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傳尺素」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魚傳尺素”的成語故事:
漢代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描寫妻子對遠方丈夫的思念之情,靠魚傳尺素來傳遞感情,原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魚傳尺素是什么意思
詞目 魚傳尺素
發音 yú chuán chǐ sù
釋義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示例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宋·秦觀《踏莎行》詞)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傳遞書信。
注意 魚傳尺素并不是說在活魚的肚子里塞入書信,而是說將信放入魚形的乘信匣中,古時舟車勞頓,信件很容易損壞,古人便將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將信匣刻成魚形,美觀而又方便攜帶。
宋秦觀《踏莎行》詞魚傳尺素是一成語,指傳遞書信。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相傳古時用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傳給對方,后來改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裝書信,于是,就形成了“魚傳尺素”這句成語?!棒~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魚傳尺素是什么意思
詞目 魚傳尺素
發音 yú chuán chǐ sù
釋義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示例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宋·秦觀《踏莎行》詞)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傳遞書信。
注意 魚傳尺素并不是說在活魚的肚子里塞入書信,而是說將信放入魚形的乘信匣中,古時舟車勞頓,信件很容易損壞,古人便將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將信匣刻成魚形,美觀而又方便攜帶。
宋秦觀《踏莎行》詞魚傳尺素是一成語,指傳遞書信。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相傳古時用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傳給對方,后來改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裝書信,于是,就形成了“魚傳尺素”這句成語?!棒~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魚傳尺素、鴻雁傳書的出處
書信還有兩個很文雅的別名一個叫鴻雁傳書,另一個曰魚傳尺素。『鴻雁傳書』的『來龍』的傳說有著兩個本,一個是『男人』: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另一個是民間流傳的凄美的『女人』,說的是: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家書,讓鴻雁捎去?!呼~傳尺素』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怀咚兀汗糯媒伈瘯鴮懀ǔiL一尺,因此稱書信。魚傳尺素就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腿藦倪h方來,給我兩條鯉魚,叫人烹飪鯉魚,肚中有一尺長的絹帛。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是什么意思?
驛寄梅花:這里作者是將自己比作范曄,表示收到了來自遠方的問候。
魚傳尺素:古時舟車勞頓,信件很容易損壞,古人便將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將信匣刻成魚形,美觀而又方便攜帶?!棒~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問候的意思。
出自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原句為: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就繞著你的郴山流得了,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詞為作者紹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黨籍連遭貶謫于郴州旅店所寫。當時作者因新舊黨爭先貶杭州通判,再貶監州酒稅,后又被羅織罪名貶謫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祿;又貶橫州,此詞作于離郴前。
作者簡介:
秦觀(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蘇省高郵市人,字少游,號太虛,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為北宋婉約詞人,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他長于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3卷、《勸善錄》、《逆旅集》等。為“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君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踏莎行·郴州旅舍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雁足傳書魚傳尺素的典故
1、雁足傳書:蘇武被困匈奴多年,單于詭稱蘇武已死。后來漢使探知實情,聲言漢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蘇武所寫帛書,云在某澤中。單于不得已,交還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傳書”指大雁能傳遞書信。
2、魚傳尺素:相傳古時用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傳給對方,后來改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裝書信,于是,就形成了“魚傳尺素”這句成語?!棒~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
擴展資料
宋代秦觀的《踏莎行》詞也有對魚傳尺素的描述:
全文: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漫霧遮沒樓臺,暗淡的月色迷蒙了渡口,桃源美境任你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正緊緊關住春天的冷寒,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驛站寄來了梅花,魚雁傳送到書素,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郴江幸本來是環繞著郴山,為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雁足傳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魚傳尺素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表達了什么意思
表達的意思是: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
這句詞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
原詞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
暮靄沉沉,樓臺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本來是環繞著郴山奔流,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擴展資料:
元祐六年(1091年)七月,蘇軾受到賈易的彈劾。秦觀從蘇軾處得知自己亦附帶被劾,便立刻去找有關臺諫官員疏通。秦觀的失態使得蘇軾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敵的攻訐,而蘇軾與秦觀的關系也因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人認為,這首《踏莎行》的下闋,很可能是秦觀在流放歲月中,通過同為蘇門友人的黃庭堅,向蘇軾所作的曲折表白。
詞的上闋在寫景物,“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一出語便已入哀景之中,從后句“桃園望斷無尋處”可以想到,樓臺、津渡都是因情所設之景,可能現實中并不存在。是由詞人內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懷,無處宣泄所生出無人問津之感。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又將情景拉入到了悲涼之谷底,可堪孤館和一個寒字,寫盡了詞人心中的孤苦凄涼,杜鵑啼血,本就凄涼又怎堪殘陽日暮。自古日暮是歸途,詞人或許是在感嘆自己生命將暮,或許在感嘆仕途將暮。
下片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凹拿穫魉亍边h方的親友送來安慰的信息,按理應該欣喜為是,但身為貶謫之詞人,北歸無望,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凄傷哀婉的歌。每一封信來,詞人就歷經一次這個心靈掙扎的歷程,添其此恨綿綿。
“砌成此恨無重數?!币磺邪参烤鶡o濟于事。離恨猶如“恨”墻高砌,使人不勝負擔。一個“砌”字,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求“魚傳尺素”的傳說
書信還有兩個很文雅的別名一個叫鴻雁傳書,另一個曰魚傳尺素。『鴻雁傳書』的『來龍』的傳說有著兩個本,一個是『男人』: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另一個是民間流傳的凄美的『女人』,說的是:唐朝薛平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鮮血寫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家書,讓鴻雁捎去?!呼~傳尺素』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怀咚兀汗糯媒伈瘯鴮?,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魚傳尺素就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腿藦倪h方來,給我兩條鯉魚,叫人烹飪鯉魚,肚中有一尺長的絹帛。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魚傳尺素”擴展: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鴻雁傳情
造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宋 秦觀《踏莎行》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解釋: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指傳遞書信。
成語讀音:yú chuán chǐ sù
成語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簡拼:YCCS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用法:魚傳尺素作賓語、定語;指傳遞書信。
成語注音:ㄩˊ ㄔㄨㄢˊ ㄔˇ ㄙㄨˋ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