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與過庭之訓相似類似的成語

        2023年04月19日成語大全132

        成語“過庭之訓”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過庭之訓
        成語讀音:guò tíng zhī xùn
        成語簡拼:GTZX
        成語注音:ㄍㄨㄛˋ ㄊ一ㄥˊ ㄓ ㄒㄨㄣ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晉 袁宏《后漢紀 安帝紀上》:“萇少長藩國,內無過庭之訓,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成語用法:過庭之訓偏正式;作賓語;指父親的教誨。
        成語造句:宋·張元幹《賀陳都丞除刑部侍郎啟》:“夙奉過庭之訓,克遵良冶之傳?!?br>英文翻譯:father's instructions

        成語“過庭之訓”的擴展資料

        1. 過庭之訓的意思
        釋義:指父親的教誨。
        一、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季氏》
        二、原文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幫硕鴮W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br>三、譯文
        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里聽到過什么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br>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么說話?!一厝ゾ蛯W《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里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f:‘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一厝ゾ蛯W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br>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有三方面的收獲,聽了關于《詩》的道理,聽了關于禮的道理,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br>擴展資料
        賞析: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論語》中保留了一些人們對孔子師徒的批評諷刺,有的作了辯駁,有的沒有回答。其駁議辯難部分對后世很有影響,如《答客難》等設為主客問答進行辯難的小賦,都從《論語》受到啟發,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現了儒家對自我價值的肯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論語·季氏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庭之訓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過庭語典故發生的地點
        過庭(過庭之訓)指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典出孔子?!墩撜Z·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蓖?,指的是自己家的庭院??鬃蛹仪?,故而過庭之訓發生在曲阜孔子老家。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顏勤禮碑
        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長史上護軍顏公神道碑 君諱勤禮,字敬,瑯琊臨沂人。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事見《梁》、《齊》、《周書》。曾祖諱協,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學》有傳。祖諱之推,北齊給事黃門侍郎,隋東宮學士,《齊書》有傳。始自南入北,今為京兆長安人。父諱思魯,博學善文,尤工詁訓。仕隋司經局校書、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臻屢屈焉。學書,黃門傳《集序》,君自作。后加逾岷將軍。太宗為秦王,精選僚,拜記室參軍,加儀同。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顏郎是也,更唱者二十馀首。《溫大雅傳》云:“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仁東宮,弟愍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愍楚弟游秦與彥將俱典秘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后職位,溫氏為盛?!笔戮摺秶贰?。君幼而朗悟,識量宏遠,工於篆籀,尤精詁訓,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義寧元年十一月,從太宗平京城,授朝散大夫勛,解褐秘書省校書郎。武德中授右領左右府鎧曹參軍,九年十一月授輕車都尉兼直秘書省。貞觀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參軍事,六年七月授佐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轉太子直監,加崇賢館學士。官廢,出補蔣王文學、宏文館學士。永徽元年三月制曰:“君學藝優敏,宜加獎擢,乃拜陳王,學士如故?!边w曹王友。 無何,拜秘書省著作郎。君與兄秘書監師古、禮部侍郎相時齊名,秘監與君同時為崇賢宏文館學士,禮部為天策府學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於司經局校定經史。太宗嘗圖畫崇賢諸文學士,命秘監為贊,以君秘監兄弟,不宜相述,乃命中書舍人蕭鈞特贊君曰:“依仁服義,懷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終日。 德彰素里,行成蘭室,鶴鑰馳譽,龍樓委質?!碑敶鷺s之。六年以后夫人兄中書令柳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彷徨的原文
         《彷徨》目錄
          
        《祝?!?《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 《肥皂》《長明燈》 《示眾》 《高老夫子》 《孤獨者》 《傷逝》 《弟兄》《離婚》
          
        《祝?!穼懴榱稚┖翢o希望、就是有點希望也要被撲滅的一生;   
          
        《在酒樓上》寫曾經激進的青年呂緯甫,最終回到子曰詩云的教授之中;   
          
        《幸福的家庭》其實在經濟的壓迫之下并不幸福;   
          
        《肥皂》則諷刺了一個或者幾個貌似正人君子的中年夫子,他們看見一個行乞的十七八歲的女子,就想著如果用肥皂把她洗洗那又如何?而四銘就因著這個潛在的意識,竟也買了塊綠色的肥皂;   
          
        《長明燈》中的瘋子瘋瘋傻傻,他就是要把廟里的長明燈打滅,被阻了,他就說:“我放火?!弊詈螅捅凰氖宀L輩鎖在廟里的廂房之中;   
          
        《示眾》依然寫的是看客。中國人永遠只是看客,只會當看客??戳?,就散了。不問被看者為什么示眾,也不問自己為什么要看。只是要看,便看了;   
          
        《高老夫子》某天終于“洋”了起來,俄國有高爾基,那么他自然就可以改名叫“高爾礎”,不是基礎么?有基必有礎。他能叫高爾基,我為什么不能叫高爾礎?成了高爾礎后,他就自覺“高大“起來,覺得不能與往日的麻友相提并論。然而最終他發現自己沒有“高爾什么”的天份,他連書也教不了,又經不住麻雀牌的誘惑,也經不住籠一把吃冤大頭的誘惑,終于還是上了牌桌;《孤獨者》中的魏連殳是魯迅特別用心地描寫的一個。那是一個曾經大覺悟的人,似乎已經參透了人生的一切。他對大人們不屑一顧,小孩子們卻又不理他。他曾經潦倒不堪,似在堅持著什么,又突然搖身一闊。在咯血中大把大把地花著做參議而闊起來的錢。他死了,好像死了才干凈,才解脫。魯迅其實是用著一種大悲哀的筆調來寫這個人的,這里面也寄托著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這樣蒼涼,人生就是這樣無望,想找一條路,然而終于找不到,他只有死;   
          
        《傷逝》不僅僅是在談論經濟對于愛情的重要性,它實質上是在探討愛情是否可以長久。而經濟的窘迫困頓只是一個極現實極真實的誘因。因著這個誘因,愛情就無疑成為幻滅。傷逝了,這傷逝凄慘得令人傷感;   
          
        《兄弟》似乎是在諷刺那種貌似親睦的兄弟情份,   
          
        《離婚》就純一個鄉下女人的不幸了。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個愛姑在“七大爺”的威嚴之下,竟不敢說她早已想好的話了。有什么辦法呢?他們是官,且有勢。而她,只是一個鄉下人。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有關于“過”的成語有哪些
        【過從甚密】過從:交往,來往。指交往頻繁,關系密切。
        【過都歷塊】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指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過耳春風】經過耳邊的春風。比喻聽話的人不重視,或認為不值得聽。
        【過而能改】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過耳秋風】吹過耳邊的秋風。比喻無實際作用的身外之物。
        【過耳之言】聽來的傳言不值得認真對待。
        【過府沖州】行經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
        【過關斬將】比喻不斷戰勝對手與克服困難。
        【過河拆橋】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化存神】過:經過;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過河卒子】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過江名士多如鯽】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于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非常多。
        【過江名士多如鲗】鲗:烏賊,墨魚。形容多而紛亂。
        【過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過江之鯽】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于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非常多。
        【過門不入】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過目不忘】看過就不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
        【過目成誦】成誦:能背誦??催^一遍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過路財神】比喻暫時經手大量錢財的人。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過橋抽板】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橋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過去未來】已往的和今后的。
        【過情之譽】過情:超出實情。指超出實際,名不副實的的贊美。
        【過盛必衰】過分的興盛必定會向衰敗轉化。
        【過時黃花】黃花:菊花。重陽節后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過甚其辭】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過甚其詞】詞:話,言詞;甚:超過。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過市招搖】市:鬧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搖:張揚炫耀。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過屠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同“過屠門而大嚼”。
        【過屠門而大嚼】屠門: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過五關,斬六將】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過五關斬六將】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過為已甚】過:過分;為:做;已甚:過頭。做得太過分。
        【過隙白駒】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過猶不及】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過意不去】心中很不安,感到抱歉。
        【過眼云煙】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過眼煙云】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過則勿憚改】過:過錯;憚:害怕。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文言文《晉書.王羲之傳》
        1、他曾去門生家里,見到幾案光滑干凈,就在上面寫字,一半是楷書一半是草書。
        2、 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羲之開始時,書法不如庚翼、郗愔,到他晚年時才變得好了。
        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曾經用章草回信給庾亮,而庾翼深深嘆服,于是寫信給羲之說:“我以前有伯英的章草十張,南渡過江后流離顛沛,于是丟失了,常常感嘆好的書法作品永遠消失了。忽然見到先生回給我哥的信,我的精神才又充沛了,回復到以前的狀態?!?br>晉書列傳第五十王羲之(子玄之凝之徽之徽之子楨之徽之弟操之獻之)許邁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累遷長史。亮臨薨,上疏稱羲之清貴有鑒裁。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勸使應命,乃遺羲之書曰:“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至如足下出處,正與隆替對,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幸徐求眾心。卿不時起,復可以求美政不?若豁然開懷,當知萬物之情也?!濒酥靾髸唬骸拔崴刈詿o廊廟志,直王丞相時果欲內吾,誓不許之,手跡猶存,由來尚矣,不于足下參政而方進退。自兒娶女嫁,便懷尚子平之志,數與親知言之,非一日也。若蒙驅使,關隴、巴蜀皆所不辭。吾雖無對之能,直謹守時命,宣國家威德,固當不同于凡使,必令遠近咸知朝廷留心于無外,此所益殊不同居護軍也。漢末使太傅馬日磾慰撫關東,若不以吾輕微,無所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br>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時殷浩與桓溫不協,羲之以國家之安在于內外和,因以與浩書以戒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復圖再舉,又遺浩書曰:
        知安西敗喪,公私惋怛,不能須臾去懷,以區區江左,所營綜如此,天下寒心,固以久矣,而加之敗喪,此可熟念。往事豈復可追,顧思弘將來,令天下寄命有所,自隆中興之業。政以道勝寬和為本,力爭武功,作非所當,因循所長,以固大業,想識其由來也。
        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于當。今軍破于外,資竭于內,?;粗痉菑退埃^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
        使君起于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舉,未能事事允稱。當董統之任而敗喪至此,恐闔朝群賢未有與人分其謗者。今亟修德補闕,廣延群賢,與之分任,尚未知獲濟所期。若猶以前事為未工,故復求之于分外,宇宙雖廣,自容何所!知言不必用,或取怨執政,然當情慨所在,正自不能不盡懷極言。若必親征,未達此旨,果行者,愚智所不解也。愿復與眾共之。
        復被州符,增運千石,征役兼至,皆以軍期,對之喪氣,罔知所厝。自頃年割剝遺黎,刑徒竟路,殆同秦政,惟未加參夷之刑耳,恐勝廣之憂,無復日矣。
        又與會稽王箋陳浩不宜北伐,并論時事曰:
        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于當年,何得不輕重而處之也。今雖有可欣之會,內求諸己,而所憂乃重于所欣?!秱鳌吩疲骸白苑鞘ト?,外寧必有內憂?!苯裢獠粚?,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于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擬議乎!
        夫廟算決勝,必宜審量彼我,萬全而后動。功就之日,便當因其眾而即其實。今功未可期,而遺黎殲盡,萬不余一。且千里饋糧,自古為難,況今轉運供繼,西輸許洛,北入黃河。雖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憂,便以交至。今運無還期,征求日重,以區區吳越經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內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張,令殷浩、荀羨還據合肥、廣陵,許昌、譙郡、梁、彭城諸軍皆還?;?,為不可勝之基,須根立勢舉,謀之未晚,此實當今策之上者。若不行此,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安危之機,易于反掌,考之虛實,著于目前,愿運獨斷之明,定之于一朝也。
        地淺而言深,豈不知其未易。然古人處閭閻行陣之間,尚或干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存亡所系,決在行之,不可復持疑后機,不定之于此,后欲悔之,亦無及也。
        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當年,而未允物望,受殊遇者所以寤寐長嘆,實為殿下惜之。國家之慮深矣,??治閱T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游將不止林藪而已。愿殿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可謂以亡為存,轉禍為福,則宗廟之慶,四海有賴矣。
        時東土饑荒,羲之輒開倉振貸。然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憂甚,羲之每上疏爭之,事多見從。又遺尚書仆射謝安書曰:
        頃所陳論,每蒙允納,所以令下小得蘇息,各安其業。若不耳,此一郡久以蹈東海矣。
        今事之大者未布,漕運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當歲終考其殿最。長吏尤殿,命檻車送詣天臺。三縣不舉,二千石必免,或可左降,令在疆塞極難之地。
        又自吾到此,從事常有四五,兼以臺司及都水御史行臺文符如雨,倒錯違背,不復可知。吾又瞑目循常推前,取重者及綱紀,輕者在五曹。主者蒞事,未嘗得十日,吏民趨走,功費萬計。卿方任其重,可徐尋所言。江左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之,況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
        倉督監耗盜官米,動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后便斷,而時意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余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也。
        自軍興以來,征役及充運死亡叛散不反者眾,虛耗至此,而補代循常,所在凋困,莫知所出。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則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輒令其家及同伍課捕。課捕不擒,家及同伍尋復亡叛。百姓流亡,戶口日減,其源在此。又有百工醫寺,死亡絕沒,家戶空盡,差代無所,上命不絕,事起成十年、十五年,彈舉獲罪無懈息而無益實事,何以堪之!謂自今諸死罪原輕者及五歲刑,可以充此,其減死者,可長充兵役,五歲者,可充雜工醫寺,皆令移其家以實都邑。都邑既實,是政之本,又可絕其亡叛。不移其家,逃亡之患復如初耳。今除罪而充雜役,盡移其家,小人愚迷,或以為重于殺戮,可以絕奸。刑名雖輕,懲肅實重,豈非適時之宜邪!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聞而甚喜。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崩讶缙溲裕烁傎I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濒酥畷醪粍兮滓?、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br>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一別而去。先是,羲之常謂賓友曰:“懷祖正當作尚書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會稽,便自邈然。”及述蒙顯授,羲之恥為之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行人失辭,大為時賢所笑。既而內懷愧嘆,謂其諸子曰:“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檢察會稽郡,辯其刑政,主者疲于簡對。羲之深恥之,遂稱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兇,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炙劳鰺o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貪冒茍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以樂死?!敝x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濒酥唬骸澳暝谏S?,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背⒁云涫目?,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為丹陽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帷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惔曰:“卿若知吉兇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倍瞬⒂欣⑸?。
        初,羲之既優游無事,與吏部郎謝萬書曰:
        古之辭世者或被發陽狂,或污身穢跡,可謂艱矣。今仆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
        頃東游還,修植桑果,今盛敷榮,率諸子,抱弱孫,游觀其間,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娛目前。雖植德無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蛞暂p薄,庶令舉策數馬,仿佛萬石之風。君謂此何如?
        比當與安石東游山海,并行田視地利,頤養閑暇。衣食之余,欲與親知時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里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甚欲希風數子,老夫志愿盡于此也。
        萬后為豫州都督,又遺萬書誡之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俯同群辟,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愿君每與士之下者同,則盡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復何有,而古人以為美談。濟否所由。實在積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萬不能用,果敗。
        年五十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隸,仕歷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王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凝之彌篤。孫恩之攻會稽,僚佐請為之備。凝之不從,方入靖室請禱,出語諸將佐曰:“吾已請大道,許鬼兵相助,賊自破矣?!奔炔辉O備,遂為孫所害。
        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庇謫枺骸肮軒遵R?”曰:“不知馬,何由知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嘗從沖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馬排入車中,謂曰:“公豈得獨擅一車!”沖嘗謂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當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視,以手柱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耳?!?br>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嘆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騿柶涔?,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嘗居山陰,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獨酌酒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逵。逵時在剡,便夜乘小船詣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安道邪!”雅性放誕,好聲色,嘗夜與弟獻之共讀《高士傳贊》,獻之賞井丹高潔,徽之曰:“未若長卿慢世也?!逼浒吝_若此。時人皆欽其才而穢其行。
        后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俱病篤,時有術人云:“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被罩^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余年代之?!毙g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余亦卒。子楨之。
        楨之字公干,歷位侍中、大司馬長史?;感樘荆籍吋?,問楨之:“我何如君亡叔?”在坐咸為氣咽。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币蛔詯?。
        操之字子重,歷侍中、尚書、豫章太守。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不競?!遍T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鲍I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彼旆饕露?。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笨蛦柶涔?,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比和刁@走。
        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后當復有大名?!眹L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笢貒L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嘗經吳郡,聞顧辟強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強方集賓友,而獻之游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強勃然數之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北泸尦鲩T。獻之傲如也,不以屑意。
        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太元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陵云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余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獻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卑菜觳恢啤0灿謫栐唬骸熬龝稳缇易??”答曰:“故當不同?!卑苍唬骸巴庹摬粻枴!贝鹪唬骸叭四堑弥 睂こㄍ④?、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
        及安薨,贈禮有同異之議,惟獻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勛。獻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泮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勛既融,投AX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圣明??计錆撥S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俊輔,義篤于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毙⑽涞鬯旒影彩舛Y。
        未幾,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對曰:“不覺余事,惟憶與郗家離婚?!鲍I之前妻,郗曇女也。俄而卒于官。安僖皇后立,以后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感艕燮涓缸訒?,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始羲之所與共游者許邁。
        許邁,字叔玄,一名映,丹陽句容人也。家世士族,而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未弱冠,嘗造郭璞,璞為之筮,遇《泰》之《大畜》,其上六爻發。璞謂曰:“君元吉自天,宜學升遐之道?!睍r南海太守鮑靚隱跡潛遁,人莫之知。邁乃往候之,探其至要。父母尚存,未忍違親。謂余杭懸溜山近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岳,陳安世、茅季偉常所游處,于是立精舍于懸溜,而往來茅嶺之洞室,放絕世務,以尋仙館,朔望時節還家定省而已。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遂攜其同志遍游名山焉。初采藥于桐廬縣之桓山,餌術涉三年,時欲斷谷。以此山近人,不得一,四面籓之,好道之徒欲相見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常服氣,一氣千余息。永和二年,移入臨安西山,登巖茹芝,眇爾自得,有終焉之志。乃改名玄,字遠游。與婦書告別,又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之事焉。羲之造之,未嘗不彌日忘歸,相與為世外之交。玄遺羲之書云:“自山陰南至臨安,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之徒,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濒酥詾橹畟?,述靈異之跡甚多,不可詳記。玄自后莫測所終,好道者皆謂之羽化矣。
        贊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末代去樸歸華,舒箋點翰,爭相跨尚,競其工拙。伯英臨池之妙,無復余蹤;師宜懸帳之奇,罕有遺跡。逮乎鐘王以降,略可言焉。鐘雖擅美一時,亦為回絕,論其盡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纖濃,分疏密,霞舒云卷,無所間然。但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語其大量,以此為瑕。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歙!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臥王蒙于紙中,坐徐偃于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邪!此數子者,皆譽過其實。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
        參考譯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處。長大后,他很善于辯論,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一人。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后,對都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拘謹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倍艰b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币淮蚵?,原來是王羲之??よb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羲之很喜歡服藥頤養性情,不喜歡在京城,剛到浙江,便有終老于此的志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未做官時就住在這里。還有孫綽、李充等人,皆以文章蓋世,他們都在這里建有住宅,與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樣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集,并親自作序,來抒發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于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準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后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還有一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篚木矮桌潔凈光滑,就在上面寫起字來,一半楷書,一半草體。后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刮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注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稱;“我的書法和鐘瑤相比,可以說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庇衷泴懶沤o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樣沉迷于書法,也不一定比他差?!?br>驃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門。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號角聲,總以為王羲之來看望自己,連忙灑掃以待,這樣過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顧,王述深以為遺憾?!?br>我好費勁弄到的
        這是你要的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于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準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后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過庭之訓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過庭之訓讀音:guò tíng zhī xùn解釋:用以指父親的教誨。出自:《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闭Z法:偏正式;作賓語;指父親的教誨。例句:父親的過庭之訓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王羲之詩文
        單講詩歌的話,傳世的應該僅此一篇。
          月儀
          日往月來,元正首祚。太簇告辰,微陽始布。罄無不宜,和神養素。
          他傳世的作品賦、書、帖、箋之類的更多一些,也幾乎非詩這種體裁。以下二首類似王勃滕王閣序,佳句頗多但嚴格講非詩歌。
          為會稽內史稱疾去郡於父墓前自誓文
          維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兇,不蒙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乏,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推賢之義,每仰詠老氏、周任之誡,常恐死亡無日,憂及宗祀,豈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深谷。止足之分,定之於今。謹以今月吉辰肆筵設席,稽顙歸誠,告誓先靈。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貪冒茍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
          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流形骸之外。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关M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被訓的很嚴重的成語
        【肌無完膚】: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體無完膚】: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帶“過”的詞語
        八仙過海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民間因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諺語。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白駒過隙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百代過客 指時間永遠流逝。
        閉閣思過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合思過 指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門思過 過:過失。關起門來反省。
        補過拾遺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補過飾非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不過爾爾 爾(前):如此,這樣;爾(后):通“耳”,罷了。不過這樣罷了。有輕視人的意思。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才過屈宋 屈、宋:戰國楚文學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極高。
        才氣過人 才:才能;氣:氣魄。才能氣魄勝過一般的人。
        才識過人 才能和見識超過一般人。
        操之過蹙 猶言操之過急。指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操之過激 指處事過于激烈。
        操之過急 操:做,從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操之過切 指處事過于急切。
        朝過夕改 形容改正錯誤快。
        齒過肩隨 指尊禮長者。
        恥言人過 以議論別人的過錯為可恥。
        沖州過府 指跑碼頭,闖江湖。也形容經歷豐富,見過世面。
        窗間過馬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大喜過望 過:超過;望:希望。結果比原來希望的還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代人受過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當面錯過 面對面地失去了機會。
        刀過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開。形容事情順利解決。
        得過且過 且: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
        東風過耳 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同“東風射馬耳”。
        豐屋之過 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同“豐屋之戒”。
        風流罪過 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福過災生 幸福到了極點就轉化為災禍。
        改過不吝 吝:可惜。改正錯誤態度堅決,不猶豫。
        改過從善 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改過遷善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改過自新 自新:自覺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改過作新 指毫無保留地改正過錯。同“改過自新”。
        肝膽過人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攻過箴闕 指責過錯,針砭缺失。
        供過于求 供給的數量超過需要的數量。
        觀過知仁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過從甚密 過從:交往,來往。相互往來很多,關系密切。
        過都歷塊 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指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過而能改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過府沖州 行經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
        過河拆橋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河卒子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過化存神 過:經過;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
        過江之鯽 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于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非常多。
        過街老鼠 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過路財神 比喻暫時經手大量錢財的人。
        過門不入 過:路過;入:進入。路過家門卻不進去。形容恪盡職守,公而忘私。
        過目不忘 看過就不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
        過目成誦 成誦:能背誦??催^一遍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
        過橋拆橋 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過橋抽板 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過甚其詞 詞:話,言詞;甚:超過。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過甚其辭 指話說得過分,不符合實際情況。
        過時黃花 黃花:菊花。重陽節后的菊花。比喻過了時的或失去意義的事物。
        過市招搖 市:鬧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搖:張揚炫耀。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過庭之訓 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過屠大嚼 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同“過屠門而大嚼”。
        過屠門而大嚼 屠門: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過為已甚 過:過分;為:做;已甚:過頭。做得太過分。
        過五關,斬六將 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將。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過五關斬六將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過隙白駒 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過眼煙云 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過眼云煙 從眼前飄過的云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過猶不及 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護過飾非 掩護錯誤、文飾過失。
        怙過不悛 指堅持錯誤不改。
        悔過自新 悔:悔改;過:錯誤;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诤抟郧暗倪^失,決心重新作人。
        悔過自責 追悔過錯,譴責自己。
        計功補過 計:考定;失:過失??级ㄒ粋€人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
        計過自訟 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
        記功忘過 指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同“記功忘失”。
        將功補過 將:用。用功勞來補償過錯。
        將功折過 拿功勞補償過失。同“將功折罪”。
        撟抂過正 矯枉過正。指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
        撟枉過正 指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
        矯枉過當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矯枉過正 矯:扭轉;枉:彎曲。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矯枉過直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矯枉過中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救過不給 猶救過不贍。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救過不贍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救過不暇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同“救過不贍”。
        駒光過隙 指光陰易逝。
        老鼠過街 比喻害人的東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列功覆過 羅列功績,掩蓋過錯。
        瞞天過海 用欺騙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動。
        漫天過海 形容沒有邊際。
        蒙混過關 用欺騙的手段逃過關口。
        名過其實 名聲超過實際才能。
        名聲過實 名聲超過實際。指虛有其名。
        泥菩薩過江 表示連自己也保不住,更談不上幫助別人。
        飄風過耳 比喻對某件事情漠不關心或不當一回事。
        飄洋過海 渡過海洋。多指去異國他鄉或遠處。
        騏驥過隙 形容時間過得飛快。
        棄過圖新 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棄瑕忘過 指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遷善改過 指改正過失而向善。
        青過于藍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同“青出于藍”。
        秋風過耳 象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己無關,毫不再意。
        求過于供 需求多而供應量少。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容頭過身 只要頭容得下,身子就過得去。比喻得過且過。
        如風過耳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三過其門而不入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赦過宥罪 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
        神經過敏 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聲聞過情 名聲超過實際。
        時過境遷 遷:變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變化。
        使功不如使過 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使愚使過 使:用;愚:笨。用人所短,為己服務。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以發揮他的長處。
        事不過三 指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
        事過景遷 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同“事過境遷”。
        事過境遷 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事過情遷 隨著事情過去,對該事的感情、態度也起了變化。
        飾非遂過 粉飾錯誤,養成過失。
        飾非文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掩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同“飾非文過”。
        飾非養過 粉飾錯誤,養成過失。同“飾非遂過”。
        水過鴨背 比喻事過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順過飾非 指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駟之過蠙 用以比喻光陰飛逝。同“駟之過隙”。
        駟之過隙 用以比喻光陰飛逝。
        遂非文過 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錯。
        談過其實 猶言言過其實。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后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退思補過 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枉矯過激 猶言矯枉過正。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微過細故 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委過于人 形容嫁禍給別人。
        文過其實 文辭浮夸,不切實際。
        文過飾非 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文過遂非 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聞過則喜 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行不貳過 指犯過的錯誤不再犯。
        煙云過眼 象煙云在眼前一晃而過。比喻事物很快就成為過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
        言過其實 實:實際。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后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言之過甚 話說得太過頭了。
        掩鼻而過 捂著鼻子走過去。形容對腥臭骯臟的東西的嫌惡。
        掩過飾非 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掩過揚善 指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同“掩惡揚善”。
        雁過拔毛 大雁飛過時也能拔下毛來。原形容武藝高超。后比喻人愛占便宜,見有好處就要乘機撈一把。
        雁過撥毛 ①比喻武藝高強。②比喻經手辦事便撈點好處。
        雁過留聲 比喻留名聲于身后。
        衣錦過鄉 舊指富貴以后回到故鄉。含有向鄉里夸耀的意思。
        以功補過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引過自責 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并作自我批評。
        有過之,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不會不如。
        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不會不如。
        有過之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雨過天青 雨后轉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雨過天晴 雨后轉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云過天空 云彩飄過之后,天上格外空闊。比喻事情已經過去,一切恢復平靜。
        云煙過眼 象煙云在眼前一晃而過。比喻事物很快就成為過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也指榮華富貴轉眼已成過去。
        招搖過市 招搖:張揚炫耀;市:鬧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枕席過師 師:軍隊。軍隊從橋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過那樣安穩而容易。
        知過必改 認識到自己錯了就一定要改。
        知過能改 認識到自己錯了就能夠改正。
        走過場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開頭是“庭”字的成語有什么?
        開頭是“庭”的成語庭無留事。
        帶“庭”的成語大庭廣眾、分庭伉禮、過庭之訓、?門庭若市
        1、【成語】: 庭無留事
        【拼音】: tíng wú liú shì
        【解釋】: 庭:公庭。官府衙門內沒有積壓下來的事情。形容辦事及時,效率高,不拖拉。
        【出處】: 《舊唐書·李適之傳》:“適之雅好賓友,飲酒一斗不亂,夜則宴賞,晝決公務,庭無留事?!?br>【舉例造句】: 映以右諫議大夫知杭州。映臨決蜂銳,庭無留事。
        2、【成語】: 大庭廣眾
        【拼音】: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解釋】: 大庭:寬大的場地;廣眾:為數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
        【出處】: 《孔叢子·公孫龍》:“使此人于廣庭大眾之中,見侮而不敢斗,王將以為臣乎?”
        【舉例造句】: 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喧揚起來?
        3、【成語】: 分庭伉禮
        【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解釋】: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同“分庭抗禮”。
        【出處】: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br>4、【成語】: 過庭之訓
        【拼音】: guò tíng zhī xùn
        【解釋】: 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出處】: 《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睗h·蔡邕《郡掾吏張玄祠堂碑》:“掾孫翻,以貞固之質,受過庭之訓?!?br>【舉例造句】: 仆世承門之業,受過庭之訓,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5、【成語】: 門庭若市
        【拼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釋】: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F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齊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子市朝,闖寡人之開者,受下賞?!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br>【舉例造句】: 聲價最高,門庭若市者,如常熟則高丘、湖田、退墾橋、烏船頭等女巫。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與庭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大庭廣眾、
        大相徑庭、
        門庭若市、
        分庭抗禮、
        埽穴犂庭、
        犂庭掃穴、
        犁庭掃閭、
        大有逕庭、
        玉階彤庭、
        面折庭爭、
        廣眾大庭、
        詩庭之訓、
        黍秀宮庭、
        椿庭萱室、
        過庭之訓、
        謝庭蘭玉、
        門庭赫奕、
        廣庭大眾、
        改換門庭、
        門庭如市、
        分庭伉禮、
        初寫黃庭、
        日角龍庭、
        郗家庭樹、
        秦庭朗鏡、
        發言盈庭、
        前庭懸魚、
        鸞鵠在庭、
        面爭庭論、
        掃穴犁庭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3. 與庭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大庭廣眾、
        大相徑庭、
        門庭若市、
        分庭抗禮、
        埽穴犂庭、
        犂庭掃穴、
        犁庭掃閭、
        大有逕庭、
        玉階彤庭、
        面折庭爭、
        廣眾大庭、
        詩庭之訓、
        黍秀宮庭、
        椿庭萱室、
        過庭之訓、
        謝庭蘭玉、
        門庭赫奕、
        廣庭大眾、
        改換門庭、
        門庭如市、
        分庭伉禮、
        初寫黃庭、
        日角龍庭、
        郗家庭樹、
        秦庭朗鏡、
        發言盈庭、
        前庭懸魚、
        鸞鵠在庭、
        面爭庭論、
        掃穴犁庭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4. 第二個字是庭的成語
        大庭廣眾】大庭:寬大的場地;廣眾:為數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
        分庭抗禮】庭:庭院;抗禮:平等行禮。原指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F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
        廣庭大眾】廣庭:寬大的場所。眾人聚集的公共場所。
        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犁庭掃穴】犁平敵人的大本營,掃蕩他的巢穴。比喻徹底摧毀敵方。
        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F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前庭懸魚】比喻不吃請,不受賄。
        秦庭之哭】原指向別國請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別人救助。
        謝庭蘭玉】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椿庭萱室】指父母。
        分庭伉禮】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同“分庭抗禮”。
        犁庭掃閭】犁平他的庭院,掃蕩他的村莊。比喻徹底摧毀敵方。庭:庭院。掃:掃蕩。閭:里巷的門。
        門庭赫奕】門庭:指家庭社會地位。赫奕:盛大。形容人地位、名聲顯赫。
        門庭如市】門:家門;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
        詩庭之訓】指父訓。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5. 過和是什么成語故事
        沒有與“過 和”相關的成語!『包含有“過”字的成語』“過”字開頭的成語:(共29則) [g] 過從甚密 過都歷塊 過而能改 過府沖州 過河拆橋 過化存神 過河卒子 過街老鼠 過江之鯽 過路財神 過門不入 過目不忘 過目成誦 過橋抽板 過橋拆橋 過時黃花 過甚其詞 過甚其辭 過市招搖 過屠大嚼 過屠門而大嚼 過庭之訓 過五關,斬六將 過五關斬六將 過為已甚 過隙白駒 過猶不及 過眼煙云 過眼云煙 第二個字是“過”的成語:(共56則) [b] 不過爾爾 補過飾非 補過拾遺 [c] 齒過肩隨 才過屈宋 [d] 得過且過 刀過竹解 [f] 福過災生 [g] 改過不吝 改過從善 改過遷善 供過于求 攻過箴闕 觀過知仁 改過自新 改過作新 [h] 怙過不悛 護過飾非 悔過自新 悔過自責 [j] 救過不給 救過補闕 救過不贍 救過不暇 計過自訟 [m] 名過其實 [q] 棄過圖新 求過于供 青過于藍 [s] 時過境遷 事過景遷 事過境遷 三過其門而不入 事過情遷 順過飾非 水過鴨背 赦過宥罪 [t] 談過其實 [w] 文過其實 文過飾非 文過遂非 微過細故 委過于人 聞過則喜 [y] 雁過拔毛 雁過撥毛 雁過留聲 言過其實 掩過飾非 云過天空 掩過揚善 引過自責 [z] 知過必改 走過場 知過能改 朝過夕改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40516.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