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自()()后”「自今而后」
成語“自今而后”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ì jīn ér hòu成語簡拼:ZJEH
成語注音:ㄗˋ ㄐ一ㄣ ㄦˊ ㄏㄡ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成語“自今而后”的擴展資料
1. 歷盡凡塵劫,方知明鏡心。滿世芳華,千生流轉,終復歸于落迦海,自今而后,虔心相西涼太守馬騰為曹操誘入長安而遭害,其子馬超聯合韓遂率軍反出西涼,大破鐘繇,攻陷長安,又于潼關大敗曹洪、徐晃。迫使曹操親自領兵前來討伐。馬超與曹操在潼關、渭南之地展開六次大戰。一戰連敗曹營諸多猛將,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繞樹逃命,二戰讓曹操奪船避箭,幾次都幾乎喪命,但在丁斐、曹洪、許褚的拼死相救下死里逃生。之后曹操又聽取了婁圭建議,潑水筑造冰城,渡過了渭水。馬超與冰城前,與曹軍第一猛將虎侯許褚。兩人連斗二百三十回合,斗得許褚裸衣棄刀,曹操不得已,派夏侯淵、曹洪夾攻馬超,許褚中箭負傷無力再戰。最后賈詡為曹操定離間之計,離間西涼軍內部,馬超砍斷韓遂之手,西涼軍自相殘殺,曹操乘機大舉攻伐,得以大破馬超。[1]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文言文翻譯
原句:
1、芝生治所,眾以治行之致,元鳳曰:“五谷熟則民蒙惠,此不足異也?!?br>2、輟土木無益之役,以濟暴露之民;移緇流泛濫之恩,以給顛沛之眾。
3、轉運使阿貫意,劾其格德政,倡異論,侵辱使者。
4、前尹王革慘而怯,盜無輕重悉抵死,小有警,輒閉城以兵自衛。
譯文:
1、(有)靈芝在饒州冶司官署生成,眾人認為這是(程元鳳)政績突出才導致靈芝在官署生長的,程元鳳說:“五谷成熟豐收百姓就會蒙受恩惠,這不值得驚異。”
2、罷停(一切)無益的土木工程的勞役,來救濟(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轉移對僧徒(太過)泛濫的恩惠,來供給顛沛流離的大眾。
3、轉運使逢迎童貫的心意,彈劾他(徐處仁)阻礙(推行)德政,倡導異端邪說,凌辱使者。
4、前任應天尹王革內心殘忍而生性膽小,(作亂的)盜賊無論情節輕重全都處以死刑,稍微有點邊警,就關閉城門安排重兵守護自己。
重點詞語詳注:
1、緇流: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稱。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城內胡統寺》:“(諸尼)入宮與太后說法,其資養緇流,從無比也?!碧票R綸《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詩:“將祈竟何得?滅蹤在緇流?!泵髦x榛《四溟詩話》卷四:“或謂脗合禪機,前身亦緇流中人也。”《西湖佳話·靈隱詩跡》:“老師父佳作……自是詩壇名宿,盧、駱、王、楊之儔也,決非隱逸中偶然得句者。不知為何遁入緇流?”
2、暴露:露在外面,無所遮蔽?!盾髯印ね踔啤罚骸氨锲餍嫡撸藢⑷杖毡┞稓д壑性?,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于府庫?!薄稘h書·嚴助傳》:“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彼卧枴跺菖d造記》:“是日大雨,公私暴露,倉儲庫積,無所覆冒?!鼻搴桶铑~《夜譚隨錄·施二》:“僧房數十間,強半傾圮,佛像暴露,鐘魚闐寂?!?br>3、異論:異端邪說。
4、侵辱:凌辱。《史記·酷吏列傳》:“高后時,酷吏獨有侯封,刻轢宗室,侵辱功臣。”《后漢書·度尚傳》:“如忍以茍免,永受侵辱之恥,生為惡吏,死為敝鬼。”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醫術》:“中夜,主人撾門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驚起,逾垣疾遁?!?br>附注:以上1、2句話均出自《宋史·程元鳳傳》。3、4均出自《宋史·徐處仁傳》。
附錄1:
《宋史·程元鳳傳》
程元鳳,字申甫,徽州人。紹定元年進士,調江陵府教授。端平元年,差江西轉運司干辦公事。丁母憂。
淳祐元年,遷禮、兵二部架閣,以父老不忍去側,遷太學正,以祖諱辭,改國子錄。父憂,服闋,遷太學博士,改宗學博士。以《詩》、《禮》講榮王府。旁諷曲諭,隨事規正,多所裨益,王亦傾心敬聽。輪對,極論世運剝復之機及人主所當法天者。理宗覽之曰:“有古遺直風?!?br>六年,進秘書丞兼刑部郎官。七年,兼右司郎官,遷著作郎,仍右司郎官。輪對,指陳時病尤激切,當國者以為厲己。丐外,知饒州??こ躅舅疄?,元鳳訪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義阡,寬誅求,察誣證。進江、淮、荊、浙、福建、廣南都大提點坑冶,仍兼知饒州冶司,歲有冬夏帳銀,悉舉以補郡積年諸稅斂之不足者。芝生治所,眾以治行之致,元鳳曰:“五谷熟則民蒙惠,此不足異也?!闭僮嗍?,辭,不允,遷右曹郎官。疏言實學、實政、國本、人才、吏治、生民、財計、兵威八事。尋兼右司郎官,拜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丞相鄭清之久國柄,老不任事,臺官潘凱、吳燧合章論列,清之不悅,改遷之,二人不拜命去。元鳳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凱、燧得召還。有事于明堂,元鳳疏言“祈天以實不以文”。又言邊備,謂“當申儆軍實,以起積玩之勢?!奔把詾E刑之敝。
十二年,拜右正言兼侍講,以祖諱辭。詔以右補闕系銜。上疏論格心之學,謂“革士大夫之風俗,當革士大夫之心術?!敝劣谖谋?、邊儲、人才、民心、儲將帥、救災異,莫不盡言。余晦以從父天錫恃恩妄作,三學諸生伏闕上書白其罪狀,司業蔡抗又力言之,元鳳數其罪劾之。奏上,以晦為大理少卿,抗為宗正少卿。元鳳又上疏留抗而黜晦,以安士心。乃命抗仍兼司業,晦予郡。升殿中侍御史,仍兼侍講。京城災,疏言:“輟土木無益之役,以濟暴露之民;移緇流泛濫之恩,以給顛沛之眾。務行寬大之政,固結億兆之心。旁招俊乂,而私昵無濫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貪黷無覆出之患。謹便嬖之防,而不使之弄;抑恩澤之請,而不至于無節?!毖远鄤捛?。
寶祐元年,兼侍讀,遷侍御史,言法孝宗八事。薦名士二十余人,進尚書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仍兼侍讀。亟辭,
出關,不允。有事于南郊,元鳳為執綏官,答問多所開陳。帝因欲幸西太乙宮,力諫止之。
三年,遷工部尚書,力求補外,特授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蜀境與沅、靖交急,朝廷欲擇重臣出鎮上流,用徐敏子易蜀帥及用向士璧為鎮撫。元鳳請下荊南,調兵援蜀,移呂文德上沅、靖。進依前職,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進參知政事,尋進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新安郡公。力辭,御筆勉諭,猶周回累日而后治事。疏奏正心、待臣、進賢、愛民、備邊、守法、謹微、審令八事。高、孝、光、寧四朝國史未就,奏轉任尤焴領其事,纂修成之。會丁大全謀奪相位,元鳳力辭,授觀文殿大學士判福州、福建安撫使。又力辭,依前職,提舉洞霄宮。
開慶兵興,上手疏收人心、重賞罰、團結民兵數事。俄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運使。四上章乞免。三年,御筆趣行,奏免修明局米五萬石。拜特進,依前職。充醴泉觀兼侍讀。度宗即位,進少保。三年,拜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吉國公,以言罷,依舊少保、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乞致仕,不許。四年,罷觀使,以守少保、觀文殿大學士致仕。卒,遺表聞,帝震悼輟朝,特贈少師。
元鳳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貳令,元鳳謝之曰:“除授須由資?!逼淙死壅埐辉S,乃以先世為言。元鳳曰:“先公疇昔相薦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豈先大夫意哉?矧以國家官爵報私恩,某所不敢?!庇袊L遭元鳳論列者,其后見其可用,更薦拔之,每曰:“前日之彈劾,成其才也;今日之擢用,盡其才也?!彼对G齋文集》若干卷。
附錄2:
《宋史·徐處仁傳》
徐處仁,字擇之,應天府谷熟縣人。中進士甲科,為永州東安縣令。蠻人叛,處仁入峒,開示恩信,蠻感泣,誓不復反。知濟州金鄉縣。以薦者召見,徽宗問京東歲事,處仁以旱蝗對。問:“邑有盜賊乎?”曰:“有之?!鄙现^處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
時初置算學,議所祖,或以孔子贊《易》知數。處仁言:“仲尼之道無所不備,非門比。黃帝迎日推策,數之始也,祖黃帝為宜。”擢監察御史,遷殿中、右正言、給事中。攝開封府,裁決如流,囚系常空。進戶部尚書,繼拜中大夫、尚書右丞。丁母憂,免喪,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徙知永興軍。
童貫使陜西,欲平物價,處仁議不合,曰:“此令一傳,則商賈弗行,而積藏者弗出,名為平價,適以增之?!鞭D運使阿貫意,劾其格德音,倡異論,侵辱使者。詔處仁赴闕。尋改知河陽,落職知蘄州。久之,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潁昌府。民有得罪宮掖者,雖赦不原,處仁為奏上。童貫乘是擠之,奪職,提舉鴻慶宮。復延康殿學士、知汝州,再奉鴻慶祠、知徐州,召為醴泉觀使。
徽宗訪以天下事,處仁對曰:“天下大勢在兵與民,今水旱之余,賦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不及今謀之,后將有不勝圖者?!鄙显唬骸胺乔洳宦劥搜浴!泵魅眨套x。進讀罷,理前語,處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國用,于歲之杪,宜會朝廷一歲財用之數,量入為出,節浮費,罷橫斂,百姓既足,軍儲必豐?!鄙戏Q善詔置裕民局討論振兵裕民之法。蔡京不悅,言者謂:“今設局曰‘裕民’,豈平日為不裕民哉?”乃罷局,出處仁知揚州。未幾,以疾奉祠歸南都。
方臘為亂,處仁亟見留守薛昂,為畫守戰之策。因語昂曰:“睢陽蔽遮江、淮,乃國家受命之地,脫有非常,吾助君死守?!闭Z聞于朝,起為應天尹。河北盜起,徙大名尹。前尹王革慘而怯,盜無輕重悉抵死,小有警,輒閉城以兵自衛。處仁至,即大開城門,徹牙內甲兵,人情遂安。
徽宗賜手詔曰:“金人雖約和,然狼子野心,易扇以變,有當行事以聞?!碧幦噬稀秱溥呌帧肥摺_M觀文殿學士,召為寶箓宮使,特升大學士。舊制,大觀文非宰相不除,前二府得除,自處仁始。
欽宗即位,金人犯京師,處仁儲糧列備,合銳兵萬人勤王;奏乞下詔親征,以張國威。奏至,朝廷適下親征詔書,以李綱為行營使。即移書綱,言備御方略。金人請和而歸,處仁奏宜伏兵浚、滑,擊其半濟,必可成功。召為中書侍郎。入見,欽宗問割三鎮,處仁言:“國不競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潛藩,不當棄?!迸c吳敏議合。敏薦處仁可相,拜太宰兼門下侍郎。
童貫部勝捷軍衛徽宗東巡,貫既貶,軍士有惡言?;兆趯⑦€,都人洶懼,或請為備。處仁曰:“陛下仁孝,思奉晨昏,車西還,天下大慶,宜郊迎稱賀。軍士妄言,臣請身任之?!蹦艘蕴幦蕿殪桉{禮儀使,統禁旅從出郊,迄二圣還宮,部伍肅然。
初,處仁為右丞,言:“六曹長貳,皆異時執政之選,而部中事一無所可否,悉稟命朝廷。夫人才力不容頓異,豈有前不能決一職而后可共政者乎?乞詔自今尚書、侍郎不得輒以事諉上,有條以條決之,有例以例決之,無條例者酌情裁決;不能決,乃申尚書省。”會處仁以憂去,不果行,及當國,卒奏行之。
聶山為戶部尚書兼開封尹,庫有美珠,山密語寧德宮宦者,用特旨取之。處仁奏:“陛下鑒近患,事必由三省。今以珠為道君太上皇后壽,誠細故,且美事;然此端一開,則前日應奉之徒復縱,臣為陛下惜之。”乃抵主藏吏罪。
處仁言論,初與吳敏、李綱合,尋亦有異議。嘗與敏爭事,擲筆中敏面,鼻額為黑。唐恪、耿南仲、聶山欲排去二人而代之位,諷言者論之,與敏俱罷,處仁以觀文殿大學士為中太一宮使。尋知東平府,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起為大名尹、北道都總管,卒于郡。
處仁在宣和間,數請寬民力以弭盜賊。尹大名,以剛廉稱。及為首相,無大建明,方進言以金人出境,社稷再安,皆由圣德儉勤,致有天人之助。仲師道請合諸道兵屯河陽諸州,為防秋計,處仁謂金人豈能復來,不宜先自擾以示弱。南都受圍時,處仁在圍城中,都人指為奸細,殺其長子庚。幼子度,吏部侍郎。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自()()的成語
自成語 :
自高其功、
螳臂自雄、
洋洋自得、
自暴自棄、
不由自主、
無病自灸、
任其自便、
安閑自得、
怡然自得、
聽其自流、
自救不暇、
自由泛濫、
自厝同異、
先自隗始、
聊以自娛、
任其自流、
自今而后、
束身自修、
吐絲自縛、
監主自盜、
形影自吊、
反身自問、
沉痼自若、
自鄶無譏、
不知自愛、
夜郎自大、
具自陳道、
顧影自憐、
自立門戶、
揚揚自得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之后 而后 然后的區別
之后一般用在句尾,而且前面常會有“在……”短語。如果用在句首,一般要加逗號隔開。意思和“after”差不多。而后表示比較連貫的后續動作,但是用的比較少,一般用在比較文縐縐的場合,如自今而后……一般句子不太用這個詞,而且基本都可以用之后代替。然后就是一個很常見的連詞了,與之后的差別在于:之后表示的前后兩件事是比較連續的,而且之后更多的意思是在于時間上的差異,強調的是某事發生的時間先后,例如“在那之后”;然后基本都是用于句首的連詞,而不用在句尾,更側重的是過程和程序的先后,相當于“then”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而后的成語有哪些
而后的成語有哪些 :死而后已、而今而后、自今而后、謀而后動、窮而后工、死而后止、強而后可
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文言文翻譯
原句:
1、芝生治所,眾以治行之致,元鳳曰:“五谷熟則民蒙惠,此不足異也?!?br>2、輟土木無益之役,以濟暴露之民;移緇流泛濫之恩,以給顛沛之眾。
3、轉運使阿貫意,劾其格德政,倡異論,侵辱使者。
4、前尹王革慘而怯,盜無輕重悉抵死,小有警,輒閉城以兵自衛。
譯文:
1、(有)靈芝在饒州冶司官署生成,眾人認為這是(程元鳳)政績突出才導致靈芝在官署生長的,程元鳳說:“五谷成熟豐收百姓就會蒙受恩惠,這不值得驚異?!?br>2、罷停(一切)無益的土木工程的勞役,來救濟(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轉移對僧徒(太過)泛濫的恩惠,來供給顛沛流離的大眾。
3、轉運使逢迎童貫的心意,彈劾他(徐處仁)阻礙(推行)德政,倡導異端邪說,凌辱使者。
4、前任應天尹王革內心殘忍而生性膽小,(作亂的)盜賊無論情節輕重全都處以死刑,稍微有點邊警,就關閉城門安排重兵守護自己。
重點詞語詳注:
1、緇流: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稱。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城內胡統寺》:“(諸尼)入宮與太后說法,其資養緇流,從無比也?!碧票R綸《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詩:“將祈竟何得?滅蹤在緇流?!泵髦x榛《四溟詩話》卷四:“或謂脗合禪機,前身亦緇流中人也?!薄段骱言挕れ`隱詩跡》:“老師父佳作……自是詩壇名宿,盧、駱、王、楊之儔也,決非隱逸中偶然得句者。不知為何遁入緇流?”
2、暴露:露在外面,無所遮蔽?!盾髯印ね踔啤罚骸氨锲餍嫡撸藢⑷杖毡┞稓д壑性?,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于府庫?!薄稘h書·嚴助傳》:“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宋曾鞏《瀛州興造記》:“是日大雨,公私暴露,倉儲庫積,無所覆冒?!鼻搴桶铑~《夜譚隨錄·施二》:“僧房數十間,強半傾圮,佛像暴露,鐘魚闐寂?!?br>3、異論:異端邪說。
4、侵辱:凌辱。《史記·酷吏列傳》:“高后時,酷吏獨有侯封,刻轢宗室,侵辱功臣?!薄逗鬂h書·度尚傳》:“如忍以茍免,永受侵辱之恥,生為惡吏,死為敝鬼?!鼻迤阉升g《聊齋志異·醫術》:“中夜,主人撾門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驚起,逾垣疾遁?!?br>附注:以上1、2句話均出自《宋史·程元鳳傳》。3、4均出自《宋史·徐處仁傳》。
附錄1:
《宋史·程元鳳傳》
程元鳳,字申甫,徽州人。紹定元年進士,調江陵府教授。端平元年,差江西轉運司干辦公事。丁母憂。
淳祐元年,遷禮、兵二部架閣,以父老不忍去側,遷太學正,以祖諱辭,改國子錄。父憂,服闋,遷太學博士,改宗學博士。以《詩》、《禮》講榮王府。旁諷曲諭,隨事規正,多所裨益,王亦傾心敬聽。輪對,極論世運剝復之機及人主所當法天者。理宗覽之曰:“有古遺直風?!?br>六年,進秘書丞兼刑部郎官。七年,兼右司郎官,遷著作郎,仍右司郎官。輪對,指陳時病尤激切,當國者以為厲己。丐外,知饒州。郡初罹水災,元鳳訪民疾苦,夙夜究心,修城堞,置義阡,寬誅求,察誣證。進江、淮、荊、浙、福建、廣南都大提點坑冶,仍兼知饒州冶司,歲有冬夏帳銀,悉舉以補郡積年諸稅斂之不足者。芝生治所,眾以治行之致,元鳳曰:“五谷熟則民蒙惠,此不足異也?!闭僮嗍?,辭,不允,遷右曹郎官。疏言實學、實政、國本、人才、吏治、生民、財計、兵威八事。尋兼右司郎官,拜監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丞相鄭清之久國柄,老不任事,臺官潘凱、吳燧合章論列,清之不悅,改遷之,二人不拜命去。元鳳上疏斥清之罪,其言明白正大,凱、燧得召還。有事于明堂,元鳳疏言“祈天以實不以文”。又言邊備,謂“當申儆軍實,以起積玩之勢。”及言濫刑之敝。
十二年,拜右正言兼侍講,以祖諱辭。詔以右補闕系銜。上疏論格心之學,謂“革士大夫之風俗,當革士大夫之心術?!敝劣谖谋?、邊儲、人才、民心、儲將帥、救災異,莫不盡言。余晦以從父天錫恃恩妄作,三學諸生伏闕上書白其罪狀,司業蔡抗又力言之,元鳳數其罪劾之。奏上,以晦為大理少卿,抗為宗正少卿。元鳳又上疏留抗而黜晦,以安士心。乃命抗仍兼司業,晦予郡。升殿中侍御史,仍兼侍講。京城災,疏言:“輟土木無益之役,以濟暴露之民;移緇流泛濫之恩,以給顛沛之眾。務行寬大之政,固結億兆之心。旁招俊乂,而私昵無濫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貪黷無覆出之患。謹便嬖之防,而不使之弄;抑恩澤之請,而不至于無節?!毖远鄤捛?。
寶祐元年,兼侍讀,遷侍御史,言法孝宗八事。薦名士二十余人,進尚書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仍兼侍讀。亟辭,
出關,不允。有事于南郊,元鳳為執綏官,答問多所開陳。帝因欲幸西太乙宮,力諫止之。
三年,遷工部尚書,力求補外,特授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蜀境與沅、靖交急,朝廷欲擇重臣出鎮上流,用徐敏子易蜀帥及用向士璧為鎮撫。元鳳請下荊南,調兵援蜀,移呂文德上沅、靖。進依前職,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進參知政事,尋進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新安郡公。力辭,御筆勉諭,猶周回累日而后治事。疏奏正心、待臣、進賢、愛民、備邊、守法、謹微、審令八事。高、孝、光、寧四朝國史未就,奏轉任尤焴領其事,纂修成之。會丁大全謀奪相位,元鳳力辭,授觀文殿大學士判福州、福建安撫使。又力辭,依前職,提舉洞霄宮。
開慶兵興,上手疏收人心、重賞罰、團結民兵數事。俄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運使。四上章乞免。三年,御筆趣行,奏免修明局米五萬石。拜特進,依前職。充醴泉觀兼侍讀。度宗即位,進少保。三年,拜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進封吉國公,以言罷,依舊少保、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乞致仕,不許。四年,罷觀使,以守少保、觀文殿大學士致仕。卒,遺表聞,帝震悼輟朝,特贈少師。
元鳳之在政府也,一契家子求貳令,元鳳謝之曰:“除授須由資。”其人累請不許,乃以先世為言。元鳳曰:“先公疇昔相薦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豈先大夫意哉?矧以國家官爵報私恩,某所不敢?!庇袊L遭元鳳論列者,其后見其可用,更薦拔之,每曰:“前日之彈劾,成其才也;今日之擢用,盡其才也?!彼对G齋文集》若干卷。
附錄2:
《宋史·徐處仁傳》
徐處仁,字擇之,應天府谷熟縣人。中進士甲科,為永州東安縣令。蠻人叛,處仁入峒,開示恩信,蠻感泣,誓不復反。知濟州金鄉縣。以薦者召見,徽宗問京東歲事,處仁以旱蝗對。問:“邑有盜賊乎?”曰:“有之。”上謂處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
時初置算學,議所祖,或以孔子贊《易》知數。處仁言:“仲尼之道無所不備,非門比。黃帝迎日推策,數之始也,祖黃帝為宜?!边O察御史,遷殿中、右正言、給事中。攝開封府,裁決如流,囚系???。進戶部尚書,繼拜中大夫、尚書右丞。丁母憂,免喪,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徙知永興軍。
童貫使陜西,欲平物價,處仁議不合,曰:“此令一傳,則商賈弗行,而積藏者弗出,名為平價,適以增之。”轉運使阿貫意,劾其格德音,倡異論,侵辱使者。詔處仁赴闕。尋改知河陽,落職知蘄州。久之,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潁昌府。民有得罪宮掖者,雖赦不原,處仁為奏上。童貫乘是擠之,奪職,提舉鴻慶宮。復延康殿學士、知汝州,再奉鴻慶祠、知徐州,召為醴泉觀使。
徽宗訪以天下事,處仁對曰:“天下大勢在兵與民,今水旱之余,賦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不及今謀之,后將有不勝圖者?!鄙显唬骸胺乔洳宦劥搜?。”明日,除侍讀。進讀罷,理前語,處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國用,于歲之杪,宜會朝廷一歲財用之數,量入為出,節浮費,罷橫斂,百姓既足,軍儲必豐?!鄙戏Q善詔置裕民局討論振兵裕民之法。蔡京不悅,言者謂:“今設局曰‘裕民’,豈平日為不裕民哉?”乃罷局,出處仁知揚州。未幾,以疾奉祠歸南都。
方臘為亂,處仁亟見留守薛昂,為畫守戰之策。因語昂曰:“睢陽蔽遮江、淮,乃國家受命之地,脫有非常,吾助君死守?!闭Z聞于朝,起為應天尹。河北盜起,徙大名尹。前尹王革慘而怯,盜無輕重悉抵死,小有警,輒閉城以兵自衛。處仁至,即大開城門,徹牙內甲兵,人情遂安。
徽宗賜手詔曰:“金人雖約和,然狼子野心,易扇以變,有當行事以聞?!碧幦噬稀秱溥呌帧肥?。進觀文殿學士,召為寶箓宮使,特升大學士。舊制,大觀文非宰相不除,前二府得除,自處仁始。
欽宗即位,金人犯京師,處仁儲糧列備,合銳兵萬人勤王;奏乞下詔親征,以張國威。奏至,朝廷適下親征詔書,以李綱為行營使。即移書綱,言備御方略。金人請和而歸,處仁奏宜伏兵浚、滑,擊其半濟,必可成功。召為中書侍郎。入見,欽宗問割三鎮,處仁言:“國不競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潛藩,不當棄?!迸c吳敏議合。敏薦處仁可相,拜太宰兼門下侍郎。
童貫部勝捷軍衛徽宗東巡,貫既貶,軍士有惡言?;兆趯⑦€,都人洶懼,或請為備。處仁曰:“陛下仁孝,思奉晨昏,車西還,天下大慶,宜郊迎稱賀。軍士妄言,臣請身任之?!蹦艘蕴幦蕿殪桉{禮儀使,統禁旅從出郊,迄二圣還宮,部伍肅然。
初,處仁為右丞,言:“六曹長貳,皆異時執政之選,而部中事一無所可否,悉稟命朝廷。夫人才力不容頓異,豈有前不能決一職而后可共政者乎?乞詔自今尚書、侍郎不得輒以事諉上,有條以條決之,有例以例決之,無條例者酌情裁決;不能決,乃申尚書省?!睍幦室詰n去,不果行,及當國,卒奏行之。
聶山為戶部尚書兼開封尹,庫有美珠,山密語寧德宮宦者,用特旨取之。處仁奏:“陛下鑒近患,事必由三省。今以珠為道君太上皇后壽,誠細故,且美事;然此端一開,則前日應奉之徒復縱,臣為陛下惜之?!蹦说种鞑乩糇铩?br>處仁言論,初與吳敏、李綱合,尋亦有異議。嘗與敏爭事,擲筆中敏面,鼻額為黑。唐恪、耿南仲、聶山欲排去二人而代之位,諷言者論之,與敏俱罷,處仁以觀文殿大學士為中太一宮使。尋知東平府,提舉崇福宮。高宗即位,起為大名尹、北道都總管,卒于郡。
處仁在宣和間,數請寬民力以弭盜賊。尹大名,以剛廉稱。及為首相,無大建明,方進言以金人出境,社稷再安,皆由圣德儉勤,致有天人之助。仲師道請合諸道兵屯河陽諸州,為防秋計,處仁謂金人豈能復來,不宜先自擾以示弱。南都受圍時,處仁在圍城中,都人指為奸細,殺其長子庚。幼子度,吏部侍郎。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從今往后,古文怎么說
古文和現在你講的也差不多,不信,請看: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于人世矣!(韓愈《祭十二郎文》)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結尾是后成語
鞍前馬后 馬前馬后。指追隨左右。
巴前算后 思前想后,反復考慮。
跋前躓后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后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百年之后 死的諱稱。
背前面后 指或當面或背后。
不恥最后 因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恥。比喻凡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達到目的。
不顧前后 比喻毫無顧忌。
茶余飯后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茶余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攙前落后 搶前落后,不整肅。
長慮顧后 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考慮問題。
超前絕后 指超越前人,以后也無一可相比。
瞠乎其后 瞠:瞪著眼看;其:代詞,他。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在后面。
瞠呼其后 在別人后面干瞪眼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在后面。
承前啟后 承:承接;啟:開創。承接前面的,開創后來的。指繼承前人事業,為后人開辟道路。
承先啟后 繼承前代的,啟發后代的。
懲前毖后 懲:警戒;毖:謹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吸取教訓,使以后謹慎些,不致再犯。
恥居王后 指在文名上恥于處在不及己者之后。
而今而后 而:語助詞。從今以后。
甘居人后 甘:自愿;居:在(某種位置)。指甘心落在他人之后。
光前絕后 光:光大,擴充;絕:斷絕。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
光前啟后 猶光前裕后。形容人功業偉大。
光前裕后 光前:光大前業;裕后:遺惠后代。為祖先增光,為后代造福。形容人功業偉大。
黃雀在后 比喻伺機從后面擊,也比喻有后顧之憂。
雞口牛后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積德裕后 指積累德行,則后世昌盛。
鑒前毖后 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后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酒余茶后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空前絕后 從前沒有過,今后也不會再有??鋸埿缘匦稳莳氁粺o二。
狼前虎后 前門趕走狼,后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驢前馬后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守先待后 猶繼往開來;承先啟后。
思前想后 思:考慮;前:前因;后:后果。對事情發生的緣由,發展后果,作再三考慮。
通前徹后 從開頭到結尾。全部,整個。
通前澈后 從開頭到結尾。全部,整個。同“通前徹后”。
通前至后 從開頭到結尾。全部,整個。同“通前徹后”。
羞以牛后 牛后:牛的肛門,比喻從的地位。指不愿處在從地位,為人牽制。
意前筆后 指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
陰山背后 ①迷信者稱陰間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瞻前顧后 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纯辞懊?,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遮前掩后 指說話藏頭露尾,欲言又止。
爭前恐后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同“爭先恐后”。
爭先恐后 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置之腦后 放在一邊不再想起。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