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的成語「自取其咎」
成語“自取其咎”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ì qǔ qí jiù成語簡拼:ZQQJ
成語注音:ㄗˋ ㄑㄨˇ ㄑ一ˊ ㄐ一ㄡ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作繭自縛、自討苦吃、自作自受
反義詞:嫁禍于人
成語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
成語用法:自取其咎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這也是他們自取其咎,不能怪我們不仁。
英文翻譯:Self do; self have.
其他翻譯:<德>eigene Schuld zu büβen haben
成語“自取其咎”的擴展資料
1. 取的成語有哪些咎由自取、
斷章取義、
嘩眾取寵、
火中取栗、
殺雞取卵、
舍生取義、
予取予求、
無理取鬧、
投機取巧、
取長補短、
以貌取人、
探囊取物、
巧取豪奪、
各取所需、
取信于民、
就地取材、
取而代之、
去粗取精、
自取滅亡、
能近取譬、
取精用弘、
成仁取義、
取信于人、
一無可取、
逆取順守、
取精用宏、
自取其咎、
予取予奪、
殺雞取蛋、
人棄我取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自取其咎是什么意思
成語
自取其咎
發音
zì
qǔ
qí
jiù
解釋
咎:罪過,禍害。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
出處
老子《道德經》:“富貴而驕,自遺其咎?!?br>
示例
想當時因得罪于荊公,~。(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自找的麻煩
近義詞
咎由自取
自取其禍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自取其咎是什么意思
自取其咎釋義:
咎:罪過,禍害。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
自取其咎 [zì qǔ qí ji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咎:罪過,禍害。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
貶義
出 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br>例 句
這也是他們~,不能怪我們不仁。
近反義詞
反義詞
木匠戴枷
百科釋義
自取其咎( zì qǔ qí jiù ),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成語咎由什么什么
咎由自取,漢語成語。拼音:jiù yóu zì qǔ釋義:所遭受的責備,懲處或禍害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些不好的后果與結果不是因為他人的因素造成,而全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與失誤所造成的。出處:《三國志·劉封等傳評》:“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