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半老」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徐娘半老”的成語故事:
南朝時期,梁朝湘東王蕭繹的妃子徐昭佩由于得不到寵愛,先后與荊州瑤光寺的智遠道人,賀徽以及暨季江勾搭成奸。暨季江感慨地說:“沒想到徐娘半老,竟風韻猶存,是如此風流多情?!笔捓[忍無可忍責令她自殺怎么對徐娘半老有沖動的感覺
這也沒什麼奇怪的,每個人的口味本來就不同,有人喜歡年紀小的女孩 ,有人喜歡胸大的,也有人喜歡胖點的肉肉的...,你喜歡徐娘半老應該是覺得那樣的女人才是’女人’,有韻味夠成熟 ,而且喜歡年紀大點的女人的人其實也不少.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徐娘半老了什么意思
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解 釋】 指已到中年尚有風韻的婦女。
【出 處】 《南史·后妃傳下》:“徐娘雖老,猶尚多情?!?br>【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用于人
【近義詞】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反義詞】人老珠黃、風燭殘年、老態龍鐘
【成語舉例】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九章:“雖是半老徐娘,皮膚白皙,顯得很年輕?!?br>【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人
【成語結構】偏正式
分享
典故
故事出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年輕時確是一個艷光四射的大美人,但她始終敵不過歲月催人老的事實,妙齡一過,姿色已大不如前,但仍濃妝艷抹的她,卻猶存一點風韻。故后世以「徐娘半老」來形容中年婦女風韻猶存。
據《南史》記載,她是前齊國太尉的孫女,梁朝將軍徐琨的女兒,當蕭繹還在當湘東王時,她嫁給了蕭繹。現在可以分析,她有嚴重的性苦悶,對婚姻生活和性生活是不滿的,她自恃出身名門顯貴,就膽敢以嘲弄皇帝的做法來發泄性苦悶。蕭繹少一目,是個“獨眼龍”,于是她在皇帝面前只打扮半邊,名曰“半面妝”,她的理由是一只眼睛只能看一半。她嗜酒,常常喝醉,嘔吐在皇帝的龍袍上。蕭繹吃不消她,于是開始疏遠她,移情于其他三宮六院。
她在獨守空房的情況下,就找情夫了。先是結識了荊州瑤光寺的一個風流道士智遠;后來又結識上朝中的美男子暨季江,這時她已是個中年婦女,所以這個情夫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這就是“徐娘半老”的出典。
后來,徐昭佩又邀請當時的一個叫賀徽的詩人,到一個尼姑庵約會,在“白角枕”上一唱一和。這些行為當然為皇帝所不容,最后蕭繹下了決心,借口另一個寵妃的死是徐妃因妒而暗下毒手,逼她自殺,她只好投了井。蕭繹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體撈起來送還她娘家,聲言是“出妻”。徐妃的風流生涯就是這樣以悲劇而結束的。
辨析
人們常以“半老徐娘”稱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鞍肜闲炷铩币辉~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過芳齡,卻還著意打扮,風風騷騷,極不得體。于是,有人說:“徐娘半老,猶尚多情?!庇嘘P“徐娘”的“風騷”之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中有極簡要的記載,宋陳與義詩《書懷》中“開窗逢一笑,未覺徐娘老”兩句足見徐娘之風騷,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來諷喻那些年過芳齡還風風騷騷,精心打扮的婦女,亦有人自稱徐娘,含有自謙自重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貶義詞用。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徐娘半老”中的“徐娘”指的是誰?出自何典?
“徐娘半老”又叫“半老徐娘”,是一個經常被人們使用的成語。在這個成語中的“徐娘”是南朝時期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 在《漢語成語詞典》中對“徐娘半老”這個成語的釋義是“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記者查閱史料發現,這個成語的出處應該是唐代李延壽編著的《南史》。 徐昭佩是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其家族是官宦世家。《南史·列傳第二后妃下》中說她資色平平,毫無大家閨秀的風姿,而且性格善妒。她嫁給梁元帝蕭繹不過是政治聯姻,蕭繹看不上她,一年才去探望幾次。 徐妃更是小里小氣,十分厭惡瞎了一只眼睛的蕭繹,每次蕭繹去她房中她非但不受寵若驚,反而十分冷淡。她每當知道皇帝要來,必定在化妝時只化半邊臉龐,以羞辱這獨眼的皇帝。蕭繹一見,必定大怒而去。 深宮寂寞的徐昭佩,害怕芳華虛度,“與荊州后堂瑤光寺智遠道人私通”。年近不惑時,又找到一位眉目俊秀、舉止風雅的美少年暨季江。有人曾開玩笑地問暨季江:“滋味如何?” 暨季江嘆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边@些輕薄話傳到了梁元帝蕭繹的耳朵里,蕭繹下了決心,借口另一個寵妃的死是徐妃下的毒手,逼她自殺。徐昭佩沒辦法,只好投井而死。蕭繹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體撈起來送還她娘家,聲言是“休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徐娘半老是幾歲啊?
徐娘半老”又叫“半老徐娘”,是一個經常被人們使用的成語。在這個成語中的“徐娘”是南朝時期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 在《漢語成語詞典》中對“徐娘半老”這個成語的釋義是“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記者查閱史料發現,這個成語的出處應該是唐代李延壽編著的《南史》。 徐昭佩是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其家族是官宦世家?!赌鲜贰ち袀鞯诙箦隆分姓f她資色平平,毫無大家閨秀的風姿,而且性格善妒。她嫁給梁元帝蕭繹不過是政治聯姻,蕭繹看不上她,一年才去探望幾次。 徐妃更是小里小氣,十分厭惡瞎了一只眼睛的蕭繹,每次蕭繹去她房中她非但不受寵若驚,反而十分冷淡。她每當知道皇帝要來,必定在化妝時只化半邊臉龐,以羞辱這獨眼的皇帝。蕭繹一見,必定大怒而去。 深宮寂寞的徐昭佩,害怕芳華虛度,“與荊州后堂瑤光寺智遠道人私通”。年近不惑時,又找到一位眉目俊秀、舉止風雅的美少年暨季江。有人曾開玩笑地問暨季江:“滋味如何?” 暨季江嘆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這些輕薄話傳到了梁元帝蕭繹的耳朵里,蕭繹下了決心,借口另一個寵妃的死是徐妃下的毒手,逼她自殺。徐昭佩沒辦法,只好投井而死。蕭繹余恨未消,又把她的尸體撈起來送還她娘家,聲言是“休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半老徐娘是什么意思。?
人們常以’半老徐娘’稱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
’半老徐娘’一詞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
她年過芳齡,卻還著意打扮,風風騷騷,極不得體.于是,有人說:’徐娘
半老,猶尚多情.’有關’徐娘’的’風騷’之事,《南史 后妃傳下 梁
元帝徐妃》中有極簡要的記載.宋陳與義詩《書懷》中’開窗逢一笑,未覺
徐娘老’兩句足見徐娘之風騷.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來諷
喻那些年過芳齡還風風騷騷,精心打扮的婦女.亦有人自稱徐娘,含有自謙自重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貶義詞用.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類似徐娘半老的詞語
類似徐娘半老的詞語半老徐娘 [bàn lǎo xú niáng] 生詞本基本釋義[an elder woman who has past her prime] 半老:人接近老年,泛指中年。半老徐娘比喻年長色衰風韻猶存的婦女。又作徐娘半老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這句活中的徐娘是誰?
徐娘半老 發 音 xú niáng bàn lǎo 釋 義 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出 處 《南史·后妃傳下》:“徐娘雖老,猶尚多情?!?風韻猶存 發 音 fēng yùn yóu cún 釋 義 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著優美的風姿。 出 處 清·王韜《淞隱漫錄》:“其母雖徐娘,豐韻猶饒,老蚌固宜出此明珠?!?成語“徐娘半老”中的“徐娘”,原指南朝梁元帝的徐妃。據《南史·元帝徐妃傳》記載,徐妃雖然美麗,卻一直沒得到元帝的寵愛。步入中年后,她與皇帝身邊的年輕臣子季江有染。有一次,有人開玩笑地問季江和年長的徐妃相戀是何滋味,他答道:“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如今,即語源于此。成語“徐娘半老”是贊美年長女子風韻猶存,并非貶義詞,但因隱含輕薄之意,故而不可用來形容親人或尊稱長輩。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半老徐娘的典故是什么?
人們常以’半老徐娘’稱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半老徐娘’一詞源于南北朝.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她年過芳齡,卻還著意打扮,風風騷騷,極不得體.于是,有人說:’徐娘半老,猶尚多情.’有關’徐娘’的’風騷’之事,《南史 后妃傳下 梁元帝徐妃》中有極簡要的記載.宋陳與義詩《書懷》中’開窗逢一笑,未覺徐娘老’兩句足見徐娘之風騷.后人便用’半老徐娘’或’徐娘半老’來諷喻那些年過芳齡還風風騷騷,精心打扮的婦女.亦有人自稱徐娘,含有自謙自重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貶義詞用.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徐娘半老的典故
“徐娘半老”說的是女人到了中年,依舊風韻猶存?!肜闲炷铩辉~源于南北朝,典故出自《南史·徐妃傳》,徐娘名徐昭佩,是南朝梁湘東王蕭繹的妃子。她年過芳齡,卻還著意打扮,風風騷騷,極不得體。徐昭佩有一個情人名叫暨季江,暨季江評論徐昭佩時說:“徐娘雖老,猶尚多情?!焙笕吮阌谩肜闲炷铩颉炷锇肜稀瘉碇S喻那些年過芳齡還風風騷騷,精心打扮的婦女;亦有人自稱徐娘,含有自謙自重之意,故不能把’半老徐娘’作貶義詞用。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徐娘半老”擴展: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繁體成語:徐孃半老
成語注音:ㄒㄨˊ ㄋ一ㄤˊ ㄅㄢˋ ㄌㄠˇ
錯字糾正:娘,不能寫作“狼”。
英文翻譯:be already in her middle age
成語解釋: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后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
成語用法:徐娘半老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用于人。
成語簡拼:XNBL
造句:她雖然徐娘半老,但是風韻尤存。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出處:《南史 后妃傳下 梁元帝徐妃》:“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近義詞:半老徐娘
成語讀音:xú niáng bàn lǎo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反義詞:風燭殘年、人老珠黃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