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字的成語「問舍求田」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問舍求田”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辛棄疾詞"求田問舍,羞見怕問,劉郎才氣"出典、.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問舍求田的成語解釋及意思、什么田什么字四字成語、手指挫傷怎么辦;問舍求田、求田問舍是什么意思、.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古文翻譯“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問舍求田”的詞條資料
2:辛棄疾詞"求田問舍,羞見怕問,劉郎才氣"出典
3:.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
4:問舍求田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5:什么田什么字四字成語
6:手指挫傷怎么辦;問舍求田
7:求田問舍是什么意思
8:.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
成語“問舍求田”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WSQT
成語注音:ㄨㄣˋ ㄕㄜˇ ㄑ一ㄡˊ ㄊ一ㄢ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求田問舍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成語解釋: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成語用法:問舍求田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清·李漁《無聲戲》第11回:“問舍求田的父祖,不原作者之心,怪我造些不情之言?!?br> 英文翻譯:have no high aims in life
成語“問舍求田”的擴展資料
1. 辛棄疾詞求田問舍,羞見怕問,劉郎才氣出典《水龍吟》南宋.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
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
揾英雄淚!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边@個于典中用典,大典套小典;
關于求田問舍,此典最早源于戰國后期秦國大將王翦,在由此出征前為了不被秦王猜忌兵在握外出后反叛,而故意在朝堂上跟秦王討要好的田地房產,明是為自己謀劃,實則是為了穩住秦王的猜忌之心。最終王翦得以長終而不像白起一樣被秦王砍了腦袋。
劉郎,就是劉備?!扒筇飭柹帷?,就是整天去咨詢房地產價格。故事的由來,據說劉備在荊州劉表手下的時候,廣開賢路,禮賢下士。(當然最后找到了諸葛亮)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人叫做許汜,去找他。向他抱怨陳登這個人對待賢士態度很糟糕,自己坐大床,讓客人坐小床。結果這個人被劉備罵得狗血噴頭:“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簡單的說,就是:“你這混蛋,空有虛名,整天只知道自己發點小財,整天琢磨著買房子買地,置國家安危于不顧。陳登對你還算好的,換了我,我自己睡樓上,讓你睡地板!”
兩千年過去了,時過境遷。如今的人們,只怕更加尊重對于“求田問舍”更加在行的人。但是,做人一輩子,難道就是“求田問舍”嗎?——這個問題,在如今的社會,之于MM們倒也算了,倒是值得自詡有點本事的男人們玩味一下。
人只要夠聰明,有點本事,發點小財不難(當然發橫財有點難度)。但是難道一輩子就是為了掙點小錢,過點好日子?——也許小日子是過得不錯,只怕有朝一日見了劉郎,便要慚愧得無地自容了。
如今仔細想想,我倒是有點領悟到辛棄疾的悲哀:他到了南宋,作了個閑官,雖然日子過得還行,可是他感慨自己沉淪于“求田問舍”的勾當,消磨掉了胸中的英雄志,怕應羞見三國劉備的偉業。公益成語:www.5dyx.cn
2. .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
【原文】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①。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稱謂各殊。北京原幽燕,金臺②是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別名。浙江是武林之區,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吳皋③。福建省閩中,湖廣地名三楚④。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陜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四川為西蜀,云南為古滇⑤。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為黔地⑥。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為天下之五岳;饒州之鄱陽,岳州之青草,潤州之丹陽,鄂州之洞庭,蘇州之太湖,此為天下之五湖。金城湯池,謂城池之鞏固;礪山帶河,乃封建之誓盟⑦。帝都曰京師,故鄉曰梓里⑧。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方壺員嶠,乃仙子所居⑨。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祿。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閭⑩。望人包容,曰海涵;謝人恩澤,曰河潤。無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負豪氣者,曰湖海之士。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黑子彈丸,極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區。獨立難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廈;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關。事先敗而后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以蠡測海,喻人之見??;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跋涉謂行路艱難,康莊謂道路平坦。磽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得物無所用,曰如獲石田;為學已大成,曰誕登道岸。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泌水樂饑,隱居不仕;東山高臥,謝職求安。圣人出則黃河清,太守廉則越石見。美俗曰仁里,惡俗曰互鄉。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翟回車。擊壤而歌,堯帝黎民之自得;讓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費長房有縮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堯有九年之水患,湯有七年之旱災。商鞅不仁而阡陌開,夏桀無道而伊洛竭。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圣人?!咀⑨尅竣冱S帝畫野: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難以管理,黃帝就畫野分州,有百里之國萬余。都邑:古代行政區劃的名稱,各代劃分標準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夏禹治水:相傳在堯時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擾,堯命鯀治水,九年無功。后來舜代天子之責,將鯀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不顧勞累,身先士卒,傳說他為了治水三過家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3. 問舍求田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問舍求田?[ wèn shè qiú tián ]?
詳細釋義?
[ wèn shè qiú tián ]
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出 處
《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闭怨娉烧Z網:www.5dyx.cn
4. 什么田什么字四字成語
沒有與“田 字”相關的成語!
『包含有“田”字的成語』
“田”字開頭的成語:(共5則) [t] 田父獻曝 田夫野老 田父之功 田連阡陌 田月桑時
第二個字是“田”的成語:(共12則) [c] 寸田尺宅 [f] 服田力穡 [g]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瓜田李下 瓜田之嫌 [l] 藍田生玉 [m] 買田陽羨 [q] 求田問舍 [s] 桑田碧?!∩L餃婧!x] 蹊田奪?!?br>第三個字是“田”的成語:(共1則) [w] 汶陽田反
“田”字結尾的成語:(共12則) [b] 筆耕硯田 渤澥桑田 [c] 滄海桑田 [f]焚林而田 焚藪而田 [h] 海水桑田 [j] 解甲歸田 [l] 龍德在田 李下瓜田 [t] 豚蹄穰田 [w] 問舍求田 [x] 孝悌力田
“田”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1則) [f]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包含有“字”字的成語』
“字”字開頭的成語:(共6則) [z] 字里行間 字順文從 字斟句酌 字正腔圓 字字珠璣 字字珠玉
第二個字是“字”的成語:(共34則) [b] 八字打開 八字沒見一撇 八字沒一撇 [d] 待字閨中 [g] 瓜字初分 [j] 金字招牌 [p] 僻字澀句 [s] 十字街口 十字街頭 十字路口 十字路頭 識字知書 [t] 天字第一號 [x] 惜字如金 [y] 一字褒貶 一字不茍 一字不易 一字長城 一字長蛇陣 一字兼金 一字連城 一字千金 一字千鈞 一字千秋 一字師 一字一板 一字一句 一字一淚 一字一珠 一字之師 [z] 只字不提 逐字逐句 字字珠璣 字字珠玉
第三個字是“字”的成語:(共5則) [h] 行間字里 [j] 句比字櫛 句櫛字比 句斟字酌 [w] 文從字順
“字”字結尾的成語:(共23則) [b] 不立文字 不易一字 白紙黑字 [c] 拆白道字 拆牌道字 [d] 點紙畫字 點指畫字 [h] 鴻章鉅字 [j] 講文張字 [p] 片言一字 片言只字 片紙只字 [s] 識文斷字 識文談字 梳文櫛字 俗下文字 三寫易字 [y] 咬文嚼字 咬文嚙字 咬文齧字 咬音咂字 [z]載酒問字 逐句逐字
“字”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無摘自www.5dyx.cn
5. 手指挫傷怎么辦;問舍求田
您好!一般手指挫傷的話容易引起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不適癥狀。沒有骨折的話適當休息會逐漸緩解的。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6. 求田問舍是什么意思
求田問舍的意思是: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介。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舍:房子。
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è?
出自:《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br>釋義: 你有國士之名,現在天下大亂,指望你能為國家解憂,拯救亂世??赡憔投喾劫徺I田地,說的話沒什么志向,這就是陳元龍不愿說話的原因。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龍和你說話?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擴展資料
近義詞:問舍求田
拼音: wèn shè qiú tián
意思是:只知道置產業。比喻沒有遠大的志向。
出自:《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br>釋義:你有國士之名,現在天下大亂,指望你能為國家解憂,拯救亂世。可你就多方購買田地,說的話沒什么志向,這就是陳元龍不愿說話的原因。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龍和你說話?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本內容來自www.5dyx.cn
7. .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啥意思
【原文】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①。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稱謂各殊。北京原幽燕,金臺②是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別名。浙江是武林之區,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郡,又曰吳皋③。福建省閩中,湖廣地名三楚④。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陜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四川為西蜀,云南為古滇⑤。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為黔地⑥。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為天下之五岳;饒州之鄱陽,岳州之青草,潤州之丹陽,鄂州之洞庭,蘇州之太湖,此為天下之五湖。金城湯池,謂城池之鞏固;礪山帶河,乃封建之誓盟⑦。帝都曰京師,故鄉曰梓里⑧。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方壺員嶠,乃仙子所居⑨。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祿。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閭⑩。望人包容,曰海涵;謝人恩澤,曰河潤。無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負豪氣者,曰湖海之士。問舍求田,原無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黑子彈丸,極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區。獨立難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廈;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關。事先敗而后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以蠡測海,喻人之見??;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跋涉謂行路艱難,康莊謂道路平坦。磽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得物無所用,曰如獲石田;為學已大成,曰誕登道岸。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泌水樂饑,隱居不仕;東山高臥,謝職求安。圣人出則黃河清,太守廉則越石見。美俗曰仁里,惡俗曰互鄉。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翟回車。擊壤而歌,堯帝黎民之自得;讓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費長房有縮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堯有九年之水患,湯有七年之旱災。商鞅不仁而阡陌開,夏桀無道而伊洛竭。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圣人?!咀⑨尅竣冱S帝畫野: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由于天下很大,百姓又多,難以管理,黃帝就畫野分州,有百里之國萬余。都邑:古代行政區劃的名稱,各代劃分標準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夏禹治水:相傳在堯時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擾,堯命鯀治水,九年無功。后來舜代天子之責,將鯀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不顧勞累,身先士卒,傳說他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他采用疏導的策略,鑿山導河,開挖溝梁,引導洪水流向大海,解決了水患。②金臺:又稱燕臺、黃金臺。相傳戰國時期,燕昭王為了招賢納士,筑建土臺,上置黃金千兩,禮聘天下名士。③武林:杭州西邊有武林山(靈隱山),因此古代又稱武林。豫章:古代郡名,漢初設置,郡治在今江西南昌一帶,后用豫章指代江西。唐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曾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吳皋:這里指吳國的邊界。皋,岸,水邊的高地。江西在春秋戰國時曾是吳越兩國的交界地區,所以用吳皋來指代江西。④閩中:古代的郡名,轄區相當于今福建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區。湖廣:元朝時曾置湖廣行省,轄區相當于今湖北省和湖南省。三楚:湖南、湖北舊楚地,楚地分為東楚、西楚、南楚,合稱“三楚”。來自www.5dyx.cn
8. 古文翻譯“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見《三國志·陳登傳》)“怕應羞見”的“怕應”二字,是辛棄疾為許汜設想,表示懷疑:象你(指許汜)那樣的瑣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之情,作者自知身為游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說,我很懷念家鄉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當是收復河山之時。作者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