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虎踞龍盤”的成語故事
“虎踞龍盤”的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br>南京被稱為什么虎踞龍盤之地的主要原因 - 百度
南京被稱為’虎踞龍盤’這話最早是諸葛亮說的。
《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晉吳勃《吳錄》: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虎踞龍盤”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和建康,是六朝的國都。所謂“六朝”就是三國時的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前后六個朝代。
宋代張敦頤編的《六朝事跡編類》,對于金陵的勝跡、城闕、樓臺等等,分門別類地作了詳細的記載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諸葛亮論金陵地勢的兩句原話:“鐘阜龍蟠,石城虎踞。”
鐘阜,即鐘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東郊。石城,又名石頭,或石頭城。金陵和石城,事實上早已合為一個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業等古稱外,還有一個別名,叫石頭城。
晉代作家左思的《吳都賦》有一句道:“戎車盈于石城”原注到:“石城,在建業西,臨江。”又注:“石頭城中置府庫軍儲,故曰:戎車(軍用車)盈于石城?!笨梢姡敃r的石城,同金陵雖然靠近,卻是彼此分開的兩個城。
?金陵東邊是岡巒綿延的鐘山,像一條世巨龍似地盤伏著,西邊是巍然屹立的石城,像一只猛虎似地踞坐著。這就是所謂“龍蟠虎踞”或“虎踞龍蟠”。
擴展資料:
南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崗地占53%,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占39.2%。
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亙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至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和虎踞龍蟠的區別
沒區別的,同一個意思!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釋義:①形容地勢險要,特指南京。②喻為英雄豪杰所占據。成語出處宋·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詞:“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笔吕┒堋栋税賶咽俊罚骸澳菚r正當淞滬淪陷,蘇嘉失守,而‘~’的首都也危在旦夕?!?近義詞:龍盤虎踞、龍蟠虎踞、虎踞龍盤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的意思是什么?
原意是地形險阻,特指南京 后來意為被英雄豪杰占據http://baike.baidu.com/view/377174.htm?wtp=tt更多的看這個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南京為什么說是虎踞龍盤
虎踞龍盤考正: 我們知道,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譽。因此“風水”自然是極佳的,所謂“鐘阜龍盤,石城虎鋸”。 南京有兩種關于“王氣”的傳說多見于地方史故,其一是楚威王熊商為鎮南京“王氣”埋金于南京下關獅子山北的江邊。“王氣”是否被鎮住不得而知,但一說“金陵”一名由此而來。今象山腳下仍有“金陵村”之地名。據說此后便不斷有人在埋金之地的周圍挖金,壞了金陵“王氣”。其二是秦始皇南巡發現南京有“王氣”,鑿秦淮以泄之,這是“秦淮河”名稱的由來。給楚威王、秦始皇這么一折騰,南京似乎沒有王氣了。但南京后來又有了“虎踞龍盤”一說,始作俑者是諸葛亮。 按風水學的要求,風水寶地需要四個要素:北玄武,南朱雀,東青龍,西白虎。即背山面水(面南背北),左輔右弼。通俗點講就是,北有靠山,南有河流水域環繞,東西即左右又有屏障。從小范圍角度講,南京的確具備了這樣的風水條件:背靠幕府山,面臨秦淮河,鐘山左輔,石城右弼。誠如諸葛亮所言“秣陵之地,鐘阜(紫金山)龍盤,石城(清涼山、石頭城)虎鋸,真乃帝王之宅也。” 要是風水學真如此簡單就好了。按風水學的要求,風水寶地的靠山稱少祖山,少祖山還要有更大的山脈,即老祖山為依靠,而南京所靠之幕府無非孤岡,自己尚且無山可靠快要被大江沖塌了,又焉能成為別人的靠山。因此,南京并非靠山而是背水,不但后背而且右肋均袒露在滔滔大江之上。背水乃風水之大忌。歷史證明,歷代南京王朝的滅亡多為敵軍順江而下所至:“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笨此破帘文暇┑奶靿q,實為敵人進攻的良道。結果便是:“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是諸葛亮不懂風水學而胡說八道嗎?決不可能!曉天“紋”,知地“理”,恐怕是他老人家的長項吧??墒侵T葛先生又意欲何為?聯孫抗曹恐怕是益之計,報劉皇叔知遇之恩一統天下才是他的春秋大夢。因此諸葛亮不可能給他的競爭對手一個永享基祚的建議。讓哥坐于砧板之地,恐怕才是小亮的真實意圖。后來證明諸葛亮為報劉備知遇之恩做了許多蠢事,比如六出祁山,以西南劉蜀荊益二州之地對抗曹魏北方八州之地,純以卵擊石。可謂逆天行事。因此,順便撒個小謊騙騙孫,于他也是小事一樁了。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 是個什么意思?
虎踞龍盤[hǔ jù lóng pán]: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白話釋義:劉備曾經派遣諸葛亮到達京都,看到秣陵山,感嘆道:“鐘山像龍盤著一樣,石頭如同老虎趴著,這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啊?!?br>例句:在他的眼中,面前的山峰,虎踞龍盤,十分雄偉。
擴展資料
近義詞:
1、龍盤虎踞[lóng pán hǔ jù]: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漢·劉勝《文木賦》:“枝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br>白話釋義:折斷枝條,看到里面的情況,有的像龍盤著,像老虎趴著,有的像鳳鸞在一起飛翔。
例句:這座山坐落在中部地區,龍盤虎踞,雄偉壯觀。
2、龍蟠虎踞[lóng pán hǔ jù]:象龍盤著,象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
出處:唐·李白《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白話釋義:京都地勢雄偉險要,帝王到金陵來游覽古跡。
例句:南京地勢險要,龍蟠虎踞。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虎踞龍盤是什么意思
虎踞龍盤 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成語出處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成語繁體虎踞龍盤 成語簡拼hjlp 成語注音ㄏㄨˇ ㄐㄨˋ ㄌㄨㄙˊ ㄆ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踞,不能讀作“jū”。 成語辨形踞,不能寫作“據”;龍,不能寫作“尤”。 近 義 詞龍盤虎踞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的由來出處?
出處 ? ?晉·吳勃《吳錄》發音 ?: hǔ jù lóng pán ? ?釋義 ?: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 ?造句:虎踞龍盤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虎踞龍盤考正:我們知道,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譽。因此“風水”自然是極佳的,所謂“鐘阜龍盤,石城虎鋸”。南京有兩種關于“王氣”的傳說多見于地方史故,其一是楚威王熊商為鎮南京“王氣”埋金于南京下關獅子山北的江邊?!巴鯕狻笔欠癖绘傋〔坏枚?,但一說“金陵”一名由此而來。今象山腳下仍有“金陵村”之地名。據說此后便不斷有人在埋金之地的周圍挖金,壞了金陵“王氣”。其二是秦始皇南巡發現南京有“王氣”,鑿秦淮以泄之,這是“秦淮河”名稱的由來。給楚威王、秦始皇這么一折騰,南京似乎沒有王氣了。但南京后來又有了“虎踞龍盤”一說,始作俑者是諸葛亮。按風水學的要求,風水寶地需要四個要素:北玄武,南朱雀,東青龍,西白虎。即背山面水(面南背北),左輔右弼。通俗點講就是,北有靠山,南有河流水域環繞,東西即左右又有屏障。從小范圍角度講,南京的確具備了這樣的風水條件:背靠幕府山,面臨秦淮河,鐘山左輔,石城右弼。誠如諸葛亮所言“秣陵之地,鐘阜(紫金山)龍盤,石城(清涼山、石頭城)虎鋸,真乃帝王之宅也。”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什么意思
虎踞龍盤 hǔ jù lóng pán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出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陰新城》詩:“高城新筑壓長川,虎踞龍盤氣色全?!?〖示例〗~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的典故是什么
【注音】:hǔ jù lóng pán【近義】:龍盤虎踞【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用法回】:聯合式;答作主語、賓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舉例】:~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宋·辛棄疾《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詞)【典故】: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薄居⒄Z】:a forbidding strategic point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虎踞龍盤”的由來?
“虎踞龍盤”,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三國時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同吳國的皇帝孫論南京的地勢時,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和建康,是六朝的國都。所謂“六朝”就是三國時的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前后六個朝代。宋代張敦頤編的《六朝事跡編類》,對于金陵的勝跡、城闕、樓臺等等,分門別類地作了詳細的記載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諸葛亮論金陵地勢的兩句原話:“鐘阜龍蟠,石城虎踞?!? 鐘阜,即鐘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東郊。石城,又名石頭,或石頭城。金陵和石城,事實上早已合為一個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業等古稱外,還有一個別名,叫石頭城。晉代作家左思的《吳都賦》有一句道:“戎車盈于石城。”原注道:“石城,在建業西,臨江。”又注:“石頭城中置府庫軍儲,故曰:戎車(軍用車)盈于石城?!笨梢姡敃r的石城,同金陵雖然靠近,卻是彼此分開的兩個城。 金陵東邊是岡巒綿延的鐘山,象一條世巨龍似地盤伏著,西邊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著。這就是所謂“龍蟠虎踞”或“虎踞龍蟠”。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卻把南京的雄偉地勢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為什么要用龍和虎來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還有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這個形容好地勢的說法,所以把東邊的鐘山比作龍,把西邊的石城比作虎。 在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龍盤”這句成語來代表南京。“蟠”字多寫作“盤”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賦中,就寫作“虎踞龍盤”。唐代詩人李白的《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說:“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虎踞龍盤”擴展:
成語出處: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賦》:“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成語用法:虎踞龍盤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其他翻譯:<法>comme un tigre s'y accroupissant ou un dragon s'y enroulant
成語解釋:踞:蹲或坐;盤:盤繞。原指石頭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鐘山象蛟龍盤繞在東面。形容地勢險要。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讀音: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簡拼:HJLP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注音:ㄏㄨˇ ㄐㄨˋ ㄌㄨㄥˊ ㄆㄢˊ
錯字糾正:踞,不能寫作“據”;龍,不能寫作“尤”。
讀音糾正:踞,不能讀作“jū”。
造句:虎踞龍盤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宋 辛棄疾《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詞)
英文翻譯:be located in a strategic place
近義詞:龍盤虎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