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知就”的成語「知錯就改」
成語“知錯就改”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知錯就改成語讀音:zhī cuò jiù gǎi
成語簡拼:ZCJG
成語注音:ㄓ ㄘㄨㄛˋ ㄐ一ㄡˋ ㄍㄞ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當代成語
近義詞:知過必改
反義詞:屢教不改
成語出處:王朔《劉慧芳》:“我這人缺點很多,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一?!惫娉烧Z:gyjslw.com
成語解釋:知道自己錯了就立即改正
成語用法:知錯就改作謂語、賓語;指人謙虛。
成語造句:真正做到知錯就改是不容易的
成語故事:尚書令左雄曾推薦冀州刺史周舉為尚書,又推薦冀州刺史馮直為將帥。馮直因分贓而犯法。周舉因此上書彈劾左雄。左雄不解,就問周舉為何要這樣。周舉列舉出趙宣子支持韓厥殺自己的仆人的例子。左雄立即知錯就改,原諒了周舉
成語“知錯就改”的擴展資料
1. 關于知錯就改的名人事例即名言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父親給他一把小斧子,他想試一下,就用它砍倒了父親果園的一顆小櫻桃樹,那是一顆名貴的樹,在父親大怒時,他還是承認錯誤。最終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總統。公益成語:gyjslw.com
2.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后面一句是什么?
后一句為: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原句應為: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春秋左丘明《晉靈公不君》(《左傳》宣公二年),原文選段:
曰: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蛉缡牵瑒t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br>譯文:
(晉靈公)說:“我已經知道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笔考具殿^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对姟ご笱拧?蕩》說:‘沒有誰向善沒一個開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绻@樣,那么彌補過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么國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靠。《詩·大雅·烝民》又說: ‘周宣王有了過失,只有仲山甫來彌補?!@是說周宣王能補救過失。 國君能夠彌補過失,君位就不會失去了。”
擴展資料
作品賞析:
中國傳統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無論所謂的“天子”多么愚笨、癡呆,無論多么殘暴、缺德,無論多么變態,病入膏肓,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彈劾討伐的,否則,便會犯下各種“罪行”:欺君,褻瀆,犯上作亂,直至弒君。而且,這些罪行都是彌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誅滅九族。
雖然有此痼疾,但讓人感嘆不已的是,無論在哪個時代,只要有昏情殘暴的暴政??琳嬖?,就有敢于諍言直諫的義士出現,并有敢于弒君的勇士出現,前者如趙盾,后者如趙穿。
他們明知自己的行為將要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甚至還包括以自己親人的生命為代價,依然大義凜然,慷慨陳詞,視死如歸。這些詞語,只有用在這些義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擲地有聲的、名實相符的。
其實,敢于直諫、敢于弒暴君,已遠不止是一種一時沖動的個人行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種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選擇,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擇。
有時,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時明知自己的行動無異于以卵擊石,自投羅網,如荊柯刺秦臨行前 所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但是,它們所體現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永恒的正義,即決不向殘暴制、黑暗腐朽屈膝讓步的決心。
正如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滾下來一樣,依然堅持不懈地推下去。人類的精神和行動的意義,就在過程之中顯示了出來,結果則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
面對殘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這種行為表示了一種嚴正的抗議,表示了一種不屈的精神。翻看歷史,這種抗議和精神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就好比光明和黑暗從來都是相隨相伴,哪一方都沒有消失過一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晉靈公不君公益成語:gyjslw.com
3.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钡那耙痪涫鞘裁??
前一句是“人誰無過?”。
原文出處:《左傳·宣公二年》?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被锥鴮υ唬骸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這句話源自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边z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后終被臣下刺殺。
原文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后人習慣表達為“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譯文:
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指一個人犯了錯誤后,能夠認識并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擴展資料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的相關典故:
三國時期,周處被鄉里認為是和大蛟、白額虎同列的三害,周處殺死蛟虎后,卻得知自己是最被鄉里所憂慮的,因此找到陸云決定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代忠臣!
原文: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形容人知錯就改的成語有
形容人知錯就改的成語有:幡然悔悟 迷途知返 苦海無邊 回頭是岸 棄舊圖新 改惡從善 浪子回頭 洗心革面 負荊請罪 開誠相見公益成語:gyjslw.com
5. 知錯就改的至里名言
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ば辍?br>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芏鱽?br>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浪子回頭金不換。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人間最大的智慧,在于洞悉本身的弱點
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
一個人不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聰明人知錯就改,糊涂人有錯就瞞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
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復錯誤。(周恩來)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渡袝ひ劣枴?br>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拙右住杜c元九書
任何改正,都是進步?!_爾文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公益成語:gyjslw.com
6. 知錯就改的貶義詞是什么?
知錯就改的貶義詞知錯不改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