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的成語「無一不備」
成語“無一不備”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wú yī bù bèi成語簡拼:WYBB
成語注音:ㄨˊ 一 ㄅㄨˋ ㄅㄟ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一應俱全
成語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無一不精,無一不備。”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謂樣樣齊全。
成語用法:無一不備作謂語、賓語、定語;同“一應俱全”。
成語“無一不備”的擴展資料
1. 德無不備謂之唐 李白 《地藏菩薩贊》:“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王琦 注:“ 賢首 云:‘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辫笳ZParinirva^n!a 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音譯般涅槃。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后世轉而稱僧徒之死。又作歸寂、示寂、入寂。與涅槃、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舍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槃界之謂。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圣命終即入于涅槃,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圓寂而除欲染?!t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什么意思
譯文:所以,示偽形于敵,而我之真形則藏而不露,這樣,我方兵力即可集中在一起,而敵人的兵力則分散到各處,這樣,就可以十倍的兵力去攻擊敵人,從而形成我眾敵寡的有利態勢.我既做到以眾擊寡,那么同我作戰的敵人就難于有所作為了.我與敵交戰的地方,事先不可使敵人知道;敵人不知道,防備的地方就多;防備的地方多,那么同我作戰的敵人就少了.所以,防備前面,后面就寡弱;防備后面,前面就寡弱;防備左邊,右邊就寡弱;防備右邊,左邊就寡弱;處處防備,就處處寡弱.之所以寡弱,就是由于防備敵人而使兵力分散所致;之所以顯得眾多,乃是由于迫使敵人分兵備我所致.“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這段話蘊含著這樣的哲學道理: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處處設防,就會處處薄弱,胡子眉毛一把抓,結果什么也抓不住.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寡與眾是矛盾的雙方,在’處處防備’和’迫使敵人分兵防我’的條件下,寡與眾的位置可以相互轉化.③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積極創造條件,促使形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是甚麼意思?
1、字典釋義:寡:少,薄弱。沒有不防備的地方,就沒有不薄弱的地方。原指應重點設防,不宜分散兵力。后指不能面面俱到,要保證重點。
2、注音:wú suǒ bù bèi,zé wú suǒ bù guǎ。
3、出處:出自《孫子兵法》,《孫子兵法》曰:“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參考資料來源:漢語詞典-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擴展資料:《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秾O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孫子兵法》)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什么不備的成語有哪—些
乘其不備
乘:趁。利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機,去侵害對方。
攻其不備
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
出其不備
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無所不備
沒有什么不具備的。
無一不備
指樣樣齊全。
掩其不備
掩:掩。備:防備。趁敵人毫無防備時進行突然擊。亦作“掩其無備”。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