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目瞪口呆”的成語故事
“目瞪口呆”的成語故事:
成語“目瞪口呆”詞條資料:
成語解釋: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愣。眼睛大睜;眼珠發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愣的樣子。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MDKD
成語用法:目瞪口呆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
近義詞:瞠目結舌
成語出處: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讀音糾正:呆,不能讀作“ái”。
成語讀音:mù dèng kǒu dāi
成語注音:ㄇㄨˋ ㄉㄥˋ ㄎㄡˇ ㄉ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日文翻譯:あいた口がふさがらない,あっけにとられる,ぼうぜんとす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反義詞:從容不迫
英文翻譯:Eyes and mouth are fixed.
其他翻譯:<德>vor Schreck oder Angst sprachlos sein <wie vom Blitz getroffen dastehen><法>rester bouche bée
造句:弟弟看著被打碎的花瓶,嚇得目瞪口呆。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謎語:眼前有景道不得
俄文翻譯:остолбенеть с разинутым ртом
成語辨析:見“瞠目結舌”(148頁)。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