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字是“東”字的成語「東討西征」
成語“東討西征”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dōng tǎo xī zhēng成語簡拼:DTXZ
成語注音:ㄉㄨㄥ ㄊㄠˇ ㄒ一 ㄓ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東討西伐、東征西討
成語出處:唐·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學劍,卯歲論兵,以身許國,東討西征。” 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同“東征西討”。
成語用法:東討西征作謂語、定語;指戰爭。
成語造句:便休說站驛難為,則怕你東討西征那時節悔。元·劉致《新水令·代馬訴冤》套曲
成語“東討西征”的擴展資料
1. 東南西征的意思是東討西征吧。東討西征,指四面出兵征戰討伐。和東征西討等價。
公益成語:gyjslw.com
2. 第四方面軍的西征是怎么回事?
發生在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一部在甘肅省西北部,與國民黨軍馬步芳、馬步青等部進行的作戰。
1936年10月20日開始,蔣介石調集10多個師由南向北大舉進攻紅軍。據此,中共中央軍委于25日提出,今后作戰第一步重點集注意力于擊破南線之國民黨軍,第二步重點集注意力于向北。具體規定紅四方面軍的兩個軍先行渡河。其余部隊集中阻止南線來犯的國民黨軍。
28日為加強對各部紅軍的統一指揮,中央軍委任命彭德懷為前敵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劉伯承為參謀長。30日,下達海(原)打(拉池)戰役計劃,在南線重點打擊國民黨胡宗南部。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卻令紅4、紅31軍調離前敵總指揮部指定的作戰位置,海打戰役計劃落空。
西路軍在甘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臺、倪家營子等地區,同馬家軍(指馬步青、馬步芳部)的優勢兵力進行了4個多月的英勇作戰,共斃傷俘馬家軍約2萬人,但西路軍也遭到嚴重損失。
1937年3月中旬,終因力量懸殊,西路軍歸于失敗。余部不滿3000人。西路軍失敗后才奉令就地待命,并派出部隊收容西路軍失散人員。
擴展資料:
第四方面軍的西征失敗的原因:
1、共產國際和蘇聯援助的滯留,使西路軍得不到武器補給和停緩西進,是他們難以打敗二馬(馬步芳、馬步青)的重要原因之一。
2、西安事變對西路軍的影響很大。
本來,在蔣介石的大力圍剿下,陜甘寧紅軍面臨巨大困難,準備進行新的戰略轉移。但是張學良要求紅軍留在原地,等待西北局勢的變化,河東紅軍才未轉移。
3、西路軍所征戰地區環境惡劣,紅軍的戰術特長得不到發揮。
并且其軍隊武器不足,給養失續。陳昌浩曾指出,西路軍戰斗員僅占38%,有槍者僅占32%。中共在西北地區的組織和宣傳薄弱,歷史上回漢矛盾嚴重,黨的群眾基礎不堅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路軍西征公益成語:gyjslw.com
3. 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么北卻是用北伐
此事應無定規,并非東西南稱征,北稱伐。而是對外戰爭稱征,對內戰爭稱伐,是討伐無道之意。至于為什么歷史上多是北伐,只是巧合,剛好是位于南的政討伐北方政而已。比如漢武帝時,對匈奴用兵便也稱北征匈奴。
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上聯:風雨連天,漆黑一片,又多少人,東討西征 下聯?
按照對聯尾字平仄規范,出句應該是下聯。
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月左東討西征羞顧組成成語是什么
東討西征dōng tǎo xī zhēng【解釋】指四面出兵征戰討伐。同“東征西討”?!境鎏帯刻啤罹肌短普盐湫N静芫竦辣罚骸镑啬陮W劍,卯歲論兵,以身許國,東討西征?!薄窘Y構】聯合式【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戰爭【近義詞】東討西伐、東征西討【例句】便休說站驛難為,則怕你~那時節悔。 ◎元·劉致《新水令·代馬訴冤》套曲
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月左東討西征羞顧組成成語是什么
東討西征dōng tǎo xī zhēng【解釋】指四面出兵征戰討伐。同“東征西討”?!境鎏帯刻啤罹肌短普盐湫N静芫竦辣罚骸镑啬陮W劍,卯歲論兵,以身許國,東討西征?!薄窘Y構】聯合式【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戰爭【近義詞】東討西伐、東征西討【例句】便休說站驛難為,則怕你~那時節悔。 ◎元·劉致《新水令·代馬訴冤》套曲
公益成語:gyjslw.com
7. 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么北卻是用北伐
此事應無定規,并非東西南稱征,北稱伐。而是對外戰爭稱征,對內戰爭稱伐,是討伐無道之意。至于為什么歷史上多是北伐,只是巧合,剛好是位于南的政討伐北方政而已。比如漢武帝時,對匈奴用兵便也稱北征匈奴。
公益成語:gyjslw.com
8. 上聯:風雨連天,漆黑一片,又多少人,東討西征 下聯?
按照對聯尾字平仄規范,出句應該是下聯。
公益成語:gyjslw.com
9. 東南西征的意思
是東討西征吧。東討西征,指四面出兵征戰討伐。和東征西討等價。
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第四方面軍的西征是怎么回事?
發生在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10月至1937年3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一部在甘肅省西北部,與國民黨軍馬步芳、馬步青等部進行的作戰。
1936年10月20日開始,蔣介石調集10多個師由南向北大舉進攻紅軍。據此,中共中央軍委于25日提出,今后作戰第一步重點集注意力于擊破南線之國民黨軍,第二步重點集注意力于向北。具體規定紅四方面軍的兩個軍先行渡河。其余部隊集中阻止南線來犯的國民黨軍。
28日為加強對各部紅軍的統一指揮,中央軍委任命彭德懷為前敵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劉伯承為參謀長。30日,下達海(原)打(拉池)戰役計劃,在南線重點打擊國民黨胡宗南部。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卻令紅4、紅31軍調離前敵總指揮部指定的作戰位置,海打戰役計劃落空。
西路軍在甘西北的古浪、永昌、山丹、高臺、倪家營子等地區,同馬家軍(指馬步青、馬步芳部)的優勢兵力進行了4個多月的英勇作戰,共斃傷俘馬家軍約2萬人,但西路軍也遭到嚴重損失。
1937年3月中旬,終因力量懸殊,西路軍歸于失敗。余部不滿3000人。西路軍失敗后才奉令就地待命,并派出部隊收容西路軍失散人員。
擴展資料:
第四方面軍的西征失敗的原因:
1、共產國際和蘇聯援助的滯留,使西路軍得不到武器補給和停緩西進,是他們難以打敗二馬(馬步芳、馬步青)的重要原因之一。
2、西安事變對西路軍的影響很大。
本來,在蔣介石的大力圍剿下,陜甘寧紅軍面臨巨大困難,準備進行新的戰略轉移。但是張學良要求紅軍留在原地,等待西北局勢的變化,河東紅軍才未轉移。
3、西路軍所征戰地區環境惡劣,紅軍的戰術特長得不到發揮。
并且其軍隊武器不足,給養失續。陳昌浩曾指出,西路軍戰斗員僅占38%,有槍者僅占32%。中共在西北地區的組織和宣傳薄弱,歷史上回漢矛盾嚴重,黨的群眾基礎不堅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路軍西征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