之名??偛蝗魧こv履易簡行藏,可以完天地渾噩之真,享民物和平之福。 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禍淫不在幽渺,即在動靜語默間奪其魄??梢娙酥Mㄓ谔?,于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豈相遠哉! 閑 適 晝閑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頓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著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龍可豢非真龍,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祿可餌榮進之輩,必不可籠淡然無欲之人;鼎鑊可及寵利之流,必不可加飄然遠引之士。 一場閑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高車嫌地僻,不如魚鳥解親人。駟馬喜門高,怎似鶯花能避俗。 紅燭燒殘,萬念自然厭冷;黃梁夢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載奇逢,無如好書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爐煙。 蓬茅下誦詩讀書,日日與圣賢晤語,誰云貧是病?樽壘邊幕天席地,時時共造化氤氳,孰謂非禪?興來醉倒落花前,天地即為衾枕。機息坐忘盤石上,古今盡蜉蝣。 昴藏老鶴雖饑,飲啄猶閑,肯同雞鶩之營營而競食?偃蹇寒松縱老,豐標自在,豈似桃李之灼灼而爭妍! 吾人適志于花柳爛漫之時,得趣于笙歌騰沸之處,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蕩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后,向聲希味淡之中,覓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靜處觀人事,即伊呂之勛庸、夷齊之節義,無非大海浮漚;閑中玩物情,雖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頑蠢,總是吾性真如。 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 閑觀撲紙蠅,笑癡人自生障礙;靜覘競巢鵲,嘆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悟入無壞境界,一輪之心月獨明。 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 談紛華而厭者,或見紛華而喜;語淡泊而欣者,或處淡泊而厭。須掃除濃淡之見,滅卻欣厭之情,才可以忘紛華而甘淡泊也。 “鳥驚心”“花濺淚”,懷此熱肝腸,如何領取得冷風月;“山寫照”“水傳神”,識吾真面目,方可擺脫得幻乾坤。富貴得一世寵榮,到死時反增了一個戀字,如負重擔;貧賤得一世清苦,到死時反脫了一個厭字,如釋重枷。人誠想念到此,當急回貪戀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鷸蚌相持,兔犬共斃,冷覷來令人猛氣全消;鷗鳧共浴,鹿豕同眠,閑觀去使我機心頓息。 迷則樂境成苦海,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樂境,猶冰渙作水??梢娍鄻窡o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地寬天高,尚覺鵬程之窄?。辉粕钏衫?,方知鶴夢之悠閑。 兩個空拳握古今,握住了還當放手;一條竹杖挑風月,挑到時也要息肩。 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盡是禪機。 忽睹天際彩云,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閑木,方信閑人是福人。 東海水曾聞無定波,世事何須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閑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無停息,日月且有盈虧,況區區人世能事事園滿而時時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閑,遇缺處知足,則操縱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與之論勞逸較虧盈矣! “霜天聞鶴唳,雪夜聽雞鳴,”得乾坤清純之氣?!扒缈湛带B飛,活水觀魚戲,”識宇宙活潑之機。 閑烹山茗聽瓶聲,爐內識陰陽之理;漫履楸枰觀局戲,手中悟生殺之機。 芳菲園林看蜂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種冷趣幽思。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便居然有萬里山川之勢,片言只語內,便宛然見萬古圣賢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達人的胸襟。 心與竹俱空,問是非何處安腳?貌偕松共瘦,知憂喜無由上眉。 趨炎雖暖,暖后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養志于清修而炎涼不涉,棲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為更多也。 席擁飛花落絮,坐林中錦繡團□〔衤因〕;爐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瓏液髓。 逸態閑情,惟期自尚,何事處修邊幅;清標傲骨,不愿人憐,無勞多買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間之空翠,水上之漣漪,潭中之云影,草際之煙光,月下之花容,風中之柳態。若有若無,半真半幻,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真天地間一妙境也。 “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此是無彼無此得真機?!耙吧鼰o山隔斷,天光常與水相連”,此是徹上徹下得真意。吾人時時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潑,氣象不寬平! 鶴唳、雪月、霜天、想見屈大夫醒時之激烈;鷗眠、春風、暖日,會知陶處士醉里之風流。 黃鳥情多,常向夢中呼醉客;白云意懶,偏來僻處媚幽人。 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 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處時時觀妙道。 炮鳳烹龍,放箸時與□鹽無異;懸金佩玉,成灰處共瓦礫何殊。 “掃地白云來”,才著工夫便起障?!拌彸孛髟氯搿保芸站辰缱陨?。 造花喚作小兒,切莫受渠戲弄;天地丸為大塊,須要任我爐錘。 想到白骨黃泉,壯士之肝腸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閑。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須百般計較;書讀五車,才分八斗,未聞一日清閑。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月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酉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于此中得大慚忸。 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藜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淡泊明,而節從肥甘喪矣。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身后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思。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作人無甚高遠的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的工夫,減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減分中。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事事要留個有余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心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體萬倍也。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于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熒,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潔常自污出,明每從暗生也。 矜高倨傲,無非客氣降伏得,客氣下而后正氣伸;情欲意識,盡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后真心現。 飽后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后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綸。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富貴家宜寬厚而反忌□〔克寸〕,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所見這首古詩怎么解釋
牧童騎者黃牛唱著歌,歌聲響徹整個樹林,忽然看到樹上的蟬,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是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余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導“性靈說”。主張寫詩要寫出自己的個性,認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堆垛”。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主張“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歷作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追求,這樣才能將先天條件和后天努力相結合,創作出佳品,認為“詩文之作意用筆,如美人之發膚巧笑,先天也;詩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飾,后天也”。主張文學應該進化,應有時代特色,反對宗唐宗宋。他譏諷神韻派是“貧賤驕人”,格調派是“木偶演戲”,肌理派是“開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兒搬家”。他也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說,認為“孔子論詩可信者,‘興觀群怨’也;不可信者,‘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和散文并重,認為駢文與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與奇一樣不可偏廢,二者同源而異流,它們的關系是雙峰并峙,兩水分流。詩歌清新雋永,流轉自如。寫景詩飄逸玲瓏。
袁枚的文學思想有發展的觀點,對封建正統文學觀點及形式主義思潮有沖擊作用。另外,他強調駢文作為美文學的存在價值,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他的詩多敘寫身邊瑣事,多風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會內容,有些詩趨向艷俗,不免淺薄甚至浮滑。
江蘇古籍出社巳出《袁枚全集》共八卷。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爸?,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想象了。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出自?
這句話出自明朝的洪應明所寫的《菜根譚》。
原文: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譯文:
在狹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點余地讓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快樂的方法。
賞析:
并不是一切情況下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比如有時走山邊小路不能兩人同時通過,如果爭先恐后就有墜入深淵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要先停 住腳步,讓他人過去才算有禮貌,也最安全。自個在吃美酒佳肴時,不可以 總是一個人獨享,要想想周圍還有許多不如自己的人,否則人們可能由于妒 忌而產生想法。
就像古人掃墓祭祖一定要拿出一些酒菜送給周圍的游魂野鬼 吃光,相信不這樣做,那供給祖先的酒菜會給游魂野鬼搶光,這雖然是迷信, 卻說明了這種心理。其實,留一步,讓三分,是提倡一種謹慎的處世活人的 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謙讓美德,適當的謙讓不僅不會招致危險,反而是尋 求安寧的有效方法。
生活中,汽車行駛提出“寧等三分,不搶一秒”,既是 為了安全,也表現出謙讓。個人生活中,除了原則問題必須堅持,對小事、 個人利益相互謙讓就會帶來個人的身心愉快,帶來和諧的人際關系。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菜根譚》是以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從結構上《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
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譚》現存有大體兩種不同本——清刻與明刻,明刻來自三峰主人于孔兼的題詞,系日本內閣文庫昌平坂學問所的藏本,據說當初刊載于明代高濂編輯的《雅尚齋遵生八箋》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菜根譚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俗語大全
善根福德,天道酬勤。不受好心,不是知音。逢強智取,遇弱活擒。行要好伴,住要好鄰。千金買宅,八百買鄰。人急投親,鳥急投林。窮找窮親,富找富鄰。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千槌打鑼,一槌定音。居豐行儉,在富能貧。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群居守口,獨坐防心。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火要空心,人要虛心。揚湯止沸,莫若去薪。美婦悅目,賢婦愉心。慢藏誨盜,冶容誨淫。飯多傷胃,話多傷心。聽書長智,看戲亂心。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善與人交,久而能敬,過則相規,言而有信。讀圣賢書,行仁義事,立齊家志,存忠孝心。云山風度,松柏精神,良操美德,玉品金心。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是草都有根,是話都有因。吃飯品滋味,聽話聽下音。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道高龍虎伏,德高鬼神欽。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生死不由命,富貴全在勤。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久在江邊站,必有望海心。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有品德不賤,有學問不貧。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何必絲和竹,山水有清音。交友無貧富,情義重千金。損友敬而遠,益友近而親。砣小壓千斤,椒小辣人心。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人心。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h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生無一堆土,常有四海心。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富人見富人,是親不認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長存君子道,日久見人心。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寧忍自己氣,莫傷父母心。無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貧。虎生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無本休言利,有貨不愁貧。盛世藏古董,亂世屯黃金。飽暖思淫泱,饑寒起盜心。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床上書連屋,階前樹拂云。官清民接近,主雅客來勤。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隱士不可仿,政客不可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從來名利地,易起是非心。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萁K見底,人死不知心。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勢不能侵。一勤交十懶,不懶也要懶;一懶交十勤,不勤也要勤。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行無愧于人,止無愧于心。
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論起榮華富貴,原是過眼煙云。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黃連樹根盤根,窮苦人心連心。寧與獸禽相伴,不與財主為鄰。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不阿諛以茍合,不諂媚以求親。居家不得不儉,創業不得不勤。家丑不可外傳,流言切莫輕信。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人間歲月閑難得,天下知交老更親。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看破世事驚破膽,傷透人情寒透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豈無遠道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貧居鬧市無人間,富在深山有遠親。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話當面說才親。不學燈籠千個眼,只學蠟燭一條心。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立定腳跟撐起脊,展開眼界放平心。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有酒有肉接遠親,風發火起要近鄰。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但愿有頭生白發,何憂無地覓黃金??此茖こW钇驷?,成如容易卻艱辛。好事盡從難處得,成功莫向易中尋。心不知近苦知近,人不知親窮知親。世上莫過手足情,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事要成功須盡力,學無止境在虛心。積金玉莫如積德,問富貴只須問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種花須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溺愛并非對子親,嚴教才是真關心。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不是有錢能買命,應知無藥可醫貧。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云。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位卑未敢忘憂國,官高更要為人民。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恩養兒女為防老,可憐天下父母心。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欲論古來興廢事,須平自己是非心。文章似水清無玷,氣節如松直有心。無易事自無難事,能虛心方能寬心。力到處常行好事,力欠處常存好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千人安豈怕己身累,萬家富何患自家貧。好學者則庶民之子為公卿,不學者則公卿之子為庶民。入安樂場,當體患難人景況;處旁觀地,務悉局內人苦心。做幾件可傳之事,消磨歲月;會幾個有識之人,論說古今。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貧賤驕人,雖涉虛矯,還有幾分俠氣;奸雄欺世,縱似揮霍,全無半點真心。
閑宮清,丑婦貞;窮吃素,老看經。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不做賊,心不驚;不吃魚,嘴不腥。常運動,渾身輕;不運動,易生病。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書不在厚,有味則馨;言不在多,醒世則經。山靜養性,水動慰情。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人有同貌,物有同形。聞雞起舞,躍馬請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春風解凍,和氣消冰。大酒亂性,小酒怡情。石閑生苔,人閑生病。生男好聽,生女好命。先文后武,先禮后兵。行義忘利,修德忘名。見勢莫趨,見威不驚。見利思義,見危受命。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倒持干戈,投人以柄。蛇行無聲,奸計無影。傳言失指,圖影失形。眾口難辯,孤掌難鳴。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刑在禁惡,理順人情。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心誠則靈,意實則應。時間無私,歷史無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生不更名,死不改姓。在官唯明,蒞事唯平,獨處唯慎,立身唯清。一毛不拔,一錢如命,兩腳一伸,千干凈凈。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好訟之人,多致終兇;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欲除心頭病,拔去眼中釘。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讀書趁年輕,,臨老始看經。有書真富貴,無官一身輕。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下。自得山中趣,誰論世上名。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生命有終結,學習無止境。讀書能見道,入世不求名。進為天下利,退有百世名。惺惺常不足,懵懵做公卿。一朝在手,便把令來行。有的發令,無的聽命。同遮不同柄,同人不同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搏拼;世事無絕對,愛拼才會贏。后達多晚榮,速得多疾傾。兔死因毛貴,龜亡為殼靈。白玉有微瑕,紅顏多薄命。雷打三世冤,善惡自分明。家和萬事興,家衰吵不停。欺老莫欺少,欺少心不明。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好看千里客,萬里去傳名。親戚明算賬,父子錢財清?;⒏笩o犬子,強將無弱兵。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邪人無正論,公議總私情。長衫有人穿,長話無人聽。大意失荊州,驕傲失街亭。性急嫌路遠,心閑路自平。與其坐著說,何如起來行。奸情出人命,賭博出賊星。貞女怕殷勤,節婦求心靜。志從肥甘喪,心從淡泊明。一日動干戈,十年不太平。為人尚正直,處事貴公平。當堂不讓父,舉手不留情。不怕肚不飽,只怕氣不平。氣是無名火,忍是敵災星。量小名利重,心寬財物輕。人有心頭病,貓叫也心驚。路不鏟不平,事不為不成,人不勸不善,鐘不敲不鳴。晴天帶雨傘,飽肚存饑糧,未渴先掘井,補漏趁天晴。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世路由它險,居心任我平。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至博而約于精,深思而敏于行。渾水越澄越清,是非越辯越明。受訓不如順情,恭敬不如從命。酒醉總有一醒,財迷永無止境。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鋤頭能壯筋骨,汗水能治百病。螻蟻尚且貪生,為人豈不惜命。創業就創干凈,休與子孫留病。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利刀難斷東流水,天涯難隔故鄉情。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世事靜觀知曲折,人心甘苦見交情。閱盡人情知紙厚,踏穿世路覺山平。菩薩全由活人造,神靈盡是愚人敬。若是敬神能富貴,世上應無窮苦命。天上星多月不明,世上官多不太平。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蓮出淤泥而不染,竹經霜雪而更青。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只有和氣去迎人,哪有相打得太平。忠厚自有忠厚報,豪強一定受官刑。背地商量無好話,私房計較有奸情。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哪只耗子不偷油,哪只貓兒不吃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結君子千年有義,交小人轉眼無情。有什么不要有病,沒什么不要沒命。人人有好唱的曲,家家有難念的經。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報慈母驚。白布落在染缸內,黃河之水洗不清。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詩堪入畫方稱妙,官到能貧即是清。腹有詩書氣自華,面無慚色去留輕。處處留心皆學問,時時學習長本領。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春隨芳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松敢凌霜因骨硬,梅能傲雪在心清??嗬彼崽鸾宰云?,是非功過任人評。不做溫室里花朵,要?學風雨中雄鷹。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柳暗花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護體面不如重廉恥,求醫藥不如養性情。觀書要能自出見解,處世無過善體人情。一人之智,不如眾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眾目之明。蚍蜉撼樹,愚在不自量力;吾人修身,貴有自知之明。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才見壯志豪情。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說好話,存好心,行好事,近好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雨,去似微塵。萬丈高山,起自微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鬧里尋錢,靜處安身。俠心交友,素心做人。利令智昏,災禍隨身。義動君子,利誘小人。欲多傷神,財多累身。粗飯養人,粗活益身。借債要忍,還債要狠。披麻救火,惹焰燒身。欲成大事,必有小忍。謹慎從事,低調做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功不獨居,過不推人。莫忘久德,不思久恨。起家之子,惜糞如金;敗家之子,棄金如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能正己,安能化人。勇士責己,懦夫怨人。尺蠖之曲,將以求伸。天地為大,親師為尊。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獨學無友,孤陋寡聞。游談損德,多言傷神,如其不悛,誤己誤人。先到為君,后到為臣。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木偶能跳動,自有提線人。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寧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蝎子尾后針,最毒負心人。遇急思親戚,臨危托故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厚德可載物,拙誠可信人。不怕文人俗,就怕俗人文。人言未必真,聽話聽三分。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好話傳三人,有頭少了身;壞話傳三人,有葉又有根。一生不出門,終究是小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千里能相會,必是有緣人。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瘫〔毁嶅X,忠厚不折本。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但令身末死,隨力報乾坤。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近親勿結婚,結婚害子孫。遍身綺羅者,不是養蠶人。飲水要思源,為人莫忘本。劍誅無義漢,金贈有恩人。不怕腦筋笨,只怕不勤奮。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深??蛠碇鞑活?,應恐是癡人。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事上當謹慎,待下宜寬仁。開口神氣散,閉目養精神。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腳大走路穩,官大表就準。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堪買針。拿魚先拿頭,刨樹先刨根。樹高千百丈,葉落要歸根。憂愁令人老,縱欲必傷身。體壯人欺病,體弱病欺人。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擇婿觀頭角,娶女訪幽貞。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邪不能勝正,假不能當真。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既在江湖內,都是苦命人。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求個良心管我,留些余地處人。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懷既往而不咎,指將來而駿奔。人窮當街賣藝,虎餓攔路傷人。寶劍贈予烈士,紅粉送與佳人。茶喝多了養性,酒飲多了傷身。禍在于貪小利,害在于親小人。君子當造福,小人仗勢欺人。讒言敗壞君子,冷箭射死忠臣。寧可貧賤一生,不可為富不仁。寧可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下情難于上達,君子不恥下問。安得民情常達,唯恐己過不聞。讀書當求甚解,做事務必認真。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出于勤奮。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德為小人。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清清白白處世,認認真真讀書,兢兢業業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梅開二度為爭春,人活一世為報恩。人生結交在終始,莫為升沉中路分。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賢妒能是小人。見火不滅火燒身,見蛇不打蛇咬人。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高名名喪人。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話到舌尖留半句,事從禮上讓三分。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量大能消千年怨,德高常記一滴恩。寒天不凍勤織女,饑年不餓苦耕人。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學習好比敲釘子,又擠又鉆步步深。讓飲酒時就飲酒,得饒人?處且饒人。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處世須防開口錯,交人只要到頭真。艱難困苦-塑俊杰,憂怨憤激出詩人。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勿以小嫌疏于戚,不以新怨忘舊恩。勿為私利傷天理,不昧良心陷害人。修身不為名傳世,做事唯思利及人。若有余力行好事,貢獻社會造福人。臥薪嘗膽磨意志,風霜雨雪煉精神。一生快樂皆庸富,萬種艱辛出偉人。持家有道唯忠厚,處世無奇但率真。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梅花歡喜漫天雪,駿馬奔馳一路春。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精神。十個女人九個肯,只怕男人嘴不穩。佳人有意郎君俏,紅粉無情子弟村。甜不過少年夫妻,苦不過鰥寡老人。當家才知鹽米貴,養子方知父母恩。家中父母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憔悴皆因心緒亂,從來憂慮最傷神。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得系鈴人。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鬼也不上門。世如閱水應堪嘆,名是浮云豈足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嘀杏袠非髮W路,難上生歡讀書人??春B牆龆攘?,尋梅賞竹長精神。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難遇有心人。當時若不登高望,誰識東流海樣深。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財是禍根。勸君莫做守財奴,死去何曾帶一文。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報兒孫近在身。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夫賢婦惠家和順,父慈子孝樂天倫。晝盼太陽夜望燈,人盼幸福樹望春。青山背后有翠谷,噩夢醒來是早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倚勢凌人,勢敗人凌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家累千金,不如日進分文;良田萬頃,不如薄技隨身。竹本無心,外生許多枝節;藕雖有空,內中不染污塵。天下奇觀看盡,無過書本;世間滋味嘗來,無過菜根。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同是肚皮,飽者不知饑者苦;一般面目,得時休笑失時人。世事如棋,讓一著不會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為惡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為善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學問;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經綸。棲遲蓬戶,耳目雖拘而神情自曠;結納山翁,儀文雖略而意念常真。何必讀盡圣賢書,能識世態,便為實學;縱然周遍天下事,不知進退,終是愚人。處世要讓,讓到無可讓地存,存心重新再讓;居家要忍,忍至不能妨時耐,耐性仍舊還忍。吃苦是良圖,做苦事,用苦心,費苦勁,苦境終成樂境;偷閑非善策,說閑話,好閑游,做閑事,閑人就是廢人??嘈娜耍觳回?;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難字壓頂,寸步難行;闖字當頭,隨意縱橫。日常好惡,善與人同;原則是非,據理力爭。君子交絕,不出惡聲。恭可釋怒,讓可息爭。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得心應手,意到便成。人貴有?志,學貴有恒。晝坐惜陰,夜坐惜燈。河狹水激,人急計生。眾怒莫犯,欲難成。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名高妒起,寵極謗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禍因惡作,福自德生。居家要儉,待客宜豐。江口易堵,人嘴難封。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吉人天相,絕處逢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心如規矩,志如尺衡,平靜如水,正直如繩。速效莫求,小利莫爭。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心臟不怕熱,頭腦不怕冷。白天多活動,晚上少做夢。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世上無鬼神,百事人做成。窮不與富斗,富不與官爭。賤力得人敬,賤口討人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瘦田沒人耕,耕開多人爭。心田先祖種,福地后人耕。人生重結果,種田看收成。欲速則不達,功到自然成。急流能勇退,與世皆無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從憂患始,難望事業成。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官閑身自在,詩逸語縱橫。六十勿過夜,七十勿過更。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潛心存遠志,得意會高朋。都無做官意,唯有讀書聲。山高無坦途,樹大遭悲風。放眼看天下,歡顏向人生。
不懂風俗人情,干事創業難成。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寧進一寸以死,不退一尺求生。團結就是力量,眾志可以成城。做人一身正氣,為官兩袖清風。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危又遇打頭風。野花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須知葉落根未死,待看春來芽又生。萬丈高樓從地起,千年古樹靠根撐。只有凍死的蒼蠅,沒有累死的蜜蜂。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黑發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傳名早死皆高壽,肯樂貧家即富翁。為人處處行方便,福也增來壽也增。得意夫妻欣相守,負心朋友怕重逢。嬌妻喚做枕邊靈,十事商量九事成。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心安靜則神策生,慮深遠則計謀成。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昨是兒童今是翁,人間日月急如風。一樣米養百樣人,百朵桃花一樹生。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自古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人民服務終生。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吸西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成。放得下功名富貴,便可脫凡;放得下道德仁義,才可入圣。讀書而寄興于吟詠風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譽事功,必無實證。間,夜眠七尺。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志士惜年,達人惜月,賢人惜日,圣人惜時。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大器晚成,終必達至。牡丹花好,綠葉扶持。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日勤三省,夜惕四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眾,人必非之。乘夜送禮,莫謂無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既有四知,何謂無知。
無巧不成書,無曲不成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少說漂亮話,多做平凡事。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至。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人憂日落慢,心急馬行遲。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記得舊文章,便是新舉子。拙因知事少,老悔讀書遲。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借他口中言,傳我心中事。葉落各有期,花開自有時。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嘴上喊支持,腳下使絆子。要做本分人,莫做偽君子。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清廉源節儉,貧賤如華侈。官有十條計,九條民不知。唯有圈中人,才知圈中事。瞞上不瞞下,瞞官不瞞私。嫉財莫嫉食,怨生莫怨死。大渴不大飲,大饑不大食。惜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知識生力量,實踐出真知。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喪志。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只有再一再二,哪有再三再四。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垩塾^人長處,正心慎我獨時。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驕傲源自淺薄,狂妄出于無知。至樂無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以宇宙為教室,奉自然做宗師。須知孺子可教,勿謂童于何知。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國家多難之秋,壯士受命之時。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貧賤驕人”擴展:
成語讀音:pín jiàn jiāo rén反義詞:富貴驕人
成語用法:貧賤驕人主謂式;作謂語、補語;指對富貴權勢持輕蔑鄙視態度。
成語解釋:身處貧賤,但很自豪。指貧賤的人蔑視權貴。
成語簡拼:PJJR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英文翻譯:be proud of being poor
成語注音:ㄆ一ㄣˊ ㄐ一ㄢˋ ㄐ一ㄠ ㄖㄣˊ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造句:還有一班不長進的,并沒有人賞識過他,也學著他去瞎狂,說什么“貧賤驕人”。(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二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世家》:“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繁體成語:貧賤驕人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