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成語故事
“玩物喪志”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人們常說玩物喪志,玩物真的喪志嗎
玩物喪志,出自古代的經典著作《尚書》,主要是針對君主而言。一代君主若是迷戀奇珍異物,就不會關注民眾的日用之需;若是沉溺于偏好的事物之中,就不會在意人臣的輕重。重物必然輕人,于是任何宏圖都會化為泡沫…… 問題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是一個君主的座右銘,卻套在一個普通人身上,肯定就有些大而無當。 另外,我們這個民族是嚴肅的,一看到“玩”這個字,馬上就會覺得沒正事。 實際上,如果心態過于莊重,用力過于猛烈,效果反而不佳。真正智商高的人,往往在一種游戲的心態中,完成其大業。 “物”的深廣含義是物質。在我們幾千年的文化中,更崇尚精神與境界,所謂“超然物外”。我們似乎和物質有著天生的敵意。 人類的奮斗目標無非是讓人類生活得更舒適、更幸福。而如果想活得更舒適、更幸福,不能沒有精神,但也絕對不能沒有物質。 因此,從某個角度說,玩物不會喪志。關鍵看你玩什么,怎么玩。gyjslw.com
玩物喪志是什么意思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自】:《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br>【釋義】:玩弄人喪失品德,玩賞事物喪失志氣。
【示例】:他整天只是提籠架鳥,東游西逛,玩物喪志,那是很危險的。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擴展資料;
1、反義詞;
業精于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解釋】:業:學業。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出自】: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br>【釋義】:學業由于勤奮而精,由于玩樂而荒廢。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學業精深在勤奮。
2、近義詞;
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務:從事。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br>【釋義】:這人不去讀書,整天悠閑晃蕩,自從父母雙亡后,更加不務正業。
【示例】:在那時候他們是被罵為不務正業的青年,但沒人知道當時的社會已無青年們可務的正業。 ◎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游手好閑、貪圖安逸的人。gyjslw.com
“玩物喪志”的來歷是什么?
玩物喪志,意指迷戀于玩賞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氣 。
玩物喪志出自春秋時衛國衛懿(yì)公玩鶴的典故。
春秋時,衛懿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擴展資料:
玩:玩賞;
喪:喪失;
志:志氣。
常用來指醉心于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語本《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孔傳:“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br>宋朱熹《近思錄》卷二:“ 明 道先生 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br>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玩物喪志(成語)gyjslw.com
玩物喪志什么意思?
意思是沉溺于吃喝玩樂之中,不思進取,沒有上進心。gyjslw.com
為什么說玩物喪志?
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gyjslw.com
玩物喪志_耽美
玩物喪志一般是指因為喜歡一種物品,達到癡迷狀態,而不思進取,對其他事情都漠不關心。gyjslw.com
玩物喪志的志具體什么意思?
志氣、意志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于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意志。gyjslw.com
玩物喪志是什么意思???
迷戀于玩賞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氣。
玩物喪志?[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自】:周 先秦諸子《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br>【譯文】:玩弄別人消磨的是品德,玩弄事物消磨的是志氣。
擴展資料
玩物喪志近義詞
一、不務正業?[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務:從事。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br>二、好逸惡勞?[ hào yì wù láo ]?
【解釋】: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出自】:南朝 范曄《后漢書·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br>【譯文】:為他治療,有四點難題:只顧自己不信任我,困難之一;自己不謹慎,二難啊;身體不強壯,不能使藥,困難之三;貪圖安逸,厭惡勞動,?困難之四。gyjslw.com
誰說玩物喪志
玩物喪志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 正音喪;不能讀作“sānɡ”。 辨形志;不能寫作“質”。 近義不務正業 反義業精于勤 結構連動式。 英譯sap one’s spirit by seeking pleasures 用法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說是“害道”,那么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朱自清《論廢話》gyjslw.com
玩物喪志什么意思 玩物喪志是什么
玩物喪志,意指玩弄無益之器物易于喪失意志,貽誤大事 。語本《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孔 傳:’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 宋 朱熹 《近思錄》卷二:’ 明 道先生 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br>詳細釋義: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于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示例: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說是’害道’,那么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朱自清《論廢話》)
典故
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八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成語故事
公元前668年,這時中國歷史已經進入春秋時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各個諸侯國紛起爭雄,弱肉強食,齊桓公重用管仲,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一舉奠定了霸業。
而此時的衛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在經歷了州吁、宣公、惠公、黔牟數十年的國政動蕩之后,衛國元氣大傷,當年康叔、武公的輝煌早已成為可望不可即的遙遠的背影。就在這時,一代荒唐國君衛懿公登上了衛國的歷史舞臺。
衛懿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第十七位君主,他平生最大的愛好,既不是術,又不是酒色,更不是治國,而是養鶴。他為了養鶴建造了門的宮苑,整天與鶴為伴,他非常喜歡鶴的卓爾不群的外表和高傲優雅的姿態,以至于如癡如醉,衛國從上到下的大事小事全被他拋到了腦后。他還讓鶴乘坐高級豪華的車子,比朝中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鶴乘坐的車駕在大街上通過時,所有路人都必須恭敬地閃避一旁。為了養鶴,衛國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財,百姓們無形中加重了負擔,無不怨聲載道。由于衛懿公荒廢國事,大臣們的奏章如泥牛入海,許多國際國內事務得不到及時處理,漸漸也引發了大臣們的強烈不滿。而衛懿公沉溺于玩鶴,對現實形勢不管不顧,早就失去了復興衛國的宏大志向了。
很快,衛國的災難就降臨了。公元前659年,山西陜西一帶的狄部落抓住衛國困頓衰弱的機會發兵侵衛。衛懿公得到奏報之后馬上慌了神,他下令軍隊前去抵抗,可是將士們都氣憤地說:’既然鶴能享受比我們高的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衛懿公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督率傾國之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無戰心,結果衛國軍隊很快被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連衛懿公也命喪沙場。衛國滅亡了,朝歌作為國都的歷史就此告終了,后來若不是齊國、宋國出兵援助,保住了衛國僅存的七百多人,衛國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后世人們不能忘記衛懿公玩鶴亡國的教訓,就把他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正是對衛懿公一針見血的諷刺。gyjslw.com
問:玩物喪志中的物原意指什么?
物:指有害的事物、一些有害的事情。
玩物喪志: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處:先秦諸子?《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譯文: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多含貶義。
擴展資料:
近義詞:不務正業
務:從事。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也指人整天游手好閑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br>譯文:這個人不怎么讀書,整天閑游浪蕩,有一天父母死了之后,特別整天游手好閑。
反義詞:業精于勤
業精于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è jīng yú qín,意思是指學業的精進在于勤奮。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譯文: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人的行為舉動因為思考才行成,而它卻消失在懶惰、不思考、隨和當中。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業精于勤
百度百科--玩物喪志gyjslw.com
《玩物喪志》的故事
見于《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春秋時,衛懿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 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現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gyjslw.com
玩物喪志的典故與例子
一、周武王的故事
相傳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暴君。他極力搜刮民間的金珠財寶和珍禽奇獸,大興宮室園林,日夜和宮女們在其中尋歡作樂,搞得朝政腐敗不堪,人民怨聲載道。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周族,在西伯(西方諸侯之長)姬昌的領導下,不斷向東發展。姬昌表面上臣服紂王,暗中卻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準備推翻商朝的統治。
后來姬昌死了,太子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公元前1051年,武王決定起兵滅商。他率領軍車三百兩,精兵四萬八千人,從孟津渡過黃河,向商都朝歌進軍,各路諸侯也紛紛出兵助戰。紛王得到報告,連忙下令釋放大批正在服苦役的犯人和奴隸,把他們臨時組成一支七十萬人的大軍,開到牧野(朝歌西南的郊野)去迎戰。
平時受盡虐待的犯人和奴隸,誰也不愿為紂王賣命。戰鼓剛剛擂響,商軍就紛紛掉轉武器,攻向自方,周軍乘勢一舉攻進朝歌。紂王眼看眾叛親離,只好孤身一人登上鹿臺,自焚而死。
武王滅商以后,為了確立周朝的統治,一面把占領的土地分封給有功的大臣和諸侯,一面派出許多使者到邊遠的地區去,宣揚自己的文德與武功,號召遠方各國都來臣服周朝。許多遠方的國家和部族,懾于武王的威名,都先后派人來到鎬京(周都,在今陜西西安市西),向周朝稱臣納貢。
有一天,西方極遠之地的旅國來了一位使者,獻給武王一只大狗。這只大狗叫獒,身體足有四尺多高,豎起尖尖的耳朵,兩眼忽閃忽閃地顯得很機靈,使者牽著它上殿,它像懂事的匍伏在武王面前,俯首行禮,武王看了,不禁面露喜色,命人收下這個稀有的貢品,重賞了使者
太保召公奭看在眼里,退潮以后,就寫了一篇《旅獒》進呈給武王,里面說:輕易侮弄別人,會損害自己的德行;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會喪失進取的志向。創業艱難,不要讓它毀于一旦??!
武王讀了《旅獒》,想到商朝滅亡的教訓,覺得召公奭的話很對。于是更加勵精圖治。以后的成王、康王也都效法武王,兢兢業業,不敢荒失,周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和發展。
二、魯昭公的故事
周公的后人(姬姓諸侯國)也是一樣,不過他們的愛好是斗雞,當然是連斗帶賭。國君士大夫們斗雞與眾不同,為此,營造了豪華氣派的斗雞臺(原址在今山東諸城);所有斗雞都要精挑細選,體形、外觀要出類拔萃,且能征慣戰。
進入戰斗狀態時,要精心配置必要的裝備,如季氏的秘密武器是將芥末面灑在雞翅上,郈氏的絕招則是在雞爪上安裝金鉤(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載:季氏與劶氏斗雞,季氏芥雞羽,劶氏金距。)。
魯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季平子(姬意如)與郈昭伯(郈惡)斗雞,結果季氏雞大敗,想必輸了不少銀子。季平子甚為惱火,一怒之下侵占了郈氏的封邑,兩家徹底鬧翻了。
郈氏到魯昭公處控告季氏,早已對季氏不滿的魯昭公發兵討伐季平子,反被季平子聯合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魯昭公出亡,最終死于晉國,郈氏亦被孟孫氏所殺。
三、明熹宗朱由校的故事:
明熹宗朱由校也是位特別會玩兒的皇帝。朱由校即位時年僅16歲,正是當玩兒的年齡。不過,他的玩兒法比較高雅,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明史》載,明熹宗心靈手巧,性喜’椎鑿髹漆’之事,擅長親手制造木器、漆器、玉器,在庭院設計和房屋制造方面也很有造詣,業人士都自嘆不如。
據說他在“工作”時,往往揮汗如雨、廢寢忘食,什么修齊治平、軍國大事,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每當這個時候,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太監魏忠賢就會手捧奏章,向這位木匠皇帝請示國家大事。此刻朱由校興致正濃,哪有閑暇分心,往往隨口說道:“我知道了,你看著辦就是?!?br>于是,魏忠賢儼然便成了“二皇帝”(加封“九千歲”),不費吹灰之力就控制了大明朝的柄。朱元璋殺人無數,費盡心思收回的“相”,最終卻輕易落到了太監手里。魏忠賢誤國,結黨營私,大肆迫害異己,明朝宦官的利達到了頂峰。
就在天才的木匠朱由校揮汗如雨精雕細琢時,大明朝卻在魏宗賢及其黨羽的治理下搖搖欲墜,天怒人怨。1627年,天啟帝朱由校因服用“仙藥”而死,終年23歲。1644年,苦命皇帝朱由檢(崇禎)自縊于煤山,明朝滅亡。
四、宋徽宗的故事
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喜好書畫、蹴踘,整日沉迷其中,其也實乃歷史上的書畫大家,瘦金體文字和花鳥名畫傳承千古,但是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
窮奢極侈,荒淫無度,朝政荒廢,民不聊生,最終釀成“靖康之恥”,北宋被金滅亡。據說,宋徽宗聽到財寶等被金人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
五、漢哀帝的故事
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董賢是御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曾當過太子舍人。
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現,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漂亮,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從。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車而乘,同榻而眠。董賢不僅長得像美女,言談舉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為媚”。
哀帝對董賢的愛之深,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據說,一天哀帝早晨醒來,見董賢還睡著,哀帝欲將衣袖掣回,卻又不忍驚動董賢??墒且滦浔欢t的身體壓住,不能取出,待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來,一時性急,哀帝竟從床頭拔出佩刀,將衣袖割斷,然后悄悄出去。
所以后人把嬖寵男色,稱作“斷袖癖”。當時宮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斷一只衣袖。待董賢醒來,見身下壓著哀帝的斷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從此越發柔媚,須臾不離帝側。?后人將同性戀稱為“斷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擴展資料:
玩物喪志詳解: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自】:《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br>【示例】: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說是“害道”,那么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朱自清《論廢話》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卜晝卜夜、不務正業、愛鶴失眾
【反義詞】業精于勤gyjslw.com
玩物喪志怎么辦
尋找替代品,培養其他有益身心的愛好gyjslw.com
玩物喪志是什么意思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自】:《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br>【釋義】:玩弄人喪失品德,玩賞事物喪失志氣。
【示例】:他整天只是提籠架鳥,東游西逛,玩物喪志,那是很危險的。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擴展資料;
1、反義詞;
業精于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解釋】:業:學業。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出自】: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br>【釋義】:學業由于勤奮而精,由于玩樂而荒廢。德行由于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隨俗而敗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學業精深在勤奮。
2、近義詞;
不務正業?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務:從事。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
【釋義】:這人不去讀書,整天悠閑晃蕩,自從父母雙亡后,更加不務正業。
【示例】:在那時候他們是被罵為不務正業的青年,但沒人知道當時的社會已無青年們可務的正業。 ◎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游手好閑、貪圖安逸的人。gyjslw.com
成語“玩物喪志”擴展:
近義詞:不務正業俄文翻譯:терять цель жизни в погоне за удовольствиями
成語注音:ㄨㄢˊ ㄨˋ ㄙㄤˋ ㄓˋ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日文翻譯:道楽(どうらく)に心をとられて志をなくしてしまう
反義詞:業精于勤
成語解釋: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繁體成語:玩物喪志
成語簡拼:WWSZ
造句: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玩物喪志”,說是“害道”,那么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朱自清《論廢話》)
成語讀音:wán wù sàng zhì
讀音糾正:喪,不能讀作“sānɡ”。
其他翻譯:<德>wer sich mit unnützen Dingen beschǎftigt,der verliert seine Zielstrebigkeit<法>en se laissant aller à ses goǔts (vices),on finit par renoncer à ses ambitions
成語出處:《尚書 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gyjslw.com
成語用法:玩物喪志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錯字糾正:志,不能寫作“質”。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英文翻譯:sap one's spirit by seeking pleasures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