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李廣難封”的成語故事
“李廣難封”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中郎將李廣任邊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戰,匈奴稱他為飛將軍,聞風喪膽。他一生不被重用,沒有受到封侯的獎賞,最后被逼自殺。他的部將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卻官至丞相古語有李廣難封,為何難封呢?
李廣雖然是一個大功臣,但是當時的皇帝卻不這么認為,有的認為他的功績不夠,有的認為戰功太小,還有的皇帝對于李廣心中有怨恨,所以就沒有給他加官進爵。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難封”的前一句是什么,出自哪里?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出自王勃《滕王閣序》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啥意思?
“馮唐易老”的典源出于《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親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為官?!薄稘h書·馮唐傳》亦載。馮唐身歷三朝,老尚為郎,至武帝時,舉為賢良,己九十余歲,不能再做官了。 這是兩個“生不逢時”的典型。特別是馮唐,歷經三代,本事也有,可就是官升不上去,90多歲了,還是個郎官,大約相當于副科級。人問他咋回事?馮無奈答曰:文帝好文,我卻以武見長,景帝愛用老成人,我正年輕,武帝上臺搞年輕化,我已經老了。這位還真是夠倒霉的,陰差陽錯,就這么蹉跎了一輩子,連蘇東坡都為他抱屈:“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典故。
馮唐易老的典故:早在漢文帝時,就做上郎官的位置了。但是因為其性格太耿直,說話直來直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機會。有次漢文帝到郎官署“慰問”。因為郎官的年齡都相比較小,只有馮唐“滿臉褶子”。
漢文帝到了馮唐跟前“慰問”一番,當得知馮唐老家是代郡人,漢文帝顯得溫和許多。因為漢文帝沒有做皇帝之前,他老爹劉邦給他的封地就是代郡,算是“半個老鄉”。
漢文帝就問馮唐:以前在代郡時,身邊人一直給我說你們老家的李奇很厲害,打仗從來沒輸過,你聽說過他嗎?馮唐隨口來了句:他厲害?他可比李牧,廉頗差遠了。我們馮家和李家有幾代人的交情,所以我非常清楚。
雖然不高興,但是漢文帝還是說了句:如果讓我擁有李牧,廉頗這樣的帥才多好啊,哪里還怕他匈奴人騷擾?馮唐耿直的性格出來了,說到:臣擔心陛下就算擁有這些人才,也不一定會用他們。聽完這句話漢文帝拂袖而去。本來看你有才華,又是“半個老鄉”想提拔你,誰知你個“刺頭”當眾“懟”我?
幸虧漢文帝是個仁慈皇帝。這件事過后沒多久,漢文帝又召見馮唐問他為什么說寡人不能善用“帥才”?馮唐回答:古時候帝王讓將軍領軍征戰,出征前都會“拜將”。
甚至臨行前會扶著大將軍的車輦囑咐:此去,對外的作戰全部由將軍一人決斷,得征。代表皇帝行使利。所以君臣齊心,無往不利。而我聽說云中郡守魏尚把云中治理的很好,能靈活運用軍民,抵御匈奴入侵,使匈奴人不敢正面擊云中,卻因為小錯誤被革除職務,接受審判。所以我才說陛下不會用人,請恕罪。
漢文帝一聽有道理,隨后讓馮唐持節恢復了魏尚的職位,并因此加封馮唐為車騎都尉。但是,到了漢景帝時,馮唐不知是什么原因被罷免官職,估計還是因為“脾氣太臭”。
又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他非常欣賞馮唐的才華,于是就派人召馮唐進宮準備授予官職??墒钱敃r的馮唐已經九十歲的高齡了,再也沒有精力為國效力……這就是馮唐易老的典故。
李廣難封的典故:漢文帝時,面對匈奴的進攻,李廣就展現了其勇猛的一面,獲封郎官。漢文帝稱贊他說:你呀,就是錯生了時代。如果在高祖時代,你一定能封個萬戶侯。
后來到漢景帝時代,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立有大功。卻因為不識時務,私自接受梁王劉武授予的“大將軍印”。引起漢景帝的不滿,所以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什么意思
馮唐,西漢人,有才能卻一直不受重用。漢武帝時選求賢良,有人舉薦馮唐,可是他已九十多歲,難再做官了。李廣,漢武帝時的名將,多年抗擊匈奴,軍功很大,卻終身沒有封侯。二樓錯了,這是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句子。 馮唐以孝行著稱于時,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指責是擔任皇宮侍衛,干這活的一般都是年輕人,馮唐作郎官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一次文帝乘車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問馮唐說:老人家怎么還在做郎官?家在哪里?馮唐說是代郡人。漢文帝曾經做過代王,就說:“我在代郡時,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和我談到趙將李齊的才能,講述了他在鉅鹿城下作戰的情形。現在我每次吃飯時,心里總會想起鉅鹿之戰時的李齊。老人家知道這個人嗎?”馮唐回答說:“他尚且比不上廉頗、李牧的指揮才能?!睗h文帝說:“憑什么這樣說呢?”馮唐說:“我的祖父在趙國時,擔任過統率士兵的職務,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親從前做過代相,和趙將李齊也過從甚密,所以能知道他們的為人。”漢文帝聽完馮唐的述說,很高興,拍著大腿說:“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如果有這樣的將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馮唐說:“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漢文帝很不高興,回到宮里,越想越窩火,又召見馮唐,責備他說:“你為什么當眾侮辱我?難道就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回避。”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我聽說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著車轂說,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說,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征收的稅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后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說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邊地的稅金用來犒賞士兵,還拿出個人的錢財,五天殺一次牛,宴請軍吏、親近左右,因此匈奴人遠遠躲開,不敢靠近云中郡的邊關要塞。匈奴曾經入侵一次,魏尚率領軍隊出擊,殺死很多敵軍。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難封是什么意思
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飛將軍李廣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高的,唐朝詩人王昌齡曾贊美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钡抢顝V縱然戰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沒有封候,唐朝詩人王勃在《藤王閣序》中為李廣惋惜“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钡顝V難封是真的不走運嗎?歷史評價一個人常帶有感情色彩(現代評價一個人多帶有政治色彩),對李廣同情多于理性分析。因此對于李廣難封候的原因,除了其不走運外,我認為還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廣身材高大,手臂修長,擅長騎射,打起仗來行蹤飄乎不定,行動敏捷,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在做上谷太守時,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個人生死于外,戰斗非常勇猛。以力戰為名。典國公孫昆邪哭著對皇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皇上愛其才,恐亡之,把李廣調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銳之,不可長葆?!币馑际潜魈h利了就容易折斷。李廣本人自以為天下無敵,從心底里蔑視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么,多虧匈奴人不懂漢家孫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廣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計捉走或殺死。雖然李廣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戰勇敢,但李廣除了力戰外,不懂戰略布署,從戰術上勝敵人,只是以勇猛勝人,如一介猛夫,自負非常輕敵。 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李廣被捉。此點說明李廣一介勇夫,除了單對單、等對等、多打少外,只要敵人兵一多,李廣便無可奈何,要么兵敗,要么被捉。 李廣設計逃走,李廣兵敗,當斬,贖為庶人。李廣回霸陵亭太晚,城門已關。霸陵亭尉趁著一股酒勁,呵斥廣:“今將軍不得夜行,何況你是前將軍!”李廣氣而無可奈何。雖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辦事。等李廣又一次被皇上用為右北平太守時,李廣心想:“上次被那個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視我飛將軍,這次我非殺了他而后快。”于是李廣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軍中,后而斬之。這一點說明李廣心胸太狹窄,心中容不得對自己有意見的人。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崩顝V心里竟容不下一個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見李廣氣量狹小,不足以成大事。如果李廣不殺霸陵亭尉的話,霸陵亭尉必然會內疚自責,感激李廣的不殺之恩,他也必然在殺敵時力戰以報答李廣,但李廣卻憑一時之氣殺了他。沒有恢宏氣度的人又怎么會去統領千軍萬馬呢? 同樣是同時代的御史大夫韓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為什么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看央視大戲《漢武帝》,想起了當時的兩位人杰,馮唐和李廣,這兩個人生活在漢代最杰出的三代皇帝執政時期,不能說他們是生不逢時,卻不能暢其胸懷,抒展抱負,令人概嘆。唐初文人王勃在《滕王閣序》里說:嗟乎,時運不濟,命運多桀,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說這話的時候二十六歲,發這樣的感嘆似乎有點太嫩了點。盡管后人多為這兩位鳴不平,但還沒人從他們自身找原因的。
馮唐以孝行著稱于時,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指責是擔任皇宮侍衛,干這活的一般都是年輕人,馮唐作郎官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一次文帝乘車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問馮唐說:老人家怎么還在做郎官?家在哪里?馮唐說是代郡人。漢文帝曾經做過代王,就說:“我在代郡時,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和我談到趙將李齊的才能,講述了他在鉅鹿城下作戰的情形。現在我每次吃飯時,心里總會想起鉅鹿之戰時的李齊。老人家知道這個人嗎?”馮唐回答說:“他尚且比不上廉頗、李牧的指揮才能。”漢文帝說:“憑什么這樣說呢?”馮唐說:“我的祖父在趙國時,擔任過統率士兵的職務,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親從前做過代相,和趙將李齊也過從甚密,所以能知道他們的為人。”漢文帝聽完馮唐的述說,很高興,拍著大腿說:“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如果有這樣的將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馮唐說:“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睗h文帝很不高興,回到宮里,越想越窩火,又召見馮唐,責備他說:“你為什么當眾侮辱我?難道就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回避?!?br> 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我聽說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著車轂說,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說,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征收的稅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后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說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邊地的稅金用來犒賞士兵,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什么意思
馮唐是初漢一個很有才干的人,可惜一直得不到重用,漢武帝想用他時,他已經九十多歲了。李廣是漢武帝時的名將,有很大的功勞,但是也犯過很多大錯,總是功過相抵,最后也沒有被封侯?,F在大多用來比喻生不逢時 ,命運多舛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是什么原因導致“李廣難封”?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句話是形容運氣不好的,李廣個人能力很強,但運氣卻出奇的差,第一次打匈奴被俘虜,逃回來之后被漢武帝削職為民,第二次打匈奴仗沒打成,卻殺了鎮守霸陵的縣尉,原因是李廣被貶為平民之后天天無所事事,不是喝酒就是打獵,一天夜里他喝醉了打獵跑到霸陵亭,這個不懂事的縣尉死活不讓他過霸陵亭,霸陵是漢武帝他爹漢文帝的陵寢,縣尉放他過去是死罪,自然兩人就結下梁子了,打不成匈奴李廣就殺了這個縣尉泄私憤,之后郎中令石建死了,李廣被皇帝召回替了石建的位置,根本沒機會出去打仗,一個武將沒有戰功怎么封爵?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李廣難封,究竟是李廣難封還是李廣難用?
李廣不是難用, 而是他的性格孤傲,在皇至上的時代的命運,極容易以被皇帝主觀意見左右。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為什么說李廣難封?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自古以來文臣與武將就是一對冤家,除了爭奪利的本能矛盾,兩者之間在分工上的互補性非但沒有彌合這種沖突,反而使之愈演愈烈——動腦子的瞧不起賣力氣的,拿槍桿子的看不上搖筆桿子的,這種本質上的區別使得即便沒有直接的利益糾葛,文武之間也很難和平共處。
在漢唐那些華夏民族尚武精神猶存的年代,武將在利和地位上尚能與文官一較短長,甚至有時還能稍占上風??墒俏鋵吘闺x槍桿子、刀把子太近了,讓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都非常沒有安全感,尤其是晚唐及五代的武將給人留下了太過糟糕的印象。所以自宋朝開始,皇帝和文官聯起手來壓制武將,偃武修文成了國策,于是后者在文官面前再也沒直起過腰來。
中國有2千多年的王朝史,前1千年文武還能平起平坐,后1千年就只有文尊武卑
到底是武將沒了骨頭、宋明才斷了脊梁成天被人欺負,還是宋明沒了骨頭、武將才斷了脊梁不復漢唐雄風?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反正我是找不到答案。
文武殊途,彼此間自然不會有什么好印象,偏偏寫史書的都是文人,耍不轉筆桿子的武將只能干瞪眼的任人評(mo)說(hei)。所以哪怕是白起、韓信、衛青、李靖這些千古名將中的佼佼者,在史書上的口碑也是毀譽不一;相反若是文官,哪怕功業只有武將的零頭,也可能被夸成一朵花。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例就不多了,但其中最大的一個例外應該是西漢名將李廣。
這么說是有根據的。中國歷史上的名將燦若繁星,在其中李廣并不怎么起眼,可奇怪的是偏偏一提起這位“飛將軍”來,那幫子文人墨客就詩興大發,千古名句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比起題詩,古往今來的名將們,好像沒一個人能跟李廣相提并論。
從李廣的身后名上就能看出司馬遷的影響力
比如“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燕歌行》唐·高適)比如“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保ā盾姵窃缜铩诽啤牢洌┍热纭傲职挡蒹@風, 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塞下曲》唐·盧綸)當然最有名的還是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甚至在這些文人眼中,衛青能成為一代名將僅僅是比李廣運氣好而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究竟表達了什么含義呢?
縱觀《史記》,李廣沒有突出的戰績,而是多次失敗,其中一次還被匈奴俘獲,漢朝對將軍的封賞制服是以斬獲敵首數量來衡量的,所以不存在漢武帝賞罰不明。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哪個典故?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出自于《史記.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為中郎署。由于他為人正直無私,敢于進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頭發花白,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還只是個郎官。
馮唐以孝行著稱于時,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職責是擔任皇宮侍衛,干這活的一般都是年輕人,馮唐作郎官時年紀已經不小了。一次文帝乘車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問馮唐說:老人家怎么還在做郎官?家在哪里?馮唐說是代郡人。漢文帝曾經做過代王,就說:“我在代郡時,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和我談到趙將李齊的才能,講述了他在鉅鹿城下作戰的情形。現在我每次吃飯時,心里總會想起鉅鹿之戰時的李齊。老人家知道這個人嗎?”馮唐回答說:“他尚且比不上廉頗、李牧的指揮才能?!睗h文帝說:“憑什么這樣說呢?”馮唐說:“我的祖父在趙國時,擔任過統率士兵的職務,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親從前做過代相,和趙將李齊也過從甚密,所以能知道他們的為人?!睗h文帝聽完馮唐的述說,很高興,拍著大腿說:“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如果有這樣的將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馮唐說:“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漢文帝很不高興,回到宮里,越想越窩火,又召見馮唐,責備他說:“你為什么當眾侮辱我?難道就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回避?!?br>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馮唐回答說:“我聽說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著車轂說,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說,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征收的稅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后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說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邊地的稅金用來犒賞士兵,還拿出個人的錢財,五天殺一次牛,宴請軍吏、親近左右,因此匈奴人遠遠躲開,不敢靠近云中郡的邊關要塞。匈奴曾經入侵一次,魏尚率領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意思是什么?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意思是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出自唐朝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
1、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1)馮唐易老:馮唐在漢文帝、漢景帝時不被重用,漢武帝時被舉薦,已是九十多歲。《史記·馮唐列傳》:“(馮)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余,不能復為官。”
(2)李廣難封:李廣,漢武帝時名將,多次與匈奴作戰,軍功卓著,卻始終未獲封爵。
2、作品簡介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亦名《滕王閣詩序》,駢文名篇。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后閻伯嶼為洪州牧,宴群僚于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
3、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年) 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什么意思
人盡其用,陸游的文章,好像是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李廣難封”擴展: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簡拼:LGNF
成語讀音:lǐ guǎng nán fēng
成語注音:ㄌ一ˇ ㄍㄨㄤˇ ㄋㄢˊ ㄈㄥ
成語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近義詞:李廣難封
成語用法:李廣難封作賓語、定語;用于慨嘆。
成語解釋:見“李廣未封”。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