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黃袍”「黃袍加體」
成語“黃袍加體”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huáng páo jiā tǐ成語簡拼:HPJT
成語注音:ㄏㄨㄤˊ ㄆㄠˊ ㄐ一ㄚ ㄊ一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黃袍加身
成語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見“黃袍加身”。
成語用法:黃袍加體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登基。
英文翻譯: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
成語“黃袍加體”的擴展資料
1. 黃袍加身指哪一人物的哪一事件???誰是史上“黃袍加身”第一皇帝? (2008-10-18 11:09:08) 標簽:文化 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 陳橋兵變 唐高祖李淵 終始五德說 劉秉光 分類:讀史札記 提起“黃袍加身”,很多人都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會想到發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陳橋兵變”。一件象征皇的黃袍,一次精心策劃的政變,使趙匡胤從后周節度使、殿前都點檢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據《說岳全傳》記載:“(宋太祖)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秉S袍是事先準備好的,趙匡胤此舉顯然是在效仿前朝皇帝的裝扮。因此,趙匡胤雖是“黃袍加身”典故的原型,但不是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身披黃袍的皇帝是唐高祖李淵。王懋《野客叢書·禁用黃》中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黃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蹦敲?,李淵為什么喜歡穿黃色的袍服呢?筆者認為有三點。一者,隋唐時期盛行袍服。二者,李淵是馬上皇帝,身披戰袍,更顯威武英姿。三者,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終始五德說”,為自己建立的唐王朝尋找統治根據。 “終始五德說”,是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一種歷史觀點。鄒衍認為,各個相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順序交替統治,周而復始。李淵曾受爵唐國公,后建立大唐,這與曾封于唐,故稱“唐堯”的千古明君堯帝,有著如出一轍之巧,異曲同工之妙。按“終始五德說”,唐堯于“土德”,李淵有意效仿堯帝,便推當時的五行為“土德”,服色尚黃,戴黃冕,著黃袍。 自李淵首穿黃袍起,黃袍正式成為皇的象征,也稱作“龍袍”。唐高宗時,重申“一切不許著黃”。趙匡胤“黃袍加身”后,更是禁止任何人穿黃袍,否則以謀反論處。宋仁宗時又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制花樣。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用。這種制度,為后來的歷朝歷代所沿,一直到清朝滅亡。(劉秉光)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黃袍加身”這個典故出自何處?有什么意思?
黃袍加身 ( huáng páo jiā shēn ) 解 釋 五代后周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帝。指登上帝位。 出 處 清·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遂膺天命矣?!?近義詞 自封為王、稱王稱霸 典 故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周世宗柴榮死后,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后周政的條件已經成熟,于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公元960年,由歸德軍掌書記趙普和趙匡義等人指使,鎮、定二州謊報軍情,他們假稱北漢和契丹貴族會師南下,攻打后周。后周宰相范質不辨真偽,急忙指派趙匡胤率軍往北方抵御。當趙匡胤把部隊開到開封以北二十里的陳橋驛時,趙匡義、趙普等將領,就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諸將領一致向趙匡胤高呼萬歲,擁護他當皇帝。于是,趙匡胤立即率領軍隊開回守衛空虛的京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后周政,建立大宋王朝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黃袍加身”出自哪個典故?
黃袍加身 ( huáng páo jiā shēn ) 解 釋 五代后周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帝。指登上帝位。 出 處 清·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遂膺天命矣?!?近義詞 自封為王、稱王稱霸 典 故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周世宗柴榮死后,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后周政的條件已經成熟,于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公元960年,由歸德軍掌書記趙普和趙匡義等人指使,鎮、定二州謊報軍情,他們假稱北漢和契丹貴族會師南下,攻打后周。后周宰相范質不辨真偽,急忙指派趙匡胤率軍往北方抵御。當趙匡胤把部隊開到開封以北二十里的陳橋驛時,趙匡義、趙普等將領,就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諸將領一致向趙匡胤高呼萬歲,擁護他當皇帝。于是,趙匡胤立即率領軍隊開回守衛空虛的京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后周政,建立大宋王朝。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黃袍加身的意思
【成語】: 黃袍加身【拼音】: huáng páo jiā shēn【注音】ㄏㄨㄤˊ ㄆㄠˊ ㄐㄧㄚ ㄕㄣ【解釋】:五代后漢時,郭威在澶州起事,以黃旗加于其身,擁立他為帝。后周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后比喻起事獲得成功?!境鎏帯浚骸杜f五代史太祖紀一》: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什么叫黃袍加身
什么叫黃袍加身?以前只有皇帝穿黃色,代指龍袍,如果沒有資格穿的人穿上黃袍,就等于做了皇帝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黃袍加身”這個典故出自何處?有什么意思?
黃袍加身 ( huáng páo jiā shēn ) 解 釋 五代后周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帝。指登上帝位。 出 處 清·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遂膺天命矣。” 近義詞 自封為王、稱王稱霸 典 故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周世宗柴榮死后,他的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后周政的條件已經成熟,于是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公元960年,由歸德軍掌書記趙普和趙匡義等人指使,鎮、定二州謊報軍情,他們假稱北漢和契丹貴族會師南下,攻打后周。后周宰相范質不辨真偽,急忙指派趙匡胤率軍往北方抵御。當趙匡胤把部隊開到開封以北二十里的陳橋驛時,趙匡義、趙普等將領,就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諸將領一致向趙匡胤高呼萬歲,擁護他當皇帝。于是,趙匡胤立即率領軍隊開回守衛空虛的京師,不費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后周政,建立大宋王朝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黃袍加身的意思
【成語】: 黃袍加身【拼音】: huáng páo jiā shēn【注音】ㄏㄨㄤˊ ㄆㄠˊ ㄐㄧㄚ ㄕㄣ【解釋】:五代后漢時,郭威在澶州起事,以黃旗加于其身,擁立他為帝。后周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后比喻起事獲得成功。【出處】:《舊五代史太祖紀一》: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或有裂黃旗以被帝體,以代赭袍,山呼震地。
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