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葉公好龍”的故事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歡有知識才干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仆仆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后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并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后,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于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里,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葉公好龍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如下: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很喜歡龍,衣服上的帶鉤刻著龍,酒壺、酒杯上刻著龍,房檐屋棟上雕刻著龍的花紋圖案。他這樣愛龍成癖,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里。
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進了大廳。葉公一看是真龍,嚇得轉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臉色驟變,簡直不能控制自己 。
由此看來,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呀!他所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似龍非龍的東西罷了!
注釋:
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縣令沈諸梁,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
子高:葉公的字。
鉤:衣服上的帶鉤。
寫:畫。
鑿:通’爵’,古代飲酒的器具。
屋室雕紋:房屋上雕刻的圖案、花紋“文”通“紋”。
以:在
聞:聽說。
下之:到葉公住所處。
窺(kuī):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yǒu):窗戶。
施(yì):延伸,同“拖”。
堂:廳堂
還(xuán)走:轉身就跑。還,通“旋”。
走:逃跑。
五色無主:臉色一忽兒白,一忽兒黃。五色,這里指臉色。
是:由此看來。
好:喜歡。
夫:這,那。
是葉公非好龍也: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
擴展資料:
成語用法:
示例:葉公好龍,好其是而非者。 ★清·梁啟超《敬告國人之誤解憲政者》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民眾起來了又害怕得要死,這和葉公好龍有什么兩樣!”借事喻人,用葉公式的人比喻社會的現象。
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有什么含義?
比喻表面愛好某事物,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愛,甚至對其還有畏懼情緒的行為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葉公好龍的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人。拓展資料典故出自: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里,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里。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而不是龍。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詞條 ? 葉公好龍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200字
春秋時,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著龍的圖案,墻上也繪著龍。
傳說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動,程到葉公家里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里,把尾巴橫在客堂上。葉公看到后,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
原來他并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擴展資料:
一、原文及譯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⑽頭于牖,施尾于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里,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里。
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的東西而不是龍。
二、成語解析:
【解釋】: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里,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言不由衷、兩面三刀、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實相符、表里如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葉公好龍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葉公好龍的寓意是什么
葉公好龍的寓意: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人。
葉公好龍的故事:春秋時期,楚國葉地諸侯子弟沈諸梁自稱葉公,他特別喜歡龍,他的屋梁、柱子、門窗及所有家具甚至連衣服上都雕刻或繡制龍的圖案。天上的真龍得知后,程去探望葉公,從窗戶上探進頭去。葉公一見真龍,嚇得魂不附體,連忙逃跑。
擴展資料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里不一的人。
但歷史上的葉公卻不是這樣的人。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定了楚國政。之后,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家們評為不迷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于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后,楚昭王把沈諸梁封到楚國北疆重鎮“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梁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考古發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采取養兵息民、發展農業、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眾修筑了中國現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筑的東陂、西陂遺址保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涵。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后,對楚道之風等其他學派的貶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葉公好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葉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葉公好龍是什么意思?
葉公好龍[yègōng-hàolóng]漢劉向《新序雜事》中說:古代有位葉公子高,對龍非常喜愛,家里到處都畫著或刻著龍。龍有感于他的一片誠心,就降臨他的住所。葉公見到真龍卻嚇得失魂落魄,奪路而跑。后用“葉公好龍”比喻對某事物表面喜愛而實際并不喜愛。例句:這種不切實際的理想,猶如葉公好龍,無法接受現實的考驗。用法說明:“葉”在這里舊讀 shè,今讀 yè。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葉公好龍”擴展:
成語注音:一ㄝˋ ㄍㄨㄥ ㄏㄠˋ ㄌㄨㄥˊ成語解釋:葉公:春秋時陳國的一個人;好:愛好。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但并非真正地愛好它;甚至畏懼它。
錯字糾正:龍,不能寫作“尤”。
俄文翻譯:любовь Егуна к драконам <показнáя любовь>
成語讀音: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語用法:葉公好龍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讀音糾正:好,不能讀作“hǎo”。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英文翻譯:Lord Ye who chaimed to be fond of dragons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when a real one appeared.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實相符
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簡拼:YGHL
成語謎語:傾古雄才愛中華
造句:他表示愿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葉公好龍毫無差別。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