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成語「秋月春風」
成語“秋月春風”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qiū yuè chūn fēng成語簡拼:QYCF
成語注音:ㄑ一ㄡ ㄩㄝˋ ㄔㄨㄣ ㄈ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春分秋月
成語出處:唐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成語用法:秋月春風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泛指美好的時光。
成語造句: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明 楊慎《臨江仙》詞)
英文翻譯:th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breeze
成語“秋月春風”的擴展資料
1. 秋月春風有這個詞嗎秋月春風,秋夜的月,春日的風。指美好的時光。 出于唐白居易《琵琶引》:“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br>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白發漁憔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什么意思??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作者】 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第一,充 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儀”廷杖削籍,遠戍云南永昌衛(今 保山),卒死貶所。天啟朝追謚“文憲”。著有《升庵詞》。慎為明中葉文學 大家,命運蹭蹬,老境凄涼。其詞藻麗其外,凄咽于內。 【注釋】 ①此詞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名?!痘ㄢ衷~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 言水仙,亦其一也?!笔家姟痘ㄩg集》所作詞。此調體格甚多,常見一體為變 調,六十字,平韻。又名“庭院深深”、“采蓮回”、“畫屏春”、“雁后歸”、 “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謝新恩”。 ②《廿一史彈詞》: 楊慎晚年所著歷史通俗說唱之作,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一段相當于 一回。此詞系第三段開場詞,后來清初的毛宗岡移置于《三國演義》卷首。 ③江渚:江灣?!捐b賞】 這是楊慎所做《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后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 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 觀?!扒嗌揭琅f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秋月春風的典故
白居易寫過兩首最為有名的敘事長詩,一首是《長恨歌》,另一首就是《琵琶行》。這一首詩一完成,立即獲得了廣泛的傳唱,它與《長恨歌》一樣,在唐代婦孺皆知,并且遠傳國外。
白居易曾經把自己的詩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他在《與元九書》》中說:《琵琶行》于“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隨感遇而形于嘆詠”的感傷詩。那是什么使作者感傷的呢?這當然是琵琶女悲慘的命運,以及自己敢于指斥時弊,直陳己見,得罪了皇帝臣而被貶謫的遭遇。詩的第三部,就著力寫了琵琶女自述身世。詩寫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后來,人們把“秋月春風等閑度”這句詩,簡化引申為“秋月春風”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美好的年華,也指良辰美景。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意思是什么
這句話的意思是: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於四時的變化。
出自:《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原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于(人們的)談笑之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削奪官爵,定罪為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楊慎到達云南以后,并沒有因為被謫戍而消沉,而是經常四處游歷,觀察民風民情,還時常詠詩作文,以抒其懷。
楊慎在云南度過了三十幾年,經常來往于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阿迷、澄江嵩明之間,足跡幾乎遍布云南。楊慎每到一地都要與當地的讀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描寫云南的詩篇。此詞也即其中一篇。同時也是作為《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而作。
參考資料:《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百度百科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秋月春風是什么意思
秋月春風釋義: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秋月春風的意思是什么
慣看秋月春風的意思:習慣了四季的變化,借指世間萬物,人情冷暖。用來觀賞秋月春風的是明代作家楊慎的《臨江神仙,滾滾長江東渡水》。原文和譯文如下:
長江東流去,浪沖英雄。
對錯掉頭。青山還在,幾片夕陽紅。
白發蒼蒼的漁夫和伐木工人習慣于觀賞秋月和春風。
一壺酒喜歡碰面。古代和現代的許多事情正在被談論。
翻譯:
滾滾長江東流不回頭。多少英雄像洶涌的巨浪一樣消失。
為對與錯、成功與失敗而奮斗,是短暫而短暫的。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升起,太陽落山。
河上白發的漁民早已習慣了四季的變化。
很少見到朋友喝一杯好酒。從古至今,風波已成為人們喝酒聊天的素材。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削奪官爵,定罪為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楊慎在云南度經常來往于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阿迷、澄江嵩明之間。楊慎每到一地都要與當地的讀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描寫云南的詩篇。此詞也即其中一篇。
二、詞句賞析
在白發漁夫的河畔,他常常望著秋月和春風,那是白發漁夫的形象。不管他成功與否,他只對春風秋月感興趣。一個“習慣”字讓人覺得有點孤獨和凄涼,但在談笑中捧著一杯酒,卻堅守著一種恬靜和淡泊。
這位老人不是一個普通的漁夫和樵夫,而是一個了解古今的學者,更看到了他冷漠超然的心靈,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在他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情趣中,他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自己的生活中,從而表現出一種歷史觀和人生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書法:秋月春風在懷抱吉金樂石為文章,是什么意思...
秋月春風在懷抱,吉金樂石為文章。翻譯:凝秋月春風般的心神在胸懷,以吉金樂石般的風節做文章。該幅對聯引用了書法家臨習書法所常用的經典楹聯“風節為貞金樂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集王居士磚塔銘字)”。此處“貞金樂石”,又作“貞金介石”,指人的風節要如金石一般堅貞。而到了清代逐漸與“吉金樂石”一詞相混淆,并逐漸通用。吉金樂石:吉金,古代鼎彝等古器物。樂石,碑石的美稱。吉金樂石,即鐘鼎彝器、碑帖文玩。如:“良玉潤珠精神流照,吉金樂石左右交暉”——《行書七言聯》汪守和上聯“良玉潤珠精神流照”形容主人錦衣華服,神朗氣清的廊廟之氣;下聯“吉金樂石左右交暉”形容主人書齋中遍陳鐘鼎彝器、碑帖文玩,在室中滿堂生輝。今人由于對這些典故缺乏認知,而出現了對這幾幅對聯的誤解與錯用。參考鏈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m8kWFGZHHF7VmFuJ3nm3K__hcByOR3TixYP4twaoDK3CV2MnVu9cvIoHG7cLYCDqo-LbFHS3V8MBEC0T1qx3jjbxCIznKc_FKtQgZ4vzTOfWlPJ4qRXymeZkuoXd5q6fRgHP5W4Jae3F1ODqRCrXy30DobClBYDtoIjY-qQqhQMvYAKu5pBKLm1mriL8ag4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慣看秋月春風指什么
慣看秋月春風的意思是:早已習慣于四時的變化,借指世間萬物、人情冷暖。慣看秋月春風出自明代文學家楊慎創作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原文及譯文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
爭什么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慣于四時的變化。
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嘉靖三年(1524年),當時正任翰林院修撰的楊慎,因“大禮議”受廷杖,削奪官爵,定罪為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楊慎在云南度經常來往于博南蘭津、蒼洱金碧、臨阿迷、澄江嵩明之間。楊慎每到一地都要與當地的讀書人談詩論道,留下了大量描寫云南的詩篇。此詞也即其中一篇。
二、詞句賞析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這句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濤駭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但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
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秋月春風等閑度中,度的意思。
“秋月春風等閑度”中度的意思是過日子,消磨(時間)。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币馑际钦f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白居易曾經把自己的詩分為“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他在《與元九書》》中說:《琵琶行》于“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隨感遇而形于嘆詠”的感傷詩,即是由于自己對于外界的事物有所感悟,從而激發靈感,將心中的感受用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白居易感傷的是琵琶女悲慘的命運,以及自己敢于指斥時弊,直陳己見,得罪了皇帝臣而被貶謫的遭遇。詩的第三部,就著力寫了琵琶女自述身世。詩寫道: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譯文: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好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十三歲就已學成彈奏琵琶的技藝,名字列于教坊樂團第一隊中。每首曲子彈完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化完妝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地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鈿頭銀篦常常因為打節拍而斷裂粉碎,紅色的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兄弟從軍老鴇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他離開時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深夜里常常夢到少年時的歡樂往事,從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br&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