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的成語「民富國強」
成語“民富國強”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民富國強成語讀音:mín fù guó qiáng
成語簡拼:MFGQ
成語注音:ㄇ一ㄣˊ ㄈㄨˋ ㄍㄨㄛˊ ㄑ一ㄤ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國富民強
反義詞:民不聊生
成語出處: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歸國外傳》:“越主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強,眾安道泰?!闭怨娉烧Z:gyjslw.com
成語解釋:人民富裕,國家強盛。
成語用法:民富國強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造句:我們中國現在可以說是民富國強了
英文翻譯:a strong nation with wealthy people
俄文翻譯:благосостояние народа и могущество госудáрства
成語“民富國強”的擴展資料
1. 為什么說「國富民強」,而不是「民富國強」國富民強的意思是國家和人民富足強健,精神和物質文明富足,體質強健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有什么區別?
這個問題,是好多中國人模糊的問題。這個問題,重點在一個“富”字的來相上。誰都知道:國家的分文財富,來自民間稅務的上繳。你說:交稅的一面若窮了,國家到哪里去收稅??所以,只有民富了,國家才會強起來。凡是說國富民強的人,等于在說:樹木沒有根才長的旺。說國富民強的人群,雖然其目的是讓國人重視國家機器、尊重官的逍遙,但是,“不吃飯就能飽”的宣傳,是當不了挨餓的。國家管著印錢、銷毀錢,錢能直達生活目的之所需嗎?不換成物質,錢就是廢紙!反過來:物質若沒有錢摻和,它照樣能用(比如農產品)。所以富,指的不是錢印了多少、黃金存了多少,是指:錢因為物質的豐富,它有多少“退休”的成分存在。股市里全是錢,都在空里來、空里去,關上門錢成山,餓不死股民?叫富??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中國國強民窮?
是的,奉行國富民強的政策,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窮,本來可以很富的,可是很多必不可少的東西被壟斷以后就悲催了,比如40%到70的房產稅,這個錢不向我們收,向開發商收,然后開發商提價,再比如車子的稅也于此類似,然后油價,然后醫療,然后……然后就成這樣了,話說回來有點羨慕老美,人家奉行民富國強的政策,結果我又呵呵了,還是那句話,今生我愛國,來世去他國,如果有的選,絕不來中國。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是民富國強對,還是國強民富對?
國強民富,不是國富不好,對國家來說金錢不是第一位的,綜合國力,國家強大才是第一位的。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民富國強才是發達國家的標準
其實傳統的發達國家標準并不包括“國強”,你看歐洲一些非常小的小國家因為人均財富成為全球前幾位,通常也算發達國家,但絕對談不上是“國強”。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國強民富中國夢的下聯
國強民富中國夢,風清氣正新時代。國強民富中國夢,春和景明新時代。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德國并非“民富國強” 它的貧富差距究竟多大
如果你遇到一個在德國讀書的中國人,他說德國貧富差距不大,你就可以確定他不讀德文報紙。而且他對德國的了解基本上僅限于中文媒體。
國進民退
實際上,貧富差距最大的歐元區國家就是德國。一份名為德國《貧困和財富報告》,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是由德國聯邦政府委托研究機構進行的關于國內貧富問題的調查報告,調查每四年進行一次。
這份近500頁的報告顯示,德國民眾的私人財富在1992年初到2012年初的時間里,從4.6萬億歐元增加到了10萬億歐元。另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每過一秒鐘德國人的財產就會增加1萬歐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2007到2012金融危機肆虐的這段時間,德國私人財富仍然增長了1.4萬億歐元。不過,德國的國家財富在過去20年間嚴重縮水了8000億歐元。也就是說,德國國家越來越窮,德國人民越來越富。
貧富差距
報告指出,德國最富有階層僅占德國總人口的10%,但是他們手中掌握著超過50%的德國私人財富,于底層的50%的總人口只擁有財產總數的1%。如果我們換算一下,按照德國人口8200萬,算下來富人平均每人大約擁有61.3萬歐元,約合500萬元人民幣。而窮人每人僅有約2440歐元,合人民幣也就是兩萬多一點。這么一比較,最有錢的比最窮的要富上近250倍。五分之一的德國人口沒有任何資產,最富裕的1%的人口卻擁有至少80萬歐元的人均資產。兩者差距如此之大,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這一點在德國各大城市街頭奇裝異服的流浪漢、以及牽著狗沿街乞討的乞丐就是最好的說明。
固化的社會階層
德國學界將社會階層分為低薪階層(工人階層,Arbeiterschaft),中薪階層(達到全德平均工資,Mittelschicht),資產階層(Buergertum,占3-4%),大資產階層(Grossbuergertum,占0,5%)。德國現有的經濟界、政治界和文化界“貴族”或稱精英(Eliten),25%出生于大資產階層,40%出生于資產階層,即75%的“精英”就源于這4%的家庭,而只有不到6%的低薪階層的孩子進入到這一精英階層。例如在企業界,國家投資的公共企業的高層經理,這些資產家庭的孩子還只占46%;而在完全私營的企業中,占到83%,該比例幾十年未變。甚至在科技文教領域的精英階層中,這些家庭的孩子占到60%,在政界(盡管是民選)占到56%,只有在工會情況較好。
另外,德國在全世界聞名的是中小企業(German Mittelstand),他們雇傭了德國70%的雇員,貢獻了50%的GDP,中小企業的一大部分都是都是家族企業。德國的全球性大企業里,無論上市的,沒有上市的,比如,Bosch,Wacker,Chemie, SAP,(這個list太長了)創始人家族最后都在這些商業上非常成功的企業里保留很客觀的比例的股份。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中國(民富國強)是哪一年?
2013---2014吧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 寶篋印陀羅尼經 咒 塔阿彌陀佛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為什么說“國富民強”,而不是“民富國強”?
國家和人民是一個整體,國是人民安定的基礎,國家幸福安定,百姓就能安居樂業。那么,為什么說國富民強,而不是民富國強呢?
首先在詞語里的位置不同重要性也是略有分別的,其次就是到底是國家富有強大然后人民就能更加強大安定呢?還是人民先富強起來,國家就能變得強大了呢?
為何是國富民強
在中華的源遠流長的文化里,關于位置可是大有講究的,座位有次序,那么在詞語上我認為也是有次序的,首先,國在前,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哪來的家。
小家在世界上太渺小了,國是整個家的整體,在世界上才有發言。道理等同于折一根筷子輕易折斷,但多個筷子一起折就比較難了,雖然解釋的抽象,但是大家應該都有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的觀念吧。
關于詞意方面,其實差別不大,主要還是涉及到了現有國富強還是人民富強的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也是毋庸置疑的,當然是先國家富強,國家沒有富強的話,即使你的小家再富強,別人也覺得你是沒有強大力量保護的,是可以隨意壓迫欺凌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清王朝那些貴族富有嗎,可是當時國家不強盛,王國資本主義侵略者不是隨意壓迫剝削嗎?所以啊,要想在世界立足,首先國家要富強。
《國家》的歌詞不是也這樣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世界的國,在天地的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所以是國富民強。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怎樣看待民富與國強的關系,?
民富與國強孰先孰后,決不是一個單純的詞語搭配問題,它內在地反映著作為執政的黨對民與國關系的深刻認識,體現著不同的執政理念.民富是國強的基礎.因為人民是全部國家生活的根本和基礎,沒有民富就不可能有國強.國強是民富的保障.因為國家的穩定是民富的前提;黨和國家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措施為民富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國強為民富創造著更為寬廣的條件.民富與國強互為依存、相得益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把民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富民強國,民富才能國強。我們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深層次的矛盾凸顯。圍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甚至不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我們還不能很好的滿足。發展的不均衡性,也只是部分的“先富”。我們既定的目標是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有必要和義務朝這個方向努力。富民強國之路才是民族復興大業之路。 “十一五規劃”針對我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農村實際困難,明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協調發展,縮短城鄉差距,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然。 中國的國情比較特殊,農村人口比重較大。因此,農村不大發展、不富裕,那么涉及中國大多數人的利益就不可能實現好和維護好,就不可能從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我們看到城鄉二元體制等對于整個社會特別是城鄉之間發展帶來的不利,這不僅是一個發展的深層問題,更是關涉國家穩定大局。 民富則國強。安民、富民是治國的首要任務,也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民富與國強是相互維系的兩位一體。我們的發展要處理好發展的長遠利益與目前利益,處理好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處理好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也要處理好個體之間的利益。我們講協調、講和諧,這樣幾個關系的處理非常關鍵。國家與人民的關系就是那句古語,“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1. 民富國強,眾安道泰什么意思
漢朝趙曄在《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中說:“民富國強,眾安道泰?!苯洕ㄔO如此,文化建設也是如此。發展經濟沒有“民富”就沒有“國強”,如果國家富裕但財富分配不公或財富只是集中在少數特階層手中,對民眾而言國家就會失去向心力,民族就沒有了凝聚力?!皣鴱姟睆暮握勂穑课幕緛砭褪敲恳粋€民眾的生活之需,只有讓民眾的基本文化益得到更好保障,每一個民眾都“共享”到文化建設的成果,每一個民眾都成為文化人,文化強國的建設就有了清渠之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直記得上中學時的一個報道。有個中國的小女孩參加聯合國組織的一個活動,在活動就要開始的時候,小女孩發現現場升起了很多國家的國旗,可是就是找不到中國的五星紅旗。小女孩馬上向活動的主辦方提出了“要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的要求。五星紅旗很快升起來了,小女孩得到了許多贊賞的目光。現在看來,是強大的中華文化在小女孩的心里播下了極富生命力的種子,使得小女孩在那一刻去尋找于自己的、精神家園里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 ?0年前的那個小女孩,她的行為是“文化”影響的結果,同時她的所作也教給了像我一樣的許多人和她一樣的“文化”。如果每一個國人都有了這種“文化”,我相信在有中國人參加的國際活動中,五星紅旗就一定不會被忘記升起——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強大——這強大來自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2. 民富國強的意思,民富國強是什么意思
民富國強
用英語表達
翻譯如下:
The people are rich and the country is strong.
或:National wealth and strength.
[例句]
It?describes?the?party’s influence as having?led?China?down?a?glorious?path?of?ethnicindependence,?liberation,?national wealth and strength.
影片描述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終于走上了民族獨立,解放,國富民強的光輝道路。摘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