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先斬后奏”的成語故事
“先斬后奏”的成語故事:
竇天章為了換取上京趕考的路費,把女兒竇娥抵押給蔡婆婆做童養媳,10年后竇娥的丈夫去世,地痞張驢兒想霸占竇娥,誣陷她毒死他的父親。竇娥被官府斷案不明斬殺。6年后深受皇帝信任有先斬后奏之權的竇天章為女兒伸了冤先斬后奏是何意?出自于哪?
“先斬后奏”指的是先采取果斷的行動,然后再向上報告。也可用來泛指事前不報告,迫使上級承認既定的事實。此典出自《竇娥冤》第四折:“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圣恩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敕賜勢劍、金牌,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后奏?!痹鷦∽骷谊P漢卿(號已齋)在晚年寫了一部著名的戲——《竇娥冤》。劇情梗概是:善良的貧家女子竇娥三歲喪母,父親竇天章是個窮書生,為了償還欠下的債務和換取上京趕考的路費,把女兒送到蔡婆婆家里去做童養媳。十年后,竇娥的丈夫不幸早死,于是她就和蔡婆婆兩個相依為命過著守寡的日子。地痞張驢兒和他的父親垂涎欲滴地窺伺著這兩個寡婦。張驢兒本來想毒死蔡婆婆,結果卻毒死了自己的父親。他反而誣陷竇娥,逼迫她順從。官府斷案不明,斬殺了竇娥。后來,竇娥的父親竇天章當了大官,奉旨訪察民情,懲處貪官污吏,回到離別十六年的家鄉,終于替女兒昭雪了冤案。竇天章是朝廷命官,深受皇帝信任。在戲中竇天章有這樣一段獨白:“老夫我為官廉潔清正,情操堅強、剛直,皇上憐愛我,叫我擔任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的職務,四處審訊囚犯,查閱案卷,賜給我象征勢的寶劍和金牌,讓我監察貪官污吏,并允許我先斬后奏?!薄跋葦睾笞唷本褪菑倪@個故事而來的。
公益成語:gyjslw.com
先斬后奏是什么意思
先斬后奏釋義: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公益成語:gyjslw.com
“先斬后奏”是什么意思?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之后再報告帝王。現指不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了事實之后再向上級報告。
1、 《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鳖亷煿抛ⅲ骸把韵葦囟笞唷!?br>2、《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珍曰:‘ 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br>3、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圣人命俺巡撫江南,敕賜勢劍金牌,體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斬后奏。
4、老舍《駱駝祥子》:“這個事非我自己辦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們是先斬后奏?!?br>5、《元曲選·竇娥冤》: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污吏,容老夫先斬后奏。
6、毛澤東《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有些則造成既成事實再告訴它,例如發展二十余萬軍隊,這叫做先斬后奏?!惫娉烧Z:gyjslw.com
太氣人了,怎樣對付先斬后奏的人!
以其之道,還施其身。
公益成語:gyjslw.com
先斬后奏是什么意思 ?
先斬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
【解釋】: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申屠嘉傳》:“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br>【翻譯】:我后悔沒有先殺了晁錯再向上級報告。
先斬后奏的反義詞:兵不厭詐?[ bīng bù yàn zhà ]?
【解釋】:厭:嫌惡;詐:欺騙。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出自】:春秋.韓非子《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br>【翻譯】:我聽到的,多禮的君子,不嫌忠信;作戰時,不嫌欺詐。
擴展資料
先斬后奏的近義詞:
一、先禮后兵?[ xiān lǐ hòu bīng ]?
【解釋】: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br>【翻譯】: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軍隊,您應當用好話回答的,以慢防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以打敗了。
二、先行后聞?[ xiān xíng hòu wén ]?
【解釋】: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出自】:南朝.范曄《后漢書·酷吏列傳》:“故臨民之職,事威斷,族滅奸軌,先行后聞?!?br>【翻譯】:所以統治百姓的職責,門從事果斷,滅做壞事,先行動后報告。公益成語:gyjslw.com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先斬后奏故事
東漢時期,晁錯極受寵幸,當時的法令都交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為人耿直剛正,對晁錯雖心有不滿,卻無力加以傷害。當時,內史府處于太上廟內墻外的隙地上,門在東邊,出入不大方便,晁錯貪圖捷徑,就在太上廟南面的外墻上開了兩個門,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憤怒,想以此問責請求誅殺。沒想到, 晁錯很快聽到了風聲,連夜求見漢景帝,詳細說明了此事。第二天,待丞相申屠嘉當堂陳述晁錯擅自鑿開廟垣為門之事,并請求處死時,漢帝景卻說:“這不是廟垣,而是外墻,不算犯法?!鄙晖兰螛O為生氣,退朝后對別人說:“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币馑际牵赫娌蝗缦葰⒘岁隋e再去請求皇上。后來唐太宗的中 書侍郎顏師古在為此作注時認為申屠嘉所說之語即為“先斬后奏”。
公益成語:gyjslw.com
先斬后奏是什么意思?
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定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先斬后奏”擴展: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成語歇后語:執上方寶劍的
反義詞:事先請示
俄文翻譯:стáвить перед свершившимся фáктом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注音:ㄒ一ㄢ ㄓㄢˇ ㄏㄡˋ ㄗㄡˋ
近義詞:先禮后兵、先斬后聞
日文翻譯:殺(ころ)してからそれを後(あと)で報告(ほうこく)する。事後承諾(じごしょうだく)を求(もと)める
成語解釋:斬:殺頭;奏:臣子向皇帝陳述或請示報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錯字糾正:斬,不能寫作“嶄”。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英文翻譯:execute the criminal first and report to the emperor afterwards (act first and report afterwards)
成語用法:先斬后奏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辦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XZHZ
讀音糾正:奏,不能讀作“zhòu”。
成語出處:《新五代史 梁臣傳 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后白。’” 公益成語:gyjslw.com
造句:圣人命俺巡撫江南,敕賜勢劍金牌,體察奸蠹,理枉分冤,先斬后奏。(元 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
成語讀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語謎語:上方寶劍
其他翻譯:<德>jn zuerst enthaupten,dann dem Kaiser berichten--zuerst handeln,dann berichten<法>olacer qn. devant le fait accompli <agir d'abord,informer ensuite>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