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的成語故事
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入川,兵臨巴郡城下,打探到守將嚴顏是個不可多得的將領。張飛幾次攻城,嚴顏就是不出城迎戰,張飛只好用計把嚴顏騙出,幾個回合就活捉嚴顏。嚴顏拒不投降,張飛待之以禮,終于使嚴顏歸順...
關于“蠻觸相爭”的成語故事
傳說古代有一只蝸牛的兩個觸角上有兩個小國,左邊的叫觸氏國,右邊的叫蠻氏國。兩個國家因為爭奪地盤而經常發生戰爭,有時竟伏尸百萬,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蝸牛因此而喪失觸覺功能...
成語“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故事
戰國時期,韓國歌女韓娥以賣唱為生,一天她到一家客棧去投宿,被店家趕出來,她只好在店外唱著如泣如訴的曲子,客人們感動得不吃不喝,店主無奈,只好請她住店唱歌。離店前她唱了歡快的曲子,三天后那悅耳的歌聲還在客棧房梁上縈繞...
「壺中日月」的成語故事
成都附近的云臺山因為道教正一天師張道陵在此修行而出名,張天師命弟子張申為云臺道觀主持。張申就是神仙壺公,他有一把酒壺,只要念動咒語,壺中會展現日月星辰,藍天大地,亭臺樓閣等奇景,更令人驚奇的是他晚上鉆進壺中睡覺...
「以德報怨」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魏國邊境靠近楚國的地方有一個小縣,一個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這個小縣去做縣令。 兩國交界的地方住著兩國的村民,村民們都喜歡種瓜。這一年春天,兩國的邊民又都種下了瓜種。 不巧這年春天,天氣比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長得很慢。魏國的一些村民擔...
「懸門抉目」相關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勸吳王夫差拒絕越王勾踐的求和,夫差不但不聽,反而聽信讒言賜劍令伍子胥自盡。伍子胥臨終前萬分悲憤地說:“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滅吳也。”后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滅了吳國...
成語“扣槃捫籥”的故事
古時一個天生瞎子問人太陽是什么樣的,人家說太陽像銅盤,瞎子回家發現銅盤是可以敲響的,就把敲鐘的聲音誤以為是太陽,人家告訴他太陽不發聲而像蠟燭一樣有熱量,他回家把蠟燭當成了太陽。一天他發現樂器籥跟蠟燭很像,也以為是太陽...
「奉公守法」的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英勇善戰,屢戰屢勝,建立了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有一次,他來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趙勝...
成語「赤地千里」的故事
春秋時期,衛靈公到晉國去途中夜宿濮水上游,夜半聽到神秘琴聲,他命樂官師涓記錄下來,會見時給晉平公演奏。晉國樂官師曠說這是亡國之音,晉平公還意猶未盡。第二次演奏時大風大雨相隨,后來發生大旱,三年之內造成赤地千里...
成語故事“豺狼當道”
東漢順帝劉保的妻舅梁冀成為漢朝的大將軍后,與其弟梁不疑及宦官勢力勾結,狼狽為奸,無惡不作,天下人恨之入骨。光祿大夫張綱想主持正義彈劾梁冀,碰了一鼻子灰,結果大發感嘆:“朝廷也是豺狼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