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本義”的成語「本本主義」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本本主義”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本本主義的具體危害是什么、左傾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是唯心的嗎、反對本本主義原文、什么是“本本主義﹖、“本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誰?請闡述“本本主義”的危害。、什么是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現代實例,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反對的主要錯誤傾向是?什么是“本本主義﹖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中的“本本”指的是什么?等
目錄索引:
1:成語“本本主義”的詞條資料
2:本本主義的具體危害是什么
3:左傾教條主義
4:本本主義是唯心的嗎
5:反對本本主義原文
6:什么是“本本主義﹖
7:“本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誰?請闡述“本本主義”的危害。
8:什么是教條主義?
成語“本本主義”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běn běn zhǔ yì
成語簡拼:BBZY
成語注音:ㄅㄣˇ ㄅㄣˇ ㄓㄨˇ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教條主義
成語出處: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本本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法也同樣是最危險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眱热輥碜怨娉烧Z:www.5dyx.cn
成語解釋:盲目地照搬書本或僵硬地憑上級指示辦事,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作風
成語用法:本本主義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死搬教條。
成語造句:我們要堅決拋棄本本主義的作風
英文翻譯:book worship
俄文翻譯:книгопоклóнство
其他翻譯:<法>le culte du livre
成語“本本主義”的擴展資料
1. 本本主義的具體危害是什么本本主義bookishness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本本主義 亦稱“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2. 左傾教條主義
左傾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左傾教條主義的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內容來自www.5dyx.cn
3. 本本主義是唯心的嗎
本本主義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于客觀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堅持物質的客觀性,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本本主義把書本的教條作為客觀規律,要求一切從書本的結論出發,而無需考慮現實情況。因此本本主義是與唯物主義對立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本本主義把書本上的現成的結論當作客觀存在的規律來對待。由于本本本身是人的認識的成果,是精神性的東西,把外在于人的精神性的東西當作客觀存在來看待,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內容來自www.5dyx.cn
4. 反對本本主義原文
反對本本主義 反對本本主義 (一九三○年五月) 《反對本本主義》是毛澤東1930年 5月為反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關于調查研究問題的重要著作。原名《調查工作》。這是毛澤東最早的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著作?,F在收集到的最早本是1930年 8月23日中國共產黨贛西南特委翻印的石印本。1964年 5月收入人民出社出的《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同時出了單行本。 在這篇著作中,作者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鮮明地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等著名論斷;闡明了社會調查的重要意義,以及調查的目的、對象、內容、方法和一些技術細節;揭露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及其對革命事業的危害,批評了紅軍中一部分人安于現狀、墨守成規、迷信“本本”、不愿作實際調查的保守思想。文中還表達了學習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思想,并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明確地提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強調共產黨人要堅持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 這篇著作提出和闡明的重要思想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概括,是作者應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同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作斗爭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雛型,標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參考《應用寫作》雜志 ) 毛澤東的這篇文章是為了反對當時紅軍中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那時沒有用“教條主義”這個名稱,而叫它做“本本主義”。 一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⑴ 你對于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言。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你對那個問題的現實情況和歷史情況既然沒有調查,不知底里,對于那個問題的發言便一定是瞎說一頓。瞎說一頓之不能解決問題是大家明了的,那么,停止你的發言有什么不公道呢?許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閉著眼睛在那里瞎說,這是共產黨員的恥辱,豈有共產黨員而可以閉著眼睛瞎說一頓的嗎?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調查! 反對瞎說! 二 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么,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須知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辦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 許多巡視員,許多游擊隊的領導者,許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歡一到就宣布政見,看到一點表面,一個枝節,就指手畫腳地說這也不對,那也錯誤。這種純主觀地“瞎說一頓”,實在是最可惡沒有的。他一定要弄壞事情,一定要失掉群眾,一定不能解決問題。 許多做領導工作的人,遇到困難問題,只是嘆氣,不能解決。他惱火,請求調動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這是懦夫講的話。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⑵,任憑什么才力小也能解決問題,因為你未出門時腦子是空的,歸來時腦子已經不是空的了,已經載來了解決問題的各種必要材料,問題就是這樣子解決了。一定要出門嗎?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況的人來開個調查會,把你所謂困難問題的“來源”找到手,“現狀”弄明白,你的這個困難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三 反對本本主義 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文化落后的中國農民至今還存著這種心理。不謂共產黨內討論問題,也還有人開口閉口“拿本本來”。我們說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是正確的,決不單是因為它出于“上級領導機關”,而是因為它的內容是適合于斗爭中客觀和主觀情勢的,是斗爭所需要的。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討論和審察,一味盲目執行,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為什么黨的策略路線總是不能深入群眾,就是這種形式主義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本本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法也同樣是最危險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國有許多門從書本上討生活的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共產黨員,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嗎?就是明顯的證據。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斗爭中,證明了是對的。我們的斗爭需要馬克思主義。我們歡迎這個理論,絲毫不存什么“先哲”一類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頭在里面。讀過馬克思主義“本本”的許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識字的工人常常能夠很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 怎樣糾正這種本本主義?只有向實際情況作調查。 四 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么,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 你不相信這個結論嗎?事實要強迫你信。你試試離開實際調查去估量政治形勢,去指導斗爭工作,是不是空洞的唯心的呢?這種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導,是不是要產生機會主義錯誤,或者盲動主義錯誤呢?一定要弄出錯誤。這并不是他在行動之前不留心計劃,而是他于計劃之前不留心了解社會實際情況,這是紅軍游擊隊里時常遇見的。那些李逵⑶式的官長,看見弟兄們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亂處置一頓。結果,犯事人不服,鬧出許多糾紛,領導者的威信也喪失干凈,這不是紅軍里常見的嗎? 必須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機會主義盲動主義錯誤出現,才能完成爭取群眾戰勝敵人的任務。必須努力作實際調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五 社會經濟調查,是為了得到正確的階級估量,接著定出正確的斗爭策略 為什么要作社會經濟調查?我們就是這樣回答。因此,作為我們社會經濟調查的對象的是社會的各階級,而不是各種片斷的社會現象。近來紅軍第四軍的同志們一般的都注意調查工作了⑷,但是很多人的調查方法是錯誤的。調查的結果就像掛了一篇狗肉賬,像鄉下人上街聽了許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頂上觀察人民城郭。這種調查用處不大,不能達到我們的主要目的。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明了社會各階級的政治經濟情況。我們調查所要得到的結論,是各階級現在的以及歷史的盛衰榮辱的情況。舉例來說,我們調查農民成分時,不但要知道自耕農⑸,半自耕農⑹,佃農,這些以租佃關系區別的各種農民的數目有多少,我們尤其要知道富農,中農,貧農,這些以階級區別階層區別的各種農民的數目有多少。我們調查商人成分,不但要知道糧食業、衣服業、藥材業等行業的人數各有多少,尤其要調查小商人、中等商人、大商人各有多少。我們不僅要調查各業的情況,尤其要調查各業內部的階級情況。我們不僅要調查各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尤其要調查各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調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種社會階級,我們的終極目的是要明了各種階級的相互關系,得到正確的階級估量,然后定出我們正確的斗爭策略,確定哪些階級是革命斗爭的主力,哪些階級是我們應當爭取的同盟者,哪些階級是要打倒的。我們的目的完全在這里。 什么是調查時要注意的社會階級?下面那些就是: 工業無產階級 手工業工人 雇農 貧農 城市貧民 游民 手工業者 小商人 中農 富農 地主階級 商業資產階級 工業資產階級 這些階級(有的是階層)的狀況,都是我們調查時要注意的。在我們暫時的工作區域中所沒有的,只是工業無產階級和工業資產階級,其余都是經常碰見的。我們的斗爭策略就是對這許多階級階層的策略。 我們從前的調查還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偏于農村而不注意城市,以致許多同志對城市貧民和商業資產階級這二者的策略始終模糊。斗爭的發展使我們離開山頭跑向平地了⑺,我們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們的思想依然還在山上。我們要了解農村,也要了解城市,否則將不能適應革命斗爭的需要。 六 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 我們的斗爭目的是要從民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我們的任務第一步是,爭取工人階級的大多數,發動農民群眾和城市貧民,打倒地主階級,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國民黨政,完成民主義革命。由這種斗爭的發展,跟著就要執行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這些偉大的革命任務的完成不是簡單容易的,它全靠無產階級政黨的斗爭策略的正確和堅決。倘若無產階級政黨的斗爭策略是錯誤的,或者是動搖猶豫的,那么,革命就非走向暫時的失敗不可。須知資產階級政黨也是天天在那里討論斗爭策略的,他們的問題是怎樣在工人階級中傳播改良主義影響,使工人階級受他們的欺騙,而脫離共產黨的領導,怎樣爭取富農去消滅貧農的暴動,怎樣組織流氓去鎮壓革命等等。在這樣日益走向尖銳的短兵相接的階級斗爭的形勢之下,無產階級要取得勝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黨——共產黨的斗爭策略的正確和堅決。共產黨的正確而不動搖的斗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里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在群眾的斗爭過程中才能產生的,這就是說要在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了解社會情況,時時進行實際調查。那些具有一成不變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樂觀的頭腦的同志們,以為現在的斗爭策略已經是再好沒有了,黨的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本本”⑻保障了永久的勝利,只要遵守既定辦法就無往而不勝利。這些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完全不是共產黨人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完全是一種保守路線。這種保守路線如不根本丟掉,將會給革命造成很大損失,也會害了這些同志自己。紅軍中顯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現狀,不求甚解,空洞樂觀,提倡所謂“無產階級就是這樣”的錯誤思想,飽食終日,坐在機關里面打瞌睡,從不肯伸只腳到社會群眾中去調查調查。對人講話一向是那幾句老生常談,使人厭聽。我們要大聲疾呼,喚醒這些同志: 速速改變保守思想! 換取共產黨人的進步的斗爭思想! 到斗爭中去! 到群眾中作實際調查去! 七 調查的技術 (1)要開調查會作討論式的調查 只有這樣才能近于正確,才能抽出結論。那種不開調查會,不作討論式的調查,只憑一個人講他的經驗的方法,是容易犯錯誤的。那種只隨便問一下子,不提出中心問題在會議席上經過辯論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確的結論的。 (2)調查會到些什么人? 要是能深切明了社會經濟情況的人。以年齡說,老年人最好,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有斗爭經驗的青年人也要,因為他們有進步的思想,有銳利的觀察。以職業說,工人也要,農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識分子也要,有時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調查某個問題時,和那個問題無關的人不必在座,如調查商業時,工農學各業不必在座。 (3)開調查會人多好還是人少好? 看調查人的指揮能力。那種善于指揮的,可以多到十幾個人或者二十幾個人。人多有人多的好處,就是在做統計時(如征詢貧農占農民總數的百分之幾),在做結論時(如征詢土地分配平均分好還是差別分好),能得到比較正確的回答。自然人多也有人多的壞處,指揮能力欠缺的人會無法使會場得到安靜。究竟人多人少,要依調查人的情況決定。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會囿于見聞,不符合真實情況。 (4)要定調查綱目 綱目要事先準備,調查人按照綱目發問,會眾口說。不明了的,有疑義的,提起辯論。所謂“調查綱目”,要有大綱,還要有細目,如“商業”是個大綱,“布匹”,“糧食”,“雜貨”,“藥材”都是細目,布匹下再分“洋布”,“土布”,“綢緞”各項細目。 (5)要親身出馬 凡擔負指導工作的人,從鄉政府主席到全國中央政府主席,從大隊長到總司令,從支部書記到總書記,一定都要親身從事社會經濟的實際調查,不能單靠書面報告,因為二者是兩回事。 (6)要深入 初次從事調查工作的人,要作一兩回深入的調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處地方(例如一個農村、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問題(例如糧食問題、貨幣問題)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處地方或者一個問題了,往后調查別處地方、別個問題,便容易找到門路了。 (7)要自己做記錄 調查不但要自己當主席,適當地指揮調查會的到會人,而且要自己做記錄,把調查的結果記下來。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 注 釋 〔1〕 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毛澤東在《總政治部關于調查人口和土地狀況的通知》中,對“沒有調查,沒有發言”的論斷作了補充和發展,提出“我們的口號是: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 〔2〕 見《論語·八佾》。原文是:“子入太廟,每事問?!? 〔3〕 李逵是《水滸傳》中的一個英雄人物。他樸直豪爽,對農民革命事業很忠誠,但是處事魯莽。 〔4〕 毛澤東歷來重視調查工作,把進行社會調查作為領導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決定政策的基礎。在毛澤東的倡導下,紅軍第四軍的調查工作逐漸地開展起來。毛澤東還把進行社會調查規定為工作制度,紅軍政治部制訂了詳細的調查表,包括群眾斗爭狀況、反動派狀況、經濟生活情況和農村各階級占有土地的情況等項目。紅軍每到一個地方,都首先要弄清當地的階級關系狀況,然后再提出切合群眾需要的口號。 〔5〕 這里是指中農。 〔6〕 見本卷《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注〔10〕。 〔7〕 這里所說的山頭指江西、湖南邊界的井岡山地區,平地指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區。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第四軍的主力,自井岡山出發,向江西南部、福建西部進軍,開辟贛南、閩西兩大革命根據地。 〔8〕 指一九二八年六月至七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各項決議案。一九二九年初,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曾經把這些決議案匯集印成單行本,發給紅軍和地方的黨組織。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5. 什么是“本本主義﹖
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www.5dyx.cn
6. “本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誰?請闡述“本本主義”的危害。
本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王明和博古。危害是:第一、窒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人類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學說,必須允許人們對它有不同的理解,允許人們探索改造社會的不同道路,只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能使馬克思主義不脫離實際,不脫離生活,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第二、束縛黨的思想和實踐非常明顯,每當需要根據新的歷史條件改變、調整、或完善黨的政治路線或政策時,很多理論家們首先不去想這種變化是否有利于人們的利益,社會的發展,而是去爭論是否背離了馬克思主義,是否是修正主義。擁護變革的人們也總是害怕自己被指責為修正主義,極力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解讀來尋找變革的合法性,論證自己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甚至對不利于新的政策的經典詞句重新翻譯,這是不能夠真正解放思想的,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極大的不尊重,對具有不同觀點的其他馬克思主義者的極大的不尊重,宣稱自己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等于說:主張其它不同的觀點都是離經叛道了。這種教條主義和與其伴生的實用主義既窒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又束縛黨的政治實踐,實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實際運動的大敵。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7. 什么是教條主義?
二、教條主義和修正主義
對什么是教條主義,人們好像不存在什么爭議。從根本上意義講,教條主義就是一種僵化的態度。其外在表現:要么是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僵化地對待某種既成的精神產品(某種理論、觀點、教義乃至只言片語);要么是用某種既成的精神產品,僵化地規矩和剪裁不斷發展變化的現實實踐。兩種表現所內涵的精神,是一以貫之的:僵化。
而對修正主義理解,則值得解釋一下。本來,從漢語意義上看,“修正”就是修改以使其正確,是個褒義詞(至少是中義的)。然而,“修正”加上個“主義”之后,就成了一個完全的貶義詞:它是當代政治詞匯,而非“漢語成語”,用以泛指那些馬克思主義的叛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打著馬克思主義旗號的、反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潮。如此一來,我們便很難概括“修正主義”所內涵的精神:它原本是一種“修正”,而若不論“修正”的政治貶義色彩,它與所謂的“發展”、“創新”在內在精神上應是一致的。從內容上看,就更難找到某種一貫的表現了:伯恩施坦是修正主義者,考茨基也是,后來,著名的赫魯曉夫乃至林彪、“四人幫”也是,甚至當代實踐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被一些體制外力量指責為“修正主義”。
與此同時,還存在著那樣的幾個名詞:發展、創新、改良等等,而“改良主義”也有著類似于“修正主義”的命運。
如此一來我們看到,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便常有這幾個名詞的存在及其所展現的“純名詞之間的斗爭”和指責。
例如:教條主義者可以把“修正”或“改良”當作攻擊“發展創新”者的利劍,并借此為自己的“教條”做辯護;反過來,一些“修正主義”和“改良主義”者也可以用“發展和創新”當作自己的保護傘和自衛武器,至少可以當作遮羞布。
又如: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行修改,即使是那些反對教條主義的“發展創新者”也會驚呼:你這不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曾深受教條主義之害,對“教條主義”他老人家也深惡痛絕,可是,晚年的他卻終于未能恰當地把握“教條”和“修正”之間的“發展創新”,甚至用自己的“發展”去剪裁其它的“發展”,并把人家的“發展”斥之為“修正主義”。
再如:你又怎樣去評判那些打著“發展和創新”旗幟的人們,是否在“修正主義”式地“發展和創新”呢?
不要小看這些“純名詞之間的斗爭”,激烈起來,完全可以使斗爭的一方從肉體上消滅另一方。而可惜的是,其間的激烈和殘酷程度,卻沒有為它們之間的斗爭提供合理的、科學的標準和邏輯:若從純學理意義上論,在那里,我們除卻“帽子”和“棍子”,除卻看到“勝者王侯敗者寇”之外,似乎再也看不出什么判斷勝負對錯、是非善惡的標準。
我們不是有個公認的檢驗標準——實踐——嗎?唉,遺憾的是,正如我們前面指出的,這個實踐標準卻也存在某些問題,它也由“隱蔽性”,以致列寧甚至說:“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br>如此說來,難道就真得不存在判斷的標準嗎?非也,非也。
三、反對教條主義
(一)教條主義的兩大根源
我們看到,教條主義的產生有兩大根源:一曰能動,二曰威。
先論能動。能動本來是人類所獨有的、具有明確目的導向的創造性精神,怎么會成為教條主義的根源呢?其道理是:人類的能動本能,使他們能夠從前期實踐活動中總結出相應的理論、觀點等文化產品,并進而運用這些產品來指導后期的實踐。從問題的一方面看,這一點,正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根本原因;但若從問題的另方面看:沒有能動,則不能創制出這些文化產品,既然連可資捍衛和遵循的文化產品都沒有,又何來教條主義呢?
再論威。威,是人類實踐活動的必然產物。盡管隨著人類社會組織的不斷進化,威在不斷變更著自身的內容,但對它的需求卻始終存在。只要是存在威(不論它是自然產生的、還是人為樹立的),就會存在文化產品的威性。當這種威性達到足夠的程度,對它的教條主義態度也就必然地產生了。
能動和威,固然不會必然帶來教條主義,它們本身也是無辜的、無可指摘的,但是,由上可見,若追根溯源,它們正是教條主義的根本源頭。
(二)反對教條主義的困難性
我們知道: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能動的存在;人類之所以構成社會,就在于威的存在。也即,能動和威之于人類社會,是同生共存的;然而,它們卻又是教條主義的根本源頭。由此而論,教條主義普遍存在以下幾個特性:
一曰持久性。以上的分析告訴我們:早在人類組織起來、并創制出文化產品的同時,教條主義就具備了存在的可能。如果說教條主義與人類同時共存有些過分,但可以肯定地講,只要是人類社會(有機組織的人類)還存在,教條主義就具備誕生并滋長的充分土壤。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其實就是教條主義的最初表現;中世紀的西方宗教、中國儒教等等,則使教條主義得以正式誕生;近代教條的例子不可勝數;可以預見,將來的教條主義照樣隨時可以猖獗起來。
二曰現實性。對教條主義源頭的上述分析,乍看起來好像有點聳人聽聞、言過其辭,其實絕非如此。教條主義完全不像“太陽城”那樣地虛幻,也不像桃花源那樣地縹緲,更不像共產主義那樣地久遠,相反,它有著足夠的現實性。你只要稍一疏忽、略有放松,它就會“噴薄而出”、“勃然而起”、“茂然而成”。這樣的例子信手就可以舉出很多很多;中國共產黨短短的奮斗歷史也可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
三曰欺騙性。遵循、借鑒前人的精神產品來指導后期的實踐,不但無可厚非,還正是人類取得更大進步的最根本原因;在文明社會已經演進了成千上萬年的今天,任人不可能不吸取、遵循前人(尤其是偉人、巨匠)創制的文化產品。如果我們把后人對前人文化產品的正確繼承(哪怕是照搬)稱作“繼承主義”,那么,正是這個“繼承主義”,為教條主義編制了一套美麗的外衣、提供了強大的欺騙性:歷來的教條主義者正是打著“繼承主義”這樣的迷人旗號,干著那樣的害人勾當。
正因教條主義具備上述三個基本性質,所以,反對教條主義將是極為困難和艱巨的。這樣的結論,可以稱作“放之四海而皆準”。
(三)怎樣反對教條主義
固然,能動和威是教條主義的根本源頭,但是,能動和威本身并不會必然帶來教條主義。也即,在能動、威與教條主義之間,存在著一個漫長的因果作用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中還存在眾多其它的選擇;它們之間只是因果關系,而非等同關系。由此,盡管人類社會必然存在著滋長教條主義的可能性,但同樣存在著克服和消滅教條主義的可能性及其足夠的力量。
那么,依靠什么、怎樣才能反對教條主義呢?
1、人性,是反對教條主義的最根本力量
教條主義之所以可恨,就在于它是害人的,就在于它是背離人類進步發展之要求和趨勢的。當著依照教條主義的態度帶來了一定的(或足夠的)惡果之后,人性的要求必然會使人們拋棄它,從而采取正確的行為態度。所以,“求我幸?!边@樣的人性,便為反對教條主義提供了最為根本的力量。
2、實踐,是反對教條主義的根本前提
要想反對教條主義,必須首先揭穿它的欺騙性,首先判別出某種態度(或理論、或政策等)是害人的教條主義、而不是利人的“繼承主義”。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繼承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本質區別,在于前者帶來的客觀效果是利人的,而后者則是害人的。這樣,判別兩者的最根本可靠的途徑,只能是實踐(它所帶來的效果)。所以,實踐活動及其效果所客觀具備的對教條主義的證偽作用,可為反對教條主義提供根本前提;實踐,是證偽教條主義的根本手段和唯一標準。由此也決定了:“只有等到某種教條主義產生現實惡果之后,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它”,也許帶有一定的必然性。這是因為:惟其如此,才能使教條主義的危害得以徹底暴露。進而論之,教條主義的作崇,也許本身就是人類發展軌跡難免曲折、人類社會難免沉醉的原因之一。
3、理論戰斗,是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手段
分析到這里,問題好像已經很簡單了:既然實踐可以證偽教條主義,那么,它自然就會銷聲匿跡了。
錯了!大謬不然!因為,實際情況還復雜得很呢!
作為命題本身,實踐是證偽教條主義的根本手段和唯一標準,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問題卻往往、且必然會出現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因為實踐客觀存在著我們前述的“隱蔽性”。因此,盡管實踐給證偽教條主義提供了根本手段和唯一標準,但是,單純依靠實踐也是不充分的。
實踐標準的上述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客觀存在,使得這個標準成為一把名副其實的“雙刃劍”:它固然可以用來證偽教條主義,但是,教條主義者也同樣可以用實踐標準的那些問題來為自己做辯護。
由此看來,肯定實踐標準對反對教條主義來說,只是萬里長征走出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問題,看來只能通過兩種方式來解決:
一種是,依靠不斷持續的實踐活動,持續再現教條主義者的危害,待到足夠確認之后,自然便會證偽。然而,這樣做的必然代價就是:我們必須更多地受到教條主義的傷害。
另種是,依靠已有的實踐結果和已被證真的文化產品,通過討論、辯論等理論戰斗的方式,證偽教條主義。
我們當然首選第二種方式。所以:
理論戰斗,乃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手段。
4、發揮能動,是反對教條主義的基本方法
能動固然是教條主義的根本源頭之一,但能動本身并無罪過,只不過,教條主義者們往往把他們的能動力量用到捍衛教條上面罷了。反而,要想從根本上擊潰教條主義,最基本的方法,也只能是重新召回能動所本然具備的那種“創造性精神”:我們的能動不是用來盲目地捍衛教條,而應是主要地用來創造、次要地用來繼承;要用能動來弘揚發展主義和繼承主義,而非捍衛教條主義。
5、冷觀威,是反對教條主義的必要補充
盡管,威的存在是必要的,對威的崇敬乃至崇拜也是必要的,但是,無論我們對歷史上的威做怎樣地崇拜和崇敬,對其文化產品也應采取冷靜觀察、理性剖析和選擇繼承的態度。
從另個角度講,如果把某種文化產品供奉為整個社會全體成員所遵循的唯一信仰,那么,必將在客觀上為教條主義提供了“助紂為虐”的外部條件。
由此,趕走盲目個人崇拜的幽靈,拒絕把某種文化產品當作唯一的政治化教義信仰,與此同時,喚起理性的力量,樹立“冷眼向洋觀主義”的態度,則可為反對教條主義提供必要的保障。
總而論之:必須把教條主義當作一種“天天在、月月在、年年在”的現實危險來對待;必須把反對教條主義當作“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的任務來對待;必須高揚人性的力量和人民利益的大旗;必須依靠實踐的標準、運用理論戰斗的方式;必須弘揚能動、冷觀威。
非其如此,斷然不能徹底埋葬教條主義。
四、當代教條主義
教條主義實在是殆害無窮,中國共產黨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和六十年代中后期所受的傷害,可謂典型例證。時至今日,曾經數度傷害我們的教條主義“傳統”好像不但沒有任何消退的跡象,反而更有變本加厲之勢,只不過,表現為新的外表和形式而已。
總地看來,教條主義在當代的表現,突出地表現為兩種:
(一)老教條主義
這種形式的教條主義由來已久,對我國來講,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六七十年代達到頂峰,當代又復活起來。
其基本表現是:不去深入反思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不去洞穿透析歷史曲折、指出在它們后面所隱藏的傳統社會主義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不去冷靜分析發展繁榮后面隱藏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合理因子。一言蔽之:漠視別人的成就、淡化自己的曲折。針對發展和變化了的客觀現實,他們不是不反思,而是只知道固守經典馬列主義、斯大林主義甚至毛澤東思想的幾乎全部的內容,抱著撛摘自www.5dyx.cn
8. 本本主義的現代實例,
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歷史上的趙括、長平之戰和馬謖、街亭之戰都是有力的事例。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9. 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反對的主要錯誤傾向是?
求實面對的敵人很多經驗主義,其中很多人喜歡用來自馬列的書籍內容來指導當時的工作,干預黨的路線。所謂的------------本本---就是那些馬列理論書籍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10. 什么是“本本主義﹖
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教條主義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必須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曾給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危害。www.5dyx.cn
11. 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中的“本本”指的是什么?
就是教條主義,實際是指那些完全照搬國際共產主義尤其是蘇聯的革命經驗來指揮中國的革命。摘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