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程”的成語「胡子工程」
成語“胡子工程”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hú zǐ gōng chéng成語簡拼:HZGC
成語注音:ㄏㄨˊ ㄗˇ ㄍㄨㄥ ㄔㄥ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出處:張賢亮《出賣“荒涼”》:“企業由‘國營’,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為‘胡子工程’、‘釣魚工程’。”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成語用法:胡子工程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成語造句:這個胡子工程至今不能發揮其作用
英文翻譯:whiskers engineering
俄文翻譯:незавершёнка
成語“胡子工程”的擴展資料
1. 表示動作慢的成語【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步態蹣跚】:走路搖擺、緩慢的姿態。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滾芥投針】:滾動芥耔把針投到小孔里。比喻事情進展緩慢,成效很小。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行邁:走路;靡靡:行走遲緩的樣子。走路緩慢,心里晃蕩。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胡子工程】: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緩不濟急】: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疾如風,徐如林】:疾:迅速;徐:舒緩,緩慢。行動迅速時像風一樣快,行動減慢時像樹林一樣齊整。多用以形容軍隊步調一致,行動統一。
【邁四方步】: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辦事緩慢。
【漫條斯理】: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慢慢騰騰】:形容運動非常緩慢。
【慢慢吞吞】:緩慢的樣子,動作非常慢,指做事沒有效率。
【平波緩進】:水流平穩,緩慢前進。指水面風平浪靜,行船從容安穩。比喻處事不急躁,不冒進。
【輕吞慢吐】:形容歌唱時輕聲緩慢地吐詞。
【姍姍來遲】: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緩慢。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遠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遠水救不了近火】:遠距離的水熄滅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緩慢的糾正或抵制邪惡的東西不可能應付緊急的狀態。
【遠水難救近火】: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形容“進度”的成語有哪些?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釋義]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書非???。 ? ?
[出處] ? ?《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宋·劉克莊《雜記六言五首》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
一揮而就[yī huī ér jiù]
[釋義] ?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 ?
[出處] ? ?宋·朱弁《曲洧舊聞》:“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 ?
輕而易舉[qīng ér yì jǔ]
[釋義] ?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 ?
出處] ? ?宋·朱熹《詩經·大雅·烝民》注:“言人皆言德其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
一氣呵成[yī qì hē chéng]
[釋義] ? ?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 ?
[出處] ? ?明·胡應麟《詩藪》:“若‘風急天高’(杜甫《登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 ? ?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
[釋義]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 ?
[出處] ?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
胡子工程[hú zǐ gōng chéng]
[釋義] ? ?[whiskers engineering] 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為什么胡子工程那么多?昨天本報記者見聞披露了四平電影院成為胡子工程的情況,一個事關幾十萬居民文化生活的電影院,各方扯皮六年,剛剛破土動工 ? ?
計日程功[jì rì chéng gōng]
[釋義] ? ?計:計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 ? ?
[出處] ?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寸進尺;計日程功。 ? ?
議事日程[yì shì rì chéng]
[釋義] ?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期。 ? ?
風馳云走[fēng chí yún zǒu]
[釋義] ? ?形容奔馳疾速。 ? ?
[出處] ? ?唐·牛僧孺《玄怪錄·岑順》:“三奏金革,四門出兵,連旗萬計,風馳云走,兩皆列陣?!?? ?
風馳云卷[fēng chí yún juǎn]
[釋義] ? ?形容迅速席卷。 ? ?
[出處] ? ?鄒魯《中國同盟會》:“西北則張樂行等風馳云卷,天下已非滿洲所有,其督師大臣賽尚阿、和春一敗涂地,事無可為。” ? ?
轉瞬即逝[zhuǎn shùn jí shì]
[釋義] ? ?轉瞬:轉眼,形容時間短促。逝:消逝,消失。形容很快就會失去或消失?!栋讼傻玫馈芬话嘶兀骸耙菆詻Q不碰著她的身體,卻用什么方法救她,而水勢...顯示全部 ? ?
[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 ? ?
白駒過隙[bái jū guò xì]
[釋義] ?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 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 ?
[出處] ? ?《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
訊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釋義] ? ?雷聲來得非??欤B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 ?
[出處] ? ?《六韜·龍韜·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
倍道而進[bèi dào ér jìn]?
[釋義]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 ?
[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 ?
奔逸絕塵[bēn yì jué chén]
[釋義] ?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 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 ?
[出處] ? ?先秦·莊周《莊子·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背尚⑹瑁骸氨家萁^塵,急走也?!?? ?
五行并下[wǔ háng bìng xià]?
[釋義] ? ?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讀書速度快。 ? ?
[出處] ? ?《后漢書·應奉傳》:“奉少聰明,自為童兒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并下。” ? ?
快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釋義] ? ?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 ?
[出處] ?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二十四·送純甫如南》詩:“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明·徐田臣《殺狗記·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
長驅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
[釋義] ?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 ?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
大步流星[dà bù liú xīng]
[釋義]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
[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四:“聽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邁過去,把它牽上?!?? ?
鳧趨雀躍[fú qū què yuè]
[釋義] ? ?鳧:野鴨。象野鴨那樣快跑,象鳥雀那樣跳躍。形容十分歡欣的樣子。 ? ?
[出處] ? ?唐·盧照鄰《窮魚賦》:“漁者觀焉,乃具竿索,集朋黨,鳧趨雀躍,風馳電往?!?? ?
高材疾足[gāo cái jí zú]
[釋義] ? ?高材:才能高;疾足:邁步快。 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 ?
[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眮碜怨娉烧Z:gyjslw.com
3. 子的組詞有哪些
子虛烏有 子丑寅卯 子曰詩云 子孫餑餑 子孫餃子 子子孫孫 子州支父 子夏懸鶉 子母相 子女玉帛 子孫后代 子為父隱 子孝父慈 子母扣兒 浪子回頭 赤子之心 孺子可教 西子捧心 卿子冠軍 望子成龍 桂子飄香 君子好逑 太子洗馬 五子登科 鷂子翻身 狼子野心 瞎子摸象 芥子須彌 才子佳人 諸子百家 夫子自道 易子而食 君子固窮 國子祭酒 九子魔母 桂子蘭孫 麟子鳳雛 鮑子知我 胡子拉碴 蒿子稈兒 君子協定 復子明辟 豎子成名 男子氣概 有子存焉 獅子搏兔 胡子工程 棒子骨頭 棒子糊涂 浪子宰相 送子觀音 公子王孫 太子太保 天子門生 電子郵件 驥子龍文 君子之交 矮子看戲 孝子賢孫 狼子獸心 電子亞層 公子哥兒 句子成分 馮子無魚 孢子植物 惠子知我 君子三戒 被子植物 毓子孕孫 虎子狼孫 瞎子摸魚 裸子植物 骰子選格 鶴子梅妻 曲子相公 核子反應 耗子尾巴 墨子泣絲 鼻子眼兒 影子內閣 原子半徑 弟子孩兒 鼻子下面 七子八壻 斷子絕孫 文子文孫 孝子順孫 蔭子封妻 徒子徒孫 孝子愛日 篩子喂驢 燕子銜食 蛇子蛇孫 送子娘娘 七子均養 啞子尋夢 老子長孫 孽子孤臣 瞎子斷匾 食子徇君 身子骨兒 鎖子錯甲 電子游戲 孝子慈孫 易子析骸 啞子做夢 顏子生活 腦子生銹 余子碌碌 鼻子底下 啞子托夢 柳子厚體 文子同升 逆子賊臣 胡子扎撒 量子力學 架子花臉 電子對抗 電子偵察 荒子孱孫 墩子武生 七子八婿 小子后生 鳳子龍孫 圣子神孫 瘧子鬼兒 胡子叭髭 絕子絕孫 面子情兒 矮子觀場 弟子都養 椒子枇杷 合子利錢 電子音樂 鉤子麻糖 原子武器 毬子心腸 珠子花兒 嚚子憸孫 易子而教 電子陶瓷 電子器件 電子手表 電子排 筒子斤斗 賊子亂臣 胡子渣兒 抱子弄孫 電子干擾 電子讀物 館子門條 拐子馬陣 獄子院家 電子樂器 八子七婿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什么的工程四字成語
【胡子工程】:hú zǐ gōng chéng,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鳩工庀材】:jiū gōng pǐ cái,庀:準備、具備。招集工匠,準備材料。作謂語、賓語;指準備工程等。
【計日程功】:jì rì chéng gōng,計:計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工作等馬上大功告。
【良工心苦】:liáng gōng xīn kǔ,良工:手藝高明的工匠。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作賓語;指精心構思。
【良工苦心】:liáng gōng kǔ xīn,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作賓語;指精心構思。
【大工告成】:dà gōng gào chéng,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順利完成。
【大興土木】:dà xīng tǔ mù,興:創辦;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規模地蓋房子。作謂語、賓語;指大量蓋房。
【大功告成】:dà gōng gào chéng,功:事業;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順利完成。
【大功畢成】:dà gōng bì chéng,指大工程或大任務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順利完成。
【大干快上】:dà gàn kuài shàng,用最大的力量干起來,使新的工程盡快上馬。
【鴻篇巨制】:hóng piān jù zhì,鴻: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作主語、賓語;形容篇幅長的作品。
【末路之難】:mò lù zhī nán,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艱難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艱巨。也比喻保持晚節不易。作賓語;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難。
【一條龍】:yī tiáo lóng,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作定語;用于口語。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幫忙找找有“工”字旁的成語.謝~?。?/b>
發現樓上找的都是【功】而不是【工】
功樓上的均有
我的是
1)工
2)攻
3)供
4)貢
5)汞
【半工半讀】一面勞動一面學習的個人學習方案。
【不惜工本】惜:吝惜。指舍得出本錢。
【逞工炫巧】炫,同“炫”,夸耀。炫耀工巧。
【逞工炫巧】指炫耀工巧。
【大工告成】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
【德言工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四種德。
【德言工容】封建禮教要求婦女應具備的品德。
【分工合作】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工愁善病】指很容易發愁得病。
【工夫不負有心人】功夫:指所占用的時間;負:對不起。時間不會有負于那些費盡心思的人。指只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就會有收獲。
【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鬼工雷斧】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鬼工神力】形容技藝精巧超群,非人力所及。
【工力悉敵】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當。常形容兩個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工于心計】工:擅長。擅長用心謀劃。
【胡子工程】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鳩工庀材】庀:準備、具備。招集工匠,準備材料。
【刻意求工】工:精致、完好。用盡心思使文章或工藝品更精巧。
【磨刀不誤砍柴工】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
【慢工出細活】指不急于求成,精心制作,才能出完美的產品。
【馬工枚速】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枚速馬工】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寫得多,司馬相如文章寫得工。后用于稱贊各有長處。
【能不兩工】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兩種技術。
【良工不示人以樸】樸:沒有細加工的木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給人看。比喻有賢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養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
【良工苦心】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良工巧匠】良工:手藝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藝精巧的匠人。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能工巧匠】指工藝技術高明的人。
【良工心苦】良工:手藝高明的工匠。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巧奪天工】奪:勝過。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窮而后工】工:精巧,精彩。舊時認為文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文就寫得越好。
【窮工極變】窮:極。形容十分精巧而變化多端。
【窮工極巧】形容工藝極其精巧。
【窮工極態】窮:極。形容極其精致。
【勤工儉學】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參加勞動,而以勞動所得維持生活。泛指在學習期間參加勞動。
【神工鬼斧】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藝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神工鬼力】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神工妙力】指功夫極其高超,幾非人力所能為。
【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為。
【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繪畫等構思精妙,非人力所能為。
【水磨工夫】摻水細磨。形容工作深入細致,費時很多。
【士農工商】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神圣工巧】中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
【俗手伶工】伶:舊時指唱戲的人。指平凡的樂工。
【山有木工則度之】度:圖謀。山上有樹木,工匠才能量材使用。比喻人有了德才,然后才有可能被人重用。
【停工待料】停止生產,等待原料。
【偷工減料】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F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天工人代】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同工異曲】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通工易事】分工合作,互通有無,拿多馀的換沒有的。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到處尋找都沒找到,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通商惠工】通商:便利各地貨物交流;惠:給人以好處。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枉費工夫】白白地耗費時間與精力。形容徒勞無益。
【文章宗工】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興工動眾】興:發動。指運用大批人力。
【消極怠工】消極對抗不合作。
【一代宗工】指在學問、技藝等方面一個時代為眾所推崇的巨匠。
【異曲同工】工:細致,巧妙;異:不同的。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比喻話的說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達到目的。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
【八攻八克】屢次攻擊,屢次勝利。
【不攻自拔】拔:攻破。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論點虛謬,經不起反駁。
【不攻自破】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形容論點站不住腳,經不起反駁或攻擊。
【車攻馬同】攻:堅固,精致;同:齊聚。車子堅固精致,馬又齊整雄壯。比喻軍容之盛。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大舉進攻】大舉:重大的行動。大規模出兵,向敵方進攻。
【大肆攻擊】用不實或過分之辭對人大加攻擊。
【短針攻疽】攻:醫治;疽:毒瘡。用短針治療毒瘡。形容措施不當,難以奏效。
【腹背夾攻】腹背:比喻前后兩面。前后受到敵人的夾攻。
【反攻倒算】反攻、倒算:十多位指壞人的反撲、報復。進行反撲報復。形容壞人得勢時,向人民采取的報復行動。
【攻必克,守必固】克:攻下據點,戰勝;固:牢固,堅固。進攻沒有打不下來的,防守沒有不穩固的。形容戰斗力極強。
【攻城奪地】攻:攻打,進攻。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攻城掠地】掠奪土地。
【攻城略地】
【攻城徇地】略:掠奪。攻打城市,掠奪土地。
【攻城野戰】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戰。
【攻大磨堅】攻打強大的力量,削磨堅硬的東西。形容做很難做到的事情。
【攻過箴闕】指責過錯,針砭缺失。
【攻乎異端】
【攻疾防患】匡正過失,防止禍患。
【攻苦茹酸】指勞苦艱辛。
【攻苦食啖】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啖,亦作“淡”。
【攻苦食淡】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攻苦食儉】猶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勵。
【攻其不備】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攻其無備】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其:代詞,指敵人;不意:沒有料到。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或沒有意料時就采取行動。
【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攻守同盟】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F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攻無不克】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攻無不取,戰無不勝】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攻瑕蹈隙】瑕:瑕疵;蹈:踩。攻擊瑕疵,蹈住縫隙。比喻利用對方的弱點進行攻擊。
【攻心扼吭】比喻攻擊要害??裕秆屎?。
【攻瑕索垢】批評不足,尋找缺點。
【攻心為上】從思想上瓦解敵人的斗志為上策。
【攻瑕指失】批評缺點,指出失誤。
【攻玉以石】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長,治自己之短。
【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供不應求】供:供給,供應;求:需求,需要。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供過于求】供給的數量比需要的多。
【供認不諱】供認:被告對于某一事實或斷言的真實性予以承認;諱:避諱。指對某項指控完全認同。
【疲于供命】疲:疲乏,勞累。指忙于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求過于供】需求多而供應量少。
【香花供養】供養:奉養。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后比喻虔誠的敬禮。
【煙云供養】煙云:煙霧和云氣。道家認為不吃食物,依靠吞食云霧可致長壽。
【稱臣納貢】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
【貢禹彈冠】指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愿為官。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納貢稱臣】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王貢彈冠】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王陽在位,貢公彈冠】王:漢代王吉;貢: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灰塵。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
【搏砂弄汞】搏:撥弄;弄:設法取得;汞:水銀。撥弄砂子,收拾水銀。比喻難以收拾。
【摶沙弄汞】摶:用手團捏;汞:水銀。砂土松散,水銀流動,難以團捏把捉。比喻枉費力氣,無法管束。
【摶砂弄汞】比喻枉費力氣,無法管束。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漢語造詞法的類型有哪些
漢語新詞語修辭方式造詞法研究
【內容摘要】以往發表的新詞語a的文章。側重于從新詞新義的顯現入手探討,從修辭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詞的比較少。本文主要從新詞語的現狀,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的意義,由比喻、借代、仿擬構成的新詞的情況和其他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情況這幾方面來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修辭新詞語比喻借代仿擬
新詞新語是觀察社會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其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改革的大門開放以后,國外文化蜂擁而來。諸如“的士”、“酒吧”等詞語紛至沓來。國內國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產生了一批反映時代變革的新詞新語。隨著國內旅游熱興起,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許多農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點的商業服務,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飾,仿照“的士”,出現了“馬的”、“驢的”、“轎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詞。這種由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發展,農業文明開始向現代文明轉換。研究這種新詞新語具有廣義文化學的意義。研究這種新詞語還有社會學的意義。比如“下崗”一詞,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不存在的。進入90年代后,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市場經濟嚴酷的競爭機制,必然使有的企業破產,有的工廠倒閉,職工下崗不可避免。與“下崗”相對應,運用對義仿擬手段出現了“上崗”這個新詞語。此外,“綠燈”、“黃昏戀”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定時期的重要社會問題。
最重要的是研究這種新詞具有語言學的意義。語言同社會生活聯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為迅速。如“綠色工程”“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農業”“綠色事業”、“套書”“套裙”“套餐”“套會”“套票”等系列套詞反映了修辭構詞的靈活性、形象性和系統性。語言的活躍,反映思想的活躍,是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的結果。研究由修辭構成的新詞語是要尋找其規律,預測其走向趨勢,引導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促進語言規范標準化。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信息時代全球化國際交往的需要。
一、“修辭學造詞法”詮釋
詞匯就其本身而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而新詞的產生概括的說不外乎兩條途徑:一是構造新詞,二是吸收外來詞。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的事物、新的現象不斷出現,由此導致了人們的新觀念、新感受的不斷產生,面對這種現象,原有的詞匯難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于是人們便傾向于尋求各種造詞手段來對客觀世界大量的空符號作及時有效的補充。產生新詞新語的方式很多,有新外來詞語的吸收、舊詞語的復活、方言詞語的吸收等等。我們著重要談的是以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任學良先生曾提出“修辭學造詞法”,就是運用修辭手法(即所謂的辭格)來創造新詞的方法。新詞語有不少正是利用這種方式產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眮碛髦笇ω暙I大的人或企業過度加碼,使其做更大的貢獻;用演員出臺表演的“出臺”來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眾公開見面,即形象又生動。諸如“蛋糕”、“綠燈”、“斷奶”、“窗口”、“余熱”、“網絡”、“黃牌”、“拳頭”、“婆婆”、“陣痛”,“鐵飯碗”、“紅眼病”、“花架子”、“大鍋飯”、“毛毛雨”、“大氣候”,“一刀切”、“走后門”、“打頭陣”、“剃光頭”等都是通過比喻式構成的?!叭^產品”是指一種品牌或產品在企業中的作用向拳頭一樣粗壯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詞語。至于“龍頭企業”、“文山會海”等等都是此類。還有借代式新詞語,如“菜籃子”、“綠色食品”、“國腳”等。據語料庫我們統計得出這種由修辭格形成的新詞語約有700多個,以比喻、借代、仿擬方式構成的新詞語最為常見。此外,還有其他修辭方式如比擬、夸張、諧音構成的新詞語,下文中我們將會一一談到。
二、比喻造詞法
從結構上看,新詞新語里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格的,大體有以下幾類:
⑴、以喻體作修飾成分,本體類作中心詞,構成新詞語。如:
龍頭企業拳頭產品窗口行業星火計劃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這類新詞的喻體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特點,取譬的著眼點也多種多樣,其突出之處是使得語言表達簡潔明快。如:
草根工業:喻指植根于鄉村土地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
龍頭企業:像龍頭一樣能帶動全局和其他企業前進或發展的企業。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項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個尾巴。
⑵、以喻體代指本體,也就是賦予某些詞語以新的比喻義。如:
綠燈窗口龍頭新星拳頭黃牌氣候余熱婆婆短平快
在這類詞語中,由一些本來是普通語詞,如“婆婆”、“窗口”、“拳頭”;有的本來是業、行業用語,如“綠燈”、“黃牌”,作為新詞語,它們被賦予了新的比喻義,使用范圍擴大了。而且有的新詞語還可以作為構詞成分,組成相關的新詞語。如:
氣候:大氣候小氣候新星:網壇新星影壇新星詩壇新星在這其中的“窗口”、“龍頭”、“拳頭”與前頭所說的第⑴類關系密切或是由⑴類省略本體類詞形成的。比如“龍頭”據一些語言研究者考察,在報刊雜志中先是出現“龍頭產品”、“龍頭企業”等短語,隨后才出現“龍頭”單獨使用的情況。如:科學技術是脫貧致富的“龍頭”?;蚴窍瘸霈F喻體單獨使用的情況,然后擴展成⑴類詞語,像“窗口”,舉個例子來看:商業、服務業和交通運輸部門是社會文明風尚的窗口。由此產生了把這些行業總稱為“窗口行業”的說法。這兩類詞語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口語中“窗口”、“龍頭”、“拳頭”等詞語的比喻說法是早已存在的,當它們進入書面語后,很快就被推而廣之了。
⑶、以喻體作中心詞,前邊加上一系列修飾、限制成分,構成新詞語。其中心詞有雙音節的,也有單音節的。我們以單音節為例看一下,如:
~壇:體壇歌壇影壇泳壇足壇網壇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電霸水霸車霸魚霸油霸波霸聲霸
~~熱:武俠熱英語熱中國熱瓊瑤熱追星熱足球熱旅游熱
~~族:上班族追星族紅唇族推銷族打工族工薪族
~~風:吃喝風麻將風浮夸風宴請風
這一類單音節詞具有較強的構詞能力,使用范圍比較廣,但它們能不能被認為是后綴成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綴成分如“子、頭、兒”等本身已無實詞意義,它們的詞義已經虛化或消失了。而“壇、星、霸、風、熱”這一類單音節詞,仍保留一定的實詞意義。例如“熱”,指受很多人歡迎的或很多人熱衷的某一社會現象?!皦?,在詞典中早已說明指的是體育界或文藝界,只不過由它構成的新詞更多了,而“壇”的詞義并未消失。至于“風”本指一種自然現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會風氣或作風,如“黨風”、“世風”、“校風”、“學風”等,近年來產生的“吃喝風”、“麻將風”仍是這個意思。
其次,“子、兒、頭”等后綴成分須依附于前邊的詞語存在,是名詞的標志,而“熱、壇、風”這一類單音節詞,則勿須依附前邊詞語存在,可以單獨使用。再次,在修飾性詞語和這些單音節詞之間,結構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詞語。修飾這些單音節詞的成分可以是詞,也可以是短語,沒有一定限制。由于這類單音節詞確實存在一種后綴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稱其為類后綴成份。
⑷有的新詞語,從它開始使用,就作為一種比喻用法。如:
大鍋飯:喻指不符合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平均主義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種不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的簡單化的工作方法。
這類詞語就字面意義談,本指一種現象或事物,只是人們很少用它們的字面意義,而是常用它們來喻指某一事理、現象,在使用過程中這類詞語逐步具有了某種習用的意義。這類詞語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的俗語、慣用語,如:“踢皮球”、“剃光頭”之類,它們應用的范圍比較廣,很難說明這種比喻究竟是以那個本體為對象的。
三、借代造詞法
用借代修辭格形成的新詞語,一般來說可分為以下幾類:
⑴、以稱代指通稱。如:伯樂,原為韓愈《馬說》中的人名,擅長相馬的人后來代指擅長發現人才推薦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國,電子工業基地,現代指電子工業基地。
⑵、以某一相關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紅包:代指家長給晚輩子孫的賞錢或廠礦、企事業單位給職工發放的獎金。
菜籃子:代指城鎮居民的副食蔬菜供應。
“菜籃子”:是城鎮居民采購蔬菜、食品時攜帶的工具;“紅包”:使用紅紙包著錢幣,象征喜慶、吉祥,以示獎勵。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標記代指該事物。如:
橄欖綠:代指這種顏色的警察制服。
大團結: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幣,因上面印著民族大團結的圖案而得名。
國腳:指具有高超球藝的國家級的足球隊員。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動作行為代指某一事。如:
畫圓圈:代指圈閱文件。一些領導同志在閱讀或批示文件時,常畫圓圈表示已經過目。
爬格子:因寫文章要用帶格子的稿紙,所以拿“爬格子”來形容勤奮艱苦寫寫作。
掛鞋:代指足球隊員退出綠茵場,不再參加比賽。
“畫圓圈、爬格子”,“掛鞋”都是動賓結構。前者口語色彩濃,后者書面語色彩濃。此外,它們之間的感情色彩也有區別?!爱媹A圈、爬格子”含有戲謔的意味,“掛鞋”則顯得莊重。
⑸、以形象性稱謂代指原有名。如:
鐵榔頭:因郎平扣球兇猛有力,而“郎”與“榔”同音,人們就以“鐵榔頭”代指朗平。
聶旋風:我國圍棋手聶衛平在中日圍棋賽中,連連獲勝,象一股旋風,令對方無法招架,于是“聶旋風”就成了聶衛平的代稱。
⑹、以名代指該名所具有或體現的某種社會現象、觀念等。如:“條子現象”指領導干部隨意批條子辦事的不良社會現象?!懊餍切敝肝乃?、體育等領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產生吸引力和號召力的社會現象。這類詞語從意義上說,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隨意性;從結構上說,為定中結構;它不同于一般修辭上借代里所說的“名代泛稱”,從整個短語看,可以認為是部分借代。
四、仿擬造詞法
采用仿擬手法構成的新詞語,實際包含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為了修辭的目的,利用仿擬格而產生的偶發性新詞語。這類新詞語
有些會超越原語言環境,被更多的人認可并使用,逐步獲得一般詞語的性質;有些只是偶爾出現或偶爾重復出現,很快被遺忘和淘汰。另一種情況則是依據漢語詞匯中已有的詞語,利用仿擬手法來構成表達新事物新概念的詞語,可視為用仿擬構詞法構成的新詞語。利用仿擬構詞法產生的新詞語有著一般新生詞語的性質,接下來我們著重分析仿擬型新詞語的情況。
⑴、格式仿。漢語詞匯中有些詞語的構成在形式上呈明顯的框架結構,這種框架結構也即一類詞語構成的格式,依據一定的格式,通過改換某些構詞要素,能產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詞語。“格式仿”就是通過仿擬詞匯系統中這類典型格式而構成新詞語的方法。依據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四類:
①、仿前式。即仿造詞仿擬原型詞的結構,更換原型詞的前一個詞素,后一個詞素不變的方式。這種方式在仿詞造詞法中占多數,下列兩組例子都于仿前式。
面的→轎的酒吧→網吧
→貨的→陶吧
→殘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與仿前式相反,這是一種仿擬原型詞結構,并替換原型詞的后一個詞素,前一個詞素不變的方式。這種方式在仿擬造詞法中用的比較少。例如:
國手→國腳的哥→的姐廉政→廉業陪讀→陪教
③、格式仿產生的新詞語四音節的也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詞匯系統中具有的,有些則是近年新造,經反復使用獲得習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構成的四音節的新詞語大多是在一個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語素,如:由“大×大×”仿擬出“大紅大綠”、“大紅大紫”、“大操大辦”、“大包大攬”等;由“小×小×”格式仿擬出“小打小鬧”、“小夫小妻”、“小修小補”等。這些新仿擬的詞語,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語素,詞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勢特征明顯,改換語素靈活便利,是一種常用的仿擬構詞的手段。
④、還有一種仿擬則是依據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漢語中一種常見的句法模式。它們大多是漢語詞匯系統中使用時間長、出現頻率高、生成能力強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帶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詞“以”在這種句法模式中表示“憑借、依據”,是一種文言格式。根據這種格式仿擬的“以謀私”、“以黨代政”、“以工擠農”等新詞語,概括性強,具有明顯的文言特征。
⑵、語義仿。語義仿即利用詞語間語義上存在的類義、對義、反義等關系來仿擬構詞。
①、類義相仿。利用類義關系仿擬的新詞語,如由“獎學金”仿擬出“獎教金”,由“空姐”仿擬出“海姐”,由“廉政”仿擬出“廉業”等。這些仿擬詞與原型詞都是同類事物,同一個范疇,利用同類事物的相關性,類推聯想,仿擬出新詞。
②、對義相仿。對義仿擬則是由記錄某一事物、現象、行為的詞語,仿擬出另一與之相對應的新詞語。如,以性別為對應關系由“公關小姐”仿擬出“公關先生”,由“家庭婦女”仿擬出“家庭婦男”,“空姐”仿擬出“空哥”,“的哥”仿擬出“的姐”。
某些相對應的概念,也會產生對義仿擬構詞。如,由“民辦”仿擬出“官辦”,由“民風”仿擬出“官風”等等,“民”與“官”便是建立在相對應的概念基礎上的仿擬。
③、反義相仿。這種仿擬詞與原型詞意義相反,這是由于仿擬詞語中替換的詞素與原型詞中對應的詞素意義相反造成的。這種仿擬是語義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許多仿擬型的新詞語,都是通過反義仿擬構成的。如,以“大”與“小”相仿擬的“大我”與“小我”、“大氣候”與“小氣候”;以“冷”與“熱”相仿擬構成的“冷銷”與“熱銷”、“冷板凳”與“熱板凳”等;以“優”與“劣”相仿擬的“優生”與“劣生”等等。此外,象“上”與“下”,“公”與“私”,“正”與“負”,“快”與“慢”,“強”與“弱”等反義語素的變動,都是仿擬構詞的重要手段。
⑶、依據是否只用仿擬手段來劃分,可以分為單純式和兼用式。單純式是指僅僅利用仿擬這一修辭方式造詞的方法。根據兼用的修辭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仿擬兼諧音。如“氣管炎”→“妻管嚴”,“啞巴虧”→“喇叭虧”
②、仿擬兼簡縮。例如:博導(博士生導師)→碩導(碩士生導師)。這里人們兼用了仿擬和簡縮兩種造詞法。
③、仿擬兼夸張。例如“豪華本”→“火箭本”(稱出速度快,質量低劣的書冊)。仿擬詞語“火箭本”顯然也兼用了夸張的手法。
五、其他修辭方式造詞法
這種利用修辭格形成的新詞新語義比喻、借代、仿擬最為常見,當然由其他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語也是不容忽視的。諧音構成的新詞語,如:“炒古”,炒買炒賣古玩,由“炒股”諧音而造;“導爺”,戲稱導游人員,有“倒爺”諧音仿造。還有“愛資病”、“莫(沒)斯(事)科科長等都是諧音造成的新詞語。比擬式構成的新詞語,如具有新含義的“松綁”“透明度”“冒尖”“掛鉤”“浮動”,以及“精神污染”“知識爆炸”“三棲明星”“投資膨脹”等??鋸埵叫略~語也為數不少,如:“爆棚”指體育、娛樂場館等人數驟增;“過街鞋”,對質量很差的鞋的貶稱。此外還有“爆滿”、“鳴謝”、“袖珍企業”、“火箭本”等。還有新含義的“山海經”、“普通話”是直義式新詞語。而“壓縮餅干”“壓縮空氣”則是利用斷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動,豐富多彩。所有這些進一步說明了“修辭學造詞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語言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有趣的現象。
六、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特點及趨勢
1、比喻、借代構成的新詞的特點及趨勢
由比喻、借代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語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首先,這類詞語具有時代特色。由修辭而逐漸凝固成新詞語,是漢語詞匯發展中固有的現象。例如:古漢語中有以“須眉”代指男子;以“裙釵”“巾幗”代指婦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黃發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龜伏”等來喻指某一動作行為狀態的。這類詞語比較形象生動,增強了漢語的表現力,豐富了漢語的詞匯。近幾十年來涌現出的新詞新語,存在著一種趨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趨向,同時也表現出追求形象鮮明、通俗化、口語化的勢頭。由修辭方式形成的新詞語更是引人注目,無論在“表情”還是在“達意”上,帶有一定的時代烙印。例如文革的那幾年,人被丑化、異化,靈魂和肉體被肆意糟踏、蹂躪,反映在語言上,那就是在詞語里“牛鬼蛇神”“黑幫”等等滿天飛。如今的時代是人文時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價值受到重視,個人的創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護和發揚,詞語中以比喻、借代方式產生了不少于個人名有關的詞語。如:“王?!?、“徐虎”等,只要一個人的作為、貢獻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應,很快就會得到應有的承認,受到尊重。當今的時代亦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信息瞬息萬變的社會,因而被用來做借體或喻體的多為經濟、文化科技領域的事物,如:“中關村”、“硅谷”、“短平快”、“氣候”等等。這種變化反映了當今我國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以及廣大群眾視角中心的重要轉移。其次,這類詞語的詞義具有模糊性。詞語意義的模糊性是指它們所表達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詞語,其意義普遍存在相當模糊性。一般來說,一個新詞語從開始出現到被社會接受,其意義總要經歷一個由模糊到逐漸清晰的過程,這是由于人們對這個詞語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此外,有些詞語所表達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個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達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從科學上界定嚴格的意義范疇。如“龍頭項目”等會因地因時而異,其概念外延沒有確定標準。我們再從心理基礎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聯想作為心理基礎的,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詞語直接以喻體指本體、以借體指本體,這在文字表達上更精煉了,但意義范疇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卻更為增強了,同時也模糊了兩個不同質的事物的界限?!盁帷北局敢欢ǖ臏囟?,與“社會現象”本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回事,把它們混為一談,詞義更模糊了。再次,修辭用詞往往具有臨時性的特點,這類詞語所要表達反映的客觀事物本身有相當多數臨時或短期性的社會事物、現象。如:“~~熱”、“~~風”只不過時髦一陣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個特定時期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些詞語能風行一陣,當事過境遷也就煙消云散了。
接下來我們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詞語的發展趨勢。由比喻和借代構成的詞語中,不少詞語詞義帶有相當的模糊性,表達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傳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們轉化為一般詞語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響,加上這類詞語多用于口語,也就不大容易進入正式公文、科學論文等文體。另外,這類詞語有不少表達種種復雜的情感,而人們的情感往往受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又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個人成分占很大作用。這樣,也使這類詞語的傳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轉化為一般詞語的可能性受到影響。有些語言學者正確指出,許多賦予詞語以臨時性功能的修辭學說法,往往會隨著人們的反復使用而使臨時性功能固定化,原來的修辭用詞也會轉化為一般用詞。某種修辭說法能否形成新詞新義,它們的壽命是長是短,主要取決于人們使用這種說法的情況,即約定俗成的程度。這類詞語總體上說具有相當的臨時性,只有少部分詞語能進入一般詞語,保持較長期的穩定性。
2、仿擬構成新詞的特點及趨勢
由仿擬構成的新詞語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特點?首先,仿擬型新詞語具有對應性。仿擬性新詞語與原型詞之間存在對應關系。仿擬型新詞語中以類義、對義、反義等關系構成的語義仿新詞語是對應性的突出體現。格式仿中許多新詞語內部甚至也表現了類義、對義的對應關系。其次,仿擬型新詞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帶有表揚傾向,如“新秀”;有的帶有嘲諷、戲謔的色彩,如“喇叭虧”、“家庭婦男”等;有的則帶有較強的貶義色彩,如“以謀私”。鮮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這類新詞語的構成與“仿擬”這一修辭手段運用的內在聯系。再次,仿擬型新詞語體現了仿擬構詞手段的豐富性。從這類詞語的構成方式看,仿擬詞與原型詞之間,涉及音、形、義三個方面。就拿“語義仿”來說吧,語義上的“類義”、“反義”都可以作為聯想的線索,這就使仿擬構詞具有豐富的手段,構成新詞的能力也較強。
由仿擬構成的新詞語將何去何從呢?詞匯發展的總趨勢是日益豐富和擴大。由仿擬構成的新詞語既是對語言的繼承又是對語言的創造,它使語言舊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時,又添加了新的內容,使新的詞語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時代的特征。仿擬現象是社會發展和人們快節奏生活的必然產物。人們利用語言系統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達他們認識和思維活動中取得的新成果,這樣便產生了新詞。而人們利用舊有的詞語模式,用替換原詞的某個語素而快捷地舉一反三地構成新詞,勢必導致新詞生成中仿擬
現象的出現,這種現象是人們追求簡單、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新詞語一經產生,便要經受社會和歷史的檢驗,仿擬生成的新詞語能不能順利地進入現代漢語的詞匯庫還要看它是否符合構詞的規律,是否符合大眾的語言習慣。仿擬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會產生消極作用。近些年,有的人為了標新立異,或者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特別是一些廣告媒體,無視語言規律,利用諧音胡亂造詞,如“咳不容緩”、“衣衣不舍”等等。這些“詞語”意義上完全背離了原詞,長此以往,詞將不詞了。但從總體上說,仿擬能產性強,生命力強,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詞匯發展的總趨勢。
【參考文獻】
①楊曉黎仿擬型新詞語試析《修辭學習》1993年第5期,劉蘭民漢語仿詞造詞類型芻議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銓、亓艷萍比喻、借代與新詞語新用法《語文建設》1989年第4期,王鐵昆從某些新詞語的“隱退”想到的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倫倫二十年來現代漢語新詞語的特點及產生渠道《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第2期。
④劉紅曦漢語新詞語生成中的仿擬現象《渝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⑤王鐵昆從反思看新詞新義的產生和發展《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⑥周洪波《精選漢語新詞語詞典》四川出社1997年。
⑦姚漢銘《新詞新語詞典》未來出社2000年2月。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表示動作慢的成語
【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步態蹣跚】:走路搖擺、緩慢的姿態。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滾芥投針】:滾動芥耔把針投到小孔里。比喻事情進展緩慢,成效很小。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行邁:走路;靡靡:行走遲緩的樣子。走路緩慢,心里晃蕩。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胡子工程】: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緩不濟急】: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疾如風,徐如林】:疾:迅速;徐:舒緩,緩慢。行動迅速時像風一樣快,行動減慢時像樹林一樣齊整。多用以形容軍隊步調一致,行動統一。
【邁四方步】: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比喻辦事緩慢。
【漫條斯理】: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慢慢騰騰】:形容運動非常緩慢。
【慢慢吞吞】:緩慢的樣子,動作非常慢,指做事沒有效率。
【平波緩進】:水流平穩,緩慢前進。指水面風平浪靜,行船從容安穩。比喻處事不急躁,不冒進。
【輕吞慢吐】:形容歌唱時輕聲緩慢地吐詞。
【姍姍來遲】: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緩慢。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遠水救不得近火】: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遠水救不了近火】:遠距離的水熄滅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緩慢的糾正或抵制邪惡的東西不可能應付緊急的狀態。
【遠水難救近火】: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如何做個依法行政的公務員
作為公務員,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其本質是依法規范、約束行政力。在實踐中提高國家公務員的依法行政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觀念,培養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根據法律意識主體和水準的不同,法律意識可分為一般性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和職業性法律意識。一般性法律意識主體是普通公民,是由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個人生活經驗和所受法律教育的影響,自然形成的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是從事理論研究者通過對國內外法律進行研究而形成的較為全面和深層的法律認識。而職業性法律意識是指具體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于上述職業性法律意識的一種類型。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廣泛影響于社會,形成一種無形力量,作用于眾多的普通公民,從而影響著人們對法律的態度和看法。由于行政活動幾乎遍及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行政機關的形象和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對社會一般法律意識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既有助于樹立法律的威和良好形象,強化人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任,也同樣會削弱以至銷蝕公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賴。因此,轉變不符合依法行政的陳舊觀念,培養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至關重要。
1、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
封建時代“官貴民賤”,行政機關及其成員與普通百姓之間無平等可言。近代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建立,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使行政機關及其成員和公民處于平等的地位。在我國社會中,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地位平等,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平等地對待國家公務員和公民。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一樣,必須同等地受法律的制約和限制。國家公務員也必須遵法守法,而不能游離于法律之外。二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并不要求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享有和承擔完全一致的利和義務,既然政府要管理社會,它就必須擁有特別的力?,F代法治要求的并非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完全無差別的待遇,而強調的是“國家公務員不應當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和豁免”。三是,公民享有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提出異議,并因行政行為違法而獲取國家賠償的利。面對居于優勢地位的行政機關,公民必須獲得與行政機關相抗衡的利和途徑。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就是現代社會中公民尋求保護和對抗行政機關的兩條重要途徑。雖然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平等的思想和制度已在現代社會生根開花,但由于“官貴民賤”的封建思想殘余仍然存在,加之國家公務員手握力,在行政活動中往往處于管理者地位,也容易形成管理——服從思維定勢。這種不平等觀念既阻礙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也影響行政公正和行政效率,甚至可能使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惡化。因而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至關重要。
2、轉變“大于法”觀念,樹立“職法定”意識
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現象如:家長作風,以壓法,以棄法,徇私枉法等等都是“大于法”觀念的體現。因此轉變“大于法”觀念,樹立“職法定,力有限”意識刻不容緩。
職法定是依法行政賴以存在的基礎和根據?!靶姓C關是法律的產兒?!毙姓C關的創設源于法律的規定,國家公務員的力源于法律的授予,法律是國家公務員賴以生存的基礎。與“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公民自由”相反,對國家公務員而言,凡法無明文規定即為禁止。國家公務員只能行使法律明確授予的職,否則就是超越職,所做出的行政行為違法。因此,其力具有有限性。職法定和力有限是國家公務員必須樹立的法律意識。要行使力,做出決定,必須首先看法律上是否有明確授予;同時,即使有行使力的法律依據,還必須按法律所設定的力范圍和要求去行使,而不能為所欲為?,F代社會中,行政機關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和國家公務員享有的力日益膨脹的現實,并不能否認“職法定,力有限”這一基本行政法治規則。其一,國家公務員因社會發展、社會需要而擴大了的力,并不是自然取得的,仍然是通過法律的授予才享有的。社會對國家公務員的要求是以法律為中介得以實現的。其二,盡管國家公務員享有越來越大的力,但并不能說國家公務員可以享有無限力。任何社會必然有公民個人可自由生存而不受任何力干預的空間;同時每一個國家公務員的力無論多大,都有明確的法律界域,只能在此范圍內活動。其三,雖然代議機關常用籠統的法律語言授行政機關,但也不說明行政機關及國家公務員可以對該力任意行使、任意解釋。因為“不論授法用了什么樣的籠統語言,任何力都應有限制”。同樣,行政機關有制定行政法規這一事實,也不能說明國家公務員可以為自己設定力。其一,制定行政法規的力是被代議機關關系委任的力,本身具有派生性。其二,它尤其要受法律優先、法律保留規則的限制。即行政法規范必須與法律規范相一致,而某些涉及公民基本利和自由等重要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只有法律授,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設定。
3、轉變“人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
公務員要尚法,執政過程要把法放在首位,一事當前,先考慮符合法的要求與否。心中有法,意識才能建立起來。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長官意志”、“個人斷”、“一言堂”等,都是“人治”觀念的表現或變種。不徹底擯棄這種舊觀念,嶄新的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就無法形成。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治的基本要求。國家公務員在進行行政活動時必須銘記在心。豐富的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是培養和提高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的直接前提條件。因為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糾正以言代法,以代法、甚至以壓法、以棄法的不正?,F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一切按法律辦事,才能建立嚴明公正的法律秩序,實現依法管理的治國方略;才能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的社會氛圍,從而為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學法懂法,提高依法決策能力
1、學法懂法,依法思維
如前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活動必須運用法律手段來規范、引導和調整。我國的法律法規絕大多數都是由行政機關來實現的,國家公務員能否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進程。因此,行政機關領導干部及執法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采取有效措施學法、知法、懂法。
鄧小平指出:“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對于國家公務員而言,同樣要通過教育的途徑來提高其法律素質。一是,對國家公務員進行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使其理解認識到法的本質和精神、力的來源與本質、依法治國的意義及途徑、依法行政的內涵及重要性等內容,從而提高其思想認識,增強其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由于歷史及現實原因,這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二是,對國家公務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而有序、短期而持久的依法行政能力培訓。通過培訓,增強法制觀念,使國家公務員知法、懂法,進而守法,特別是按法定限、程序和規則實施行政活動。三是,廣大國家公務員還需自覺刻苦鉆研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素養。
2、統攬全局,依法決策
依法決策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決策正確有利于行政活動的順利進行,決策一旦失誤,所有的行政活動將歸于無效,甚至帶來負面效應。
實行依法決策,關鍵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決策程序法定化。依法決策程序過程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確保決策在程序上具有過程的公開性和公眾的廣泛參與性。二是決策內容透明化。決策內容透明化就是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按照法律制度、法規和程序行使力,決定涉及整個社會的公共事務或其他有關事務時使社會全體成員可以有效地了解行政體系的活動,明白重大決策的產生機制、原因和條件,從而有效地監督行政活動。每做一項重要決策,都要采取一定方式,在一定公眾范圍內予以告示,廣泛聽取意見,集思廣益。這樣對行政力實行有效的外部監督,避免力膨脹。三是決策過程高效化。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在進行決策時一定要嚴守時限要求,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從而避免以謀私,侵瀆職等現象,減少行政管理工作發生失誤、國家利益遭受損失,避免可能產生拖拉推諉、互相踢皮球之類的官僚主義現象,維護國家行政管理的威性和效力。四是民主參與制度化。凡重大決策都要注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要征詢有關法律家的意見,以保證決策的長遠效應。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參與制度化,從而使所定決策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個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有利于決策的穩定性和威性。五是決策科學化??茖W的決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決策要符合實際情況。具體說來,科學的決策,首先是應有明確和正確的目標;其次是決策的結果能夠實現;再次是實現決策目標所耗費的代價最??;最后是決策執行后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六是決策責任明確化。誰的責任誰承擔,可以引導決策機關加快和完善決策立法,明確決策范圍和決策責任,從而避免“首長工程”、“獻禮工程”、“胡子工程”、“樣板工程”等。七是健全決策反饋機制。對以往的決策進行定期反饋,可以滿足修正和完善決策的需要,而且更可以為后來者提供經驗教訓。
三、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責任行政”
1、遵守行政道德,奉行公正廉潔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人員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維持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方之間的合理、正當關系的原則和規范。在現階段,出現了國家公務員知法犯法和行政失當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公務員缺乏必要的道德修養,行政道德意識淡薄。由于行政主體行使的是國家力,因此人們對其期望和要求都很高,他們也理應承擔更多、更高的義務。行政主體對行政道德規范的違背,可能招致黨紀、政紀的處分甚至民法、刑律的制裁,因此,推進行政道德規范法制化進程迫在眉睫。行政道德規范法規的內容應包括: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規范;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教育、培訓制度;監督行政道德規范執行的門機構;違反行政道德規范的責任方式等。
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要求的核心就是公正廉明。國家公務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對于人民賦予的行政力,國家公務員只有用其為人民謀利益的義務,而絕不能以謀私,濫用職。因而,這就需要國家公務員應具有公正廉明意識。所謂“公”,是指大公無私,勤儉奉公,嚴于律己,秉公執法;所謂“正”是指為人正派,剛正不阿,執法正確,公允持平;所謂“廉”,是指廉潔自律,見利思義,反貪拒賄,廉潔自守;所謂“明”,是指光明磊落,辦事公開,盡職盡責,練達明職。這是公正廉明意識的基本含義。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說明,國家公務員要有效地行使人民所賦予的力,就需加強自身修養,具備公正廉明意識。這就要求國家公務員以身作則,帶頭公正廉明,做出表率。凡是該辦的快辦,辦好;凡是不該辦的堅決不辦;不講人緣,不拉關系,杜絕“走后門”等不正之風;凡是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凡是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2、堅持政務公開,積極接受監督
提高國家公務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必須有有效地制度相匹配。在外部環境上給予有利條件,需要推行政務公開制度,落實各種監督制度。政務公開的目的是公正、便民、廉政、勤政。推行政務公開要做到依法公開,真實公開,注重實效,便民利民。要把政府及其部門的法律、法規、政策、程序以及工作中應遵守的行政紀律等公布于眾,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和熱點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把辦事的依據、程序、結果以及監督投訴途徑公開,解決“暗箱操作”問題,以取得公眾對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傊残韫娭獣缘膬热?,都應向社會公開;凡需一定范圍知曉的事情,要在一定范圍公開;凡需當事人知曉的事項,要讓當事人查詢。通過政務公開將政府各部門及其國家公務員履行職能,辦理政務,執行公務,處理事務的運作情況置于有效地監督之下,有助于促進政府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同時,政務公開有利于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促使他們依法行政,杜絕和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國家公務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和質量。
孟德斯鳩早已指出:“一切有力的人都容易濫用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碑斍?,我國監督弱化的主要問題表現是柔性監督多,剛性監督少;對事監督多,對人監督少;對下監督多,對上監督少。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國家公務員缺乏應有的接受監督的思想,不習慣于有人對自己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提出異議,不愿意作被告,因而想辦法阻礙當事人起訴,侵犯了當事人的利,妨礙了司法工作的正常進行。為了防止力的濫用,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作為行政的享有者和行使者就必須接受監督。因此,要進行有效監督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健全監督工作網絡。通過黨風監督、人大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等全方位的工作監督網絡,置所有國家公務員的行政活動于監督之下,達到規范執法行為的目的。二是強化政府法制監督。主要是采取規范性文件備案,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常規性的執法檢查、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等手段強化政府法制監督。通過對重大行政處罰案件、行政復議案件、行政訴訟案件的剖析和評議,圍繞案件找問題,圍繞問題查原因,圍繞原因追責任。對一般問題,要督促整改和糾正;對重大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行政執法改進意見書,限時報告糾正結果。顯然,上述措施仍主要靠國家公務員落實。
3、嚴格執法責任,杜絕違法行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不嚴格執行,都只能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國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有些執法人員認為行政機關只要是與違法現象做斗爭,只要是處理違法個人或組織,就是履行職責而不管自己是否有力管理和處理這些違法現象。殊不知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在同違法現象做斗爭時,也必須有法定職;即使有管理和處理,還必須按法律規定的方式、程序進行,否則也是違法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不能以非法對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不能因相對人的違法而使自己的違法行為合法性。某些國家公務員責任意識淡薄,總以為職為自己所享有,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因此,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追究行政違法者的責任勢在必行。
行政執法責任制,就是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要求,確定負責實施的行政機關,明確執法責任。行政執法責任制包括:明確劃分行政執法機關的職責限,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職能部門、崗位和執法人員;將執法任務、執法標準和執法程序具體化,明確考核標準和獎勵辦法;建立執法過錯追究制度,廉政勤政制度,執法人員考核獎懲制度等。對不依法行政和違法行政的,不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要追究執法部門領導的責任,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給紀律處分的給予紀律處分,該追究法律責任的堅決追究法律責任,確保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如何做個依法行政的公務員
作為公務員,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力,對其行政行為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原則。其本質是依法規范、約束行政力。在實踐中提高國家公務員的依法行政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觀念,培養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根據法律意識主體和水準的不同,法律意識可分為一般性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和職業性法律意識。一般性法律意識主體是普通公民,是由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個人生活經驗和所受法律教育的影響,自然形成的法律意識。理論性法律意識是從事理論研究者通過對國內外法律進行研究而形成的較為全面和深層的法律認識。而職業性法律意識是指具體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于上述職業性法律意識的一種類型。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廣泛影響于社會,形成一種無形力量,作用于眾多的普通公民,從而影響著人們對法律的態度和看法。由于行政活動幾乎遍及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行政機關的形象和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對社會一般法律意識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既有助于樹立法律的威和良好形象,強化人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任,也同樣會削弱以至銷蝕公民對法律和行政機關的信賴。因此,轉變不符合依法行政的陳舊觀念,培養國家公務員的法律意識至關重要。
1、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
封建時代“官貴民賤”,行政機關及其成員與普通百姓之間無平等可言。近代民主和法制社會的建立,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使行政機關及其成員和公民處于平等的地位。在我國社會中,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地位平等,主要表現在:一是,法律平等地對待國家公務員和公民。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一樣,必須同等地受法律的制約和限制。國家公務員也必須遵法守法,而不能游離于法律之外。二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并不要求國家公務員與公民享有和承擔完全一致的利和義務,既然政府要管理社會,它就必須擁有特別的力?,F代法治要求的并非是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完全無差別的待遇,而強調的是“國家公務員不應當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和豁免”。三是,公民享有對行政機關的決定提出異議,并因行政行為違法而獲取國家賠償的利。面對居于優勢地位的行政機關,公民必須獲得與行政機關相抗衡的利和途徑。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就是現代社會中公民尋求保護和對抗行政機關的兩條重要途徑。雖然國家公務員與公民平等的思想和制度已在現代社會生根開花,但由于“官貴民賤”的封建思想殘余仍然存在,加之國家公務員手握力,在行政活動中往往處于管理者地位,也容易形成管理——服從思維定勢。這種不平等觀念既阻礙行政機關與公民之間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也影響行政公正和行政效率,甚至可能使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惡化。因而轉變“官貴民賤”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識至關重要。
2、轉變“大于法”觀念,樹立“職法定”意識
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現象如:家長作風,以壓法,以棄法,徇私枉法等等都是“大于法”觀念的體現。因此轉變“大于法”觀念,樹立“職法定,力有限”意識刻不容緩。
職法定是依法行政賴以存在的基礎和根據?!靶姓C關是法律的產兒。”行政機關的創設源于法律的規定,國家公務員的力源于法律的授予,法律是國家公務員賴以生存的基礎。與“法無明文規定即為公民自由”相反,對國家公務員而言,凡法無明文規定即為禁止。國家公務員只能行使法律明確授予的職,否則就是超越職,所做出的行政行為違法。因此,其力具有有限性。職法定和力有限是國家公務員必須樹立的法律意識。要行使力,做出決定,必須首先看法律上是否有明確授予;同時,即使有行使力的法律依據,還必須按法律所設定的力范圍和要求去行使,而不能為所欲為?,F代社會中,行政機關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和國家公務員享有的力日益膨脹的現實,并不能否認“職法定,力有限”這一基本行政法治規則。其一,國家公務員因社會發展、社會需要而擴大了的力,并不是自然取得的,仍然是通過法律的授予才享有的。社會對國家公務員的要求是以法律為中介得以實現的。其二,盡管國家公務員享有越來越大的力,但并不能說國家公務員可以享有無限力。任何社會必然有公民個人可自由生存而不受任何力干預的空間;同時每一個國家公務員的力無論多大,都有明確的法律界域,只能在此范圍內活動。其三,雖然代議機關常用籠統的法律語言授行政機關,但也不說明行政機關及國家公務員可以對該力任意行使、任意解釋。因為“不論授法用了什么樣的籠統語言,任何力都應有限制”。同樣,行政機關有制定行政法規這一事實,也不能說明國家公務員可以為自己設定力。其一,制定行政法規的力是被代議機關關系委任的力,本身具有派生性。其二,它尤其要受法律優先、法律保留規則的限制。即行政法規范必須與法律規范相一致,而某些涉及公民基本利和自由等重要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只有法律授,行政機關享有一定的設定。
3、轉變“人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
公務員要尚法,執政過程要把法放在首位,一事當前,先考慮符合法的要求與否。心中有法,意識才能建立起來。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長官意志”、“個人斷”、“一言堂”等,都是“人治”觀念的表現或變種。不徹底擯棄這種舊觀念,嶄新的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就無法形成。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治的基本要求。國家公務員在進行行政活動時必須銘記在心。豐富的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是培養和提高社會主義法治意識的直接前提條件。因為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糾正以言代法,以代法、甚至以壓法、以棄法的不正?,F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一切按法律辦事,才能建立嚴明公正的法律秩序,實現依法管理的治國方略;才能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的社會氛圍,從而為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意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學法懂法,提高依法決策能力
1、學法懂法,依法思維
如前所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活動必須運用法律手段來規范、引導和調整。我國的法律法規絕大多數都是由行政機關來實現的,國家公務員能否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直接關系到依法治國進程。因此,行政機關領導干部及執法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采取有效措施學法、知法、懂法。
鄧小平指出:“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睂τ趪夜珓諉T而言,同樣要通過教育的途徑來提高其法律素質。一是,對國家公務員進行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使其理解認識到法的本質和精神、力的來源與本質、依法治國的意義及途徑、依法行政的內涵及重要性等內容,從而提高其思想認識,增強其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由于歷史及現實原因,這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二是,對國家公務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而有序、短期而持久的依法行政能力培訓。通過培訓,增強法制觀念,使國家公務員知法、懂法,進而守法,特別是按法定限、程序和規則實施行政活動。三是,廣大國家公務員還需自覺刻苦鉆研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素養。
2、統攬全局,依法決策
依法決策是依法行政的根本。決策正確有利于行政活動的順利進行,決策一旦失誤,所有的行政活動將歸于無效,甚至帶來負面效應。
實行依法決策,關鍵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決策程序法定化。依法決策程序過程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確保決策在程序上具有過程的公開性和公眾的廣泛參與性。二是決策內容透明化。決策內容透明化就是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按照法律制度、法規和程序行使力,決定涉及整個社會的公共事務或其他有關事務時使社會全體成員可以有效地了解行政體系的活動,明白重大決策的產生機制、原因和條件,從而有效地監督行政活動。每做一項重要決策,都要采取一定方式,在一定公眾范圍內予以告示,廣泛聽取意見,集思廣益。這樣對行政力實行有效的外部監督,避免力膨脹。三是決策過程高效化。行政機關及其國家公務員在進行決策時一定要嚴守時限要求,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從而避免以謀私,侵瀆職等現象,減少行政管理工作發生失誤、國家利益遭受損失,避免可能產生拖拉推諉、互相踢皮球之類的官僚主義現象,維護國家行政管理的威性和效力。四是民主參與制度化。凡重大決策都要注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要征詢有關法律家的意見,以保證決策的長遠效應。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參與制度化,從而使所定決策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個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有利于決策的穩定性和威性。五是決策科學化??茖W的決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決策要符合實際情況。具體說來,科學的決策,首先是應有明確和正確的目標;其次是決策的結果能夠實現;再次是實現決策目標所耗費的代價最??;最后是決策執行后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六是決策責任明確化。誰的責任誰承擔,可以引導決策機關加快和完善決策立法,明確決策范圍和決策責任,從而避免“首長工程”、“獻禮工程”、“胡子工程”、“樣板工程”等。七是健全決策反饋機制。對以往的決策進行定期反饋,可以滿足修正和完善決策的需要,而且更可以為后來者提供經驗教訓。
三、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責任行政”
1、遵守行政道德,奉行公正廉潔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人員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維持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方之間的合理、正當關系的原則和規范。在現階段,出現了國家公務員知法犯法和行政失當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公務員缺乏必要的道德修養,行政道德意識淡薄。由于行政主體行使的是國家力,因此人們對其期望和要求都很高,他們也理應承擔更多、更高的義務。行政主體對行政道德規范的違背,可能招致黨紀、政紀的處分甚至民法、刑律的制裁,因此,推進行政道德規范法制化進程迫在眉睫。行政道德規范法規的內容應包括: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規范;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教育、培訓制度;監督行政道德規范執行的門機構;違反行政道德規范的責任方式等。
國家公務員行政道德要求的核心就是公正廉明。國家公務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對于人民賦予的行政力,國家公務員只有用其為人民謀利益的義務,而絕不能以謀私,濫用職。因而,這就需要國家公務員應具有公正廉明意識。所謂“公”,是指大公無私,勤儉奉公,嚴于律己,秉公執法;所謂“正”是指為人正派,剛正不阿,執法正確,公允持平;所謂“廉”,是指廉潔自律,見利思義,反貪拒賄,廉潔自守;所謂“明”,是指光明磊落,辦事公開,盡職盡責,練達明職。這是公正廉明意識的基本含義。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就說明,國家公務員要有效地行使人民所賦予的力,就需加強自身修養,具備公正廉明意識。這就要求國家公務員以身作則,帶頭公正廉明,做出表率。凡是該辦的快辦,辦好;凡是不該辦的堅決不辦;不講人緣,不拉關系,杜絕“走后門”等不正之風;凡是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凡是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2、堅持政務公開,積極接受監督
提高國家公務員的依法行政能力必須有有效地制度相匹配。在外部環境上給予有利條件,需要推行政務公開制度,落實各種監督制度。政務公開的目的是公正、便民、廉政、勤政。推行政務公開要做到依法公開,真實公開,注重實效,便民利民。要把政府及其部門的法律、法規、政策、程序以及工作中應遵守的行政紀律等公布于眾,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和熱點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把辦事的依據、程序、結果以及監督投訴途徑公開,解決“暗箱操作”問題,以取得公眾對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傊残韫娭獣缘膬热?,都應向社會公開;凡需一定范圍知曉的事情,要在一定范圍公開;凡需當事人知曉的事項,要讓當事人查詢。通過政務公開將政府各部門及其國家公務員履行職能,辦理政務,執行公務,處理事務的運作情況置于有效地監督之下,有助于促進政府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同時,政務公開有利于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促使他們依法行政,杜絕和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國家公務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和質量。
孟德斯鳩早已指出:“一切有力的人都容易濫用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當前,我國監督弱化的主要問題表現是柔性監督多,剛性監督少;對事監督多,對人監督少;對下監督多,對上監督少。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國家公務員缺乏應有的接受監督的思想,不習慣于有人對自己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提出異議,不愿意作被告,因而想辦法阻礙當事人起訴,侵犯了當事人的利,妨礙了司法工作的正常進行。為了防止力的濫用,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作為行政的享有者和行使者就必須接受監督。因此,要進行有效監督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健全監督工作網絡。通過黨風監督、人大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等全方位的工作監督網絡,置所有國家公務員的行政活動于監督之下,達到規范執法行為的目的。二是強化政府法制監督。主要是采取規范性文件備案,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常規性的執法檢查、執法責任制和錯案追究制等手段強化政府法制監督。通過對重大行政處罰案件、行政復議案件、行政訴訟案件的剖析和評議,圍繞案件找問題,圍繞問題查原因,圍繞原因追責任。對一般問題,要督促整改和糾正;對重大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行政執法改進意見書,限時報告糾正結果。顯然,上述措施仍主要靠國家公務員落實。
3、嚴格執法責任,杜絕違法行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法律不嚴格執行,都只能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國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有些執法人員認為行政機關只要是與違法現象做斗爭,只要是處理違法個人或組織,就是履行職責而不管自己是否有力管理和處理這些違法現象。殊不知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在同違法現象做斗爭時,也必須有法定職;即使有管理和處理,還必須按法律規定的方式、程序進行,否則也是違法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不能以非法對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不能因相對人的違法而使自己的違法行為合法性。某些國家公務員責任意識淡薄,總以為職為自己所享有,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因此,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追究行政違法者的責任勢在必行。
行政執法責任制,就是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要求,確定負責實施的行政機關,明確執法責任。行政執法責任制包括:明確劃分行政執法機關的職責限,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職能部門、崗位和執法人員;將執法任務、執法標準和執法程序具體化,明確考核標準和獎勵辦法;建立執法過錯追究制度,廉政勤政制度,執法人員考核獎懲制度等。對不依法行政和違法行政的,不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要追究執法部門領導的責任,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給紀律處分的給予紀律處分,該追究法律責任的堅決追究法律責任,確保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形容“進度”的成語有哪些?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釋義]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 形容看書非??臁?? ?
[出處] ? ?《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彼巍⒖饲f《雜記六言五首》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
一揮而就[yī huī ér jiù]
[釋義] ?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 ?
[出處] ? ?宋·朱弁《曲洧舊聞》:“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
輕而易舉[qīng ér yì jǔ]
[釋義] ?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 ?
出處] ? ?宋·朱熹《詩經·大雅·烝民》注:“言人皆言德其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 ?
一氣呵成[yī qì hē chéng]
[釋義] ? ?一口氣做成。形容文章結構緊湊,文氣連貫。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緊湊,迅速不間斷地完成。 ? ?
[出處] ? ?明·胡應麟《詩藪》:“若‘風急天高’(杜甫《登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 ? ?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
[釋義]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 ?
[出處] ?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胡子工程[hú zǐ gōng chéng]
[釋義] ? ?[whiskers engineering] 喻指進度緩慢、一拖再拖而長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為什么胡子工程那么多?昨天本報記者見聞披露了四平電影院成為胡子工程的情況,一個事關幾十萬居民文化生活的電影院,各方扯皮六年,剛剛破土動工 ? ?
計日程功[jì rì chéng gōng]
[釋義] ? ?計:計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 ? ?
[出處] ?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寸進尺;計日程功。 ? ?
議事日程[yì shì rì chéng]
[釋義] ?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期。 ? ?
風馳云走[fēng chí yún zǒu]
[釋義] ? ?形容奔馳疾速。 ? ?
[出處] ? ?唐·牛僧孺《玄怪錄·岑順》:“三奏金革,四門出兵,連旗萬計,風馳云走,兩皆列陣?!?? ?
風馳云卷[fēng chí yún juǎn]
[釋義] ? ?形容迅速席卷。 ? ?
[出處] ? ?鄒魯《中國同盟會》:“西北則張樂行等風馳云卷,天下已非滿洲所有,其督師大臣賽尚阿、和春一敗涂地,事無可為?!?? ?
轉瞬即逝[zhuǎn shùn jí shì]
[釋義] ? ?轉瞬:轉眼,形容時間短促。逝:消逝,消失。形容很快就會失去或消失?!栋讼傻玫馈芬话嘶兀骸耙菆詻Q不碰著她的身體,卻用什么方法救她,而水勢...顯示全部 ? ?
[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 ? ?
白駒過隙[bái jū guò xì]
[釋義] ?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 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 ?
[出處] ? ?《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
訊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釋義] ? ?雷聲來得非???,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 ?
[出處] ? ?《六韜·龍韜·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
倍道而進[bèi dào ér jìn]?
[釋義]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 ?
[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 ?
奔逸絕塵[bēn yì jué chén]
[釋義] ?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 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 ?
[出處] ? ?先秦·莊周《莊子·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背尚⑹瑁骸氨家萁^塵,急走也?!?? ?
五行并下[wǔ háng bìng xià]?
[釋義] ? ?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讀書速度快。 ? ?
[出處] ? ?《后漢書·應奉傳》:“奉少聰明,自為童兒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并下?!?? ?
快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釋義] ? ?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 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 ?
[出處] ? ?宋·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二十四·送純甫如南》詩:“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泵鳌ば焯锍肌稓⒐酚洝た磿嘀G》:“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
長驅直入[cháng qū zhí rù]
[釋義] ?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 ?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
大步流星[dà bù liú xīng]
[釋義] ?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 ?
[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四:“聽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邁過去,把它牽上。” ? ?
鳧趨雀躍[fú qū què yuè]
[釋義] ? ?鳧:野鴨。象野鴨那樣快跑,象鳥雀那樣跳躍。形容十分歡欣的樣子。 ? ?
[出處] ? ?唐·盧照鄰《窮魚賦》:“漁者觀焉,乃具竿索,集朋黨,鳧趨雀躍,風馳電往?!?? ?
高材疾足[gāo cái jí zú]
[釋義] ? ?高材:才能高;疾足:邁步快。 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 ?
[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誰能幫我收集一些流行新詞
政治類: 新詞是時代的記錄。政治類新詞從某個側面展現了我國在政治文明道路上的發展進程?!虾4髮W社會學系教授鄧偉志 德治:指通過倡導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規范來治理國家和社會。 (點評:治國要靠法,但也要用德。法是硬性的,德是彈性的,是多層次的。治國少不了德治,當然第一是法?!噦ブ? 和諧社會:指體現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創造活力,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穩定有序的社會。 (點評:這一概念正式出現于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議。2005年“兩會”后,又提升為民族的自覺、國家的目標。現在已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詞。———鄧偉志) 以人為本:指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點評:以人的全面進步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又區別于過去的人本主義,是對人本主義的繼承和發展?!噦ブ? 跑官:動詞,指通過行賄、拉關系等不正當手段謀取官職。 (點評:官本應是選舉產生的,或是集體討論后任命的,可是由于人事制度不嚴,官本位滋長,有些人成了官迷。跑官不是空手去的,大多是賄官。這是我國政治體制中出現的較嚴重的問題?!噦ブ?其他:科學發展觀、打黑、反腐倡廉、反恐、接訪、勤政、雙規、套改、問責、政治文明,等等。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