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如椽之筆」
“如椽之筆”的成語故事:
東晉文人王珣從小才思敏捷,膽識過人,20歲時擔任大司馬桓溫的主簿。他經常是口若懸河,下筆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送給他一支像椽子那樣大的筆,預感有大手筆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為晉孝武帝寫祭文如椽巨筆的意思
“如椽巨筆”指像椽子一般粗大巨大的筆,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出自唐代房玄齡《晉書·王珣傳》。
原文:
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倍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
譯文:
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桿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覺驚異。他對人說:“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冊之類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
擴展資料
《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晉書》同其他各史相比,有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作者的眾多。
《晉書》作者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這在歷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見的。有這樣一支作者隊伍,是《晉書》之所以能夠超過以往各家晉史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特點是體例的創新。
《晉書》有“載記”三十卷。載記是記述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政即“十六國”史事的形式,這是《晉書》在紀傳體史書體例上的一個創造。
《晉書·載記》作為全書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而且對于表現多民族國家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歷史面貌有深遠的意義。
第三個特點是補舊史之不足。
《三國志》有紀、傳而無志,而《晉書》中的志,多從三國時期寫起,關于曹魏屯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經營西北,及晉朝占田制多有著墨?!妒池浿尽分v東漢、三國時代的經濟發展,可補《后漢書》、《三國志》之不足。
第四個特點是記載完備。
唐之前的各晉史,或僅記西晉一朝史事,或雖兼記兩晉史事,但對十六國史事則無門記述。與唐之前的各晉史相比,《晉書》的內容較為詳盡且廣博,紀傳中收錄的大量詔令、奏疏、書札及文章,雖冗長,但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如椽巨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什么來之筆成語,
【成語】神來之筆【拼音】shén lái zhī bǐ【近義詞】妙筆生花、 點睛之筆【反義詞】詞不達意、 詞不答意【釋義】由神靈幫助而寫出的作品。 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境鎏帯俊斑@三張東西;我自己畫的也覺得意;真是神來之筆?!薄濉酋氯恕抖昴慷弥脂F狀》【例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以簡潔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組合了人們常見的幾種事物,勾勒出意境深遠的深秋畫面,真可謂是神來之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神筆馬良中的筆是不是傳說中的文昌筆
文昌筆是寫文章的,而不是畫畫的。《神筆馬良》是上世紀50年代的作品,不是古代神話。
夢筆如椽:東晉王珣,文章本已寫得不錯,跟殷仲堪、徐邈等人齊名,并且“以才學文章見昵于帝”,很得孝武帝的賞識。一次,夢見有人把如屋椽似的巨筆送給他,醒后,他頓感文才倍增。跟別人說:“此當有大手筆事(意即:最近將有重要文章要我去寫?!P者)?!辈痪?,孝武帝死,一切哀冊謚議,都是他所起草。由于這則故事的流傳,故爾至今人們還用“如椽之筆”、“大手筆”來贊揚一些有成就的文學家筆力的雄健。
夢五色筆:這是南朝江淹的故事。江淹曾在宋、齊、梁三朝當過官,是南朝的重要文學家。他所寫的抒情小賦如《恨賦》、《別賦》等,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赌鲜贰吩d這位文學家的頗為神奇而曲折的遭遇:他小的時候,頗好文學。一次作夢,夢一神人授給他五色筆。從此,他“文藻日新”,每寫一篇,便廣為傳播。晚年,一次在冶亭住宿,又做一夢,夢見一人,自稱郭璞(東晉道家人物,文學家、訓詁學家),向他討還五色筆。江淹從懷中掏出,還給了他(另一說是:在夢中,江淹懷中的一匹錦,被自稱張景陽的討還回去)。自此之后,江淹再作詩文,就“絕無美句?!碑敃r的人們都說他“江郎才盡”了?!敖刹疟M”,至今還流傳在人們的口語或書面語中。
夢青鏤管筆:紀少瑜曾在南朝梁朝做官。小時候,他文章寫得很好。一次,夢見陸倕(較早于他的文學家)把一束青鏤管筆(筆管有青色雕飾之筆)給了他,并告訴他說:“這些筆還可以用,你選擇其中好點的用吧?!睆拇?,他的文章“因此遒進”,他本人也頗得簡文帝的重用。
夢雙筆:唐代文學家李嶠,小時候曾夢見人家給他一雙筆。之后,再寫文章就變得“有文辭”起來。文學造詣,與當時的駱賓王、劉光業等齊名,并且后來還當上了宰相。
夢筆生花:李白,是唐代文學家,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新唐書》載,他的出生就很神奇:生他之前,母親曾夢見長庚星(又名“太白星”)入懷;生下之后,故給他起了“太白”的名字,《開元天寶遺事》,還載有他“夢筆頭生花”的故事,李白小時,夢見自己所使的筆,筆頭生花,于是乎后來便“天才瞻遠,名聞天下”,成為出類拔萃的大作家。
在《龍文鞭影》里收錄的還有幾則的,忘記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筆什么椽什么成語
筆什么椽什么成語
如椽之筆
如椽之筆 rú chuán zhī bǐ
成語解釋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詞
成語結構 偏正式
語法用法 作主語、賓語;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
產生年代 古代
典故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br>近 義 詞 如椽大筆
英文翻譯 a masterly writing
成語故事 東晉文人王珣從小才思敏捷,膽識過人,20歲時擔任大司馬桓溫的主簿。他經常是口若懸河,下筆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送給他一支像椽子那樣大的筆,預感有大手筆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為晉孝武帝寫祭文。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什么來之筆成語
神來之筆神來之筆_成語解釋【拼音】:shén lái zhī bǐ【釋義】:由神靈幫助而寫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境鎏帯浚呵濉酋氯恕抖昴慷弥脂F狀》第37回:“這三張東西,我自己畫的也覺得意,真是神來之筆?!薄纠洹浚鹤约阂灿X得仿佛是~,如用別的韻語形式去寫,便決不能有此力量。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筆的成語
包含“筆”的成語共有146個
1)敗筆成丘
2)筆飽墨酣
3)筆筆直直
4)筆補造化
5)筆參造化
6)筆大如椽
7)筆底超生
8)筆底春風
9)筆底龍蛇
10)筆底生花
11)筆底煙花
12)筆伐口誅
13)筆歌墨舞
14)筆耕硯田
15)筆酣墨飽
16)筆翰如流
17)筆精墨妙
18)筆困紙窮
19)筆老墨秀
20)筆力獨扛
21)筆墨官司
22)筆墨橫姿
23)筆墨之林
24)筆墨紙硯
25)筆槍紙彈
26)筆掃千軍
27)筆頭生花
28)筆誤作牛
29)筆下超生
30)筆下春風
31)筆下留情
32)筆下生花
33)筆下有鐵
34)筆削褒貶
35)筆冢研穿
36)筆誅墨伐
37)筆走龍蛇
38)秉筆直書
39)采筆生花
40)彩筆生花
41)持橐簪筆
42)春秋筆法
43)大筆如椽
44)大筆一揮
45)刀筆賈豎
46)刀筆老手
47)刀筆之吏
48)點睛之筆
49)調墨弄筆
50)董狐之筆
51)董狐直筆
52)奮筆疾書
53)奮筆直書
54)浮白載筆
55)浮筆浪墨
56)呵筆尋詩
57)鴻筆麗藻
58)江淹夢筆
59)荊筆楊板
60)口誅筆伐
61)浪費筆墨
62)落筆成蠅
63)孟詩韓筆
64)夢筆生花
65)妙筆生花
66)名公大筆
67)棄筆從戎
68)棄觚投筆
69)磬筆難書
70)罄筆難書
71)如椽大筆
72)如椽之筆
73)潤筆之絹
74)潤筆之資
75)涉筆成趣
76)涉筆成雅
77)神到之筆
78)神來之筆
79)神至之筆
80)沈詩任筆
81)生花妙筆
82)生花之筆
83)耍筆桿子
84)搠筆巡街
85)鐵筆無私
86)投筆從戎
87)投筆請纓
88)屠毒筆墨
89)文筆流暢
90)文場筆苑
91)舞筆弄文
92)誤筆成蠅
93)下筆便就
94)下筆不休
95)下筆成篇
96)下筆成文
97)下筆成章
98)下筆風雷
99)下筆如神
100)下筆有神
101)心慕筆追
102)心正筆正
103)心織筆耕
104)欣然命筆
105)信筆涂鴉
106)形之筆墨
107)形諸筆墨
108)搖筆即來
109)搖筆弄舌
110)一筆不茍
111)一筆勾倒
112)一筆勾斷
113)一筆勾絕
114)一筆勾消
115)一筆勾銷
116)一筆抹倒
117)一筆抹摋
118)一筆抹殺
119)一筆抹煞
120)一尺之筆
121)意存筆先
122)意到筆隨
123)意前筆后
124)意前筆啟
125)意在筆前
126)意在筆外
127)意在筆先
128)游戲筆墨
129)援筆成章
130)援筆而就
131)援筆立成
132)援筆立就
133)簪筆磬折
134)振筆疾書
135)紙筆喉舌
136)捉刀代筆
137)走筆成文
138)走筆成章
139)大手筆
140)刀筆吏
141)缸載筆
142)落筆妙天下
143)能書不擇筆
144)善書不擇紙筆
145)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146)下筆如有神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泥 淖 (nào)雜 燴 (huì)發 橫 財(hèng)如 椽 之筆(z
D 試題分析:此類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據義定音,音隨義轉”的特點,區分一般詞語與用詞語的讀音、詞性辨別讀音等。答題時,要采用比較排除法,A項,“椽”“zhuán”應讀chuán,故排除A。B項“著”為多音字,此處應讀“zháo”,故排除B。C項,“ 捩 ”,“li”應讀“liè”,故排除C。所以選D。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如櫞大筆‘是什么意思??
晉武帝時,有一個叫王詢的讀書人,一次他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仙,給了他一支很大很大的筆。筆桿有屋椽那么粗。 醒來來后,他覺得非常奇怪,對人說:“此當為大手筆事!”不久,晉武帝死了,那些悼詞之類的都是由王詢負責起草,寫的很好。 后來人們在說一個人文章寫的好的時候,就會稱贊說“大筆如椽”或者“如椽之筆”。與這個類似的故事還有“妙筆生花”、“生花之筆”等。 注:“大手筆”指的是大作家。王詢原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情看,我一定要成為大作家?!闭怨娉烧Z:gyjslw.com
如緣之筆中的緣讀音相同的是什么
應該是:如椽之筆如椽之筆 rú chuán zhī bǐ[釋義]像椽子般的大筆。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出處]《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如橡之筆”的意思是什么?
如椽之筆(rú chuán zhī bǐ):椽:椽子,放在檁上架著屋面和瓦片的木條。如椽的大筆,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出處:《晉書·王珣傳》,原文為:“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 典故: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桿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覺驚異。他對人說:“此當為大手筆事!”(“大手筆”,即大作家。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為大作家?!保┎痪茫涞凼攀?,哀冊之類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后來贊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筆”、“大筆如椽”,或“如椽之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有 筆如 的成語
大筆如椽 [dà bǐ rú chuán] 生詞本基本釋義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象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出 處《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闭怨娉烧Z:gyjslw.com
大筆如椽是什么意思
dà bǐ rú chuán 大筆如椽【解釋】: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象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自】:《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示例】:~指端攬,貝葉行間才數點。 ◎清·陳恭尹《觀唐僧貫休畫羅漢歌》【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用于夸贊別人的文筆 親 記得我哦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泥 淖 (nào)雜 燴 (huì)發 橫 財(hèng)如 椽 之筆(z
D 試題分析:此類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據義定音,音隨義轉”的特點,區分一般詞語與用詞語的讀音、詞性辨別讀音等。答題時,要采用比較排除法,A項,“椽”“zhuán”應讀chuán,故排除A。B項“著”為多音字,此處應讀“zháo”,故排除B。C項,“ 捩 ”,“li”應讀“liè”,故排除C。所以選D。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如椽大筆的詳細釋義
“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矶郾?,哀冊諡議,皆珣所草?!睎|晉文人王珣從小才思敏捷,膽識過人,20歲時擔任大司馬桓溫的主簿。他經常是口若懸河,下筆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送給他一支像椽子那樣大的筆,預感有大手筆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為晉孝武帝寫祭文。后遂以“如椽大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如椽之筆”擴展:
繁體成語:如椽之筆成語讀音:rú chuán zhī bǐ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出處:唐·房玄齡《晉書·王徇傳》:“徇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有大手筆事?!闭怨娉烧Z:gyjslw.com
近義詞:如椽大筆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英文翻譯:a masterly writing
成語注音:ㄖㄨˊ ㄔㄨㄢˊ ㄓ ㄅ一ˇ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解釋: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筆。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也比喻筆力雄健的文詞
成語簡拼:RCZB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用法:如椽之筆作主語、賓語;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