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成語“()()折足”「覆公折足」

        2023年04月17日成語大全157

        成語“覆公折足”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fù gōng zhé zú
        成語簡拼:FGZZ
        成語注音:ㄈㄨˋ ㄍㄨㄥ ㄓㄜˊ ㄗㄨ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成語用法:覆公折足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造句:晉·袁宏《后漢紀·獻帝紀》:“太尉樊裬,司徒許相,皆竊位懷祿,茍進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br>

        成語“覆公折足”的擴展資料

        1.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何意?
        這是《易經》里面的句子。餗,指的是鼎內食物??偟囊馑际牵毫Σ荒軇偃?,必至敗事。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周易》帶來的痛苦!鼎卦:鼎折足,覆公諫,其形...
        鼎的足折斷了,鼎被毀壞了,里面烹飪的食物被顛翻,其鼎中的食物倒出來沾污了鼎的全身,這樣就很兇險?;痫L鼎卦有除舊布新之意 不要胡思亂想 你需要靜一靜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中國所有的成語
        人山人海,八仙過海,十全十美,九牛一毛,一本正經,二話不說,三更半夜,四海為家,成千上萬,熱辣辣,一絲不茍,空空如也,毛茸茸,三心二意,四神五馬,塞翁失馬,百無聊懶,五彩繽紛,飛檐走壁,茅塞頓開,疏忽大意,風餐露宿,彩蝶紛飛,稀奇古怪,雜七雜八,蜻蜓點水,寄人籬下,綽綽有余,五顏六色,例行公事,井然有序,蹲守陣地,結構嚴謹,吉兇未卜,愚公移山,焦頭爛額,橫七豎八,彬彬有禮,臨危不懼,心急如焚,小心翼翼,不可開交,失魂落魄,手不釋卷,驚天動地,震耳欲聾,震天動地,毫不介意。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折足覆餗什么意思?
        【詞
        目】
        折足覆餗
          
        【發
        音】
        zhé



          
        【釋
        義】
        餗,鼎內食物。比喻力不能勝任,必至敗事。
          
        【出
        處】
        《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圆粍倨淙我??!薄逗鬂h書·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兇?!?br>  
        【示
        例】
        二子審己量,乃視其力小任重,~而猶不止者有異矣?!锩鳌钌鳌秾徏骸?br>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
        折鼎覆餗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鼎折覆餗的成語典故
        【出處】:《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笨追f達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謀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災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兇?!薄臼纠浚夯蚣內涡g,或曲謹小廉,依恃寬大,自命賢相,恐~之譏,不待終日矣,可不危與!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九
        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張公百忍”什么意思?
        相傳唐朝貞觀年間,潞州有一個99歲的老翁,姓張,字百忍,人稱張公。他博學多才,心胸寬廣,為人處事,總是忍字當頭。有一年二月花朝,張公為孫子娶媳婦辦喜事,全家人歡天喜地,張燈結彩,熱熱鬧鬧。正當孫子和新娘拜堂入洞房時,突然來了一個道人,他一不吃酒,二不受禮,他要入洞房和新娘子過新婚之夜。這種非禮的要求,全家人都不能接受,張公十分為難,他前思后想,一生中已忍了九十九次,這最后一次難道就不能忍嗎?于是,他勸孫子讓那個道人同新娘子入洞房……那道人一進洞房,一不揭新娘子的蓋頭巾,二不和新娘子上床睡覺。只見他手舞足蹈地唱道:“看得破,忍得過,心胸寬,樂呵呵……”就這樣一直唱到雞叫五更天時,那道人突然倒在地上死去,頭上還蓋著一條紅綢巾,巾上有一首詩謎:“神仙戲張公,賞賜一道人。值錢不值錢,全在這兩點。”張公看了思索一下,已知謎底。于是,他掀開道人頭上的紅綢巾,仔細一瞧,樂得心花怒花。從此,張公家富裕起來,張公百忍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至今。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脂硯齋是誰???
        聽說是曹雪芹的妻子,一個表妹,也是史湘云的原型李氏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含有“公”字的成語、名言、俚語、俗語等。
        與“公”匹配的四字成語214條:
        【報冰公事】舊時官場指清苦的差使。
        【抱冰公事】公事:公務。指舊時官場中清苦的差使。
        【不公不法】不公平待人,不遵守法律。形容為非作歹,仗勢欺人的行為。
        【秉公辦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據公道辦事。
        【秉公辦事】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辦。
        【八公草木】將八公山的草木視為敵人。形容心情極為緊張和恐懼。
        【秉公滅私】主持公道,滅除私念。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處事正直。
        【秉公無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摻雜私念。
        【背公徇私】公:正直無;徇:曲從。違背正道,營私舞弊。
        【背公循私】公:正直無;循:曲從。違背正道,營私舞弊。
        【背公向私】指損公肥私,違法求利。
        【背公營私】指損公肥私,違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苞苴公行】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指公開行賄。
        【白衣公卿】古時指進士。唐代人極看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是說雖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資望。
        【城北徐公】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稱。
        【出公忘私】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持論公允】立論公正,不偏袒。
        【出以公心】指考慮事情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出發點。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對簿:受審問;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審問。
        【對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審問。
        【大動公慣】形容公眾憤然而出,主持正義。
        【點滴歸公】指公家的錢財一點一滴都歸還公家,絲毫不浪費或私用。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F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丁公鑿井】比喻傳來傳去而失真。
        【大公至正】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辦理,毫不偏心。
        【砥節奉公】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砥節守公】砥:磨刀石;節:節操。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登明選公】登:升,推舉;明:明察;選:選拔;公:公正。選拔和推薦明察而公正的人才。
        【待詔公車】待:等待;詔:詔命,皇帝發出的命令;公車:漢代以公家車馬遞送應舉的人,后舉人被稱為公車。在公車官署隨時準備皇帝召喚。
        【盜賊公行】指社會治安差,盜賊公開行竊,無所顧忌。
        【奉公不阿】
        【奉公克己】指嚴以律己,一心為公。
        【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務。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矩。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嚴格地約束自己。
        【覆公折足】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復公折足】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廢私立公】指去私為公。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約。原指春秋戰國時魯莊公與孟任割破胳臂,訂下婚約。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寧約(指男女秘訂婚約)。
        【公不離婆】老公不離開老婆。形容關系密切。
        【公報私仇】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
        【公報私讎】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同“公報私仇”。
        【公才公望】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公車上書】公車:漢代官署名,后也代指舉人進京應試。原指入京請愿或上書言事,也特指入京會試的人上書言事。
        【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則道理,即正義。公正的道理得到發揚。比喻正義得到伸張。
        【公道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公道難明】公道:公正的原則道理,即正義。公正的道理難以得到伸張。
        【公爾忘私】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公而忘私】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
        【公耳忘私】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同“公爾忘私”。
        【公公道道】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公規密諫】指多方勸諫。公,公開;密,私下。
        【公公婆婆】公公與婆婆,丈夫的父親和母親。
        【郭公夏五】《春秋》一書中,“郭公”下未記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脫漏。
        【袞袞諸公】袞袞:相繼不絕。舊指身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僚們。
        【公侯干城】公、侯:古時爵位;干:盾;城:城池;干城:比喻捍衛。指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將。
        【公侯勛衛】公爵、侯爵、勛臣、宿衛。泛指名門貴族。
        【公買公賣】公家向民間購買物品,公平交易,不使百姓吃虧。
        【公門桃李】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后輩、栽培的學生。
        【公門有公】公:公侯。舊時指公侯之家出公侯。
        【公明正大】公正無私,光明磊落。
        【公平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買賣。
        【公平無私】辦事公平,沒有私心。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營私。
        【公私分明】公家的與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公事公辦】公事按公事的原則辦,不講私人情面。
        【公是公非】公認的是非。
        【公私兼顧】既照顧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顧到私人的利益。
        【公私兼濟】既照顧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顧到私人的利益。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公私兩便】便:便利,方便。對公家和私人都便利。
        【公私兩濟】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
        【公私兩利】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同“公私兩濟”。
        【公私猬集】猬集:象刺猬的硬刺那樣聚在一起,比喻事情繁多。公事和私事繁多。
        【公聽并觀】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公行無忌】公:公開;行:做;忌:顧忌。公開做壞事,沒有顧忌。
        【公冶非罪】形容無辜蒙冤或入獄。
        【高陽公子】高陽:地名,在今河南杞縣。用以指嗜酒而放蕩不羈的人。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公子哥兒】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公正廉潔】指廉潔奉公,不循私情。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公忠體國】指盡忠為國。
        【公諸同好】公:公開;諸:之于;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公正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公子王孫】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公正嚴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公諸于世】公:公開;諸:“之于”的合音;世:世上。把事情的內容向世人公開。
        【公之于眾】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內容;于:向;眾:大眾。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黃公好謙】指人過分謙虛。
        【黃公酒壚】壚:酒肆放置酒壇的土臺子,借指酒店,酒館。又見到了黃公開的那個酒館。比喻人見景物,而哀傷舊友,或作為傷逝憶舊之辭。
        【化公為私】指以不法手段侵吞公物。
        【賄貨公行】指公開行賄受賂。同“賄賂公行”。
        【貨賄公行】指公開行賄受賂。同“賄賂公行”。
        【花花公子】指衣著華麗,只會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弟。
        【獲雋公車】漢代曾以公家車馬送應舉的人,后以公車指入京應試的人?!矮@雋公車”為會試得中的意思。
        【貨賂公行】賂:賄賂;公行:公開。公開用金錢、財物收買別人進行不正當的活動。
        【賄賂公行】賄賂:因請托而私贈財物;公行:公開做。指公開行賄受賂。
        【獎拔公心】獎:勸勉,夸獎;拔:選拔,提升。獎勵和提拔出于公心。
        【涓滴歸公】涓滴:小水點,比喻細微的東西。形容于公家的財物全部繳公,不占為私有。
        【讬公報私】借公事報私怨。
        【急公好施】指熱心公益,樂于施舍。
        【急公好義】急:急于。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貪圖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假公濟私】假:借;濟:幫助。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景公求雨】祈求龍王降雨的迷信活動。比喻統治者體恤民情,順應民意。
        【讬公行私】猶言假公濟私。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義謀取私利。
        【假公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濟私”。
        【潔己從公】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行公事。同“潔己奉公”。
        【潔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潔,一心奉行公事。
        【金母木公】金:五行之一,西方金;木:五行之一,東方木。指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
        【激起公憤】激發了公眾共同的憤慨。
        【金衣公子】黃鸝的別稱,也叫黃鶯。
        【開誠布公】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克己奉公】克己: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酥谱约旱乃叫模恍臑楣?。
        【名公大筆】名家的大手筆。
        【木公金母】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貴。亦作“名公鉅卿”。
        【名公鉅卿】指有名望的貴。同“名公巨卿”。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亦作“名公鉅人”。
        【名公鉅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孟公投轄】孟公:西漢陳遵的字;轄:安在車軸末端的擋鐵。原指陳遵強留客人陪他飲酒。后形容喜酒好客,情真意篤。
        【賣公營私】指出賣公眾利益以謀求個人私利。
        【明公正道】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明公正氣】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
        【明公正義】猶言正式;公開;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氣”。
        【夢見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后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買賣公平】買或賣公平合理,互不相欺。
        【名卿鉅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貴。
        【名卿巨公】有名聲的貴。
        【滅私奉公】滅:消滅。消滅私念,一心為公。
        【明信公子】印章的別名。
        【力疾從公】力疾:帶病堅持;從公:從事公務。形容克服病痛,堅持工作。
        【廉潔奉公】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潔不貪,忠誠履行公職,一心為公。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貪污受賄。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例行公事】按照慣例辦理的公事?,F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義的工作。
        【毆公罵婆】毆:毆打。指潑婦毆打辱罵公婆。
        【平步公卿】指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很高的官位。
        【翩翩公子】舊時對風流而有文采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憑虛公子】憑:依托。比喻假設的人或事。
        【欺公罔法】欺騙公眾,無視法律。
        【棄公營私】丟棄公益,謀求私利。
        【七相五公】所舉皆漢代公卿,后泛指眾多的文武大臣。
        【守法奉公】守:遵守。遵守法令,奉行公事。
        【山公倒載】山公,指晉·山簡。山簡性嗜酒,鎮守襄陽,常游高陽池,飲輒大醉。其指醉酒后躺倒在車上。形容爛醉不醒。
        【損公肥私】損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獲利。
        【三公九卿】三公:古時輔助國君的最高官員;九卿:古時中央政府的九個高級官員。指官位很高的人。
        【山公啟事】晉山濤為吏部尚書,凡選用人才,親作評論,然后公奏,時稱“山公啟事”。比喻公開選拔人才。
        【生公說法】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嗇己奉公】嗇:節儉。自己節儉,盡力辦好公共的事業。
        【舍己為公】為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
        【三鹿郡公】三鹿:合起來是“麤”(粗)字。形容人的粗心大意。
        【私設公堂】私:私下,暗地里;公堂:舊指官吏審理案件的地方。指私下非法地設置審訊室。
        【四世三公】世:父子相繼;三公:執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夙夜在公】從早到晚,勤于公務。
        【三旨相公】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推誠布公】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托公報私】借公事報私怨。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托公行私】猶言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謀取私人的利益。
        【退食自公】減膳以示節儉。指操守廉潔。
        【天下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后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無腸公子】指螃蟹。
        【王公大人】國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貴人。
        【王公貴戚】泛指皇親國戚。
        【王公貴人】泛指達官貴人。
        【未了公案】公案:案件,問題。沒有解決的案件或事情。
        【萬世公論】指歷代的公正之論。
        【萬乘公相】乘:四匹馬拉的車;萬乘:指帝王。指輔佐帝王的公卿宰相。
        【王孫公子】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文章鉅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眾。同“文章巨公”。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眾。
        【枵腹從公】枵腹:空腹,肚饑。指餓著肚子辦公家的事。形容一心為公。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徇公滅私】指盡忠于國家民眾之事而棄置個人私利。
        【徇公忘己】祥見:徇公滅私
        【徇私廢公】祥見:徇私舞弊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職守,廉潔奉公。同“洗手奉職”。
        【循私廢公】曲從私情,不顧公理。
        【夏五郭公】《春秋》一書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記事。比喻文字脫漏。
        【一秉大公】指言論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憂國奉公】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葉公好龍】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因公假私】借公務謀取私利。
        【以公滅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個人的私情或恩怨。
        【憂公如家】擔憂公事,就像擔憂家事一樣上心。
        【一國三公】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憂公無私】一心憂勞國事,不顧及私利。
        【憂公忘私】關心公益,不顧私利。
        【因公行私】借公務謀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羊公之鶴】羊公:指晉朝征南大將軍羊祜。原指羊公不舞之鶴?,F比喻名不副實。
        【以私廢公】由于私情而廢棄公務。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損害公道或公德。
        【游閑公子】指游手好閑的富家子弟。
        【一心為公】一心:心,全心全意。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自報公議】自己報名或報出自認的情況,由群眾討論評議。
        【折臂三公】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執法不公】拒絕公正,在實施法律中的不公正。
        【周公吐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
        【至公無私】非常公正,不存私心。
        【至公無我】至:極,最;公:無私。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
        【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
        【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坐無車公】坐:通“座”,坐席;車公:晉人車胤。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坐無公車】比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心向公】一心為公,不謀私利。
        【振纓公朝】纓:古代帽子上系在頷下的帶子;公朝:在朝廷上做事。整理好頭冠,入朝處理政事。
        【自有公論】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
        【正直公平】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
        其他39條:
        【不癡不聾,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裝傻裝聾,就難當婆婆公公。形容長輩要寬宏大量。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不喑不聾,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為一家之主,對下輩的過失要能裝糊涂。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丑媳婦少不得見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比喻隱藏不住,總要露相。
        【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自:當然,自然。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的心里。指群眾對事情的是非曲直知道的清楚明白。
        【公道總在人心】公道:公正的道理。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眾人心里。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國耳忘家,公爾忘私】為了國家忘了自己的家,為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為國為公。
        【公耳忘私,國耳忘家】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形容一心為公為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公公說的有公公的道理,婆婆說的有婆婆的道理。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公生明,偏生暗】公:公平;明·明亮;偏:不公正;暗:昏暗,不明事理。公正就耳聰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個人,不得兼代。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稱丈夫的父親。比喻雙方爭執,各說自己有理。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形容錢能通神,不管辦什么事,都必須用金錢打點賄賂才能辦成。
        【獲雋公交車】漢代曾以公家車馬送應舉的人。后以公車指入京應試舉人?!矮@雋公車”為會試得中的意思。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據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私仇不及公】及:達到。不因私人的仇怨而害及到公家之事。
        【是非自有公論】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會作出恰當的評判。
        【生公說法,頑石點頭】shēnggōngshuōfǎ,wánshídiǎntóu
        【天公不作美】天公:老天爺;作美:成全。老天爺不成全。形容事情很不順利。
        【天公不做美】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進行的事情因刮風下雨而受到了影響。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鐵公雞】比喻極其吝嗇的人。
        【文公】指那些剽竊別人作品的人。
        【亡是公】亡:即無。指不存在的人或物。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漢代王吉;貢: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灰塵。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羊公鶴】比喻名不副實。
        【勇于私斗,怯于公憤】私:私利;怯:畏縮。為了爭取個人私利很勇敢,為了大家的利益在行動上則畏縮不前。
        【一字入公門】事情一旦告到官府,有案為憑,就無法挽回。告誡人們訴訟應慎重。
        【張公吃酒李公顛】后有移花接木或頂缸之義。同“張公吃酒李公醉”。
        【張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誤會而代人受過。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折可以組什么詞
        折 zhē 折騰 折跟頭 折個兒 折籮 折騰 折磨折 zhé 折斷 折桂(喻科舉及第) 折戟沉沙(形容慘重的失?。┴舱?曲折 轉折 周折 折中(對不同意見采取調和態度。亦作“折衷”)折返 損兵折將 折磨 挫折 百折不撓 折壽(減少壽命)折扣 折合 折價(把實物折合成錢)折服(a.信服;b.說服)折子戲 折獄 骨折 蘭摧玉折 折針兒(斷針。比喻不值錢的東西) 折伐(拗折砍伐) 折首(砍首) 折腳鐺(斷腳鍋) 折齒(折斷牙齒) 折伏(制服,使屈服) 折愧(折辱,侮辱) 折慢幢(使傲慢者折伏) 折意(忍性屈情) 挫折 旋(折回來,返回) 折身(轉身) 折易(辟易。改變方向行走) 折服 折帕(以銀子代替書帕) 折過(互相抵消) 折兌(折算調換) 折充(折合抵充) 存折 折疊 折扇 折尺 折舊 折扣 折皺 折子戲折 shé 折耗 折本兒 折閱(商品減價銷售) 折秤 折耗開折 峻折 拒折 燋折 進折 糾折 殘折 采折 毀折 擊折 諫折 解折 鳥折 拈折 莫折 排折 傷折 殤折 屈折 戕折 欠折 千折 銀折 折辯 曾折 玉折 折旋 折葼 折彎 折足 折皺 折罪 踠折 婉折 威折 侮折 旋折 消折 翔折 折桌 折要 折聲 折腰 折損 折意 折騰 折頁 折行 折準 折丹 折門 折疊 折措 折服 折片 折錢 折盤 折舊 折步 折攏 折綿 折身 折節 折兒 折漕 折墮 折翅 折簡 折縫 折福 折秤 折煞 折搶 折楊 折正 折俎 折椅 折中 折壽 折躬 折愧 折戧 折扣 折捶 折還 折當 骨折 剛折 覆折 干折 復折 改折 蠹折 斷折 丁折 觳折 橫折 互折 耗折 桂折 大折 蹙折 蹴折 銼折 短折 摧折 非折 蕩折 掂折 低折 憺折 剝折 波折 裁折 辯折 辨折 貶折 敗折 百折 折證 折變 縈折 贖折 豕折 三折 劁折 缺折 曲折 清折 詘折 窮折 橈折 傾折 嚙折 破折 攀折 盤折 磬折 衄折 罄折 賣折 面折 貿折 逆折 撓折 末折 判折 磨折 難折 密折 折席 折杖 折消 折死 折獄 折揚 折脅 折搖 折頭 折減 折充 折納 折挫 折辱 折肱 折閱 折訟 折受 折線 折實 折轉 折衷 折翼 折算 折支 折紋 折征 折奏 折騰 折首 折轅 折賬 折水 折折 折札 折勾 折磨 折伐 折蹬 折角 折麻 折箭 折痕 折蒲 折鼎 折乏 折銼 折沖 折紙 折殺 折伏 折掇 折巾 折釵 折價 折籮 折口 折券 折光 折柬 折莫 折柳 折博 折鐺 折戟 折氣 折腳 折返 折關 折拉 折床 折兌 折扇 折齒 折檻 折棰 折馘 折謀 折迭 折倒 折色 折桂 折除 折困 折回 折尺 折句 折難 折合 折罰 折羅 折拒 折射 折耗 折銼 折短 折干 折風 折對 折斷 折苕 折契 折過 折登 折澄 折末 折到 折屐 折骨 折膠 折 裝折 阻折 奏折 折笄 縐折 周折 中折 轉折 租折 準折 莊折 詰折 沮折 科折 栲折 抗折 撧折 困折 具折 理折 虧折 拉折 虧折 枯折 陵折 凌折 廉折 歌折 豐折 方折 鈍折 遏折 會折 減折 回折 經折 扣折 卷折 膠折 跌折 棟折 頓折 對折 鼎折 粹折 層折 斗折 錯折 寸折 挫折 除折 存折 漕折 半折 奧折 拗折 扳折 抑折 意折 紆折 幽折 遺折 瀠折 衣折 折半 折北 折本 折辨 折拗 郵折 迂折 折帛 折易 折碗 折數 折子 圓折 折枝 萎折 宛折 踒折 逶折 委折 踅折 險折 袖折 偃折 夭折 腰折 銷折 兇折 朽折 守折 手折 損折 隨折 碎折 泰折 拜折 頹折 心折 廷折 妄折 天地折 兇短折 折便宜 蕭折魚 一折書 折腰祿 折腰句 折子戲 折足鐺 折脖子 折要步 銀折盂 折角巾 拜折子 丹檻折 肱三折 戲折子 折庭檻 折釵股 折過兒 折上巾 折桂枝 折慢幢 折射線 折疊椅 折射率 折迭扇 折跟頭 折舊費 折帶皴 折斤斗 折烏巾 折足槍 折腰菱 折桂令 折巾郭 折子書 折腳鐺 折腰步 折射角 沒折至 牛折齒 篾折子 三折筆 折楊柳 三折肱 碎折裙 白折子 百折裙 折口福 折腰吏 轉折點 破折號 窮折騰 打折扣 甲折翁 經折裝 九折臂 群輕折軸 鈞折行倉 將功折罪 將功折過 屐齒之折 不撓不折 末大必折 蘭摧玉折 寧折不彎 攀花折柳 瓶墜簪折 一折一磨 厭難折沖 月中折桂 簪筆磬折 折衷主義 折腰升斗 折柳攀花 折矩周規 折節禮士 折沖將軍 折節下士 折鼎覆餗 折沖尊俎 周規折矩 掂梢折本 得馬折足 摧折豪強 榱崩棟折 榱棟崩折 蟾宮折桂 規旋矩折 鼎折餗覆 東量西折 鼎折覆餗 覆公折足 浮收勒折 馮歡折券 敗兵折將 百折千回 百折不移 百折不屈 百折不撓 百折不回 百折不摧 百般折磨 百敗不折 三波六折 迂回曲折 折足覆餗 損軍折將 損兵折將 推枯折腐 首肯心折 三折其肱 傷夷折衄 曲曲折折 千回百折 強折賤買 強自取折 千磨百折 七折八扣 瓶沈簪折 掊斗折衡 瓶沉簪折 片言折之 片言折獄 攀蟾折桂 木強則折 面折廷爭 柳折花殘 面折人過 面折廷諍 面折庭爭 折沖之臣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求《周易》原文
        原文不是448句,而是450句。每卦分為卦辭一句,爻辭六句,共七句,但乾卦與坤卦爻辭有七句,分別有“用九”及“用六”爻辭。64卦X7句=448句,448句+2句“用”辭=450句。原文如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用六:利永貞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驈耐跏?,無成。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九五:訟,元吉。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師:貞丈人吉,無咎。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六三:師或輿尸,兇。 六四:師左次,無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四:外比之,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上六:比之無首,兇。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牽復,吉。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 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九五:夬履,貞厲。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泰:小往大來,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傾否,先否后喜。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號啕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大有:元亨。 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匪其彭,無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謙:亨,君子有終。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鳴謙,貞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六四:無不利,撝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豫:利建侯行師。 初六:鳴豫,兇。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 隨:元亨,利貞,無咎。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初六:干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 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 九三:干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六五:干父之蠱,用譽。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兇。 初九:咸臨,貞吉。 九二:咸臨,吉,無不利。 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 六四:至臨,無咎。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臨,吉,無咎。 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 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六二:闚觀,利女貞。 六三:觀我生,進退。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 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 噬嗑:亨,利用獄。 初九:屨校滅趾,無咎。 六二:噬膚滅鼻,無咎。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六五:噬干肉,得黃金。貞厲,無咎。 上九:何校滅耳,兇。 賁: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六二:賁其須。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上九:白賁,無咎。 剝:不利有攸往。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兇。 六三:剝之,無咎。 六四:剝床以膚,兇。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初九: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六二:休復,吉。 六三:頻復,厲,無咎。 六四:中行獨復。 六五:敦復,無悔。 上六: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無妄,往吉。 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初九:有厲,利巳。 九二:輿說輹。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六五:豮豕之牙,吉。 上九:何天之衢,亨。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兇。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四:顛頤,吉?;⒁曧耥瘢ǖ⒌ⅲ溆鹬?,無咎。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九三:棟橈,兇。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上六:過涉滅頂,兇,無咎。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兇。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 六二:黃離,元吉。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丑。無咎。 下經咸:亨,利貞。取女,吉。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兇。居吉。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五:咸其脢,無悔。 上六:咸其輔頰舌。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貞兇,無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九四:田無禽。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兇。 上六:振恒,兇。 遯:亨,小利貞。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九三: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遯,貞吉。 上九:肥遯,無不利。 大壯:利貞。 初九:壯于趾,征兇。有孚。 九二:貞吉。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 六五:喪羊于易,無悔。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 六三:眾允,悔亡。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明夷:利艱貞。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家人:利女貞。 初九:閑有家,悔亡。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六四: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睽:小事吉。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上九: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初六:往蹇,來譽。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來反。 六四:往蹇,來連。 九五:大蹇,朋來。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初六:無咎。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初九: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九二:利貞。征兇。弗損,益之。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三:益之用兇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兇。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九三:壯于頄,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上六:無號,終有兇。 姤:女壯,勿用取女。初六: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九四:包無魚,起兇。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上九:姤其角,吝,無咎。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 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 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九四:大吉,無咎。 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上六:齎咨涕洟,無咎。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初六:允升,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 九三:升虛邑。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 六五:貞吉,升階。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兇。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無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鼎:元吉,亨。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冢K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初九:震來虩虩,后笑言啞啞。吉。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九四:震遂泥。 六五:震往來,厲。意無喪,有事。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殒庞醒?。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六四:艮其身,無咎。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上九:敦艮,吉。 漸:女歸,吉,利貞。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兇。利御寇。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無咎。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歸妹:征兇,無攸利。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無咎。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 旅:小亨。旅貞吉。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仆。貞。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貞厲。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啕。喪牛于易。兇。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九三:頻巽,吝。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兇。兌:亨,利貞。 初九:和兌,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六三:來兌,兇。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九五:孚于剝,有厲。 上六:引兌。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初六:用拯馬壯,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六三:渙其躬,無悔。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節:亨。苦節,不可貞。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兇。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六四:安節,亨。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上六:苦節,貞兇,悔亡。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九二: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兇。 小過:亨,利貞??尚∈拢豢纱笫?。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初六:飛鳥以兇。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厲。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輪,貞吉。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折足覆餗什么意思?
        【詞
        目】
        折足覆餗
          
        【發
        音】
        zhé



          
        【釋
        義】
        餗,鼎內食物。比喻力不能勝任,必至敗事。
          
        【出
        處】
        《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后漢書·謝弼傳》:“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兇。”
          
        【示
        例】
        二子審己量,乃視其力小任重,~而猶不止者有異矣。★明·楊慎《審己》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
        折鼎覆餗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覆的成語
        覆 字開頭的成語:
        覆巢扁卵
        見“覆巢毀卵”
        覆巢毀卵
        傾覆其巢,破碎其卵。喻徹底毀滅
        覆巢破卵
        同“覆巢毀卵”
        覆車繼軌
        前面的車翻倒了,后面的車繼續按舊車轍行進。猶言重蹈覆轍
        覆地翻天
        天地轉換了位置。常比喻巨大的變化
        覆公折足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覆醬燒薪
        極言著作無價值或不受重視
        覆蕉尋鹿
        同“覆鹿尋蕉”
        覆窟傾巢
        喻家室傾毀
        覆鹿尋蕉
        《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途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后以“覆鹿尋蕉”比喻恍忽迷離,糊里糊涂或得失無常,一再失利
        覆鹿遺蕉
        同“覆鹿尋蕉”
        覆前戒后
        前事敗壞,足為后事鑒戒
        覆是為非
        猶言顛倒是非
        覆水不收
        見“覆水難收”
        覆水難收
        《后漢書·何進傳》:“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后以“覆水難收”喻事成定局,難以挽回
        覆雨翻云
        ①比喻玩弄手段,反復無常。②比喻世事變幻莫測
        http://zhidao.baidu.com/team/view/%E6%88%91%E4%BB%AC%E9%83%BD%E6%98%AF%E5%AD%A6%E9%9C%B8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39173.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