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盲人摸象”的故事
“盲人摸象”的成語故事:
成語“盲人摸象”詞條資料:
讀音糾正:摸,不能讀作“mē”。錯字糾正:盲,不能寫作“肓”。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成語簡拼:MRMX
反義詞:洞察一切、仰視觀察
成語謎語:舜父撫愛幼子
英文翻譯:draw a conclusion from incomplete data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辨析:盲人摸象與“管中窺豹”有別:盲人摸象含貶義;不作自謙之詞;管中窺豹常作自謙之詞;是中性成語。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讀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用法:盲人摸象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造句: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斷,應了解事物的全貌。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注音:ㄇㄤˊ ㄖㄣˊ ㄇㄛ ㄒ一ㄤˋ
成語出處: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佛經故事;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不一;爭論不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看問題片面。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