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而不”「苗而不秀」
成語“苗而不秀”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miáo ér bù xiù成語簡拼:MEBX
成語注音:ㄇ一ㄠˊ ㄦˊ ㄅㄨˋ ㄒ一ㄡ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開花結果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開花結果。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成語用法:苗而不秀偏正式;作謂語、定語;。
成語造句: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苗而不秀。(郭沫若《玉簪花》)
英文翻譯:sprout but never to flower
成語“苗而不秀”的擴展資料
1.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使用了什么修辭’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使用了互文和錯綜的修辭手法。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2.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意思:孔子說:“莊稼有只長苗而不開花的吧!有開了花卻不結果實的吧!”
出處: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論語·子罕》。
原文節選:
1、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譯文: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填平洼地,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2、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譯文:孔子說:“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
3、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br>譯文:孔子提及顏淵時說:“可惜呀!我只見他不斷前進,從來沒有看見他停止過?!?br>4、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譯文: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的情況是有的;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的情況也有?!?br>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br>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br>6、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孔子說:“符合禮法的正言規勸,誰能不聽從呢?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贊許的話,誰能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認真推究它(的真偽是非),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聽從而不改正錯誤,(對這樣的人)我拿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br>7、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說:“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br>8、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9、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的絲棉袍子,與穿著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認為是可恥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詩經》上說:)‘不嫉妒,不貪求,為什么說不好呢?’”子路聽后,反復背誦這句詩??鬃佑终f:“只做到這樣,怎么能說夠好了呢?”
10、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r>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br>1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br>譯文:孔子說:“不斷地求取知識,以至于不在對現實世界的事物產生困惑;真誠的待人如己,以至于不在為個人得失而憂愁;勇敢的實踐前行以至于不在畏懼任何困難?!?br>12、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1);可與適道,未可與立(2);可與立,未可與(3)?!?br>譯文: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都能學到道;能夠學到道的人,未必能夠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未必能夠隨機應變。”
13、“唐棣(1)之華,偏其反而(2)。豈不爾思,室是遠而(3)?!弊釉唬骸拔粗家?,夫何遠之有?”
譯文:古代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搖擺。我豈能不想念你嗎?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遠了?!笨鬃诱f:“他還是沒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遙遠呢?”
擴展資料: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論語》簡介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論語·子罕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3. 有什么古詩詞里有“苗”字的?
◎成語: 揠苗助長 (拔苗助長) 苗而不秀 枯苗望雨 旱苗得雨 ◎詩句: 山中寡婦作者:杜荀鶴 朝代:唐 體裁:七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野老歌作者:張籍 朝代:唐 體裁:樂府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碩鼠作者:詩經 朝代:先秦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離騷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體裁:楚辭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詠史作者:左思 朝代:魏晉 類別:懷古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4. 苗是不是多音字
苗[miáo] 1. 初生的植物或沒有秀穗的莊稼:禾~。麥~。樹~。幼~?!樱ㄒ嘤骼^承某種事業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長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條件雖好,但沒有成就)。2. 形狀像苗的:火~兒。3. 某些初生的飼養的動物:魚~。4. 能使機體產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劑:疫~。卡介~。5. 子孫后代:~裔。6.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貴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族。~繡。7. 姓。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5. 填詞語:-------而不-------急急急。。。
鍥而不舍 犯而不校 華而不實 學而不厭 視而不見 哀而不傷 秘而不宣 述而不作 和而不同 疏而不漏 樂而不淫 習而不察 質而不俚 苗而不秀 聽而不聞 周而不比 樂而不荒 質而不野 引而不發 謔而不虐 涅而不緇 樂而不厭 廉而不劌 群而不黨 貨而不售 脆而不堅 存而不論 博而不精 惠而不費 和而不唱 滿而不溢 食而不化 道而不徑 秀而不實 淡而不厭 涅而不淄 備而不用 避而不談 笑而不答 秘而不言 施而不費 困而不學 泥而不滓 倡而不和 譎而不正 浮而不實 秘而不露 言而不信 老而不死 死而不朽 執而不化 迷而不返 高而不危 柔而不犯 遵而不失 迷而不反 羣而不黨 霉而不朽 樂而不厭 何樂而不為 倡而不和 兵在精而不 … 出污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 華而不實 博而不精 可望而不可即 可望而不可及 聽而不聞 周而不比 和而不同 和而不唱 哀而不傷 困而不學 備而不用 天網恢恢, … 存而不論 學而不厭 廉而不劌 引而不發 惠而不費 執而不化 敢怒而不敢言 敢怨而不敢言 施而不費 明察秋毫之 … 來而不往非 … 柔而不犯 死而不朽 沒而不朽 泥而不滓 浮而不實 涅而不淄 涅而不緇 淡而不厭 滿而不溢 犯而不校 疏而不漏 百足之蟲, … 百足之蟲, … 磨而不磷, … 秀而不實 秘而不宣 秘而不言 秘而不露 笑而不答 群而不黨 老而不死 老而不死是 … 脆而不堅 苗而不秀 視而不見 視而不見, … 言之無文, … 言而不信 識二五而不 … 謔而不虐 譎而不正 貨而不售 質而不俚 質而不野 述而不作 迷而不反 迷而不返 道而不徑 遵而不失 避而不談 鍥而不舍 食而不化 高而不危 回答者: 博而不精避而不談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6. 黛玉說:“原來是苗而不秀,是個銀樣躐槍頭?!?黛玉說的是誰?為什么這么說?請復述原著相關情節。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黛玉罵寶玉的話:’呸!你原來是苗而不秀,是一個銀樣蠟槍頭’?!都t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微風過處,落紅成陣,寶黛共讀西廂,此情此境,再配上《會真記》的絕妙曲辭,讓兩人都芳心暗動。二人又都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寶玉情之所至,就不禁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摈煊衤犃诉@話就惱了,要告訴舅舅舅母去。林姑娘可是個很正經的人,怎可讓人家拿這“淫詞艷曲”來調笑自己。不過她那話也是嚇唬嚇唬寶玉,不料寶玉當了真,立馬求饒賭起誓來,黛玉就也引用了西廂記里的話來回敬他,“‘呸,原來是苗而不秀,是個銀樣蠟槍頭?!睂氂窬托χf,你這個是什么,我也告訴去。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7. 苗而不秀成語故事
苗而不秀_成語解釋【拼音】:miáo ér bù xiù【釋義】: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境鎏帯浚骸墩撜Z·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