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箕山之節」相似的成語故事
“箕山之節”的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小有才氣的薛方一度擔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離開。后來,王莽用豪華大車高標準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氣地謝絕使者說:“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br>遂之箕山之下的意思是什么
因此把它放到箕山的下面
公益成語:gyjslw.com
箕山之節指什么生肖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盵例句]:文帝問曰:‘聞有~,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凵鯋?。 指公益成語:gyjslw.com
呂氏春秋·求人 箕山之節 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小有才氣的薛方一度擔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離開。后來,王莽用豪華大車高標準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氣地謝絕使者說:“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br>公益成語:gyjslw.com
箕山之節的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天下于夫子?!S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焙笠颉盎街潯敝^隱居不仕的節操。
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白“懷經濟之才,抗巢由之節”(《為宋中丞自薦表》) 抗巢由之節 是何意思?
巢由:指巢父與許由,堯時隱士。
“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哺冈唬骸尤籼幐甙渡罟?,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
“抗巢由之節”是李白認為自己具有與巢父、許由一樣的氣節風骨。
公益成語:gyjslw.com
誰能告訴我箕山洗耳的典故?
洗耳河發源于汝州市與登封市交界處的箕山,源頭距汝州城25公里,曲折向南穿過汝州市區,在城南劉莊村注入北汝河。全長36公里,平均寬130米,流域面積約180平方公里。河不大,卻是一條傳承中華文明的河?! ? 洗耳河因傳說上古高士許由曾在河中洗耳而得名?! 锻ǖ洹酚涊d:“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許由避堯之讓,隱于箕山,洗耳于此,故名?!睍x皇甫謐著《高士傳》亦有記載:“許由隱于沛澤之中,堯以天下讓之,乃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洗耳于水濱?!比藗優榧o念許由,在汝州西關南建有許由廟。與許由洗耳有關的還有一個巢父飲牛的故事。巢父與許由同為《高士傳》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汝州西城門外洗耳河橋頭,舊有“許由洗耳處”石碑,可惜今已毀棄,唯有高人許由與巢父的故事代代相傳。 巢父避世隱居,躬耕而食。正當許由洗耳時,巢父牽牛飲水。問明原因后,巢父深恐洗過耳的水再污染???,就將牛牽往上游飲水。為紀念巢父,人們在許由廟旁鑿一水井,命名為“巢父井”?!?br>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箕山之節”擴展:
成語用法:箕山之節作賓語;用于人的節操。成語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于夫子?!S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公益成語:gyjslw.com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潁余芳”。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
成語簡拼:JSZJ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讀音:jī shān zhī jié
近義詞: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造句:堯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稘h書·鮑宣傳》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