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魚()()”的成語「知魚之樂」
成語“知魚之樂”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hī yú zhī lè成語簡拼:ZYZL
成語注音:ㄓ ㄩˊ ㄓ ㄌㄜ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莊子曰:‘盆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葑釉唬骸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樂:歡樂。比喻善于體會物情
成語用法:知魚之樂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知魚之樂”的擴展資料
1.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你又不是魚,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呢?
出處:春秋戰國莊子——《莊子.秋水》。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br>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br>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譯文:莊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交談。
莊子看著水里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br>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保ㄎ艺镜奈恢帽若~高)
擴展資料:
莊子,名周,字子休 ,號南華真人,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子等大體同時期,去世時享年83歲。
莊子祖上系楚國貴族,后因楚國動亂,祖上遷至宋國。莊子在宋國與老鄉惠子結識。莊子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幾乎一生退隱。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莊子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莊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稘h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相對主義,蔑視禮法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游》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內容來自gyjslw.com
2.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什么意思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意思是: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
【出處】《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先秦·佚名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就是魚的快樂?!被葑诱f:“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是快樂的?”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鼻f子說:“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你開始問我‘你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呢’的話,就說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來問我是從哪里知道的。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br>擴展資料
1、《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創作背景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一句漢語中常見的俗語。該典故出自《莊子·秋水》,用以告誡人們,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對別人妄加揣測,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義。
2、《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鑒賞
該文節選自《秋水》?!肚锼肥恰肚f子》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中心是討論人應怎樣去認識外物。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后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輕松閑適,詩意盎然。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人讀后會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外界的認識帶有欣賞的態度,將主觀的情意發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說惠子帶有邏輯家的個性,那么莊子則具有藝術家的風貌。內容來自gyjslw.com
3.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又不是魚,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呢?
出處:春秋戰國莊子——《莊子.秋水》。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br>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br>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譯文:莊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交談。
莊子看著水里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保ㄎ艺镜奈恢帽若~高)
擴展資料:
莊子,名周,字子休 ,號南華真人,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子等大體同時期,去世時享年83歲。
莊子祖上系楚國貴族,后因楚國動亂,祖上遷至宋國。莊子在宋國與老鄉惠子結識。莊子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幾乎一生退隱。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莊子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莊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漢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相對主義,蔑視禮法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游》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內容來自gyjslw.com
4. 知魚之樂是什么意思
譯文:莊子與惠子在濠水橋上游玩。莊子說:“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惠子道:“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魚,本來也不了解魚?!鼻f子又道:“請你從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怎么知道魚兒的快樂?’你這么問,說明你已經承認我知道魚的快樂,所以才會問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岸邊,知道魚是快樂的?!?br>內容來自gyjslw.com
5. 子非魚 安知魚之樂的寓意
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出自: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
譯文: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解讀:莊子在濠水橋上見到了橋下游動的游魚,覺得它們很快樂,惠施因此提出質疑,說莊子并不是魚,所以他并不知道魚到底快不快樂。
從認知的規律上來說,人和魚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魚的喜怒哀樂,所以這句話告訴人們,無論對待人還是對待物、事,都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去妄加揣測,你所認為的東西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擴展資料: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譯文:
莊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交談。莊子看著水里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鼻f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保ㄎ艺镜奈恢帽若~高)內容來自gyjslw.com
6.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原文
1、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讀音tiao二聲,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br>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 2、譯文
莊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橋上。
莊子說:“鰷魚游弋得很從容,這魚很快樂啊?!?br>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br> 惠子說:“我不是您,當然不知道您的感知;您也不是魚,您也不知道魚的快樂,這不就完了?!?br>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始時的話題,你剛才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這句話,就是說你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卻還來問我,我是在濠上知道的。”
3、作品簡介
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中“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出自《莊子.秋水》。說明了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二人的辯論言辭有詭辯之疑。內容來自gyjslw.com
7.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什么意思?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意思是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一、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tiáo)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二、譯文:
莊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交談。
莊子看著水里的鰷魚躍出說:“鰷魚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br>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哪里知道魚的快樂’等等,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躍出水面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br>擴展資料: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出自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中。說明了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
文章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認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透過為什么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又推進了一步。
強調了認識事物的復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知之不易和準確判斷的困難。
但篇文過分強調了事物變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認知過程中相對與絕對間的辯證關系,很容易導向不可知論,因而最終仍只能順物自化,返歸無為,這當然又是消極的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莊子·秋水內容來自gyjslw.com
8.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全文
《莊子 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br>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于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梢匝哉撜?,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內容來自gyjslw.com
9.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你不是魚,怎么能知道魚的快樂呢,你也不是我,又怎么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原文出自《莊子.秋水》 ? ?【原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譯文】: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被葑诱f:“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鼻f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br>內容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