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之祖_拼音_意思_解釋_近義詞_反義詞
成語“開山之祖”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kāi shān zhī zǔ成語簡拼:KSZZ
成語注音:ㄎㄞ ㄕㄢ ㄓ ㄗㄨ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開山鼻祖、開山老祖、開山始祖
成語出處:曾樸《孽海花》第二回:“聽說寶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國文貞之墓地。文貞為西法開山之祖?!?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派的創始人
成語用法:開山之祖作主語、賓語;指開創者。
英文翻譯:the builder of the first temple on a famous mountain
成語“開山之祖”的擴展資料
1. 開山鼻祖的意思是什么開山鼻祖kāi shān bí zǔ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孫犁《關于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鼻祖 初始,發端 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于汾隅。——《漢書·揚雄傳》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軍閥之祖?!边@話是誰說的?
抱歉,我也查不到。但湘軍是淮軍的前輩,而淮軍中又發展出北洋軍。因此這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開山鼻祖是什么意思。
是形容詞,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氨亲妗币辉~的由來 人們喜歡把創始人稱為“鼻祖”。 要解釋“鼻祖”,首先得從“鼻”字說起。 “鼻”的本字原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樣時,“自”和“鼻”的讀音是一樣的,許慎《說文解字》 云:“自,讀若鼻?!薄白浴痹诠盼闹幸话阕鳛榈谝蝗朔Q代詞,即解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稱代詞了,那么要寫“鼻子”的“鼻”時,又該用哪個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個形聲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個聲符“畀”,就出現了一個新字“鼻”,從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自”的本義是“鼻子”,人們常常說到自己的時候指著鼻子。還可以引申為介詞“從”“自”,再引申為動詞“始”?!墩f文》里有“今以始生子為鼻子”的說法。就是把生的第一個兒子稱“鼻子”,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開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創始的祖師就稱“鼻祖”。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陸王心學的開山之祖是誰
陸王心學是南宋陸象山和明代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一系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灝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守仁(號陽明,下文王陽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學”兩字,并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代表人物
陸九淵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因其講學于象山(江西貴溪上清鎮東南的應天山),人稱其為象山先生。江西撫州金溪人。陸象山自幼悟性奇高,聰穎過人。三四歲時,在父親跟前習字讀書時,“遇事必問”,甚至提出了“天地何所窮際”的深奧問題。其父笑而不答,陸象山于是深思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八歲時,聽人誦程程頤言論,覺得與孔子、孟子之言不同,于己有害。十六歲時,讀三國六朝史,有感于“夷狄亂華”,便立志習武,以圖收復失土,雪靖康之恥。34歲登進士第后,陸象山朝夕與友人問答論學,學術聲名大振。其間收高徒楊簡,自此開始講學授徒,培養人材極多。
陸象山之學,與當時流行的,由朱子所弘揚并加以提倡的伊洛之學,有很大不同,由學者呂祖謙出面,邀陸象山與朱子相會于江西鉛山縣城東南的鵝湖,欲使兩家學術會歸于一。史稱“鵝湖之會”。但討論的結果不僅未能達到會歸的目的,反而使兩派的學術分歧更加明顯。朱子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時,邀陸象山做學術演講。象山以《論語》“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為題,直指學者之痼,致使聞者無不汗顏。朱陸在學術爭論中所表現出的相互尊重、包容的品格和一絲不茍的態度,堪為今日的中國學界效法。
陸象山在仕途上,敢于改革積弊,理政有方,故而政績顯著,他在荊門一年半時間內,他政行令修,筑荊門城,興辦教育,修郡學貢院。監獄里竟沒有一個囚犯,從而受到當地人的贊許。他最后殉職的荊門任上。他逝世后,許多人扶著他的靈柩痛哭,以致街道堵塞不通。
陸象山本人為學主張“不立文字”,反對學人埋沉于書冊間,所以他本人的作品很少。他的一些書信、講義、策對、詩作、序跋等,由其子陸持之編為遺文二十八卷,外集六卷。后人又益之以謚議、行狀、語錄、年譜,合為《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因曾筑室于會稽陽明洞,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浙江余姚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開山之作是什么意思
開山,本義開辟山林建立寺廟,衍生義即開辟某種流派。開山之作指的是開辟某種流派的作品,某種鼻祖,不是處女作。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開山祖師和開山鼻祖有什么區別?
{成語】: 開山祖師【拼音】: kāi shān zǔ shī【解釋】: 開山:指在名山創立寺院;祖師:第一代創業和尚。原指開創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開山鼻祖比喻一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出自】:孫犁《關于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近義詞】:開山祖師【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江西詩派的詩派之祖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于宜州貶所。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詩與蘇軾并稱“蘇黃”,有《豫章黃先生文集》。詞與秦觀齊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軾,為“江西詩派”之祖。晁補之云:“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保ㄒ姟对娙擞裥肌罚┝碛胁簧儋翟~,不免褻諢。有《山谷詞》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苦筍賦》等。書論有《論近進書》、《論書》。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集》七十卷。 (1053-1102)也是蘇軾門下的重要詩人,為蘇門六學士之一。他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因不滿新學而不應科舉,至35歲時才由蘇軾的舉薦而任州學教授。他視蘇軾為師長,曾不顧朝廷禁令私自離境為出守杭州的蘇軾送行。但陳師道作詩的方式的“閉門覓句”式的苦吟,與蘇軾揮灑自如的方式迥然不同。所以他寫詩并不學蘇,而以同樣重視推敲鍛煉的黃庭堅為師,自稱:“仆于詩,少好之,老而不厭,數以千計。及一見黃豫章,盡焚其稿而學焉?!保ā洞鹎赜M書》)雖說陳師道的詩最終自成一體,但畢竟與黃詩有一層淵源關系,因此他和黃庭堅并稱為“黃陳”。陳詩運思遣詞都很有工力,但字面上已洗凈風華綺麗。這正是宋詩以平淡為美、以思理見長特色的一種表現。 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成語:??開山
【五丁開山】 杜宇傳帝位給鱉靈,鱉靈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后來,他們又把首都遷移到成都。當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但是蜀國地勢險要,蜀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條妙計: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想要得到這些所謂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馬上答應了。但是石牛很重,怎么搬取?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金牛拉回來。五丁力士好不容易開出一條金牛路,拉回這些所謂的金牛,回到成都,才發現他們不過是石牛,方知上當受騙。蜀王后來托人狠狠地罵了秦國國君言而無信,并把這些石牛運回秦國。秦王說聽講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興。但十分覬諱五丁力士,因為其力無窮,不敢馬上進攻。于是又生出一計,托人向蜀王講:金牛是沒有,但是我們有五個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還珍貴,如果蜀國國王要的話,愿意無私奉獻。秦王的本意,想用美女計,來迷惑蜀國國王。美女計,比三十六計還靈,英雄難過美人關。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后,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鉆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于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里拖了出來,弟兄們十分高興。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耍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峰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消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無恥的悼念,并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于死了五位壯士,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民對這個昏君的行為十分看不慣,他們們十分熱愛這五大力士,便稱這五座山為五丁 ?! ∏赝趼犝f五丁壯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進攻蜀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不由得心花怒放,就派大軍從金牛道進攻蜀國,很快便消滅了蜀國,并把蜀王殺死了。這時那望帝魂靈變化成的杜鵑鳥,眼見故國滅亡,內心十分痛苦,每當桃花盛開之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他被視為中國廚師開山之祖,為何卻把自己的兒子弄死,做成了一道菜?
因為他當時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只有這一個辦法。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0. 晏殊是宋代什么詞派的開山之祖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宋代婉約派宗師,漢族,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是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歷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后進,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1]
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