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字的成語「咎由自取」
成語“咎由自取”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jiù yóu zì qǔ成語簡拼:JYZQ
成語注音:ㄐ一ㄡˋ 一ㄡˊ ㄗˋ ㄑㄨ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自食其果、罪有應得、自作自受
反義詞:改過自新、回頭是岸
讀音糾正:咎,不能讀作“jiū”。
錯字糾正:咎,不能寫作“就”。
成語辨析:咎由自取和“罪有應得”;都表示“自作自受;自食惡果”的意思。但咎由自取偏重“自取”;指自己招來的罪過、災禍;“罪有應得”;偏重在“應得”;罰得應該。
成語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時有所聞,雖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談起來,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的。”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咎:災禍;懲罰。災禍、懲罰是由自己招來的。
成語用法:咎由自取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造句:然而據我看來,他實在是咎由自取。(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
英文翻譯:the fault lies with oneself
俄文翻譯:понести заслуженную кáру
日文翻譯:自業自得(じごうじとく)
其他翻譯:<德>sich selbst die Schuld geben müssen<法>n'avoir à s'en prendre qu'à soi-même
成語“咎由自取”的擴展資料
1. “咎由自取”的“咎”有幾個讀音?咎 有一個讀音為 jiù?
咎由自取 (jiùyóuzìqǔ)?由于本身的原因而遭受懲處 。
咎?jiù?【名】?
會意。從人,從各。從“各”,表示相違背。違背人的心愿。本義:災禍,災殃)
同本義
咎,災也?!墩f文》
棄寶者必離其咎?!秴问洗呵铩こ迾贰?。注:“殃也?!?br>嗟苦先生,獨離此咎?!Z誼《吊屈原賦》
又如:咎征(天降災禍的征驗);咎有應得(罹禍受罰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完全應得的);咎戒(上天所降的災禍與警告)
過失,罪過〖fault〗
無咎者,善補過也。——《易·系辭》
其作汝用咎。——《書·洪范》。疏:“咎是過之別名。”
微我有咎?!对姟ば⊙拧しツ尽?br>咎 jiù 【動】
責備,追究罪過
楚人既咎?!妒酚洝でZ生列傳》
咎其欲出者?!巍ね醢彩队伟U山記》
咎罪、咎毀、既往不咎、自咎
產生災禍,作祟
如:咎悔、咎祟、咎魅
憎惡〖abhor〗?
殷始咎周?!稌の鞑琛繁緝热輥碜詆yjslw.com
2. 咎由自取的咎怎么寫
成語”咎由自取“的解釋是:遭受責備,懲處或禍害是自己造成的。一些不好的后果與結果不是因為他人的因素造成,而全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與失誤所造成的。出處:《三國志·劉封等傳評》:“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北緝热輥碜詆yjslw.com
3. 與“咎由自取”意思相近的成語有哪些?
自食其果、自作自受、作繭自縛、自取其咎、自取其辱
自食其果 zì shí qí guǒ
解釋: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出處: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自作自受 zì zuò zì shòu
解釋: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處:《敦煌變文集 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凌三寶,自作自受?!?br>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
解釋: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處: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自取其咎zì qǔ qí jiù
解釋: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
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過也?!?br>自取其辱 zì qǔ qí rǔ
解釋: ?。赫兄?、惹來,自己做了過分的事情而招致(惹來)侮辱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義?過譽》。... “本來我想侮辱你,不想卻被你侮辱了,我真是自 找沒趣(寡人自取其辱焉)?!北緝热輥碜詆yjslw.com
4. 什么叫自找的?什么是咎由自???什么是活該?什么是
瞎貓碰到死耗子......叫自找的;飛娥投火......叫咎由自取;魚找魚,蝦找蝦,王八找個鱉情家......叫活該.大閨女找個小女婿......命貪的.|本內容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