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別”字的成語「別出新意」
本頁導讀:此網頁介紹成語“別出新意”的拓展閱讀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成語的詞條資料以及擴展資料:吟留別而全是無一字抒發別意,是否有離題之意、別什么生什么成語、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下半句什么意思、聯歡會上表演古箏應該怎么別出新意、想象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這是誰的意思、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下半句什么意思別出新意成一家,追摹古人得真趣"誰寫的帶新的成語有哪些別什么新什么成語別出什么什么的成語想象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這是誰的意思等
目錄索引:
1:成語“別出新意”的詞條資料
2:吟留別而全是無一字抒發別意,是否有離題之意
3:別什么生什么成語
4: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
5: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下半句什么意思
6:聯歡會上表演古箏應該怎么別出新意
7:想象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這是誰的意思
8: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
成語“別出新意”的詞條資料
成語簡拼:BCXY
成語注音:ㄅ一ㄝˊ ㄔㄨ ㄒ一ㄣ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別出心裁
反義詞:老生常談、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宋 司馬光《與王介甫書》:“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功名耳。”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成語解釋: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成語用法:別出新意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與眾不同。
成語造句:泰西諸國,研精器數,創造火輪舟車……又于古圣新制車舟外,別出新意,以奪造化之工。清·薛福成《代李伯相議請試辦鐵路疏》
英文翻譯: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pattern
成語“別出新意”的擴展資料
1. 吟留別而全是無一字抒發別意,是否有離題之意李白是我國詩壇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詩歌光照萬代,在中國詩歌史是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爸喯伞?、“詩仙”的稱號就是明證,世人推崇備至?!扒лd獨步惟公一人”(李冰陽《草堂集序》),“惜哉千萬年,此后不可得”(《皮日休七愛詩》)。他的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李白的詩之所以如此光焰萬丈,動人心魄,是因為他的詩更能體現“詩主達性情”(公木語)這一特點,更能在詩歌中直抒真摯感人的情懷,將一顆特定時代下炙熱、燥動的心展現在讀者面前,“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唐??白居易),又有“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白居易《與元九書》)。沒有感情,詩歌就像無根的草木一樣,難以存活;缺少感情,詩歌就難以產生動人的力量,千余年來,人們對李詩的喜愛,就是因為它能給人以情感上的共鳴與鼓舞,他的詩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 李白詩歌是他文學主張的實踐,他在《古風》其一(大雅久不作)中提出詩章貴“清真”反對“綺麗”,其十五(丑女來效顰)又提出了反對模仿,“雕琢”主張“天真”自然。他認為詩歌應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這些是李的美學理想,李白的詩文確實以真率情感和自然的語言構成了“清水芙蓉之美”。方回《雜書》論李白的詩說:“最于贈答篇,肺腑露情愫”,他認為李詩能袒露真情,使人洞見肺腑,從不掩飾自己真實的情感,追求理想、功業,“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李白《上韓荊州書》)。奉詔進京的喜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失意時的苦悶,對朝廷的不滿與友人的別情,對家鄉的思念等,都流露于詩中。有關李詩的抒情意向大體可歸納如下:表現理想的追求與豪放不羈的個性,為友情、愛情、鄉情、思婦、宮女的悲怨之情而作,對山河的熱愛之情等。 一、表現理想的追求與豪放不羈的個性 李白主要活動于唐開元、天寶年間,(《古風》其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這個時代的李白懷著非凡的政治抱負,以高昂飽滿的情緒,縱情歌唱自己的理想與希望,“濟蒼生”、“安社稷”、“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曾鞏《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懷著宏大的理想,常以魯仲連、呂尚、管仲、樂毅、張良、諸葛亮、謝安等自比,希望有一天,統治者能發現他的才能,不次擢用,一步登天,做著“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的美夢,希望能憑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濟世安民,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建立萬世不朽的功勛,在他的身上體現著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從他留下的詩篇來看,為理想而吶喊呼號的詩作幾乎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像他的大部分古風,長篇歌行,一部分擬古、律、絕,大都表達了他的積極用世理想,表達他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悲憤,也是這一理想不能實現的慷慨悲號。 《贈張相》(其二),“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秱b客行》“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走”。何等壯懷激烈!《梁甫吟》中贊頌姜子牙“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羨慕他晚年得遇周文王而助其完成興周滅紂大業;《讀諸葛武侯傳書 懷》中贊諸葛武侯“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王,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羨慕得遇明主,匡復漢室,志在統一,建立蓋世功業。 《古風》(其十五)中寫“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币怨胖S今,揭露是非顛倒的社會現象,寄寓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古風(其十九)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向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詩中表現了詩人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天寶初年,詩人懷著匡世濟民的宏圖進入朝廷,但終未被玄宗重用,三年后遭讒離京,所以沒奈何,只好引衛叔卿為同調,與之駕鴻雁游紫冥去了。然而當詩人“俯視洛陽川”時卻是“茫茫走胡兵”社會動亂局面驚破了詩人超脫現實的美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中折回,轉而直面慘淡的戰亂景象。 李白盡管信奉道教,長期過著游山玩水、修道煉丹的生活,但他無法拋棄“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崇高理想,因此正視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在這首古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風》(其二十四)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 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詩中通過對中貴和斗雞人的描給,深刻諷刺了奸佞小人得勢后的囂張氣焰,對當時的黑暗政治表現了極大的憤慨。唐玄宗后期,政治由開明轉為腐敗,宦官雞童恃寵驕恣,不可一世。其時李白在長安,深感上層統治者的腐敗,這首《古風》就是針對當時現實而作的一幅深刻的諷刺畫。詩的前八句截取了京城大道上的兩個場景,將宦官雞童的豪華生活和飛揚跋扈的氣焰巧妙地勾畫在讀者的眼前。最后兩句以“許由洗耳”的典故,喊出了“誰知堯與跖”(誰還能分清圣賢與盜賊)的呼聲,鄙夷地把宦者、雞童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殘害人民的強盜,同時也暗刺當時的統治者不辨“堯與跖”。 《古風》(其三十四)以“舜修德服有苗氏”的歷史典故,慨嘆統治者德之不存,對唐征討南詔之事深入挖掘根源,并對其進行藝術概括,將矛頭指向唐王朝的國策,因此詩尾兩句寫到“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豆棚L》(其四十六)直諷貴當道之現實,結尾以揚雄“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之典故,簡約有力地表明了詩人清操自守,以及對貴們鄙視與決絕的態度。 總而言之,李白的古風,無論是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還是表達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或者是借游仙以棄塵寰,都離不開遠大的抱負和人生目標。 李白的其他詩篇如《遠別離》、《蜀道難》、《梁甫吟》、《梁園吟》、《烏棲曲》、《戰城南》、《將進灑》、《塞下曲六首》(其一)、《襄陽歌》、《江上吟》、《玉壺吟》等歌行體詩和樂府民歌,特別是《臨路歌》和《永王東巡歌》組詩中的不少篇章是直抒其理想或難以實現的情感?!霸笇⒀聞?,直為斬樓蘭”(《塞下曲》六首之一)是報效國家之豪情壯志的直接抒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接云帆濟蒼?!保ā缎新冯y》之一)堅定信念的宣言?!疤焐也谋赜杏谩保ā秾⑦M酒》)是對自我才華的高度自信,“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將進酒》)是懷才不遇的極度苦悶,不用再舉例,李白詩歌關注現實,胸懷天下,為理想而喜憂的高度政治熱情,足以表明他的詩不僅僅是詩,也是傳統文人“經濟”思想的有力注腳,他的詩的的確確是合為時而作的偉大篇章。 李白的詩歌中有不少表現對貴的蔑視,功名的否定,諸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 《設辟邪伎鼓吹子班曲辭》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 《古風》其十二 這些更表示出詩人不愿在貴面前卑躬屈膝。強調獨立的人格和追求自由生活的不羈個性,功名富貴本是封建社會一般士子文人追求的目標,但李白卻說:“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保ā督弦鳌罚?。當然,有些是李白失意時的牢騷,但詩人對功業的追求并不是為了索取富貴,而主要是為了要替社稷、蒼生做一番事業,李白的這些詩體現了他傲岸不屈,豪放不羈的個性,在封建時代難得可貴。 李白反貴的精神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一詩中得到最集中的表現,這首詩寫到自己的失志,但不把眼光局限在個人得失之中,而是注視整個政治局勢和社會現實,并對那些煊赫一時的人物予以抨擊?!熬荒芙鹁嘭偢鄬W斗雞,坐今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以極大的憤怒揭露了政治的腐敗,象李邕,裴敦復那樣比較正派的人慘死李林甫之手,李白將他們的遭遇作為賢愚顛倒、是非混淆的例證提出來。王十二自己遭到社會的冷淡,誹謗,找不到政治出路,而一幫斗雞媚上的佞臣以及哥舒翰之流(李白反對那種以武力屠殺來邀功的人)靠開邊功的武將卻自鳴得意,不可一世,“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李白痛罵這些幸臣貴是雞狗(“董龍更是何雞狗”)恥于與他們為伍,表示要永遠離開這丑惡的政治,浪跡江湖——“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詩人這種襟懷磊落,放言無忌的精神,經詩歌披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全詩感情強烈,激情噴涌,一氣呵成,排山倒海,使人心潮難平。 李白在黑暗的現實中找不到出路,森嚴的封建禮法和庸俗的社會關系使他感到窒息,他于是求取一種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急切地追求著個人的自由和解脫,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摧殘檻中虎,羈紲韛上鷹,何時騰風云,搏擊申所騁”(《贈新平少年》)他感到自己好比“檻中虎”、“韛上鷹”,渴望擺脫羈紲騰風凌云,得到個人自由。他青年時代寫過一篇《大鵬賦》,描寫大鵬“上摩蒼蒼,下覆漫漫”,“斗轉而天動,山搖南昌海傾,怒無所博,雄無所爭。”不受作何羈緯,自由地翱翔于宇宙間,這正是李白向往的境界。 這種精神在山水詩中表現得很突出:“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廬山謠》)?!斑B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難》)。“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這咆哮憤怒,一瀉千里的江河,奇險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巒,都曲折地表現了李白沖決束縛追求自由的熱情。 二、抒寫諸情感 李白的不少詩篇寫到親情、友情、怨情、鄉情、別情,表現了他豐富的心靈世界。 1、純真的友情,依依的別情。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贈孟浩然》 此詩抒發了詩人真摯敬仰之情,把李白對孟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品質的熱愛之情寫得淋漓盡致,曲折有姿,正是李白的推崇,才在名勝古跡黃鶴樓與其分別之際,寫出了千古傳誦的佳章,《送孟浩然之廣陵》,抒寫依依不舍的別情。 李白與杜甫的友誼是中國文學史上珍貴的一頁,現存李白詩歌中公認的直接為杜甫而寫的恐怕只有兩首,一是《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另一首是《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沙丘城下寄杜甫》 此詩前六句仿佛都在寫“我”,而獨不見”君”,其實無一字不寫“思君”之情,“我”為你“高臥”,我為何不被魯酒而醉,“齊歌”又為何“空復情”都是因為日夕長伴的“你”離去??!這“古樹”才“日夕連秋聲”,讓人寂寞難耐,怎么辦呢?讓我化作那浩蕩的汶水,追隨你到長安 去吧!那綿綿不絕如汶水的思念之情,真摯、熾熱、感人,李杜二人同懷匡扶天下之志,這深摯的友情,豈不是“俯仰一生,或取諸懷抱”的強烈共鳴嗎? 除以上描寫李白與當時著名詩人的友情之深,另外,還有他與其他朋友的深厚友誼,“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別》)表現出詩人青年時代風采華茂,風流瀟灑的豪邁情懷。“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這種離奇的相象,把詩人對韋八的思念寫到了極點,“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游子飄流他鄉多像那飄浮不定的云朵呀,“我”對故人的深情則如那久久不肯落去的太陽,一片深情,具在揮手中,李白將這種生活中極為平常的告別描繪得如此真切,含蓄不盡?!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保ā顿浲魝悺罚?。此送別詩最為有名,將汪、李之友誼寫到了極處,無出其右者,十分動人。 由此來看,李白吟誦友情的詩篇,可謂情摯意真,深厚濃烈。 2、思鄉之情 思鄉之情是文人騷客極多觸及的寫作題材,詩仙李白也有許多思鄉的杰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這首詩清新自然,“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保ā对娝??內編》卷六)。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景寄思鄉之情,但就是在單純中寫出豐富,把人人盡有的情感典型化了,讀來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豆盘圃姾辖狻贰按嗽娙绮唤浺?,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作》 此詩不是為思鄉而寫,但道出了思鄉之情無時不有。詩中用兩句來贊酒之美,讀之如聞酒香,三、四句寫出主人對客人的熱情,主人的熱情卻讓人忘不了是在他鄉作客,思念起家鄉,酒之好,主人之熱情從則面寫出了思鄉之切。 3、思婦、宮女的幽怨之情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春思》 這首詩寫思婦在春天懷念遠在邊塞的丈夫,并表白她對丈夫忠貞的愛情。女主人公可貴之處在闊別而情愈深,跡疏而心不移,末尾兩句,捕捉了思婦在春風吹入閨房,掀動維帳的剎那的心理活動。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棱悵然憶遠人,獨宿空房淚如雨。 ——《烏夜啼》 據說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烏夜啼》等詩后,稱其為“天上謫仙人也?!薄稙跻固洹肥菢犯f題,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苦,李的這首與前代相類,但言簡意深,別出新意,遂為名篇,特別尾兩句,表現出深鎖閨中的女子,一顆心牢系遠方丈夫身上,悲愁郁結,無從排解,追憶昔日,感念此時孤獨,種種思緒涌上心頭,怎能不淚下如雨?“蘊含深遠,不須語言之煩”(《唐詩別裁》)。 《玉階怨》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從古代所存的歌辭看,寫“宮怨”,而李白《玉階怨》全不見“怨”意。 無言獨立階砌,直至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濃,以及下簾之后,反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月無言,人亦無言。但讀者卻深知人有無限之言語,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使人讀來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妙”。 4、抒發對美好山河的熱愛 “五岳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崩畎滓簧螝v了無數名山大川,足跡幾乎遍及中國,寫下了大量的山水詩,歌頌山河的壯美,有些詩描繪山河的壯麗雄偉,表現陽剛之美,關照自我狂放不羈的性格特點。如寫華山:“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天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保ā段髟涝婆_歌送丹丘子》)。寫廬山:“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金闋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薄暗歉邏延^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保ā稄]山謠》)。寫天山:“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渡玉門關?!保ā蛾P山月》)。寫長江風浪:“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保ā稒M江詞》)。以上詩篇都寫得驚心動魄,表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廣闊胸懷,反映了追求自由,反對羈絆的鮮明性格。此外李白還有許多詩篇描繪了大自然明媚秀麗,表現出陰柔俊秀之美,如《渡荊門送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兑瓜抡魈斖ぁ贰吧交ㄈ缋C頰,江火似流螢。”《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肚嘞小返摹叭诵忻麋R中,鳥渡屏風里。”等,這些景的描寫體現了盛唐時代安怡、寧靜、和諧的氣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光明的憧憬。 李白的部分詩中還抒發愛情、親情,亦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來看李白詩歌抒情性極強,最能體現“詩主達性情”的本質。無論抒發何種情感,無論采用那種抒情方式,都能做到以情動人,情真意切,且語出驚人,詩意蔥籠,豪放與含蓄并舉,抒情范圍之廣泛無不令人佩服。其詩真率、自然,無絲毫之矯柔造作。“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苯允惆l真情至性,正如《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寫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彼脑姼枵缢男郧槁收孀匀??!暗巧絼t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保ā段男牡颀??神思》劉勰)。 李詩強烈的抒情性,使其詩歌最具文學特征,并成為中國詩歌頂峰上的明珠,奠定了李白在詩歌史上的崇高地位,“詩仙”的稱號體現了其在詩壇上不朽的功業。摘自www.5dyx.cn
2. 別什么生什么成語
別開生面[拼音] bié kāi shēng miàn[釋義]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煙閣里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后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出處] 杜甫《丹青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來自www.5dyx.cn
3. 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①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②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金。 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③忍顧:怎么忍心回顧。
【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
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
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 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12):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 ,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帮w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在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在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一水間 ,近在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在目。
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 ,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 ,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金風玉露 ”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庇靡悦鑼懫呦ο鄷臅r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 ,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 。“柔情似水”,“似水 ”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叭填欩o橋歸路” ,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 ,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參考:
纖手因歲月流逝易老,真情因河漢阻隔彌新——評秦觀《鵲橋仙》
作者:江蘇省淮… 文章來源:中學語文資源站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1-22 21:30:53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號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詞人,宋神宗無豐八年進士。晚年處于新舊黨爭的旋渦之中,屢遭貶謫,詞集有《淮海居士長短句》問世。
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借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相會的神話,歌頌了堅貞不移的愛情。牛郎織女七月七日鵲橋相會,歷史上傳聞已久?!豆旁娛攀住分杏校骸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薄段倪x》中《洛神賦》李善注引曹植《九詠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痹~以《鵲橋仙》為調,據《詞譜》始自歐陽修。
本詞“纖云弄巧”雖承傳統題材,但卻能突破寫離情別恨的樊籬,自立機杼,別出新意?!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即使在今天亦有積極、樂觀、向上的色彩,較之人都說有情人終成眷,為什么銀河岸隔斷雙星之舊調,本句確實起到翻舊題出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袄w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陛p薄的縷縷云絲,在織女的巧手中織出各種巧妙的花樣。綿綿的離愁,只有通過牛郎織女二星光芒的閃爍來傳遞?!般y漢”指天河。“暗度”指暗中度過。漫漫的遠行,迢迢不盡有如天河之水。然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甭暻橥晦D,由“悲”(傳恨)轉“喜”(一相逢),恨海中涌起一朵歡樂的浪花,令人心醉。“金風”句典自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叫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雨露時?!毕麻犑兹洳懹制穑@煽椗o橋相會,情意綿綿,互傾別后相思之苦,正當他們沉浸在相逢的喜悅之中時,卻又不得不“忍顧鵲橋歸路”。歡娛苦短,歸期又至?!叭獭卑驳辣M無限的惆悵。喜鵲即將遠飛,歸去就此斷絕,萬般無奈之下不忍心回頭看那自己踽踽獨行身影。按事態發展,接下去自然就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心態自然就是“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然而我們的詞人卻獨創新意,于山重水復之中突現柳暗花明的境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乃大家神來之筆。跳出俗套,立意高遠,幸福之感由是而生。這里已不銀河隔斷雙星的遺憾,而代之地老天荒,真情永駐。雖只有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卻“勝卻人間無數”的“朝朝暮暮”。無限的悲恨之中孕育著無比的歡樂。這種歡樂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保ò拙右住堕L恨歌》)是那種朝朝暮暮歡娛,天上人間永不離分式的愛情永遠無法達到的境界。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中以詞見長的重要人物,而他卻不像蘇詞關西大漢,豪放曠達,恣意說理的氣概,也少柳詞紅板小姐,纏綿哀怨、婉約回環的脂僂氣。他的詞“情辭兼勝”,于婉約清麗之中,融抒情、敘事、議論于一爐??v觀此詞,寫景敘事,闡發哲理,均似流水行云,蘊藉有殊,難怪東坡稱其為詞首?!端瘟患以~選》中記載:昔張天如評論司馬相如的賦云,他人這賦,賦才業;長卿(相如字)賦心也。我觀春觀之詞也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秦觀字)詞心也?!扒檗o兼勝”(沈括《古今詞話》)在此得到很好的詮釋。
縱觀秦少游之詞有意新、語工、音和等特色。他遠花間、南唐,近效柳永,下開周邦彥,但就詞的發展而言,成就尚不及蘇柳。
秦觀七夕宋詞 《鵲橋仙》全文: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解釋:
鵲橋仙:此調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鵲橋仙》翻譯: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般y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敖痫L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叭崆樗扑?,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叭填欩o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12):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摘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4.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下半句什么意思
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年之中,菊花開過之后,再沒有別的花開放了,賞花的機會再沒有了。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增值服務:《菊花》作者: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笆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br> 【陶家】陶淵明家。陶淵明酷愛菊,其《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古今傳頌名句。
有人說這是唐劉禹錫的《菊花》詩,其實是錯誤的說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菊花》是一首七言絕句。這兩句是說,不是我偏愛菊花,一年之中,菊花開過之后,再沒有別的花開放了,賞花的機會再沒有了。詩句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愛菊之情,其中含有對菊花堅貞品格的贊美。別出新意,筆法巧妙,新穎自然,不落俗套。
元稹《菊 花》鑒賞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于太陽西斜都不知道?!氨槔@”、“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么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后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5. 聯歡會上表演古箏應該怎么別出新意
找一些會跳舞的朋友助場,你彈奏,他們隨著音樂跳舞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6. 想象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這是誰的意思
【標奇立異】:標:檢舉;立:樹立。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創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競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立異】: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領異】: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取異】:標:檢舉;異:特別的。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有創見。
【標新豎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別出心裁】:別: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別出新裁】: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別出新意】: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別具肺腸】: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別樹一旗】:比喻與眾不同,加成一家。
【別有肺腸】: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別有會心】:會心:領會,領悟。另有深切與眾不同的領會。
【別有匠心】:別:獨特的;匠心:巧妙的心思。構思巧妙,與眾不同。
【獨出機杼】: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獨出新裁】:猶獨出心裁。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獨弦哀歌】:獨自彈著弦子,唱著悲哀的歌調。指故意不按通常規律辦事,以示自己與眾不同,從而借此沽名釣譽。
【各別另樣】:形容與眾不同。
【孤雁出群】:出:離開。指單飛不合群的鳥。形容人很特殊,與眾不同。
【圭璋特達】:形容德才卓絕,與眾不同。
【矯矯不群】:矯矯:翹然出眾的樣子;群:與眾不同。形容高超出眾,不同一般。
【迥然不群】: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舉止不凡】: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領異標新】:指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奇情異致】:致:情趣。奇特的感情,與眾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異的情致和風度。
【求新立異】:力求新奇異樣,以示與眾不同。內容來自www.5dyx.cn
7. 鵲橋仙全文及其解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
①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②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金。 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③忍顧:怎么忍心回顧。
【評解】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
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
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 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12):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 ,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在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在飛馳長空。
關于銀河,《古詩十九首》云:“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 ,近在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在目。
這里,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 ,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 ,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潔而永恒的愛情 ?!敖痫L玉露 ”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 ,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 ?!叭崆樗扑保八扑?”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 ,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余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 ,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參考:
纖手因歲月流逝易老,真情因河漢阻隔彌新——評秦觀《鵲橋仙》
作者:江蘇省淮… 文章來源:中學語文資源站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1-22 21:30:53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號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詞人,宋神宗無豐八年進士。晚年處于新舊黨爭的旋渦之中,屢遭貶謫,詞集有《淮海居士長短句》問世。
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借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相會的神話,歌頌了堅貞不移的愛情。牛郎織女七月七日鵲橋相會,歷史上傳聞已久?!豆旁娛攀住分杏校骸疤鎏鰻颗P牵ê訚h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文選》中《洛神賦》李善注引曹植《九詠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痹~以《鵲橋仙》為調,據《詞譜》始自歐陽修。
本詞“纖云弄巧”雖承傳統題材,但卻能突破寫離情別恨的樊籬,自立機杼,別出新意。“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即使在今天亦有積極、樂觀、向上的色彩,較之人都說有情人終成眷,為什么銀河岸隔斷雙星之舊調,本句確實起到翻舊題出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袄w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陛p薄的縷縷云絲,在織女的巧手中織出各種巧妙的花樣。綿綿的離愁,只有通過牛郎織女二星光芒的閃爍來傳遞。“銀漢”指天河。“暗度”指暗中度過。漫漫的遠行,迢迢不盡有如天河之水。然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聲情突轉,由“悲”(傳恨)轉“喜”(一相逢),恨海中涌起一朵歡樂的浪花,令人心醉?!敖痫L”句典自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叫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雨露時。”下闋首三句波瀾又起,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情意綿綿,互傾別后相思之苦,正當他們沉浸在相逢的喜悅之中時,卻又不得不“忍顧鵲橋歸路”。歡娛苦短,歸期又至?!叭獭卑驳辣M無限的惆悵。喜鵲即將遠飛,歸去就此斷絕,萬般無奈之下不忍心回頭看那自己踽踽獨行身影。按事態發展,接下去自然就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心態自然就是“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然而我們的詞人卻獨創新意,于山重水復之中突現柳暗花明的境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乃大家神來之筆。跳出俗套,立意高遠,幸福之感由是而生。這里已不銀河隔斷雙星的遺憾,而代之地老天荒,真情永駐。雖只有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卻“勝卻人間無數”的“朝朝暮暮”。無限的悲恨之中孕育著無比的歡樂。這種歡樂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是那種朝朝暮暮歡娛,天上人間永不離分式的愛情永遠無法達到的境界。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中以詞見長的重要人物,而他卻不像蘇詞關西大漢,豪放曠達,恣意說理的氣概,也少柳詞紅板小姐,纏綿哀怨、婉約回環的脂僂氣。他的詞“情辭兼勝”,于婉約清麗之中,融抒情、敘事、議論于一爐。縱觀此詞,寫景敘事,闡發哲理,均似流水行云,蘊藉有殊,難怪東坡稱其為詞首?!端瘟患以~選》中記載:昔張天如評論司馬相如的賦云,他人這賦,賦才業;長卿(相如字)賦心也。我觀春觀之詞也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秦觀字)詞心也?!扒檗o兼勝”(沈括《古今詞話》)在此得到很好的詮釋。
縱觀秦少游之詞有意新、語工、音和等特色。他遠花間、南唐,近效柳永,下開周邦彥,但就詞的發展而言,成就尚不及蘇柳。
參考: http://www.sunwang.cn/klkw/jxwz/200511/2488.html
秦觀七夕宋詞 《鵲橋仙》全文: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解釋:
鵲橋仙:此調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仄韻。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迢迢:遙遠的樣子。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金。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鵲橋仙》翻譯: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織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濟,筆觸輕盈?!般y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獨具豐彩,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脈脈的相思。卻自出機抒,歌頌堅貞不渝、誠摯不欺的愛情。
沈祖棻《宋詞賞析》:這首詞上、下片的結句,都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文史知識》(1982.12):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將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諦。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歷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8.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下半句什么意思
此花開盡更無花:一年之中,菊花開過之后,再沒有別的花開放了,賞花的機會再沒有了。
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增值服務:《菊花》作者: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笆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陶家】陶淵明家。陶淵明酷愛菊,其《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古今傳頌名句。
有人說這是唐劉禹錫的《菊花》詩,其實是錯誤的說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菊花》是一首七言絕句。這兩句是說,不是我偏愛菊花,一年之中,菊花開過之后,再沒有別的花開放了,賞花的機會再沒有了。詩句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愛菊之情,其中含有對菊花堅貞品格的贊美。別出新意,筆法巧妙,新穎自然,不落俗套。
元稹《菊 花》鑒賞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詠菊,一般要說說菊花的可愛。但詩人既沒列舉“金鉤掛月”之類的形容詞,也未描繪爭芳斗艷的景象。而是用了一個比喻──“秋絲繞舍似陶家”。一叢叢菊花圍繞著房屋開放,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秋叢,即叢叢的秋菊。東晉陶淵明最愛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是他的名句。這里將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滿院盛開的景象便不難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詩人“遍繞籬邊日漸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心致志地繞籬觀賞,以至于太陽西斜都不知道?!氨槔@”、“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詩人為什么如此著迷地偏愛菊花呢?三、四兩句說明喜愛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因此,作為后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在寫作上,筆法也很巧妙。前兩句寫賞菊的實景,渲染愛菊的氣氛作為鋪墊;第三句是過渡,筆鋒一頓,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進一步開拓美的境界,增強了這首小詩的藝術感染力。本內容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9. 別出新意成一家,追摹古人得真趣誰寫的
伊秉綬,清乾隆十九年——嘉慶二十年(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福建汀洲人,故人又稱“伊汀洲”。其父伊朝棟,乾隆三十四年進士,歷官刑部主事、御史、光祿寺卿。史稱伊秉綬“通程朱理學,幼秉庭訓,從師陰承方,講求立心行己之學?!焙笫艽髮W士朱珪的賞識與紀曉嵐的器重,拜紀為師,又拜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劉墉為師學書法。伊秉綬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后擢員外郎。嘉慶四年任惠州知府,因與其直長官、兩廣總督吉慶發生爭執,被謫戍軍臺,詔雪后又升為揚州知府。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www.5dyx.cn
10. 帶新的成語有哪些
帶“新”的成語 :
推陳出新、
煥然一新、
萬象更新、
記憶猶新、
標新立異、
咸與維新、
除舊布新、
改過自新、
新陳代謝、
新仇舊恨、
耳目一新、
喜新厭舊、
新官上任三把火、
日新月異、
新人新事、
文君新寡、
鑄新淘舊、
新硎初發、
三日新婦、
恭賀新禧、
滌故更新、
舊雨新知、
逢新感舊、
其命維新、
革新變舊、
氣象一新、
蛻故孳新、
新亭對泣、
裝點一新、
棄舊開新摘自www.5dyx.cn
11. 別什么新什么成語
成語是:別出心裁
別出心裁
【解釋】別: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出自】明·李贄《水滸全書發凡》:“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br>如今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不依照之前的樣子。
【示例】這是一場別出心裁、充滿特色的聯歡晚會。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表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或辦法
【近義詞】別出機杼、別開生面、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獨出心裁、另具匠心、獨具匠心、別具匠心、標新立異、生面別開、獨出新裁、獨出心栽、獨辟蹊徑
【反義詞】照貓畫虎、例行公事、依樣葫蘆、亦步亦趨、如法泡制、鸚鵡學舌、人故技、矮子看戲、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擴展資料
1、別出心裁的近義詞
別開生面
【解釋】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煙閣里的功臣畫像本已褪色,經曹將軍重畫之后才顯得有生氣。比喻另外創出一種新的形式或局面。
【出自】唐·杜甫《丹青詩》:“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凌煙閣的功臣畫象年久褪顏色,曹將軍你揮筆重畫又別開生面。
【示例】今日林妹妹這五首詩,亦可謂命意新奇,別開生面了。?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不同一般
2、別出心裁的反義詞
如法炮制
【解釋】炮制:用烘、炒等針藥材制成中藥。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F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陣破了?!?br>即照著現成的樣子做,果然把陣法破了。
【示例】我們看著菜譜如法炮制,居然自己做成了松花蛋。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事物來自公益成語網:www.5dyx.cn
12. 別出什么什么的成語
別出機杼 機杼:織布機,比喻詩文的構思和布局。指寫作另辟途徑,能夠創新。 別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別出手眼 指具有獨到的眼光和手法。 別出新裁 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別出新意 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公益成語:www.5dyx.cn
13. 想象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這是誰的意思
【標奇立異】:標:檢舉;立:樹立。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創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競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立異】: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領異】:標:提出,寫明;異:不同的,特別的。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標新取異】:標:檢舉;異:特別的。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眾不同,有創見。
【標新豎異】:指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眾不同。
【別出心裁】:別: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別出新裁】: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別出新意】:指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別具肺腸】: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別樹一旗】:比喻與眾不同,加成一家。
【別有肺腸】: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別有會心】:會心:領會,領悟。另有深切與眾不同的領會。
【別有匠心】:別:獨特的;匠心:巧妙的心思。構思巧妙,與眾不同。
【獨出機杼】: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獨出新裁】:猶獨出心裁。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獨弦哀歌】:獨自彈著弦子,唱著悲哀的歌調。指故意不按通常規律辦事,以示自己與眾不同,從而借此沽名釣譽。
【各別另樣】:形容與眾不同。
【孤雁出群】:出:離開。指單飛不合群的鳥。形容人很特殊,與眾不同。
【圭璋特達】:形容德才卓絕,與眾不同。
【矯矯不群】:矯矯:翹然出眾的樣子;群:與眾不同。形容高超出眾,不同一般。
【迥然不群】:迥然: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舉止不凡】: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領異標新】:指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奇情異致】:致:情趣。奇特的感情,與眾不同的情趣。形容奇特怪異的情致和風度。
【求新立異】:力求新奇異樣,以示與眾不同。內容來自公益成語:www.5dyx.cn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