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得忘”「得意忘象」
成語“得意忘象”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dé yì wàng xiàng成語簡拼:DYWX
成語注音:ㄉㄜˊ 一ˋ ㄨㄤˋ ㄒ一ㄤ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得意忘形
成語出處:唐·梁肅《止觀統例議》:“非夫聰明深達,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謂只取其精神而無視其形式。
成語用法:得意忘象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昔人深于畫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觀者……。宋·黃伯思《東觀馀論·跋滕子濟所藏唐人出游圖》
成語“得意忘象”的擴展資料
1. 為什么王弼關于言意關系的觀點會走到得意需要忘象...在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中言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也。然則,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荃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br>在這段話里王弼對“言”、“象”、“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之所以有這樣的理解:
首先,其根據是“言生于象”,“象生于意”。(《周易·乾卦·文言》王注云:“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于義也?!保┑歉鶕@個意義產生的卦象是語言產生的依據,而卦象是根據意義(圣人從天地萬物中觀察概括而得)而得出,“象”附于“意”,是“言”和“意”的中間環節,至此,王弼的言意之辯并沒有超出《系辭》的范圍。但是在論述中,可以發現三者之間存在的互動遞進的關系。周裕鍇主張理解這個關系可以從四個角度出發:從功能角度上看,“象”具有象征“意”的內涵的功用,而“言”則具有說明’象’的象征意義的功用;從生成角度看,“意”派生象,“象”派生“言”;從理解的角度看,可以通過派生的“言”來了解“象”,從派生的“象”來了解“意”;從表達的角度看,“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或者說,“意以象盡,象以言著”。
其次,在得意過程中,“言”、“象”僅僅具有工具價值。王弼借《莊子·外物》中的鑒蹄之喻指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因此,“象”需要“言”才能更好的說明其象征意義,“言”是表達“象”的工具,“象”是得“意”的工具,借助于“象”能更好的盡意。在肯定“言”、“象”作用的同時,反對因“言”、“象”的得象、得意作用而執著于“言”與“象”,它們僅僅是工具、手段,并非目的。
再次,“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王弼繼而用反證法論述了執著于“言”就不能“明象”,執著于“象”就不能“得意”。要言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得意忘象是什么意思
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解釋】: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境鲎浴浚骸稌x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薄臼纠浚核芽崎L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長連在一塊,他沒法不~?!蚶仙帷端氖劳谩啡窘x詞】:忘乎所以、自鳴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氣揚【反義詞】:悵然若失、心灰意冷【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王弼(226--249)
三國魏玄學家。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書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談儒道,辭才逸辯,與何晏、夏侯玄等同開玄學消談風氣,競事清談。認為’道者,’無’之稱也’,天地雖大,’寂然至無,是其
本矣’?!療o’是宇宙萬物的本體,’萬物皆由道而生’。強調’貴無’而’賤有’,并從本末、體用、動靜、一多等關系上來論證’以無為本’。認識上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從’凡有皆始于無’,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無)。用’援老入儒’方式。為封建倫理綱常辯護,即以新的玄學代替當時逐漸失勢的漢儒經學。其注《易》偏重哲理,掃除漢代經學煩瑣之風。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
阮籍(210~263) 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兒子。
生平
阮籍 4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鐘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莊。這一方面是鑒于當時險惡的政治情勢,他需要采取謙退沖虛的處世態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玄契環中,得意忘象;廬結物外,即人而天怎么解釋?
玄契猶默契。 唐 李華 《杭州龍泉寺故大律師碑》:’默修玄契于文義,受教頓悟于宗師,不由門階,徑造堂室?!?五代 齊己 《擬嵇康絕交寄湘中貫微》詩:’相知在玄契,莫訝入行疏。’ 清 周亮工 《與張瑤里書》:’空山落葉,光景更真靜者,於此中自有玄契?!h中,圓環的中心。莊子 用以比喻無是非之境地?!肚f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郭象 注:“夫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環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無是無非,故能應夫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舊唐書·李德裕傳論》:“泯是非於度外,齊彼我於環中?!崩m范亭《自慰》詩:“未竭 長弘 血,且住 比干 心。忘年并忘義,逍遙任環中?!苯栌黛`空超脫的境界。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钡靡馔螅w會到美景中的玄妙真諦,就忘記了外在的景象。廬結物外,房子建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即人而天,天即人,人即天 天人合一。順應自己就是順應天意。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得意忘像,得像忘言是什么意思
實際上語文和審美形影相隨,須臾不可分離。描摹事物、抒寫感情,都要語文作為工具;反過來,我們聽說讀寫,也不可能離開語文所描摹的事物、所抒寫的感情。鄭板橋說過:他畫竹子,先得觀察自然界的竹子(眼中之竹),觀察時情動于中,通過想象、聯想,腦子里就形成充滿主觀情感、能表達自己思想的竹子的形象(胸中之竹),最后才借助于筆墨,把腦子里的形象描繪出來(筆下之竹)。我們寫文章,總不能不經過觀察、想象、思考,只考慮“怎么描繪”,如果那樣,寫文章注定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會有生機、有靈性。同樣的道理,閱讀文章,首要的是經由文字,進入作者所描繪的境界,領略、體驗其中的情感、意蘊。古人說“得像忘言”、“得意忘像”就是說,要抓住要害、抓住關鍵。語言的學習,雖說不絕對排斥推敲琢磨、詞斟句酌,但是主要還是靠在長時期的語言實踐中潛移默化、形成語感?!奥犝f讀寫”中,如果我們一味抱住“語言”,其他什么都不管,語文課不死氣沉沉才怪呢。捫心自問,誰是為了學習語文才看書、寫作的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語文課最終是為了學會看書寫作,但是如果語文學習成了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誰不愛上語文課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學們愛上語文課,何愁學不會看書寫作呢?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得意忘象是什么意思
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解釋】: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境鲎浴浚骸稌x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薄臼纠浚核芽崎L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長連在一塊,他沒法不~?!蚶仙帷端氖劳谩啡窘x詞】:忘乎所以、自鳴得意、得意洋洋、趾高氣揚【反義詞】:悵然若失、心灰意冷【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王弼(226--249)
三國魏玄學家。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書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談儒道,辭才逸辯,與何晏、夏侯玄等同開玄學消談風氣,競事清談。認為’道者,’無’之稱也’,天地雖大,’寂然至無,是其
本矣’?!療o’是宇宙萬物的本體,’萬物皆由道而生’。強調’貴無’而’賤有’,并從本末、體用、動靜、一多等關系上來論證’以無為本’。認識上提出’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的思想。從’凡有皆始于無’,肯定名教(有)出于自然(無)。用’援老入儒’方式。為封建倫理綱常辯護,即以新的玄學代替當時逐漸失勢的漢儒經學。其注《易》偏重哲理,掃除漢代經學煩瑣之風。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
阮籍(210~263) 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的兒子。
生平
阮籍 4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鐘會是司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問阮籍對時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辦法獲免。司馬昭本人也曾數次同他談話,試探他的政見,他總是以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來應付過去,使司馬昭不得不說’阮嗣宗至慎’。司馬昭還想與阮籍聯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無法進行。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莊。這一方面是鑒于當時險惡的政治情勢,他需要采取謙退沖虛的處世態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得意忘象的動物,是什么生肖?
羊 與’得意洋洋’同等說法,即生肖為’羊’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