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亡國之聲
“亡國之聲”的成語故事:
春秋末年,晉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衛靈公帶涓樂師前去祝賀,席間涓樂師把在濮水邊聽來的樂曲彈了一遍。晉國的曠樂師馬上制止說是商末延樂師為紂王所作的亡國之聲,聽了會沉湎聲色中。3年后,晉平公因貪色而亡什么之音?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軟綿綿、委靡不振的音樂?!妒酚洝ひ蟊炯o》:“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現指含有低極趣味、反映腐朽頹廢情調的樂曲。靡靡:柔弱,頹靡。
弦外之音 [xián wài zhī yīn]?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里間接透露而沒有明說的意思。
繞梁之音 [rào liáng zhī yīn]?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參見“余音繞梁”。
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1.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2,指純正的樂聲。
亡國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桑間之音 [sāng jiān zhī yīn]?指淫靡的音樂。
北鄙之音 [běi bǐ zhī yīn]?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絲竹之音 [sī zhú zhī yīn]?指音樂的聲音。
管籥之音 [guǎn yuè zhī yīn]?吹簫奏笛的聲音。
鄭衞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1.春秋 戰國 時 鄭 衛 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于雅樂,曾被儒家斥為“亂世之音”?!抖Y記·樂記》:“鄭 衞 之音,亂世之音也?!?.泛指淫靡的音樂。《后漢書·循吏傳序》:“﹝ 光武 ﹞身衣大練,色無重采,耳不聽 鄭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明 劉元卿《賢奕編·家閑》:“出入無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語、鄭 衞 之音,未嘗一經於耳?!?.指靡麗的文風。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吾家世文章,甚為典正,不從流俗。梁 孝元 在藩邸時,撰《西府新文紀》,無一篇見録者,亦以不偶於世,無 鄭 衛 之音故也?!眳⒁姟班嵚暋?。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濮上:春秋時衛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會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鄭衛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鄭衛: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指春秋戰國時鄭、衛等國的民間音樂。
弦外之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同“弦外之音”。喻指含蓄不盡的言外之意。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三:“東坡 近體詩,少蘊釀烹煉之功,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鼻?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七:“今 藏園、甌北 兩才子詩,鬭險爭新,余望而卻步,惟于‘情韻’二字,尚少弦外之音?!眳⒁姟跋彝庵狻薄9娉烧Z:gyjslw.com
亡國之聲。猜一生肖?
羊,羊的那個叫聲就像那個 “滅” 字公益成語:gyjslw.com
亡國之聲。猜一生肖?
羊,羊的那個叫聲就像那個 “滅” 字公益成語:gyjslw.com
敗軍之將不如喪家之犬是什么意思?
喪家之犬:比喻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典 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到鄭國時, 與弟子們走散。這時有個鄭國人對子貢 說:“東門有一^人,額頭長得像堯,頸 項長得像皋陶,肩膀長得像子產,自腰以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 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 為伍。 ’ ”下比禹短三寸,神情疲憊,像只喪家之 犬。”子貢見到孔子后,把這番話如實告 訴了他??鬃有廊恍χf:“說我像堯啊 像舜啊我看未必,說我惶惶如喪家之犬, 倒真有點兒神似。”。公益成語:gyjslw.com
描寫亡國的成語
禾黍故宮,覆地翻天,西臺痛哭,剩水殘山,國將不國,北鄙之音,別有滋味。麥秀黍離。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大全
金蟬脫殼、
相親相愛、
無敵天下、
珠光寶氣、
極樂世界、
繪聲繪影、
上善若水、
黃道吉日、
獨步天下、
生財有道、
花花公子、
八仙過海、
逍遙法外、
情不自禁、
十面埋伏、
皆大歡喜、
四書五經、
精衛填海、
長生不死、
滔滔不絕、
日日夜夜、
愚公移山、
龍爭虎斗、
高山流水、
穿針引線、
落葉歸根、
驚天動地、
壯志凌云、
金玉良緣、
飄飄欲仙、
三十而立
行尸走肉、
背水一戰、
金玉滿堂、
百里挑一、
攻城掠地、
天下第一、
天上人間、
霸王別姬、
書香門第、
怦然心動、
春暖花開、
海闊天空、
掌上明珠、
插翅難逃、
臥虎藏龍、
英雄本色、
賊眉鼠眼、
兵臨城下、
水調歌頭、
簪纓世族、
偷天換日、
天下無雙、
箭在弦上、
一觸即發、
一呼百應、
兩小無猜、
返老還童、
星火燎原、
南征北戰公益成語:gyjslw.com
亡國之聲,是什么生肖
雞 牝雞司晨 雌雞像雄雞那樣鳴啼,指母雞報曉。牝雞司晨是生物的性變異現象,但舊時用來比喻女人篡亂世,有封建思想的人則認為是兇禍之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帶兵討伐紂王,周武王的部隊在距離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紂王的部隊開戰了,周武王在牧野誓師時說道:過去說雌雞沒有晨鳴之道,雌雞代替雄雞打鳴則家盡,婦人奪取丈夫的政則國家要亡。公益成語:gyjslw.com
有帶聲的成語嗎
哀聲嘆氣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唉聲嘆氣 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噯聲嘆氣 因傷感、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百口同聲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百舌之聲 比喻嘮叨、多嘴。 百囀千聲 形容鳥鳴聲婉轉多樣。 悲聲載道 指哀傷呼叫之聲充滿道路。形容苦難深重。 北鄙之聲 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 比肩齊聲 比喻地位、聲望相等或相近。 兵貴先聲 指用兵貴在先以自己的聲勢鎮懾敵人。 不動聲色 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不露聲色 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不聲不吭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氣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響 指不說話;不出聲。 鏟跡銷聲 鏟:消除;銷:消失。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沉聲靜氣 指聲調低沉,態度平和。 弛聲走譽 指名聲傳揚。 馳聲走譽 指名聲傳揚。 丑聲遠播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雛鳳清聲 雛鳳:比喻優秀子弟;清聲:清越的鳴聲。比喻后代子孫更有才華。 揣骨聽聲 原指舊時相法的一種。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聽其語聲,以判貴賤。后用以比喻牽強附會,妄加評判。 大放悲聲 放聲痛哭。形容非常傷心。 大聲疾呼 疾:快。大聲呼喊,引起人們注意。 大音希聲 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大張聲勢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 讜言直聲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低聲細語 形容小聲說話。 低聲下氣 形容說話和態度卑下恭順的樣子。 低聲啞氣 猶言低聲下氣。 東聲西擊 猶言聲東擊西。揚言要攻此方,實際卻攻彼方。 杜口吞聲 形容一句話也不說。 遁跡銷聲 指隱居不出。 惡聲惡氣 形容說話語氣很兇狠,態度粗暴。 飛聲騰實 飛:飛揚;騰:上升。指名聲和實際都好。 吠形吠聲 比喻跟在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吠影吠聲 比喻跟在別人后面盲目附和。 風聲鶴唳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蜂目豺聲 眼睛象蜂,聲音象豺。形容壞人的面貌聲音。 浮聲切響 浮聲:平聲;切響:仄聲。指古漢語中的平仄聲。 附耳射聲 指傳聞異辭,捕風捉影。 附聲吠影 比喻盲目附和。 附影附聲 指盲目附和。 歌聲繞梁 繞: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聲回旋于房梁之間。形容歌聲優美動聽。 狗馬聲色 良犬、駿馬、音樂、女色。泛指養狗、騎馬、聽歌、狎妓等剝削階級行樂的方式。借指窮奢極侈的享樂。 怪聲怪氣 形容聲音、語調、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難聽。 鼾聲如雷 鼾聲:熟睡時發出的鼻息聲。形容睡得很深,鼾聲很大。 好聲好氣 形容語調柔和,態度溫和。 鶴唳風聲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鶴唳猿聲 鶴鳴猿啼。形容凄清孤寂的景象。 狐聽之聲 指冰下水流之聲。 歡聲雷動 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乎的動人場面。 繪聲繪色 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繪聲繪影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繪影繪聲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現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雞聲鵝斗 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疾聲厲色 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寂然無聲 寂靜沒有聲音。 假譽馳聲 指沒有真才實學,靠互相吹捧揚名。 交口同聲 猶言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嬌聲嬌氣 形容說話嬌滴滴的聲氣。 金聲玉服 比喻人的堅貞品格和操守。同“金聲玉色”。 金聲玉潤 金:指鐘;玉:指磬。比喻文章氣韻優美。 金聲玉色 比喻人的堅貞品格和操守。 金聲玉振 以鐘發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金聲擲地 指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鏗鏘有力。 咳聲嘆氣 因憂傷、煩悶或痛苦而發出嘆息的聲音。 空谷傳聲 在山谷里叫喊一聲,立刻聽到回聲。比喻反應極快。 口口聲聲 形容一次一次地說,或經常說。 雷聲大,雨點小 比喻做起事來聲勢造得很大,實際行動卻很少。 力竭聲嘶 嗓子喊啞了,力氣用盡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斂聲匿跡 不聲張,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公開出現。 斂聲屏氣 斂: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小心的樣子。 斂聲屏息 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小心的樣子。同“斂聲屏氣”。 埋聲晦跡 猶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靡靡之聲 指柔弱、頹靡的音樂。同“靡靡之音”。 名聲過實 名聲超過實際。指虛有其名。 名聲籍甚 比喻名聲極大。 謬采虛聲 指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 默不作聲 一句話也不說。 匿跡銷聲 指隱藏進來或不公開露面。 鳥聲獸心 比喻言辭動聽而心懷陰毒。 諾諾連聲 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喏喏連聲 喏喏:答應的聲音。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平地一聲雷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屏氣吞聲 猶言忍氣吞聲。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屏聲靜氣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同“屏聲斂息”。 屏聲斂息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 屏聲息氣 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 氣斷聲吞 氣出不來,話說不出。形容極度憂傷失望。 氣竭聲嘶 氣力竭盡,聲音嘶啞。 氣竭聲澌 氣力竭盡,聲音嘶啞。同“氣竭聲嘶”。 氣忍聲吞 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說什么話。形容窩囊。 泣不成聲 哭得噎住了,出不來聲音。形容非常傷心。 千棰打鑼,一棰定聲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同“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槍聲刀影 指激烈廝殺的場面。 悄然無聲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公益成語:gyjslw.com
“交歡而絕愛,無怨而生離,遠赴絕國,無相見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新論·琴道第十六
東漢·桓譚
昔神農氏繼宓羲而王天下,上觀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琴長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分,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琴隱長四寸五分,隱以前長八分。五弦,第一弦為宮,其次商、角、徽、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為少宮、少商。下徵七弦,總會樞要,足以通萬物而考治亂也。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操似鴻雁之音,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昜,故謂之昜?!秷驎[》經逸不存?!端床佟氛撸粲菟词サ滦h,遂升天子,喟然念親,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其聲清以微?!队聿佟氛撸粝闹畷r,洪水襄陵沈山,禹乃援琴作操,其聲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微子操》,微子傷殷之將亡,終不可奈何,見鴻鵠高飛,援琴作操,其聲清以淳?!段耐醪佟氛撸耐踔畷r,紂無道,爛金為格,溢酒為池,宮中相殘,骨肉成泥,璇室瑤臺,藹云翳風,鐘聲雷起,疾動天地,文王躬被法度,陰行仁義,援琴作操,故其聲紛以擾,駭角震商。《伯夷操》,《箕子操》,其聲淳以激。
晉師曠善知音。衛靈公將之晉,宿于濮水之上,夜聞新聲,召師涓告之曰:“為我聽寫之?!痹唬骸俺嫉弥印!彼熘畷x。晉平公饗之,酒酣,靈公曰:“有新聲,愿奏之?!蹦肆顜熶腹那佟N唇K,師曠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也?!?br>雍門周以琴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對曰:“臣之所能令悲者,先貴而后賤,昔富而今貧,擯壓窮巷,不交四鄰;不若身材高妙,懷質抱真,逢讒罹謗,怨結而不得信;不若交歡而結愛,無怨而生離,遠赴絕國,無相見期;不若幼無父母,壯無妻兒,出以野澤為鄰,入用堀穴為家,困于朝夕,無所假貸。若此人者,但聞飛烏之號,秋風鳴條,則傷心矣。臣一為之援琴而長太息,未有不凄惻而滋泣者也。今若足下,居則廣廈高堂,連闥洞房,下羅帷,來清風;倡優在前,諂諛侍側,揚激楚,舞鄭妾,流聲以娛耳,練色以淫目;水戲則舫龍舟,建羽旗,鼓吹乎不測之淵;野游則登平原,馳廣囿,強駑下高鳥,勇士格猛獸;置酒娛樂,沈醉忘歸:方此之時,視天地曾不若一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足下也。”孟嘗君曰:“固然?!庇洪T周曰:“然臣竊為足下有所常悲。夫角帝而困秦者君也,連五國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嘗無事,不從即衡;從成則楚王,衡成則秦帝。夫以秦、楚之強,而報弱薛,譬猶磨蕭斧而伐朝菌也,有識之士,莫不為足下寒心酸鼻。天道不常盛,寒暑更進退,千秋萬歲之后,宗廟必不血食;高臺既以傾,曲池又已平,墳墓生荊棘,狐兔穴其中,游兒牧豎,躑躅其足而歌其上,行人見之凄愴,曰:“孟嘗君之尊貴,亦猶若是乎!”于是孟嘗君喟然太息,涕淚承睫而未下。雍門周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叩角羽,初終而成曲,孟嘗君遂歔欷而就之曰:“先生鼓琴,令文立若亡國之人也?!?br>宣帝元康、神爵之間,丞相奏能鼓雅琴者,渤海趙定,梁國龍德。召見溫室,拜為侍郎。
黃門工鼓琴者有任真卿、虞長倩,能傳其度數,妙曲遺聲。
成少伯工吹竽,見安昌侯、張子夏鼓琴,謂曰:“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為知音?!惫娉烧Z:gyjslw.com
成語“亡國之聲”擴展:
成語讀音:wáng guó zhī shēng近義詞:亡國之音、靡靡之音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出處:《韓非子·十過》:“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惫娉烧Z:gyjslw.com
成語用法:亡國之聲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簡拼:WGZS
造句:今也匹夫之徒,曾無意于先王之制,而習亡國之聲,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孔子家語·辨樂解》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解釋:指淫靡的音樂。
繁體成語:亡國之聲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英文翻譯:decadent music
成語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ㄓ ㄕㄥ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