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三”字的成語「孟母三遷」
成語“孟母三遷”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mèng mǔ sān qiān成語簡拼:MMSQ
成語注音:ㄇㄥˋ ㄇㄨˇ ㄙㄢ ㄑ一ㄢ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三遷之教
成語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gyjslw.com
成語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成語用法:孟母三遷作賓語、定語;指為了孩子的教育。
成語造句:陸文夫《文化滄浪宜人居》:“誰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
成語故事: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成語“孟母三遷”的擴展資料
1. 孟母三遷的字詞解釋和譯文字詞解釋:
1、舍:家。
2、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3、處子:安頓兒子。
4、乃:于是,就。
5、嬉:游戲,玩耍。
6、賈(gǔ)人:商販。
7、炫賣:同“炫”,沿街叫賣,夸耀。
8、徙:遷移。
9、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10、徙居:搬家。
11、及:等到。
12、大儒:圣賢。
13、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14、揖:作揖。
15、遂:最后。
16、市:集市。
17、居:家。
18、卒:最終,終于。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軻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時候學做喪禮。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軻又學拿刀殺豬并叫賣。孟母就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孟子游戲的時候,就學習模仿學禮節,滿意的孟母便定居下來。
原文
《孟母三遷》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蹦巳ィ崾信?。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睆歪憔訉W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彼炀?。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擴展資料:
對“孟母三遷”的描述中我們看到“孟母”通過“兩遷三地”,讓孟子完成了三次學習成長的升級,在這中間“孟母”做了三次決定,兩次遷居,一次定居,從而完成了自己對“孟子”最大的任務——改善“孟子”的學習環境。
在兩次遷居前后,“孟子”的學習都是處于一種“自然狀態”,身邊有什么就學什么,而且學什么就在做什么(殺豬叫賣),對于“孟子”自身來說,這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最自然的狀態,也是每個正常人通常都會有的狀態。
所以在這整個事件中,“孟母”通過自己對“孟子”的觀察,在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學習環境gyjslw.com
2. 孟母三遷是什么意思?
孟母三遷的意思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孟子出生有美善的品質,從小為選擇良好的環境被母親三次遷居。
【例子】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父母不妨也學習一下孟母三遷。
【語法】復句式;作賓語;用于人、事物的比較
【近義詞】三遷之教、慈母擇鄰、擇鄰而居
【反義詞】一成不變、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擴展資料
1、孟母三遷的近義詞
擇鄰而居
【解釋】挑選鄰居好的地方居住。
【出處】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
每當出來想著有人陪伴,怎么能安居而不選擇好的鄰居。
【例子】覺得自己鄰居討厭的人可以搬去另一個地方擇鄰而居,但國家們卻不可能想搬就搬。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2、孟母三遷的反義詞
固步自封
【解釋】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上》:“昔有學步于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從前有在邯鄲學習走步的人,未曾學會別人的,還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走步方法,于是爬著回去了。
【例子】在成績面前,我們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gyjslw.com
3. 孟母三遷的詳細故事
一、典故其一
1、原文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蹦巳?。
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傍。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彼炀印?br>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2、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于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謱⒓野岬綄W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本驮谶@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后,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二、典故其二
1、原文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蹦巳?,舍市,近于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
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崩^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彼炀佑诖?。
2、譯文
從前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
這gyjslw.com
4. 孟母三遷是什么意思
孟母三遷釋義: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漢趙岐《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br>《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于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啟發: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F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只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孟子后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系。
擴展資料:
大概是講:
孟母的家原來在學校的旁邊,孟子每天放學后,晚上還可以到學校里去找老師。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孟母決定搬家。她搬到了一個菜市場的旁邊,這樣孟子上學就遠了,每天上學之前和放學之后都要從菜市場里穿過。
鄰居就問孟母,你為什么要這樣呢,孩子離學校又遠了,原來在學校附近多好啊,隨時都可以找到學校的先生。孟母說,不能那樣,孩子整天泡在學校,讀死書,不知道社會,不知道真實的生活,變成一個書呆子,是不行的。
這樣又過了幾年,孟子都快畢業了,孟母又決定搬家。這次,她搬到了村邊的一個墳地旁邊。別人又不理解,對孟母說,你為何要這樣呢,孩子整天看到那些吹吹打打送葬的人,對他好嗎?
孟母說,孩子已經長大了,就要走上社會了,住在這兒是讓他知道人生是很短的,最終都會死去的,這樣才能讓他珍惜生命,以后才能不浪費時間,做更多的事情。gyjslw.com
5. 孟母三遷古文加翻譯
原文:
孟母三遷
兩漢: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br>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游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彼炀?。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過去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br>于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謱⒓野岬綄W宮旁邊。
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本驮谶@里定居下來了。
孟母三遷出自:西漢·劉向《烈女傳·卷一·母儀》。
擴展資料:
孟母三遷,即孟軻(孟子)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度纸洝防镎f:“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于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故事啟發: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F代的人們不僅要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給人很多的思維。在個人空間,在居住方面,在社交圈里.在生活中,環境造就人才,環境也淹沒才人。?
環境重要,比如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一只狼去撫養,嬰兒長大后就具有狼的很多生活習性。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孟子后來成為大學問家,與社會環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系。
作者介紹:
劉向是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