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有“之”字的成語「而立之年」

        2023年04月18日成語大全122

        成語“而立之年”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ér lì zhī nián
        成語簡拼:ELZN
        成語注音:ㄦˊ ㄌ一ˋ ㄓ ㄋ一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三十而立
        讀音糾正:而,不能讀作“ěr”。
        錯字糾正:而,不能寫作“兒”。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眮碜詆yjslw.com
        成語解釋:三十歲的代稱。
        成語用法:而立之年偏正式;作定語、狀語;指30歲。
        成語造句: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發奮讀書,所以他在后來創作了不少作品。
        英文翻譯:thirty years of age
        成語謎語:30歲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到現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成語“而立之年”的擴展資料

        1. 為什么把30叫而立之年
        這出于一句古語,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排擠后,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經歷衛、鄭、陳、晉等地碰壁后,在蔡國閑居,孔子與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說他從30歲開始立志弘道,到現在快七十歲沒能推銷出仁政,感慨萬千,宰予立即過來安慰孔子。
        〖詞目〗而立之年
        〖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解釋〗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后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譯文〗:“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br>〖示例〗魯迅《導師》:“凡自以為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br>〖譯文〗:凡是認為自己懂得人生道路的人,一般都過了30歲,略顯成熟的老態。
        擴展資料:
        相關年齡
        四十不惑——人到了40歲就沒有什么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50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另一種解釋: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實;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孔子),并非是一種對自己生命妥協的負面心態,而是對追尋學問、獲得人生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大道)?
        六十花甲——60在陰歷來算,已經天干地支一個輪回了,要認老了。
        六十耳順——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按照現代人的觀點,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觀點不同、欲望不同、處境不同、心態、情緒等的不同,言語表態等等都能夠釋然,容納了,但不等于接受了。耳順,而沒有寫心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而立之年來自gyjslw.com
        2. 而立之年而立之年,立的是什么?
        30而立,應該能在社會上站住腳,有穩定的工作來自gyjslw.com
        3. 三十歲是而立之年,那二十歲是什么年?
        二十弱冠。
        古代年齡稱謂小集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
        13歲稱豆蔻年華,
        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
        至出嫁稱梅之年,
        至30歲稱半老徐娘。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之年、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從心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90歲稱鮐背之年,
        80、90歲也合稱耄耋之年 ,
        100歲稱期頤,又可稱為人瑞。來自gyjslw.com
        4. ( )之年 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志學之年---十五歲(男)。
        及笄之年---十五歲(女)。
        二八年華---十六歲。
        花信之年---二十四歲。
        春秋鼎盛---壯年時期。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命之年---五十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
        花甲之年---六十歲。
        懸車之年---退休之年。
        從心之年---七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幼學之年.10歲
        舞勺之年.13歲
        志學之年.15歲(單髻.及髻.抓髻.)而立.壯室之年.30歲強仕之年.春秋鼎盛.40歲
        艾老.服官政.50歲杖鄉之年.耆年.60歲
        杖國之年.致仕之年.70歲杖朝之年.80歲
        齯齒.鮐背.凍梨.黃發.90歲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39521.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