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而”的成語「自下而上」
成語“自下而上”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ì xià ér shàng成語簡拼:ZXES
成語注音:ㄗˋ ㄒ一ㄚˋ ㄦˊ ㄕ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從下到上
反義詞:自上而下
成語出處: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從下到上
成語用法:自下而上作定語、狀語;指上下順序排列。
英文翻譯:from the bottom up
俄文翻譯:от низов и до верхов <снизу доверху>
成語“自下而上”的擴展資料
1. 選股時的自上而下原則和自下而上原則各是什么意思“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具體的上市公司進行選擇,只要發現好的公司,就立即買入,并且中長期持有,不理會市場短期的波動!它的優勢在于畢竟我們買股票是買公司,不完全是買大勢,這類選股方法在我國2001-2005年的熊市中由于選擇出了像蘇寧電器,貴州茅臺之類的股票而輝煌之極!成為了眾多公募,私募基金經理的選股方法!大家所熟悉和敬仰的巴菲特先生的選股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堅持價值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獲得了不菲的回報!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主要是需要分析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等等,同時要考察公司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3“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分析宏觀經濟著手,通過整體市場周期和行業的特征,來進行選擇,這種選擇不單單是簡單的選擇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選擇進場的倉位比,如果認為宏觀經濟不好,即使好公司也不買,堅持輕倉策略,似乎更符合趨勢投資者的操作思路!采取這類選股方法的基金經理在2008年完全跑贏大勢,做出了正收益的業績!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選股票
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選股票:自下而上大概是看到股市有某只股票走強分析其是什么板塊從相同板塊中選出股票,即是個股---板塊(行業 ,概念題材)----精選個股,是中短線選股方法。自上而下大概是根據行業板塊和國家宏觀政策等基本面因素選擇股票的板塊再從板塊中精選個股,例如人民幣升值選升值收益板塊,國家扶持農業選農業板塊,國家節能減排選節能環保板塊,國家支持消費選消費類板塊等等,是中長線選股方法。下是個股,上是板塊。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說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是指什么?_?
自下而上指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革命黨人發起的反封建的救國運動,是自下而上的。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后,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后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擴展資料:
歷史背景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鴉片戰爭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訂立,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國領土和主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
辛酉政變后,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清廷政局逐漸穩定下來,慈禧太后的統治地位也日趨鞏固 。1895年中日戰爭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后地奪取侵華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國的局勢。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1911年中國爆發的民主革命)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什么叫自上而下,什么叫自下而上?
這應該是個社會歷史題吧,自上而下者,指的是面對社會危機或統治危機,統治者主動進行改革,再不出動統治著根本利益前提下進行一些變革,結果當然有成功與失敗兩種。例子如中國的戊戌變法,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的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這三個例子里都是封建的統治者試圖通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搞個來解決統治危機。自下而上者,是面對社會危機矛盾,下層的社會各階層,有的是農民,有的是資產階級等等,通過暴利革命的方式來推翻統治者統治,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革命的例子非常多,性質也分好幾類。著名的如辛亥革命,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暴利革命推翻滿清王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什么叫自上而下,什么叫自下而上
什么叫自上而下,什么叫自下而上這應該是個社會歷史題吧,自上而下者,指的是面對社會危機或統治危機,統治者主動進行改革,再不出動統治著根本利益前提下進行一些變革,結果當然有成功與失敗兩種。例子如中國的戊戌變法,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的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這三個例子里都是封建的統治者試圖通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搞個來解決統治危機。自下而上者,是面對社會危機矛盾,下層的社會各階層,有的是農民,有的是資產階級等等,通過暴利革命的方式來推翻統治者統治,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革命的例子非常多,性質也分好幾類。著名的如辛亥革命,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暴利革命推翻滿清王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哪些是自上而下?哪些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選官制度:隋唐科舉制。
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戰國時期軍功爵制度、漢代的察舉制。
1、隋唐科舉制
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后,隋文帝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的要求,加強中央集,于是把選拔官吏的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隋朝滅亡后,唐朝的帝王承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坪椭瓶苾深?。每年分期舉行的稱??疲苫实巯略t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2、戰國時期軍功爵制度
戰國時期興起養士之風,招攬有才干、善言辭的人才,不論出身,為國君、諸侯服務。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眾的人。
3、漢代察舉制
漢代,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名為“察舉制”。 所謂察舉,就是由皇帝下詔公開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主管官員將本人發現或民間公認的出眾人才,向各級政府推薦,經過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擇優錄用、授予官職的整個過程。
擴展資料:
察舉制的積極影響
1、為選士制度開了先河,也為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實行提供了借鑒。
2、有利于漢代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3、協調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利分配,奠定了以后歷代平民參政的基礎。
4、為中央和地方行政選拔了干練的官吏,使中下層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有了受駕馭的機會,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
5、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因而加強了中央集的力量。
6、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識、和倡行注重德行的民風。
7、有利于教育環境的優化,促進教育的發展。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1 自上而下
zì shàng ér xià
【釋義】從上到下
【出處】唐·劉禹錫《唐故相同贈司空令狐公集序》:“自上而下,速于置郵,泮林革音,無復故態?!?br>2 自下而上
【拼音】zì xià ér shàng
【解釋】從下到上。
【出處】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br>【近義詞】從下到上
【反義詞】自上而下
【用法】作定語、狀語;指上下順序排列。
【英文】from the bottom up
拓展資料:
自上而下
1 自上而下采取“目標式管理”的方法,做到“責利”層層分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產管理體系。
2 杰出的偵緝犬在“自上而下”的控制方面能力超群.
3 導柱外表面自上而下呈與弧形內凸頭配合的波浪狀。
4 學生激進分子很欽慕金,但他們不滿于金自上而下的領導作風,進而決定取得自治。
5 邦德公司自上而下、自內而外將做人的基本準則做為企業精神貫穿始終,對自己負責,對客戶負責,對員工負責,對社會負責。
6 項目組合管理將會以自上而下的方法分三步來介紹。
自下而上
(1) 重構,模塊化,自下而上和增量設計永華介紹了布羅迪在他的著作出于1984年。
(2) 本研究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力圖從初二學生的試卷答題情況中提取他們解應用題所采用的策略。
(3)答:我們的主要文化之一就是自下而上.
(4) 相反,這一模型是自下而上的,每一個體都有其獨特的行為準則.
(5) 每當巴朗雪山東麓霧起云涌時,濃云自下而上,向雪山埡口飛涌,云一過山口后,便消失散盡,無影無蹤。
(6) 干部作風絕對不是自下而上來的,干部作風只能是自上而下。
(7) 作為村民自治組織,農村的村務監督主要由村民自下而上來進行。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歷史改革中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有何區別?
錯。改革沒有自下而上的,改革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由底層人民推動的,那必然是革命。革命和改革的區別,革命是激進的,改革是緩和的。革命容易產生破壞,改革則容易不徹底。二者各有優劣。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什么是自下而上的改革?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自上而下改革:
方向從上層政治向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治改革的領導力量,也是中國政治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黨可以通過積極發展黨內民主來引導其他領域民主政治的發展或者對其他領域民主政治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同時,在推進政治改革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把改革中取得成效的經驗措施制度化,使之成為行之有效的長期機制。
例如,當前開展的反腐敗和轉作風工作已經有了很好的效果,政府機構改革及其職能轉變也形成了明確的思路,如果能通過制度或者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就可以更有效地鞏固改革的成果,并推動改革進一步深入展開。
自下而上改革:
從基層建設到政治建設。中國基層民主建設取得的成就也可以對中國政治改革起到一種自下而上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基層民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日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現形式和組成部分。
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體系,許多地方還在地方政府創新和基層政治管理創新方面進行了探索。在改革過程中,也要認真提煉基層政治實踐好的經驗,并使之上升到制度層面,或者在行之有效的范圍內進行推廣。
擴展資料:
改革方向:
第一,調整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促進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與社會的關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突出表現為國家已經不能完全壟斷各種社會資源,社會組織獲得了較大發展。但是,中國國家與社會結構的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國家的力量過于強大,而社會的力量過于弱小的局面并沒有完全改變。
第二,加強對力的制約與平衡,推進政治廉潔。政治廉潔意味著公共力規范、公正和健康運作,公共力服從和服務于公共利益和大眾利益,而不是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要建立起有效的力運行制約機制和監督機制,從制度上保證行使力的主體廉潔奉公,執政為民,從源頭上防止力腐??;要制定合理的資源分配制度,杜絕公職人員以謀私和公私用,防止公職人員享有特和特殊待遇,消除錢交易、貪污腐化、生活墮落等各種腐敗現象。
要確保決策、執行、監督的行使相對獨立和相互制約。同時,也要建立和健全對力的平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