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的成語「恬淡寡欲」
成語“恬淡寡欲”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tian dan gua yu成語簡拼:TDGY
成語注音:˙ㄊ一ㄢ ˙ㄉㄢ ˙ㄍㄨㄚ ˙ㄩ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恬淡無欲
反義詞:追名遂利
成語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清靜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成語用法:恬淡寡欲作謂語、定語;指不追名遂利。
成語造句:貧道原是恬淡寡欲的,可惜這個頑徒,道行未深,經過京城繁華地面,信手揮霍。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五回
英文翻譯:be contented and indifferent to worldly gain
成語“恬淡寡欲”的擴展資料
1. “恬淡隱逸”是什么意思?恬淡一般指人的性格恬靜;恬靜淡泊。有時候也用于指生活。恬淡,漢語詞匯。注音:tián dàn釋義:一般指人的性格恬靜;恬靜淡泊。有時候也用于指生活。①不追求名利;淡泊——心懷恬淡│恬淡寡欲 ②恬靜;安適——勾起對鄉村恬淡生活的回憶。恬淡為上,勝而不美?!独献印诽竦景藏??!罴对亼选冯[居不仕,遁匿山林,也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隱居避世花之隱逸者。--宋. 周敦頤《愛蓮說》隱逸山林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恬淡寡欲近義詞
恬淡寡欲近義詞:恬淡無欲基本釋義恬淡:安靜閑適,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靜淡泊,沒有世俗的欲望。出 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恬淡寡欲的出處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薄际纠截毜涝恰?,可惜這個頑徒,道行未深,經過京城繁華地面,信手揮霍。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十五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追名遂利。同恬心寡欲,清心寡欲。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恬淡寡欲的讀音
恬淡寡欲:tián dàn guǎ yù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寡欲是什么意思
意思:指保持心地清凈,頭腦清醒冷靜,欲望少。?
讀音:guǎ yù
出處:《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翻譯:只看到事物原始狀態,以保持人們樸素無華的天性;減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們對巧利的欲望。
引用: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五:“李常真說:‘好好養養,幾天就好了,一要清心寡欲,二要斂性收心哪。’”
例句:恬淡寡欲不可信,逆耳忠言應記取。
擴展資料
相關成語:
1、清心寡欲?[ qīng xīn guǎ yù ] 清:清凈;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出 處:《后漢書·任隗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br>翻譯:隗字仲和,從小喜歡道教,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2、少私寡欲?[ shǎo sī guǎ yù ]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出 處:《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
翻譯:南越有一個邑,叫建德之國,人民愚蠢而樸素,欲望很少。
3、澹泊寡欲?[ dàn bó guǎ yù ]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圖名利。
出 處:三國·魏·曹植《蟬賦》:“實澹泊而寡欲兮,獨怡樂而長吟?!?br>翻譯:淡泊而無所求,獨自快樂的長吟,皦皦的聲音一聲響過一聲,好像忠貞之士高潔的心(在吟唱)。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形容名利淡漠,不看重,恬淡寡欲的詞語
中文名:淡泊名利解 釋:輕視外在的名聲與利益拼 音:dàn bó míng lì近義詞:坦蕩無私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道家恬淡寡欲的思想與儒家中存天理,滅人欲的...
一、“存天理,滅人欲”的幾處出處
出處一:“臣聞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異,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蓋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則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則其心私且邪?!保ā吨熳游募ぱ雍妥嘣罚?br>出處二:“仁義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則不求利而自無不利;殉人欲,則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四書集注·孟子》)
出處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學者須要于此體認省察之?!薄皩W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保ā?朱子語類》卷十三)
二、“天理” 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 指的是什么?“天理” 指的是什么? 朱熹認為: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義禮智,皆以四者相為用也?!?“理者有條理,仁義禮智皆有之?!?“大而天地萬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極陰陽之理也?!?“至于一草一木昆蟲之微,亦各各有理?!?“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天下萬物當然之則便是理。” “世間之物,無不有理,皆須格過?!?“天下之理,終而復始,所以恒而不窮。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惟隨時變異,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理只是這一個。道理則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只是一個理。理舉著,全無欠闕。且如言著仁,則都在仁上;言著誠,則都在誠上;言著忠恕,則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則都在忠信上。只為只是這個道理,自然血脈貫通?!?……
“天理”在朱熹的哲學思想中包含道理、規律、秩序、準則、規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還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萬物之常理,是事物本來的規律,是社會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疤斓刂?,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謂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別有個理,理外別有個心……竊謂天地無心,仁便是天地之心?!?“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 可見朱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描寫恬淡寡欲的詩句如題 謝謝了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同上)滿意請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