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相關的成語故事
“聞過則喜”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對他的弟子們談到勇于接受批評的問題時,舉出歷史上三個善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時魯國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為人誠實,剛直好勇,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時,他虛心接受并且十分高興聞過則喜,后面一句是什么?
聞善則拜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意思是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高興,聽到別人有教益的話就拜謝。
這句話原話是出自儒家經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孟子·公孫丑上》的第八章,原文如下: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翻譯: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禹,聽到善言,就拜謝。偉大的舜又超過了他們,好品德愿和別人共有,拋棄缺點,學人長處,樂于吸取別人的優點來修養自己的品德。
舜從當農夫、陶工、漁夫,直到成為天子,沒有哪一點長處不是從別人那里學來的。吸取眾人的長處來修養自己的品德,這又有助于別人培養品德。所以,君子沒有比幫助別人培養好品德更好的了。”
擴展資料:
賞析
古人非常注重德的修行,“立功、立德、立言”是古人一生所追求的?!傲⒌隆碧幵谝粋€非常重要的地位,賢能之士通常用的一生來提高自己的德行。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可以說是衡量個人德之高低的標準之一。子路聞過則喜、大禹聞過則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吸取別人的優點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鬃釉f“人不知而不蘊,不亦君子乎”,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點呢。
人們之所以做不到“聞過則喜 聞善則拜”主要是因為個人的修行還不夠高,心胸和肚量狹小。如果有誰當面指出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想必會對那個人怒目以對吧。
當今社會很多人習慣了聽奉承的話,突然聽到別人說自己的不是,心理就開始承受不了了。好話誰都喜歡聽,但是這對自己人格的提高沒有任何好處,這樣只會助長虛榮心和自我滿足感。那么整個社會也就止步不前,缺乏進步的動力和生機。
“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所以我們應該把別人當成自己的鏡子,每天進行自我反省,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修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子·公孫丑上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用聞過則喜怎么樣造句
一、本人聞過則喜,還希望大家對我提出各種寶貴的意見.二、對于群眾的批評意見,領導干部應當抱著聞過則喜的態度。三、是聞過則喜,勇于自我批評,還是諱疾忌醫,堅持錯誤,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四、對待批評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是聞過則喜,一是聞過則怒。五、可是他偏偏遇上了英主,趙匡胤從諫如流,聞過則喜。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是什么意思以及出處是什么
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境烧Z】: 聞過則喜【拼音】: wén guò zé xǐ【解釋】: 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境鎏帯浚?《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的聞什么意思
“聞”的意思是:聽見。
聞過則喜
【解釋】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出自】戰國·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br>別人指出子路的過錯,他就歡喜。
【例子】對于群眾的批評意見,領導干部應當抱著聞過則喜的態度。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知過必改、從諫如流、從善如流、知錯就改、洗心革面、改過自新、嚴于律己、知錯必改
【反義詞】文過飾非、怙惡不悛、知錯不改、諱疾忌醫
擴展資料
1、聞過則喜的近義詞
從善如流
【解釋】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
【出自】《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br>君子說: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是應該做的啊。
【示例】從善如流是他的一貫作風,也是他能夠做好工作的基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聽從別人的意見
2、聞過則喜的反義詞
文過飾非
【解釋】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出自】唐·劉知幾《史通·惑經》:“豈與夫庸儒末學,文過飾非?!?br>豈能像那些庸俗的落后的讀書人,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示例】其實錯了就老實自己承認,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過飾非是最苦痛的勾當。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的成語解釋
【成語】: 聞過則喜【拼音】: wén guò zé xǐ【解釋】: 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中的倆個成語
聞過則喜wén guò zé xǐ[釋義] 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里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語出] 唐·韓愈《答馮宿書》:“然子路聞其過則喜;禹聞昌言則下車拜?!盵辨形] 聞;不能寫作“文”。[近義] 嚴以律己 知過必改[反義] 文過飾非 知錯不改[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結構] 緊縮式。[例句] 對于群眾的批評意見;領導干部應當抱著~的態度。[英譯] 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是什么意思 ?
聞過則喜的意思是指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節選如下:
子路,人告之以聞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
譯文:
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禹,聽到善言,就拜謝。偉大的舜又超過了他們,好品德愿和別人共有,拋棄缺點,學人長處,樂于吸取別人的優點來修養自己的品德。舜從當農夫、陶工、漁夫,直到成為天子,沒有哪一點長處不是從別人那里學來的。
擴展資料:
故事典故
春秋時期,有個人叫高繚,他為人謹慎,在齊國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從來沒有犯過錯,但晏子卻無緣無故把他辭退了。這是為什么呢?
晏子說:“我是一個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頭,必須用墨斗來彈,用斧頭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如果別人不給予提示的話,自己是看不到的。
但是高繚呢,他在我身邊足足三年,看見我的過錯,卻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什么好處?所以,我把他辭退了?!笨梢姡套酉矚g人指出他的過失,他認為,指出上司的過失,是手下的責任,否則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是毫無用處。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下句是什么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宋·陸九淵《與傅全美書》:“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聞過則喜的意思
聞過則喜
wén
guò
zé
xǐ
解釋: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br>示例:故其~,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宋·陸九淵《與傅全美書》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聞過則喜”擴展: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成語謎語:悅耳;聽笑話;芳香撲鼻笑顏開
成語讀音:wén guò zé xǐ
日文翻譯:自分(じぶん)の誤(あやま)りを聞いて喜(よろこ)ぶ;謙虛(けんきょ)に他人(たにん)の意見(いけん)を受(う)け蕑(い)れること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反義詞:文過飾非、知錯不改
成語解釋: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里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
造句:宋 陸九淵《與傅全美書》:“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br>成語簡拼:WGZX
近義詞:嚴于律己、知錯必改
錯字糾正:聞,不能寫作“文”。
成語注音:ㄨㄣˊ ㄍㄨㄛˋ ㄗㄜˊ ㄒ一ˇ
英文翻譯: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繁體成語:聞過則喜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聞過則喜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俄文翻譯:рáдостно воспринимáть критику
其他翻譯:<德>sich über jeden Hinweis auf eigene Fehler freuen<法>accepter avec joie les critiques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