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盡忠報國”的成語故事
“盡忠報國”的成語故事:
北周宣帝時御史大夫顏之儀經??嗫鄤裰G宣帝不要暴政,被宣帝冷落。宣帝死,朝中大臣劉日方、鄭澤造假遺詔讓楊堅做丞相輔助小皇帝治理國家,顏之儀極力反對,誓死要盡忠報國,被楊堅貶到西疆當郡守。楊堅最后還是表揚顏之儀歷史上有哪些盡忠報國人士
比較有名的有:岳飛、文天祥、楊家將等,其中宋朝最多,因為大宋國弱,先被金國、后遼國欺負,最后被蒙古滅國,涌現出了一批抵抗侵略、保家衛國的英雄人物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岳飛刻的是“盡忠報國”四個字,為何如今變成了“精忠報國?
自古以來,岳飛背后被母親所刻下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一直以來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這件事被記載于《宋史?岳飛傳》之中。不過,雖然歷史上確有其事,不過最近家在對史料進行認真的分析之后,卻認為岳飛母親刺字的本意很有可能是源自于鼓勵兒子上戰場的意愿,而且這四個字實際上也不是岳母親手所刺。
那么,岳飛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呢?首先我們來看《宋史?岳飛傳》的記載:當岳飛入獄之初,秦檜等密議讓何鑄審訊。岳飛義正詞嚴,力陳抗金軍功,愛國何罪之有?并當眾“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里”。顯然,《宋史》沒有詳細記載岳飛背后的這四個字是誰刻上去的。
對此,歷史博士生導師游彪教授認為,岳母刺字是民間流傳的一個典故,但還是有一些歷史依據的。他推測,在宋金打仗的時候,岳飛是在現在的山西平定一帶當兵,但是岳飛是一個很忠孝的年輕人,他很擔心家里年邁的老母親,為了安頓好母親,岳飛就從戰場回到了家鄉河南的湯陰縣。而岳飛的母親姚氏是一個農家婦女,識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親手在岳飛背上刺上“盡忠報國”四個字,但極有可能的是,他母親為了鼓勵他放心去戰場打仗,請人在岳飛背上刺的。
那么,在宋史上岳飛背后所刻的四個字明明是“盡忠報國”,那么到了現在怎么就變成了“精忠報國”了呢?對此游彪教授認為,明朝時期,盡管朱元璋建立起漢人統治的政,但實際上明朝時期,外患仍然很嚴重,北方的蒙古勢力很強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全體老百姓用這種“精忠報國”的精神來鞏固和捍衛漢人的政。因此“盡忠報國”就被朱元璋改成了“精忠報國”,以至于流傳至今。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歌詞.盡忠報國
精忠報國
演唱:歌手鄭帥 作詞:陳濤 作曲:張宏光
狼煙起 江山北望
龍起卷 馬長嘶 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 縱橫間 誰能相抗
恨欲狂 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 更無語 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黃 塵飛揚
我愿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岳飛背上刻的是精忠報國還是盡忠報國?
盡忠報國后來,人們為什么把“盡忠報國”念成了“精忠報國”? 據史書記載,宋高宗為表彰岳飛立下的赫赫戰功,于公元1130年御賜“精忠岳飛”的旗幟一面。岳飛以后每回出征,都會揮舞大旗,士兵因此士氣大振。明清以后,“盡忠報國”就變成了“精忠報國”,這實際上是后人的誤解,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帝。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盡忠報國的成語資料
【詞目】 盡忠報國
【解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也作寫為“精忠報國”。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愛國
【近義詞】忠心耿耿、為國捐軀
【相反詞】賣國求榮
【同韻詞】名垂竹帛、鸞飄鳳泊、巧偷豪奪、百般折磨、七死八活、暴取豪奪、低唱淺酌、忍恥茍活、要死要活、說死說活
【年代】古代
【英文】to be loyal and patriotic; to devote oneself to one’s country; to give one’s fealty to the nation
【日文】盡忠報國(じんちゅうほうこく)
【法文】sedévouerauservicedelapatrie<sesacrifierpourlapatrie> 盡忠報國,乃臣子之責。 ——明·郭勛《英烈傳》第三回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盡忠報國是什麼意思
現多作精忠報國其實盡忠報國也對二者近義詞意思都國家竭盡忠誠犧牲切二者都出自《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上海辭書出社《國成語大詞典》立盡忠報國主條解釋:竭盡忠誠報效國家《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也作精忠報國精忠報國附見條說:見盡忠報國難看出盡動詞(去聲繁體寫盡上聲盡還有極、和縱、只管之意繁體盡)精算副詞;語法上盡忠與精忠都作謂語、定語表達意思都非常愛國甚至犧牲生命只結構上有所差別前者連動式者聯合式再從成語來源論盡忠報國出自北周末年《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精忠報國始于宋高宗錦旗御書精忠岳飛據《國歷史年表》列頭尾相接兩朝相差547年非要找出差別只能認:盡忠應岳飛報國決心;或姚太夫人對兒子要求而精忠則更多地表示了人對岳飛褒獎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岳母刻的是“盡忠報國”四個字,為何如今變成了“精忠報國”?
之所以會從“盡忠報國”變成“精忠報國”,有人分析應該是有這么兩個原因。一個是說岳母刺字這個故事因為比較受大家歡迎,然后就開始一傳十十傳百,傳著傳著就可能就有了口誤,變成了現在的精忠報國。還有一個原因是說,是朱元璋把這四個字改掉的。因為在明初的時候,雖然說局勢趨向穩定,但是在北方還是有蒙古族在叫囂。而朱元璋就是以這個故事作為靈魂,告訴所有的漢族人要團結統一。而精忠報國四個字比盡忠報國來的更有力量。
說起岳飛精忠報國的這個典故,想必沒有人不知道。岳飛是個大英雄,雖然說后來死在了奸人的手中,但是他的名字事跡以及他的精神卻流芳百世了。而關于岳母刺字呢,很多人也都很欽佩這個母親的偉大。不過,很多歷史典故都是如此,在傳承的時候多半都會發生那么一點點意外,可能就和原來的故事有點不一樣了。而這個故事就是這樣,說的是岳母曾經刻的字是“盡忠報國”,目的是為了激勵岳飛能夠用自己的全部去報效國家。
這個故事的原型應該是有真實性的,因為有文字記載。但是其中的一點點橋段卻有了不同的聲音,首先就是岳母是不是真的會刻這幾個字。因為在古代,大部分的婦道人家幾乎都是不識字的,所以很多人猜測,可能這四個字并不是岳母親自刻上去的,而是找人刻的。不過,不管是什么結果,岳母的這份舉動都值得敬佩。
然后就是盡忠報國這四個字,雖然說和精忠報國只相差一個字,但是里面的靈魂卻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個人的一個意愿,而后者是一個民族的力量。不過,不得不說,那個時代的岳母能夠有這樣的境界,確實是很難得的。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盡忠報國文言文翻譯錢金玉
錢金玉官任松江縣的千總,性情剛毅果敢,崇尚廉潔的氣節。道光壬寅年間(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錢金玉正在休假回鄉探親,聽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裝動身。他的親友阻止他說:“戰事正緊急,是禍是福不可知曉,您正在休假,上級官員又沒有文件催促您前去,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錢金玉不聽,回到吳淞口后,就跟從軍隊守衛西炮臺,和士兵一起吃飯睡覺,一起行動,(他們)用努力作戰的話相互勉勵。到東炮臺陷落后,槍彈炮彈全都落到西炮臺。錢金玉奮勇指揮戰斗,浴血奮戰幾個小時,左臂中了三彈,仍然沒有后退一步。他身邊的士兵哭著說:“您有老母親在,不能死?!保ㄥX金玉)笑著辭謝說:“哪里有享受國家俸祿卻在國家有難時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為我母親擔心。”不久,一顆槍彈飛來,擊中(他的)左胸,于是(他)倒下了。在臨死的時候,他還不停地大聲喊“賣國賊害了國家”。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文天祥盡忠報國,李白醉酒詩萬篇
董存瑞炸掉碉堡,毛爺爺當上皇帝。 杜甫詩成驚天泣,居易詩篇萬口傳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關于盡忠報國的句子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列寧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
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
——魯迅
人民不僅有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漢)司馬過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俄)巴甫洛夫
誰不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于人類。
——(俄)別林斯基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
——(法)大仲馬
愛祖國高于一切。
——(波蘭)肖邦
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愛國之心。
——(法)拿破侖
愛國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侖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匈)裴多菲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無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前蘇朕)蘇霍姆林斯基
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于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并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于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并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
——(前蘇聯)凱洛夫
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只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愛國應該和愛自己的家一樣。為了國家,不僅在犧牲財產,就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報國的大義。 ——福澤諭吉,日本思想家
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麼呢! —— 車爾尼雪夫斯基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 ——列寧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后,亞洲崛起有黃人。 —— 吳玉章
不要過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 克雷洛夫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來
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為公眾的財產。 —— 杰弗遜
刀鞘保護刀的鋒利,它自己則滿足于它的遲鈍。 —— 泰戈爾
凡是不給別人自由的人,他們自己就不應該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統治下,他們也是不能夠長遠地保持住自由的。 —— 林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明朝政治家
個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體的關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范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 —— 高爾基
個人之于社會等于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 —— 聞一多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工人階級的團結就是工人勝利的首要前提。 —— 馬克思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 吉鴻昌
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 —— 謝覺哉
集體*****************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 林耐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 華羅庚
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 朱德
科學家不是依賴于個人的思想,而是綜合了幾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個問題,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來的偉大知識大廈之中。 —— 盧瑟福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 巴甫洛夫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于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學者是于祖國的。 ——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
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巴斯德
勞動者的組織性、紀律性、堅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勞動者的團結一致,是取得最后勝利的保證。 —— 列寧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龔自珍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每個人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系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里。 —— 巴金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 戚繼光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 —— 海涅
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 蘇霍姆林斯基
人家幫我,永志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頭。 —— 華羅庚
人們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選擇和自決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動機以及這種動機對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賴。 —— 黑格爾
人民不僅有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發展所必須的生命汁液;而個人則是這土壤上的花朵與果實。 —— 別林斯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照汗青?!奶煜?,宋朝詩人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 毛澤東 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認為藝術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那麼是錯誤的。這是胡作非為者的自由。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 牛頓
上下同欲者勝。 —— 孫武
誰若認為自己是圣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麼時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兩腳站得穩。 —— 奧斯特洛夫斯基
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 —— 奧斯特洛夫斯基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 魯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軻
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邊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 —— 果戈理
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并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 —— 恩格斯
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 —— 大仲馬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魯迅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我不如起個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鋼刀鋒利,雖然它自己切不動什麼。 —— 賀拉斯
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 歌德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 魯迅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離開自己祖國的。 —— 居里夫人
我們從別人的發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們也應該樂于有機會以我們的任何一種發明為別人服務;而這種事我們應該自愿的和慷慨地去作。 —— 富蘭克林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歌德
我們現在必須完全保持黨的紀律,否則一切都會陷入淤泥中。 —— 馬克思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 馬克思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毛澤東
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 鄧小平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 —— 裴多菲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 趙博生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后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 彭德懷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鳩
我無論作什麼,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 巴甫洛夫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 冼星海
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 —— 馬雅可夫斯基
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
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 陶鑄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 陸游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于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于人類。 —— 別林斯基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鋒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崗巖還堅韌。 —— 王杰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 雷鋒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 傅雷
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 —— 羅曼·羅蘭
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決。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作家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一致是強有力的,而紛爭易于被征服。 —— 伊索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 —— 陳輝
在許多問題上我的說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識得歸功于他們,也得歸功于那些最先為這門學說開辟道路的人。 —— 哥白尼
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表現在漂亮的話上,而應表現在為祖國和為人民謀福利的行為上?!挪_留波夫,俄國哲學家、文學批評家
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 —— 列寧
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斗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 阿·托爾斯泰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 馬克思、恩格斯
中國人搞出的理論,首先要為中國人服務。 —— 吳仲華
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 魯迅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利。 —— 孟德斯鳩
祖國,我永遠忠于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 肖邦
祖國更重于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 聶魯達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 陳毅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懹巍恫∑饡鴳选?br>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懹巍妒緝骸?br>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盡忠報國”擴展: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造句:青少年不僅要有盡忠報國的志向,還要努力學習,具備盡忠報國的本領。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注音:ㄐ一ㄣˋ ㄓㄨㄥ ㄅㄠˋ ㄍㄨㄛˊ
讀音糾正:國,不能讀作“ɡuǒ”。
近義詞:忠心耿耿、為國捐軀
成語讀音:jìn zhōng bào guó
成語出處:《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眱热輥碜怨娉烧Z:gyjslw.com
成語簡拼:JZBG
成語用法:盡忠報國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日文翻譯:盡忠報國(ほうこく)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繁體成語:儘忠報國
成語解釋: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
英文翻譯:be devoted to one's country
錯字糾正:忠,不能寫作“中”。
反義詞:賣國求榮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其他翻譯:<法>se dévouer au service de la patrie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