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夫()”的成語「賠了夫人又折兵」
成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賠了夫人又摺兵成語讀音:péi lē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成語簡拼:PLFRYZB
成語注音:ㄆㄟˊ ㄌㄜ ㄈㄨ ㄖㄣˊ 一ㄡˋ ㄓㄜˊ ㄅ一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七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損兵折將
反義詞:大獲全勝、毫發未損
讀音糾正:折,不能讀作“shé”。
錯字糾正:賠,不能寫作“陪”;折,不能寫作“拆”。
成語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5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賠:蝕本;折:虧損。比喻想算計別人;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成語用法:賠了夫人又折兵復句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這回他投機不當,弄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全盤皆輸。
英文翻譯:throw the helve after the hatchet < 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
日文翻譯:計略(けいりゃく)が失敗(しっぱい)してかえって損をする
成語謎語:周郎妙計安天下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成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擴展資料
1. 賠了夫人又折兵是誰與誰的故事典故: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真實歷史上是孫出于政治因素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成語典故
(出自《三國演義》,并非正史)
三國時,荊州地處西川與東吳之間,是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當初,劉備窘迫時,向東吳“借”荊州以棲身,休養勢力。后稍有恢復,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氣惱,便想用計取回荊州。
一天,聽得劉備夫人新喪,周瑜頓時心生一計,對東吳大將魯肅說:“我有計策了!必使劉備老老實實地把荊州交回來!”
魯肅問:“什么計?”
“劉備喪妻,必將續娶。我知主公有一妹妹,剛武英豪??杉僖庖哉行鰹槊?,賺劉備來東吳成婚。一旦他來,則囚入牢室。再派人去討荊州以換劉備。他們必然交還荊州。之后,放與不放、殺與不殺,不全憑我們隨便處置了嗎?!”
魯肅覺得這個計策甚好,表示贊同,便對東吳之主孫說了此計,孫也同意。于是派大臣呂范到荊州去做媒,說:“近日劉備夫人病逝。我有一妹,想招劉備為婿。永結姻緣,同心破曹,以扶漢室。這做媒的事,我看你去說最好。請你走一趟吧!”
呂范領命,以媒人身份來到荊州。
再說劉備,中年喪妻,他很煩惱悲哀。這天正和諸葛孔明閑談解悶,忽報東吳派呂范來了??酌餍Φ溃骸耙欢ㄊ侵荑橐G州,又有什么計謀了。我在帳后躲起來,無論呂范說什么,您都答應下來。然后我們再商量對策?!?br>劉備于是接見呂范。
呂范先對劉備表示慰問,然后就講清來意:“人若無妻,就像房屋沒了梁一樣。所以我不避嫌疑,特來做媒。”接著就把東吳要招劉備為婿的事及此事對劉、孫兩家政治軍事上的意義都認真誠摯地說出來。最后道:“因為吳太夫人特別疼愛這個最小的女兒,不愿意遠嫁,所以請皇叔去東吳舉行婚禮?!?br>“這事,你們主公知道嗎?”劉備問。
呂范笑道:“這種事,不先征得吳侯同意,怎敢隨便來說呢?”
劉備以年齡相差太大等理由婉拒。但呂范是個非常稱職又熱心撮合的媒人,一再勸說。最后劉備沒理由推辭了,就說:“請您先住下來,我明天告訴您最后的決定?!?br>到晚上,劉備與孔明細商此事??酌魇指吲d,勸劉備答應這門親事,并馬上要派孫乾和呂范回見孫,商定娶親事宜,擇日就婚東吳。
劉備絕非平庸之輩,因此,不解地望著孔明道:“這肯定是周瑜的計謀,我怎么能草率地身入虎穴呢?!”
孔明笑道:“周瑜雖能用計,但怎能出乎我所料?!主公放心,我略施小計,保管使周瑜一籌莫展、孫之妹成為主公之妻,而荊州又萬無一失!”
劉備雖相信孔明的神機妙算,但對只身入虎穴的危險仍存疑俱,很是猶豫。孔明道:“我已定下三條妙計,再讓趙子龍保主公過江,絕不會有差錯的!”隨即把趙云找來,安排了任務,又交給他三個錦囊:“你保主公入吳,可依次按這三個錦囊內之計行事。”
于是,在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公元209年),劉備由趙云、孫乾陪同,進入吳國境地。剛到吳境的第一個城市南徐,趙云就按孔明吩咐打開了第一個錦囊??戳T,就命令隨行的五百名士兵,一個個披紅掛綠到市上購買各種婚禮所需要的物件,同時大肆宣揚劉皇叔要與孫公主即將成親的消息。東吳士官百姓聞聽,更代為傳播,立時,這喜慶消息就傳向吳國所各地。趙云又代劉備準備了豐厚禮品,教劉備主動拜訪喬國老。
喬國老在吳國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孫的哥哥孫策,一個嫁給了周瑜;兩個女婿,一個是吳國開國之主,一個是正掌大的都督,由此可知喬國老的“一斑”了!
劉備登門拜訪,使喬國老大為開心,卻又為如此大事自己這個“國老”卻沒有被告知而大為惱火。送走劉備后,便從南徐州趕到都城去見孫的母親吳國太。一進門就氣哼哼地沖吳國太道喜。
國太一怔:“有什么喜事呀?”
國老道:“國內都已傳遍,您的貴婿也到我門上來過了,為什么還要瞞我?!”
國太大驚:“竟有此事?!”忙派人把孫叫來質問,并派人到城中探聽。
派到城中探聽的人先回來了,報告:“確有此事。女婿已在驛館安歇,五百隨行軍士正在城中購買豬羊果品,準備成親。做媒的女家是呂范,男方是孫乾?!?br>國太一聽,頓足捶胸大哭。此時,孫進見母親。國太怒氣沖沖責問:“你心里還有我嗎?!女兒是我生我養,你招劉備為婿,這么大的事為什么瞞著我?!”
孫嚇了一跳,沒想到母親已知此事。不得已,才向國太說出真情:不過是條計策,只為了把劉備騙到東吳,好以此要挾、討還荊州。并不是真要把妹妹嫁給劉備。
國太一聽更火了,大罵周瑜道:“你這個堂堂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怎么這樣沒出息?!沒本事取荊州,卻用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殺了劉備,我女兒就是望門寡,以后還怎么再嫁人?!”接著又怒斥孫:“你們這幫沒本事的家伙,做的好事!”
孫平日孝敬母親,此刻只能默默無聲。
喬國老也不大平:“就算用這條計取了荊州,也會被天下人恥笑。這怎么行?!”
孫羞慚不已。
喬國老又說下去:“事已至此,也只能招劉備為婿了,免得出丑?!?br>孫忙反對:“兩個年齡恐怕不相當吧!”
喬國老已對劉備有好感,就爭辯:“劉備是大漢皇叔,當今英雄,有何不可?”
國太道:“明天我先見見劉備。他若不中我意,此事聽你們去做。若中我的意,就把女兒真嫁給他!”
孫無奈,只得答應。但預先在會見地點埋伏下刀斧手,一旦國太不滿意劉備,馬上拿下他。
不料,第二天在甘露寺,吳國太一見相貌堂堂、打扮齊整的劉備就喜歡得很,對喬國老贊嘆:“這真是配做我女婿的人!”
喬國老在其間更大贊劉備人品才能。于是國太一錘定音:擇日定親。
孫悻悻地,只有聽任國太。
劉備回館驛后,孫乾又要他馬上再見喬國老:請求早日完婚——因為東吳多有欲害劉備的人。
喬國老又面吳國太,國太十分氣憤:“我的女婿,誰敢殺害?!”便命劉備搬入宮中,住在自己身邊,并同意趙云所率五百士兵也陪住進來。
緊接著,國太就為劉備與自己的女兒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周瑜聞聽此事,懊惱不已。他又心生一計,要孫軟禁劉備于宮中,提供錦衣美食、音樂歌女,企圖軟化劉備志向,讓他貪戀享樂,不思回荊州。然后,再伺機挑撥他與關張二人的關系,疏遠他與諸葛亮的情感。最后,再用計奪回荊州??傊?,絕不可讓劉備再跑回去!
于是孫依計而行:修建豪華宮室與劉備夫婦居?。换就嫖?,無所不盡其美艷珍奇;歌女樂師,昌均是色藝絕佳的人選;至于金玉錦繡、車馬服飾,更是應有盡有、極盡豐厚。
劉備于長年戰場奔勞間,猛入溫柔富貴之境,果然樂而忘返,沉迷酒色之中。
趙云見狀,甚憂慮。按孔明所說,于年終又拆開第二個錦囊。他看過之后,急匆匆來到正聽看歌舞的劉備面前:“今早接孔明來報,曹操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而來!軍情十分緊急,請主公馬上回荊州!”
劉備雖戀享樂,但還不沉迷。一聽荊州危險,也吃驚。但又舍不得離開孫夫人。
趙云于是有意地幾次三番催促劉備。
劉備更加為難,常面容悲戚。
孫夫人已探知內情,便果斷地說:“大丈夫立世,不可只顧兒女私情,妾已是夫君的人,你無論到何處,我都跟你去!”
劉備很高興,夫妻二人于是商定:以到江邊祭祖為名,離開吳境,潛回荊州。
到了元旦,夫妻二人給國太拜年。之后,孫夫人代劉備說:“祖宗父母之墳在涿郡,想到江邊,望北遙祭,以表人子之情?!?br>“這是孝道。當然可以!”國太以愛戴的眼光望著劉備,立刻答應。
于是,當天下午,劉備、孫夫人及趙云所帶五百士兵,瞞著孫,悄悄向長江岸邊進發。
第二天,孫得知劉備走脫,忙派將領率兵去追。周瑜惟恐劉備逃跑,也一直派兵在必經之路防守。結果,劉備前后受敵,被追兵團團圍住,情勢萬分危險。
趙云忙按孔明所囑,“在危急時刻翻看第三個錦囊”。看過后,把孔明的計策告與劉備。劉備急忙趕到孫夫人車前,流淚道:“備有幾句心腹話,要告訴夫人?!苯又?,便把與孫夫人結婚的前后經歷及周瑜、孫以她為釣餌要謀殺劉備的全部陰謀告訴了妻子。之后,又十分真誠地表現出對夫人的愛戀之情。最后表示:若夫人不能幫自己脫離危險,則寧愿自殺在夫人面前。
孫夫人一聽事情全部經過,大怒。由于夫妻情感很深,當然不會讓劉備有絲毫危險,就把孫、周瑜派來的人大罵一頓,連帶著也痛罵了自己的哥哥和“不可一世”的東吳大都督。然后她立目揚眉,喝令這些人讓路!否則殺無赦?。?br>這些人見公主發怒,哪敢下手?覺得人家畢竟是王族親貴,自己只是下人、走卒,何必摻入主子家事之間受窩囊氣?又見趙云橫槍立馬,怒氣沖天地準備廝殺。自知費力不討好,甚至被趙云殺傷丟命,最終還會讓主子譴責,就讓開一條路,放劉備走了。
劉備死中逃生,打馬趕路,來到長江邊上。后面追殺兵又起:吳軍將領新接孫之令——寧可殺死親妹妹,也不可讓劉備逃走!正驚慌失措,江岸蘆葦叢中,搖出二十多只船來。原來竟是諸葛亮候在此,接劉備回荊州的!
劉備大喜,上船與孔明相慶。
這時,上游又鋪天蓋地地沖來無數戰船。中間帥字旗下,周瑜親統水軍截殺而來。
劉備在孔明指引下,棄船上岸,乘馬疾行。
周瑜只好也棄船上岸。但水軍少馬,只好帶少數兵力追殺劉備。不料,追至半途,一彪人馬橫向殺出,大將關羽,威風凜凜攔在面前。
周瑜膽戰心驚,慌忙敗退。吳兵死傷無數。
周瑜逃得性命,回到船上。還沒喘息平靜,就聽岸上劉備士兵大聲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譏刺的叫喊刺耳地在周瑜周圍長久不停歇。
周瑜惱羞成怒,大叫一聲,一口鮮血噴了出來,立時昏倒在地。
于是,周瑜為劉備娶親,偷雞不成丟把米,就成了流傳至今的諷刺故事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俗話說賠了夫人又折兵,你知道其中的夫人是指誰么?
孫尚香,出自《三國演義》,并非正史
典故: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公,喬公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
孫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真實歷史上是孫出于政治因素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孫尚香
孫夫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度龂尽贩Q之為孫夫人。
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后來大歸回吳,之后事跡不詳。史料并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孫夫人在許多小說,戲劇和影視里被不斷描繪。
拓展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度龂就ㄋ籽萘x》成書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本傳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有典故嗎?
有,出自《三國演義》孫用公瑾之計,引劉備入東吳招親,要挾劉備交還荊州。諸葛亮在他臨行前交給趙云三個用錦做成的袋子,吩咐說:“內封三條神妙計策,到時依次打開行事?!壁w云和劉備、孫乾率五百軍士到南許,依錦囊妙計破了公瑾計策,娶了孫之妹孫尚香逃回荊州。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主人公是誰
是周瑜。
周瑜是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 。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賠了夫人又折兵”說的是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
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公,喬公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周瑜因此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擴展資料: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為東漢太尉。其父親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初崛起時周瑜隨之掃蕩江東,并送錢糧物資助孫策成就大事。
袁術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其后設法正式投奔孫策,與孫策一起南征北戰,為打江東基業立下汗馬功勞,深受孫策信任。
孫策遇刺身亡后,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執掌軍政大事。曹操消滅袁紹后,威逼孫送兒子為人質,周瑜志向高遠,勸阻孫送質。
赤壁大戰之時,力主抗曹,并慧眼預見到曹軍的劣勢和己方的優勢,指揮全軍在赤壁、烏林大敗曹軍,是以少勝多的赤壁之戰的頭號功臣。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荊州戰略要地南郡,曹仁敗走。
赤壁之戰后,周瑜向孫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并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體現了一個軍事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周瑜在江陵進行軍事準備時死于巴陵,時年三十六歲。
小說《三國演義》里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智慧,對歷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較大的改動,并虛構了較多的情節,如赤壁之戰,周瑜的主張不太明確,是戰是和躊躇不定,諸葛亮借曹操修筑銅雀臺欲奪小喬之事,智激周瑜,堅定周瑜抗曹的決心。
曹操命周瑜同窗好友蔣干勸降周瑜,周瑜設下計策,假裝友善,偽造了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讓蔣干發現,上演了一出“蔣干盜書”的好戲,為赤壁之戰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后來周瑜勸誘諸葛亮投吳不成,下定決心必除之而后快。正巧劉備甘夫人去世,周瑜向孫提出假意要把孫之妹許配劉備,實則引誘劉備來東吳的妙計。
然而在諸葛亮的三個錦囊和吳國太喬國老的“胳膊肘往外拐”的態度下,周瑜的計策被一一化解。諸葛亮三氣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而亡。周瑜死后,孫厚待他的遺孤。
諸葛亮設計,假裝主動為周瑜吊喪,從而給眾人留下諸葛亮寬厚大度,周瑜小氣不能容人的印象。這是小說里的情節,雖然膾炙人口,但終是虛構事件,與歷史不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賠了夫人又折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周瑜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是什么?
典故: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公,喬公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擴展資料
劉備和孫尚香的其他故事:
1、赤壁之戰后,孫妹妹被嫁給了劉備。孫夫人才智敏而且剛強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長們的風格,身邊的一百多個侍婢,個個都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即便是劉備這等人物,每次進入內房時,內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懼。法正因為這個緣故勸說劉備與孫夫人保持距離。
2、劉備居住在荊州市公安縣時,艱難窘迫到了極點,北畏曹操之強盛,東懼孫之威脅,而身側的孫夫人就仿佛閨中的敵國,一道被視為劉備的禍患。?
3、當時孫夫人依仗自己是孫的妹妹刁蠻跋扈,她從吳國帶來的官兵故此大多不遵守法度,劉備因為趙云莊重,命他管理內事。后來,劉備在荊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建了一座城,稱作”孱陵城“或”孫夫人城“,讓孫夫人與她的侍女及衛隊住在一起。 也有說法稱此城是因為孫夫人猜忌劉備,所以自己筑城,不與劉備同住。?
4、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孫于是派遣大船迎接妹妹回吳,孫夫人打算將劉禪一并帶走,幸得諸葛亮及時排遣牙門將軍趙云和張飛一起在江上攔截,方重奪劉禪,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訊。三年后(公元214年)劉備定益州后,正式改娶吳懿之妹為正室,此后事跡不詳?!度龂尽分幸苍贈]記載過孫夫人回吳后所發生的事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賠了夫人又折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孫尚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周瑜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賠了夫人又折兵中笑是什么意思.
“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則成語的“賠”是虧、蝕了本錢;“折”是虧損。比喻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雙重損失。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演義》,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公元208年,劉備占領了荊州,力量逐漸壯大。后來,孫因想討還借給劉備的南郡沒有得逞,便采用大將周瑜的計謀,騙劉備到東吳來娶孫的妹妹為妻,乘機把他扣下當人質,借以討還南郡。這就是所謂“借荊州”和“討荊州”。 劉備臨行時,諸葛亮給負責護衛的大將趙云三個錦囊,叫他在適當的時候依次打開,照其中寫的妙計行事。 一行人到了東吳的都城,趙云打開第一只錦囊,按照里面寫的行事:讓五百名軍士和隨從采辦喜慶禮物,使全城老少都知道劉備已來娶親;同時拜訪孫的舅父喬國老,并通過他轉告孫的母親吳國太。 吳國太不知孫要替妹妹辦喜事,問了孫才知道他是想把劉備騙來當人質,便大罵孫,并且當場決定,約劉備第二天到甘露寺赴宴見面,她看中就把女兒嫁給他,看不中聽任孫處置。孫馬上命部將賈華,第二天帶三百名刀斧手埋伏在旁,見他的眼色行事。 第二天,吳國太見劉備相貌堂堂,談吐舉止得體,非常高興。這時,趙云發現兩廊埋伏著許多刀斧手,急忙入告劉備,劉備馬上跪請吳國太作主。吳國太責問孫,孫只好把事情推在賈華身上。吳國太大怒,命左右將賈華推出去斬首。虧得劉備求情,才留他命。 甘露寺會見后,吳國太怕有人加害劉備,便叫他搬到府中書院暫住,并擇日完婚?;楹螅瑒浞驄D非常恩愛,吳國太也很喜歡劉備。孫見事情弄假成真,南郡沒有討回,反把妹妹賠給了劉備當夫人,非常氣惱,于是寫信問周瑜怎么辦。周瑜再次獻計,要他讓劉備過安逸享樂生活,喪失意志,使他與諸葛亮等疏遠,屆時再取回荊州。 孫依計,為劉備整修府第,在里面擺設金玉錦綺玩好之物,又增送女樂數十人,讓劉備沉迷于優裕的生活環境之中。果然,劉備樂而忘返,把荊州丟在了腦后。 到了年底,趙云見劉備沒有回荊州去的意思,就打開第二只錦囊,并按其中寫的妙計,驚慌失措地對劉備說,諸葛亮派人來報,曹操五十萬精兵殺向荊州,請主公速回。 劉備一聽大驚失色,心事重重。在孫夫人的再三追問下,他才說了實話。孫夫人慨然表示,她愿跟隨劉備一起回荊州去。為了防備孫阻擋,孫夫人決定不辭而別。 正月元旦那天,劉備夫婦向吳國太謊稱去江邊遙祭劉家祖墳,獲得同意,便出城與趙云會合,向江邊出發。 孫得知劉備離走,先命兩名部將率五百精兵去追捕劉備夫婦;后又擔心他們不敢對孫夫人下手,便解下佩劍交給另外兩名部將,要他們領一千兵馬取劉備夫婦腦袋。 劉備一行人來到周瑜駐軍的柴桑地界,被兩名將領攔住。趙云趕緊打開第三只錦囊,依計叫劉備請孫夫人解救。在孫夫人的責罵下,那兩名將領只得放行。 過了一會,孫派出的第一批人馬追了上來。這時,劉備已帶領一部人先奔向江邊。孫夫人又嚴詞痛斥,兩名部將不敢違抗夫人;又見趙云在邊上怒目橫眉,準備廝殺,怕有個閃失,只好眼看一行人離走。 一行人走不多遠,孫派出的第二批人馬又追了上來。這時劉備等已到了江邊,只見那里停著二十多條船,正好容納下他們一行。上船后才發現,諸葛亮早已在此迎候。 等追兵抵達江邊,劉備等乘坐的船只已駛到了江心。但不久又聽到江上喊聲大震,原來是周瑜親自領著水軍追來。諸葛亮命船靠上北岸,登陸而走。 周瑜見劉備等上岸,親自率水兵上岸追趕。眼看快要追上,山谷里一陣鼓響,擁出大批刀斧手,為首的是大將關羽,緊接著,兩側又殺出兩支軍隊。原來諸葛亮早就在此埋下了伏兵。周瑜率領的水兵不慣陸戰,丟了不少兵,只得退到江邊登船南返。 就在這時候,岸上的荊州追兵齊聲高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聽了又羞又氣,頓時昏倒在船上。 從這個故事,還引申出另一條成語“錦囊妙計”,比喻暫時保密而在緊要時刻解決緊急問題的辦法。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為什么說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典故: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真實歷史上是孫出于政治因素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出自《三國演義》,并非正史)
三國時,荊州地處西川與東吳之間,是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當初,劉備窘迫時,向東吳“借”荊州以棲身,休養勢力。后稍有恢復,東吳便再三索要荊州,劉備當然不會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棄掉,也便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氣惱,便想用計取回荊州。
一天,聽得劉備夫人新喪,周瑜頓時心生一計,對東吳大將魯肅說:“我有計策了!必使劉備老老實實地把荊州交回來!”
魯肅問:“什么計?”
“劉備喪妻,必將續娶。我知主公有一妹妹,剛武英豪??杉僖庖哉行鰹槊崉鋪頄|吳成婚。一旦他來,則囚入牢室。再派人去討荊州以換劉備。他們必然交還荊州。之后,放與不放、殺與不殺,不全憑我們隨便處置了嗎?!”
魯肅覺得這個計策甚好,表示贊同,便對東吳之主孫說了此計,孫也同意。于是派大臣呂范到荊州去做媒,說:“近日劉備夫人病逝。我有一妹,想招劉備為婿。永結姻緣,同心破曹,以扶漢室。這做媒的事,我看你去說最好。請你走一趟吧!”
呂范領命,以媒人身份來到荊州。
再說劉備,中年喪妻,他很煩惱悲哀。這天正和諸葛孔明閑談解悶,忽報東吳派呂范來了。孔明笑道:“一定是周瑜為要荊州,又有什么計謀了。我在帳后躲起來,無論呂范說什么,您都答應下來。然后我們再商量對策?!?br>劉備于是接見呂范。
呂范先對劉備表示慰問,然后就講清來意:“人若無妻,就像房屋沒了梁一樣。所以我不避嫌疑,特來做媒。”接著就把東吳要招劉備為婿的事及此事對劉、孫兩家政治軍事上的意義都認真誠摯地說出來。最后道:“因為吳太夫人特別疼愛這個最小的女兒,不愿意遠嫁,所以請皇叔去東吳舉行婚禮。”
“這事,你們主公知道嗎?”劉備問。
呂范笑道:“這種事,不先征得吳侯同意,怎敢隨便來說呢?”
劉備以年齡相差太大等理由婉拒。但呂范是個非常稱職又熱心撮合的媒人,一再勸說。最后劉備沒理由推辭了,就說:“請您先住下來,我明天告訴您最后的決定。”
到晚上,劉備與孔明細商此事。孔明十分高興,勸劉備答應這門親事,并馬上要派孫乾和呂范回見孫,商定娶親事宜,擇日就婚東吳。
劉備絕非平庸之輩,因此,不解地望著孔明道:“這肯定是周瑜的計謀,我怎么能草率地身入虎穴呢?!”
孔明笑道:“周瑜雖能用計,但怎能出乎我所料?!主公放心,我略施小計,保管使周瑜一籌莫展、孫之妹成為主公之妻,而荊州又萬無一失!”
劉備雖相信孔明的神機妙算,但對只身入虎穴的危險仍存疑俱,很是猶豫??酌鞯溃骸拔乙讯ㄏ氯龡l妙計,再讓趙子龍保主公過江,絕不會有差錯的!”隨即把趙云找來,安排了任務,又交給他三個錦囊:“你保主公入吳,可依次按這三個錦囊內之計行事?!?br>于是,在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公元209年),劉備由趙云、孫乾陪同,進入吳國境地。剛到吳境的第一個城市南徐,趙云就按孔明吩咐打開了第一個錦囊??戳T,就命令隨行的五百名士兵,一個個披紅掛綠到市上購買各種婚禮所需要的物件,同時大肆宣揚劉皇叔要與孫公主即將成親的消息。東吳士官百姓聞聽,更代為傳播,立時,這喜慶消息就傳向吳國所各地。趙云又代劉備準備了豐厚禮品,教劉備主動拜訪喬國老。
喬國老在吳國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孫的哥哥孫策,一個嫁給了周瑜;兩個女婿,一個是吳國開國之主,一個是正掌大的都督,由此可知喬國老的“一斑”了!
劉備登門拜訪,使喬國老大為開心,卻又為如此大事自己這個“國老”卻沒有被告知而大為惱火。送走劉備后,便從南徐州趕到都城去見孫的母親吳國太。一進門就氣哼哼地沖吳國太道喜。
國太一怔:“有什么喜事呀?”
國老道:“國內都已傳遍,您的貴婿也到我門上來過了,為什么還要瞞我?!”
國太大驚:“竟有此事?!”忙派人把孫叫來質問,并派人到城中探聽。
派到城中探聽的人先回來了,報告:“確有此事。女婿已在驛館安歇,五百隨行軍士正在城中購買豬羊果品,準備成親。做媒的女家是呂范,男方是孫乾?!?br>國太一聽,頓足捶胸大哭。此時,孫進見母親。國太怒氣沖沖責問:“你心里還有我嗎?!女兒是我生我養,你招劉備為婿,這么大的事為什么瞞著我?!”
孫嚇了一跳,沒想到母親已知此事。不得已,才向國太說出真情:不過是條計策,只為了把劉備騙到東吳,好以此要挾、討還荊州。并不是真要把妹妹嫁給劉備。
國太一聽更火了,大罵周瑜道:“你這個堂堂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怎么這樣沒出息?!沒本事取荊州,卻用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殺了劉備,我女兒就是望門寡,以后還怎么再嫁人?!”接著又怒斥孫:“你們這幫沒本事的家伙,做的好事!”
孫平日孝敬母親,此刻只能默默無聲。
喬國老也不大平:“就算用這條計取了荊州,也會被天下人恥笑。這怎么行?!”
孫羞慚不已。
喬國老又說下去:“事已至此,也只能招劉備為婿了,免得出丑。”
孫忙反對:“兩個年齡恐怕不相當吧!”
喬國老已對劉備有好感,就爭辯:“劉備是大漢皇叔,當今英雄,有何不可?”
國太道:“明天我先見見劉備。他若不中我意,此事聽你們去做。若中我的意,就把女兒真嫁給他!”
孫無奈,只得答應。但預先在會見地點埋伏下刀斧手,一旦國太不滿意劉備,馬上拿下他。
不料,第二天在甘露寺,吳國太一見相貌堂堂、打扮齊整的劉備就喜歡得很,對喬國老贊嘆:“這真是配做我女婿的人!”
喬國老在其間更大贊劉備人品才能。于是國太一錘定音:擇日定親。
孫悻悻地,只有聽任國太。
劉備回館驛后,孫乾又要他馬上再見喬國老:請求早日完婚——因為東吳多有欲害劉備的人。
喬國老又面吳國太,國太十分氣憤:“我的女婿,誰敢殺害?!”便命劉備搬入宮中,住在自己身邊,并同意趙云所率五百士兵也陪住進來。
緊接著,國太就為劉備與自己的女兒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周瑜聞聽此事,懊惱不已。他又心生一計,要孫軟禁劉備于宮中,提供錦衣美食、音樂歌女,企圖軟化劉備志向,讓他貪戀享樂,不思回荊州。然后,再伺機挑撥他與關張二人的關系,疏遠他與諸葛亮的情感。最后,再用計奪回荊州。總之,絕不可讓劉備再跑回去!
于是孫依計而行:修建豪華宮室與劉備夫婦居?。换就嫖?,無所不盡其美艷珍奇;歌女樂師,昌均是色藝絕佳的人選;至于金玉錦繡、車馬服飾,更是應有盡有、極盡豐厚。
劉備于長年戰場奔勞間,猛入溫柔富貴之境,果然樂而忘返,沉迷酒色之中。
趙云見狀,甚憂慮。按孔明所說,于年終又拆開第二個錦囊。他看過之后,急匆匆來到正聽看歌舞的劉備面前:“今早接孔明來報,曹操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而來!軍情十分緊急,請主公馬上回荊州!”
劉備雖戀享樂,但還不沉迷。一聽荊州危險,也吃驚。但又舍不得離開孫夫人。
趙云于是有意地幾次三番催促劉備。
劉備更加為難,常面容悲戚。
孫夫人已探知內情,便果斷地說:“大丈夫立世,不可只顧兒女私情,妾已是夫君的人,你無論到何處,我都跟你去!”
劉備很高興,夫妻二人于是商定:以到江邊祭祖為名,離開吳境,潛回荊州。
到了元旦,夫妻二人給國太拜年。之后,孫夫人代劉備說:“祖宗父母之墳在涿郡,想到江邊,望北遙祭,以表人子之情?!?br>“這是孝道。當然可以!”國太以愛戴的眼光望著劉備,立刻答應。
于是,當天下午,劉備、孫夫人及趙云所帶五百士兵,瞞著孫,悄悄向長江岸邊進發。
第二天,孫得知劉備走脫,忙派將領率兵去追。周瑜惟恐劉備逃跑,也一直派兵在必經之路防守。結果,劉備前后受敵,被追兵團團圍住,情勢萬分危險。
趙云忙按孔明所囑,“在危急時刻翻看第三個錦囊”。看過后,把孔明的計策告與劉備。劉備急忙趕到孫夫人車前,流淚道:“備有幾句心腹話,要告訴夫人?!苯又?,便把與孫夫人結婚的前后經歷及周瑜、孫以她為釣餌要謀殺劉備的全部陰謀告訴了妻子。之后,又十分真誠地表現出對夫人的愛戀之情。最后表示:若夫人不能幫自己脫離危險,則寧愿自殺在夫人面前。
孫夫人一聽事情全部經過,大怒。由于夫妻情感很深,當然不會讓劉備有絲毫危險,就把孫、周瑜派來的人大罵一頓,連帶著也痛罵了自己的哥哥和“不可一世”的東吳大都督。然后她立目揚眉,喝令這些人讓路!否則殺無赦!!
這些人見公主發怒,哪敢下手?覺得人家畢竟是王族親貴,自己只是下人、走卒,何必摻入主子家事之間受窩囊氣?又見趙云橫槍立馬,怒氣沖天地準備廝殺。自知費力不討好,甚至被趙云殺傷丟命,最終還會讓主子譴責,就讓開一條路,放劉備走了。
劉備死中逃生,打馬趕路,來到長江邊上。后面追殺兵又起:吳軍將領新接孫之令——寧可殺死親妹妹,也不可讓劉備逃走!正驚慌失措,江岸蘆葦叢中,搖出二十多只船來。原來竟是諸葛亮候在此,接劉備回荊州的!
劉備大喜,上船與孔明相慶。
這時,上游又鋪天蓋地地沖來無數戰船。中間帥字旗下,周瑜親統水軍截殺而來。
劉備在孔明指引下,棄船上岸,乘馬疾行。
周瑜只好也棄船上岸。但水軍少馬,只好帶少數兵力追殺劉備。不料,追至半途,一彪人馬橫向殺出,大將關羽,威風凜凜攔在面前。
周瑜膽戰心驚,慌忙敗退。吳兵死傷無數。
周瑜逃得性命,回到船上。還沒喘息平靜,就聽岸上劉備士兵大聲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譏刺的叫喊刺耳地在周瑜周圍長久不停歇。
周瑜惱羞成怒,大叫一聲,一口鮮血噴了出來,立時昏倒在地。
于是,周瑜為劉備娶親,偷雞不成丟把米,就成了流傳至今的諷刺故事了。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