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阿”字的成語「阿鼻地獄」
成語“阿鼻地獄”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ā bí dì yù成語簡拼:ABDY
成語注音:ㄚ ㄅ一ˊ ㄉ一ˋ ㄩ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十八層地獄
反義詞:極樂世界
成語出處:語出《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獄。”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成語用法:阿鼻地獄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詛咒人。
成語造句:但也有少數意志薄弱的……逐步上當,終至墮入阿鼻地獄?!渡橡埣袪I·煉獄雜記》
英文翻譯:the Avici Hell <the last and deepest of the eight hot hells,where the condemned go through endless cycles of suffering,death...>
成語謎語:18層地獄
成語“阿鼻地獄”的擴展資料
1. 阿鼻地獄中的阿鼻指的是什么意思?阿鼻,梵語Avīci的譯音。意為“ 無有間斷”?!兜夭亟洝飞现v無間地獄的“無間”(阿鼻)有五層義,如下:“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銼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br>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什么叫阿鼻地獄?
阿鼻地獄〔詞 目〕 阿鼻地獄 〔發 音〕ā bí dì yù 〔釋 義〕 譯自梵語Avicinaraka,意為永受痛苦無有間斷的地獄,指八大地獄中的第八獄。佛教認為,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后要墮入地獄,其中造“十不善業”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獄永受苦難。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出 處〕《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獄?!?〔示 例〕《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但也有少數意志薄弱的……逐步上當,終至墮入阿鼻地獄?!狈鸾讨缸钌顚拥牡鬲z,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靈魂永遠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ivi〕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佛說有八大地獄,最重的是阿鼻地獄(無間地獄),...
第一大地獄名想,第二名黑繩,第三名推壓,第四名叫喚,第五名大叫喚,第六名燒炙,第七名大燒炙,第八名無間?!堕L阿含》卷十九,《世記經》地獄品:‘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復有大海水,周匝圍繞八千天下,復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復有第二大金剛山。二山中間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獄,其一地獄有十六小地獄。第一大地獄名想,第二名黑繩,第三名推壓,第四名叫喚,第五名大叫喚,第六名燒炙,第七名大燒炙,第八名無間。另外,在《俱舍論》、《立世阿毗曇論》、《大智度論》、《涅槃經》等經論中又有一些各自不太一樣的名稱描述,但基本上是應該是以《阿含經》所載為基礎后發揮出的。到《地藏經》中則又有更多的地獄名目。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他們常說的“阿鼻地獄”是什么?十八層地獄嗎?
地獄(梵語naraka)十八泥犁纖中,列有十八個地獄,何等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虛略、桑居都、樓、房卒、草烏卑次、都盧難旦、不盧半呼、烏竟都、泥盧都、烏略、烏滿、烏藉、烏呼、須健居、末都干直呼、區通途、陳莫。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殺傷,大火大熱、大寒大凍、大坑大谷等的刑罰。
第一層,拔舌地獄
凡在世之人,挑撥離間,誹謗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辯,說謊騙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獄,小鬼掰開來人的嘴,用鐵鉗夾住舌頭,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長,慢拽......后入剪刀地獄,鐵樹地獄。
第二層,剪刀地獄
在陽間,若婦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你若唆使她再嫁,或是為她牽線搭橋,那麼你死后就會被打入剪刀地獄,剪斷你的十個手指!更不用說她的丈夫還沒死,就向《水滸》中的王婆,潘金蓮本無意勾引西門慶,王婆卻唆使她討好西門大官人,并贈予她毒藥,毒害武大郎。且不說潘金蓮,西門慶下場如何,單講這王婆子,剪刀地獄夠她一戧
第三層,鐵樹地獄
凡在世時離間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鐵樹地獄。樹上皆利刃,自來人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鐵樹之上。待此過后,還要入拔舌地獄,蒸籠地獄
第四層,孽鏡地獄:
如果在陽世犯了罪,即便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門路,上下打點瞞天過海,就算其逃過了懲罰(不逃則好)還有犯罪在逃之犯人,逃亡一生也終有死那天吧?到地府報道,打入孽鏡地獄,照此鏡而顯現罪狀。然后分別打入不同地獄受罪。
第五層,蒸籠地獄:
有種人,平日里家長里短,以訛傳訛,陷害,誹謗他人。就是人們常說的長舌婦。這種人死后,則被打入蒸籠地獄,投入蒸籠里蒸。不但如此,蒸過以后,冷風吹過,重塑人身,帶入拔舌地獄。
第六層,銅柱地獄:
意縱火或為毀滅罪證,報復,放火害命者,死后打入銅柱地獄。小鬼們扒光你的衣服,讓你裸體抱住一根直徑一米,高兩米的銅柱筒。在筒內燃燒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風,很快銅柱筒通紅......嘛感覺?看過《封神榜》嗎?蘇妲己的炮烙?看到此你肯定激靈一下。
第七層,刀山地獄:<br>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阿鼻地獄的阿鼻指的是
阿鼻地獄譯自梵語Avicinaraka,意為永受痛苦無有間斷的地獄,指八大地獄中的第八獄。佛教認為,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后要墮入地獄,其中造“十不善業”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獄永受苦難。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佛教指最深層的地獄,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靈魂永遠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ivi):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阿鼻地獄是什么意思
阿鼻地獄 【拼音】ā bí dì yù 【釋義】 譯自梵語Avicinaraka,意為永受痛苦無有間斷的地獄,指八大地獄中的第八獄。佛教認為,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后要墮入地獄,其中造“十不善業”重罪者,要在阿鼻地獄永受苦難。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佛教指最深層的地獄,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靈魂永遠受苦的地方。 阿鼻(梵avivi):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出處】《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獄?!? 【結構】偏正式成語 【詞性】貶義成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詛咒人 【示例】《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但也有少數意志薄弱的……逐步上當,終至墮入阿鼻地獄?!? 【燈謎面】永受痛苦 【反義詞】極樂世界 【英文】the Avici Hell--the last and deepest of the eight hot hells,where the condemned go through endless cycles of suffering,death..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十八層地獄為什么又叫阿鼻地獄、?
18層地獄中最有名的當阿鼻地獄,又稱為無間地獄。阿鼻地獄是十八層地獄的最底一層,并沒有什么區別。阿鼻地獄是佛教宇宙觀中地獄中最苦、最黑暗的一種,大部份永世不能超生。阿鼻地獄: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擴展資料:?阿鼻地獄的意思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大一五·六六八中):“云何名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阿言極熱,鼻言極惱;阿言不閑,鼻言不住。不閑不住,名阿鼻地獄。阿言大火,鼻言猛熱。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獄?!狈苍煳迥孀铮⒛?、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及十重罪(殺生、偷盜、淫邪、妄言、惡口、綺旖、兩舌、貪欲、嗔恚、邪見等),死后必墜于阿鼻地獄,以“五事業感”(趣果無間、受苦無間、時無間、命無間、身形無間)。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阿鼻地獄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什么叫做阿鼻地獄
佛教指最深層的地獄,是犯了重罪的人死后靈魂永遠受苦的地方。阿鼻(梵avivi):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大一五·六六八中):“云何名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阿言極熱,鼻言極惱;阿言不閑,鼻言不住。不閑不住,名阿鼻地獄。阿言大火,鼻言猛熱。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獄。” 阿鼻地獄是“八大地獄”之一,也有人說是十八層地獄的最底一層;阿鼻地獄是佛教宇宙觀中地獄中最苦、最黑暗的一種,大部份永世不能超生,一日有億次死生,往往刑期皆在百億年之久(地球的年齡也不過幾十億年)。凡造五逆罪(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事業感”(趣果無間、受苦無間、時無間、命無間、身形無間)。事實上,十八層地獄依據各朝代的說法都不盡相同,十八層地獄原來叫“十八泥犁”,東漢安世高便譯有《佛說十八泥犁經》。佛教傳入中國后,已經跟中國的道教有所結合,六朝時期,佛家對地獄的說法紛歧,自唐朝之后,才有十八層地獄的說法。地域范圍阿鼻地獄極大,廣漠無間,打入地獄的陰魂,無法脫出,永遠在地獄中受苦,作為生前窮兇極惡的報應,所以這個地獄,也叫“阿鼻大城”。無間地獄立于南贍部洲之下,約兩萬“由旬”(即三十幾萬公里),據佛經記載,阿鼻大城“廣、深兩萬由旬”,也就是九百億平方公里(即約一萬個中國領土范圍)。阿鼻地獄里的拘魂使者喚作“阿傍羅剎”。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墮入阿鼻地獄的人無論如何無法再出來了嗎?
阿鼻地獄即是無間地獄,《地藏菩薩本愿經》講婆羅門女就是就把母親從無間地獄就出來了,《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連救母也是把母親從地獄救出。 據《地藏菩薩本愿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 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后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后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念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并念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受到感化,順行正道,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女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愿:“愿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據《佛說盂蘭盆經》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其母趁兒子外出時,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目連為了救母親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獄中見到了受苦的母親。目連心中不忍,但以他母親生前的罪孽,終不能走出餓鬼道,給她吃的東西沒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連于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連母親得以吃飽轉入人世,生變為狗。目連又誦了七天七夜的經,使他母親脫離狗身,進入天堂。 因而,入阿鼻地獄的人是可以再出來的,但是其要出來必須要有大慈悲者救贖才可以。因、緣、果不斷輪回,沒有永恒的天人福報,也同樣不會有永遠的地獄懲罰。即使進入阿鼻地獄,他也只是受報,此報業盡,依然會隨著自己的業行動力,轉生其他道的。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