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裝盜()”「束裝盜金」
成語“束裝盜金”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shù zhuāng dào jīn成語簡拼:SZDJ
成語注音:ㄕㄨˋ ㄓㄨㄤ ㄉㄠˋ ㄐ一ㄣ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漢書·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漢書 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焙笠蛞浴笆b盜金”謂無端見疑。
成語用法:束裝盜金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南朝·宋·顏延之《庭誥》:“動容竊斧,束裝盜金,又何足論也?!?br>成語故事:漢朝時期,郎官雋不疑侍奉漢文帝,他的同事請假回家,誤把同宿舍的另一個的金錢帶回家了。那個同事認為是雋不疑拿了。雋不疑知道不能分辯就拿自己的金子給丟金的人。后來誤拿金子的人回來了,把金子還給丟金人,丟金人十分慚愧
成語“束裝盜金”的擴展資料
1. 盜的成語有哪些『包含有“盜”字的成語』“盜”字開頭的成語:(共11則) [d] 盜鈴掩耳 盜名暗世 盜名欺世 盜嫂受金 盜食致飽 盜玉竊鉤 盜亦有道 盜怨主人 盜鐘掩耳 盜憎主人 盜跖之物 第二個字是“盜”的成語:(共7則) [g] 狗盜雞鳴 狗盜雞啼 狗盜鼠竊 [h] 誨盜誨淫 [n] 男盜女娼 [s] 鼠盜狗竊 [y] 揖盜開門 第三個字是“盜”的成語:(共11則) [b] 不飲盜泉 [e] 阿世盜名 [h] 惑世盜名 潢池盜弄 [q] 欺世盜名 [s] 塞耳盜鐘 束裝盜金 [t] 偷雞盜狗 [w]無兄盜嫂 [y] 掩耳盜鈴 掩耳盜鐘 “盜”字結尾的成語:(共22則) [c] 穿窬之盜 [h] 狐鳴狗盜 誨淫誨盜 [j]監臨自盜 雞鳴狗盜 監守自盜 江洋大盜 監主自盜 [k] 開門延盜 開門揖盜 [l] 綠林大盜 綠林強盜 [m] 謾藏誨盜 慢藏誨盜 漫藏誨盜 [q] 犬吠之盜 [s] 鼠竄狗盜 鼠竊狗盜 鼠偷狗盜 [w] 誣良為盜 [y] 迎門請盜 [z]主守自盜 “盜”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無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束裝盜金是何意?出自于哪?
【釋義】整理服裝,偷取財物。后形容無端受懷疑?!境鎏帯繚h·班固《漢書·直不疑傳》。直不疑是西漢時孝文皇帝的一個郎官,平常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看門,充任車騎,有一個老郎官解甲歸田收拾行裝時,把同住一起的小伙子的銀兩誤裝進自己的行包,卻渾然不知,告辭眾人上路了。沒過一會兒,小伙子發現銀兩不見了,翻箱倒柜,也沒找到。小伙子號陶大哭起來,這可是他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一家人全指望他的收入過日子呢。小伙子悲悲戚戚的,引來不少人圍觀,大家議論紛紛,忽然低一陣高一陣的鼾聲傳來,眾人循著聲音一看,原來是同舍的直不疑在呼呼大睡。同事丟了銀兩,他不聞不問,好像沒事人一樣,居然睡得挺香!大家仔細想想,同屋只有三個人,老郎官為人忠厚,而直不疑平時行動詭秘,不是他拿了銀兩,還有誰呢?小伙子也在懷疑直不疑,情急之下,上前猛推直不疑,將其推醒并要求直不疑道:“你拿了我的銀兩,那是我的求婚錢,你快還給我!”直不疑不知道亂哄哄的出了什么事,揉揉惺松的睡眼,連說:“哦,是的,是的,對不起,對不起?!痹诒娙吮梢暤哪抗庀拢辈灰捎脰|西到集市上換了銀兩,如數還給他,大家這才散了伙。過了幾天,老郎官回來了,他摸出一包東西,遞給小伙子,滿臉羞色,原來,他回到家打開行囊,發現多了一包銀兩,才知道自己老眼昏花,誤拿了別人的東西,又匆匆趕回來把銀兩還給他。這下,小伙子恍然大悟,直不疑根本沒拿他的東西,是自己冤枉了他,于是十分慚愧地請求直不疑原諒。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成語金什么貫什么
沒有金釵之年: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金石可鏤: 金盆洗手: 鑠金毀骨: 比喻毀謗太多,使人無以自存。水漫金山: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水滿金山: 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江市。同“水漫金山”。束裝盜金: 指無端見疑。試金石: 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石室金匱: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石室金鐀: 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同“石室金匱”。石緘金匱: 古代國家收藏重要文獻的地方。同“石室金匱”。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書及緊急軍命,用金字牌,由內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緊急的命令。十二金釵: 本用以形容美女頭上金釵之多,后喻指眾多的妃嬪或姬妾。砂里淘金: 從砂子里淘出黃金。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取精華。羣口鑠金: 裘敝金盡: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錢用完了。比喻生活窮困千金一壺: 壺:通“瓠”,葫蘆。比喻物雖輕賤,關鍵時得其所用,卻十分珍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心誠意去做,什么疑難問題都能解決。金釵鈿合: 金釵:婦女的首飾;鈿合:裝珠寶的盒子。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定情信物。指華美的首飾金蟬脫殼: 擲地作金石聲: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聲調鏗鏘。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饌玉炊金: 炊:燒火做飯;饌:飲食,吃。形容豐盛的菜肴。作金石聲: 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優美,音調鏗鏘。真金不鍍: 真的黃金上用不著再鍍金。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用不到裝飾。真金烈火: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擲地金聲: 金:鐘罄之類的樂器。比喻文章詞藻優美。重金兼紫: 指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極言榮顯。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重金湯: 指幾重金城湯池,防守非常堅固。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以“束”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束馬懸車、束身自好、束手待斃、束手就擒、束手束腳、束手無策、束缊請火、束之高閣、束裝就道
束馬懸車shù mǎ xuán chē
出處:《管子·封禪》:“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br>意思: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束身自好shù shēn zì hào
出處:《后漢書·卓茂傳》:“束身自修,執節淳固?!?br>意思: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束手待斃shù shǒu dài bì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意思: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束手就擒shù shǒu jiù qín
出處:《宋史·苻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br>意思:束手:自縛其手,比喻不想方設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束手束腳shù shǒu shù jiǎo
意思:捆住手腳。比喻做事過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
束手無策shù shǒu wú cè
出處:元·無名氏《宋季三朝政要》:“(秦)檜死而逆亮(金主完顏亮)南牧,孰不束手無策。”
意思: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束缊請火shù yùn qǐng huǒ
出處:《漢書·蒯通傳》:“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br>意思:束缊:束一扎可燒的大麻為火把;請火:借火。搓麻為引火繩,向鄰家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
束之高閣shù zhī gāo gé
出處:《晉書·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br>意思: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束裝就道shù zhuāng jiù dào
意思:整好行裝走上旅途。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有裝和萬的成語
沒有含“裝、萬”的成語,含“裝”的成語如下: 不懂裝懂 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 紅裝素裹 紅裝:婦女的紅色裝飾;素裹:淡雅裝束。指婦女艷麗和淡雅裝束。用以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舊瓶裝新酒 比喻用舊的形式表現新的內容?! 萄b打扮 喬裝:改變服裝、面貌;打扮:指化裝。指進行偽裝,隱藏身份。 奇裝異服 比一般人衣著式樣特異的服裝(多含貶義)?! ≥p裝上陣 原指戰士穿著輕裝作戰,現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b就道 整好行裝走上旅途?! ≌b待發 整理好行裝,等待出發?! ⊙b瘋賣傻 故意裝成瘋瘋癲癲,傻里傻氣?! ⊙b傻充愣 假裝傻頭傻腦的樣子?! ⊙b神弄鬼 比喻玩弄手段蒙騙人?! ⊙b腔作勢 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囕d船裝 形容數量很多?! 》鹗墙鹧b,人是衣裝 意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樣的俊俏要靠衣飾。比喻人內里不足,要靠 濃裝艷抹 見“濃妝艷抹”?! 萄b改扮 改變原來外形,使人不認識他 輕裝簡從 行裝簡便,隨從人少?! ★椆盅b奇 謂故為怪異。 束裝盜金 《漢書·直不疑傳》:“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焙笠蛞浴笆b盜金”謂無端見疑?! ⊙b聾作啞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模作樣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b怯作勇 本來膽怯,卻裝出勇敢的樣子?! 》垩b玉琢 〖解釋〗白粉裝飾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妝飾的漂亮或小孩長得白凈。也用來形容雪景?! ∥餮b革履 〖解釋〗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b點門面 〖解釋〗裝點:裝飾;門面:指外觀。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 ⊙b瘋作傻 〖解釋〗故意裝成瘋瘋癲癲,傻里傻氣。同“裝瘋賣傻”?! ⊙b潢門面 〖解釋〗裝潢:原指裱糊字畫,現也指裝飾物品使之美觀;門面:指外觀。比喻只把外表裝飾得很漂亮?! ⊙b聾賣傻 〖解釋〗故意裝作聾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裝糊涂?! ⊙b腔作態 〖解釋〗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b妖作怪 〖解釋〗裝扮妖怪騙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測?! ∨缒醒b 裝門面 裝窮叫苦 裝死賣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束裝盜金,束裝盜金成語故事
束裝盜金,意思就是,比喻無端見疑。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束的成語有哪些
束的成語有:束蘊請火、束身自修、束手旁觀、按兵束甲、懸兵束馬。
1、束蘊請火 [ shù yùn qǐng huǒ ]
【解釋】: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缊請火”。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求人
【出自】:《漢書·蒯通傳》:”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
釋義:婦女的婆婆于是趕緊讓人把婦女追了回來,為人說情,解紛薦士。
2、束身自修 [ shù shēn zì xiū ]
【出自】:《后漢書·卓茂傳》: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
【解釋】: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之前的卓茂純潔自身的德行。
【近義詞】:束身自愛 束修自好 潔身自愛
3、束手旁觀 [ shù shǒu páng guān ]
【出自】:《歧路燈》第六二回:“咱們不得束手旁觀,睜著眼叫他陷于不義。
【解釋】:猶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我們怎么能夠置身事外,眼睜睜的看著他限于不義。
【近義詞】:束手坐視
4、懸兵束馬 [ xuán bīng shù mǎ ]
【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涪水》:“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br>【解釋】:形容險阻。同“懸車束馬”。鄧艾自己一個人,在險峻的山谷里面。
【近義詞】:懸車束馬
5、按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
【解釋】:按兵:軍隊停止行進。甲:鎧甲,泛指武器裝備。止兵不前,捆起鎧甲。如果無法阻擋,為什么不解除武裝,停戰言降。
【近義詞】:放牛歸馬、按兵不動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裝的成語有哪些
奇裝異服 比一般人衣著式樣特異的服裝(多含貶義)。 喬裝打扮 喬裝:改變服裝、面貌;打扮:指化裝。指進行偽裝,隱藏身份。 輕裝上陣 原指戰士穿著輕裝作戰,現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束裝就道 整好行裝走上旅途。 整裝待發 整理好行裝,等待出發。 裝瘋賣傻 故意裝成瘋瘋癲癲,傻里傻氣。 裝聾作啞 假裝聾啞。指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裝模作樣 樣:模樣、姿態。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 裝腔作勢 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裝怯作勇 本來膽怯,卻裝出勇敢的樣子。 裝傻充愣 假裝傻頭傻腦的樣子。 裝神弄鬼 比喻玩弄手段蒙騙人。 不懂裝懂 自己不懂卻裝作很精通的樣子。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束裝盜金 文言文
“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眱热輥碜怨娉烧Z:gyjslw.com
10. 與裝有關的成語
『包含有“裝”字的成語』“裝”字開頭的成語:(共13則) [z] 裝點門面 裝瘋賣傻 裝瘋作傻 裝潢門面 裝聾賣傻 裝聾作啞 裝模作樣 裝腔作勢 裝腔作態 裝怯作勇 裝傻充愣 裝神弄鬼 裝妖作怪 第二個字是“裝”的成語:(共12則) [f] 粉裝玉琢 [h] 紅裝素裹 [n] 濃裝艷抹 [q] 喬裝打扮 喬裝改扮 輕裝簡從 輕裝上陣 奇裝異服 [s] 束裝盜金 束裝就道 [x]西裝革履 [z] 整裝待發 第三個字是“裝”的成語:(共3則) [b] 不懂裝懂 [j] 舊瓶裝新酒 [s] 飾怪裝奇 “裝”字結尾的成語:(共2則) [c] 車載船裝 [f]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關于裝的四字成語
『包含有“裝”字的成語』“裝”字開頭的成語:(共13則) [z] 裝點門面 裝瘋賣傻 裝瘋作傻 裝潢門面 裝聾賣傻 裝聾作啞 裝模作樣 裝腔作勢 裝腔作態 裝怯作勇 裝傻充愣 裝神弄鬼 裝妖作怪 第二個字是“裝”的成語:(共12則) [f] 粉裝玉琢 [h] 紅裝素裹 [n] 濃裝艷抹 [q] 喬裝打扮 喬裝改扮 輕裝簡從 輕裝上陣 奇裝異服 [s] 束裝盜金 束裝就道 [x]西裝革履 [z] 整裝待發 第三個字是“裝”的成語:(共3則) [b] 不懂裝懂 [j] 舊瓶裝新酒 [s] 飾怪裝奇 “裝”字結尾的成語:(共2則) [c] 車載船裝 [f]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束裝盜金,束裝盜金成語故事
束裝盜金,意思就是,比喻無端見疑。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3. 束裝盜金 文言文
“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覺,亡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后告歸者至而歸金,亡金郎大慚,以此稱為長者?!?br>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