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時而動」成語故事的俄語翻譯
“待時而動”的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危害天下,伊闕都尉張承很想率領他的部屬誅殺董卓,他的弟弟張昭勸他不要以卵擊石,去選擇一個英明主子,待時而動。張承覺得有理,就解下官印回到家鄉,與大哥張范一起避居揚州過著淡泊的生活待時而動什么意思
【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釋義】:時:時機。等待時機然后行動?!境鎏帯浚骸吨芤住は缔o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薄纠洹浚赫淹跎钭皂w晦,養兵恤民,~。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隱于心,藏于身,動于形,在于靈 是什么意思
第一個,所謂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進而,小隱隱于市,大隱隱于心;這句應該是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出自《周易》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不到處炫耀;動于行,所謂行成于思毀于隨,這句應該是讓你敢想敢做,別光說不練;最后一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想必是告訴你人生在于靈悟,用心靈感悟人生。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君子長期于身,待尺而度 什么意思
應該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度出自勾踐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有什么動的詞語
怦然心動、
人頭攢動、
蠢蠢欲動、
巋然不動、
食指大動、
風吹草動、
靈機一動、
按兵不動、
輕舉妄動、
聞風而動、
紋絲不動、
傾巢出動、
原封不動、
萬頭攢動、
相時而動、
靜極思動、
相機而動、
雷打不動、
天搖地動、
歡聲雷動、
一舉一動、
待時而動、
順時而動、
紋風不動、
文風不動、
龍蛇飛動、
眾喣山動、
文絲不動、
山搖地動、
寂然不動
~~~~~~~~~~~~~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藏器待時是什么意思
藏器待時cáng qì dài shí器:用具,引伸為才能。比喻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 又作’藏器俟時’。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君子攜‘鑫’于身,待時而動,伺機而動,方可厚積薄發、】 啥意思?
是圣人帶著會發光的金子于身上,等待時機而行動,伺候機會的到來而行動,才可以擁有豐厚的資源、薄薄的發展前景!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待時而動”擴展: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成語簡拼:DSED
成語解釋: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近義詞:相機而行、待時而舉
成語用法:待時而動偏正式;作謂語;指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成語出處:《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反義詞:輕舉妄動
成語注音:ㄉㄞˋ ㄕˊ ㄦˊ ㄉㄨㄥˋ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繁體成語:待時而動
成語讀音:dài shí ér dòng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英文翻譯:bide one's time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謎語:預備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造句:昭王深自韜晦,養兵恤民,待時而動。(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