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不()”的成語「簠簋不修」
成語“簠簋不修”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fǔ guǐ bù xiū成語簡拼:FGBX
成語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ㄒ一ㄡ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簠簋不飭、簠簋不飾
成語出處: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后,義不相容。”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成語用法:簠簋不修作謂語、定語;舊時彈劾貪吏常用此語。
成語“簠簋不修”的擴展資料
1. 關于修建的成語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富麗堂皇:形容房屋宏偉豪華。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莊嚴或正大的樣子。 勾心斗角:指宮室建筑結構的交錯和精巧。 爐火純青: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精雕細刻: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八面玲瓏:指窗戶明亮軒敞。 空前絕后:夸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前所未有:從來沒有過的。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多義詞解釋:修
1、裝飾,使完美:~飾?!o。裝~。 2、整治,恢復完美:~復?!?。~繕(修理)?!#ㄐ蘩硎柰ǎ??!??!鳎ü糯刚吻迕鳎? 3、剪或削:~剪。 4、興建,建造:~建?!?。 5、編纂,撰寫:~書?!??!?。 6、(學問,品行方面)鉆研、學習、鍛煉:~學?!珮I?!B。 7、長(cháng ),高:~長。 8、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習教義,并付諸行動:~行?!?。 9、姓。[2]詳細字義 〈動〉 1、形聲。從彡(shān),攸(yōu)聲?!搬辍庇醒b飾義。本義:修飾,裝飾。 2、同本義 [embellish;decorate]。 修,飾也?!墩f文》 義之修而禮之藏也?!抖Y記·禮運》。注:“猶飾也?!? 美要眇兮宜修?!冻o》 以修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又如:修容(整飾容貌);修詞(修飾詞句。亦指作文;文辭);修飾邊幅(形容注意儀容、衣著祳惱);修娖(整理修補)。 4、整修;修理 [repair]。 古不修墓?!抖Y記·檀弓》 修櫓轒辒?!秾O子·謀攻》 修守戰之具?!獫h· 賈誼《過秦論》 吾妻死,室壞不修。——歸有光《項脊軒志》 5、又如:修娖(整理修補);修完補輯(修葺整治;補綴損缺);修月(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6、興建;建造 [build]。 鐘鼓不修?!秴问洗呵铩は纫选? 乃重修岳陽樓?!?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修堤梁,通溝澮?!盾髯印ね踔啤? 7、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構(修建);修廢(興復廢業);修營(修建);修辟(修整開墾)。 8、 [學問、品行方面]學習、鍛煉和培養 [study]。 修武之德?!秶Z·晉語》 束發修學?!稘h書·敘傳下》 一善易修?!啤?韓愈《原毀》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9、又如:修?。ㄌ岣叩赖滦摒B,不斷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養)。 10、 修行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如:修積(行善積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煉服氣。服氣,即吐納);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學道修行為修真)。 11、整治 [put in order;administer] 管子修之。——《史記·貨殖列傳》 外結好孫,內修政理?!度龂尽ぶT葛亮傳》 修之于朝廷?!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12、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備);修文(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修近(整頓內務);修言(統一號令);修事(治理政事)。 13、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practise;carry out]。 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內有辱於國?!秶Z·吳語》。注:“墾也?!? 修其宗廟?!抖Y記·中庸》。注:“謂埽糞也?!? 14、又如:修全(補救;變通);修削(進攻;砍殺);修禊(古代習俗,在三月三日到水邊游玩,以祓除不祥)。 15、編纂;撰寫;寫 [compile]。 始末修撰,凡十六載?!侗笔贰ば騻鳌? 16、又如:修撰(編輯又指掌修國史的官);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寫信)。 17、設。置備 [be ready]。 修其簠簋?!秶Z·周語》。注:“備也。” 18、又如:修名(修刺。置備名帖,以作通報姓名之用);修饌(準備飯食)。 19、循;遵循 [follow]。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俄n非子·五蠹》 20、又如:修今(拘守現狀);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猶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稱)。 21、通“休”。休整;休養 [rest]。如:修攝(保養;調護);修鱗養爪(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22、修訂,修改,改正 [revise;amend]。 欲自修改?!妒勒f新語·自新》[3]詞性變化 〈形〉 1、長 [long] 修,長也。——《廣雅》 德惠修長。——《史記·秦始皇紀》。索隱:“修亦長也?!? 鄒忌修八尺有余?!稇饑摺R策》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苤病堵迳褓x》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明· 魏學洢《核舟記》 巨身修尾?!读凝S志異·促織》 龐然修尾。 2、又如:修齡(長齡,長壽);修短固天(生命的長短本由天定);修亙(連綿不斷);修篁(修筠。長長的竹子)。 3、高;大 [tall;big]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豸酥短m亭集序》 4、又如:修茂(樹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膚白)。 5、遠 [distant]。如:修阻(路途遙遠而阻隔)。 6、善;美好 [good]。 伊中情之信修兮?!獜埡狻端夹x》 7、又如:修名(美好的名聲);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稟(良好的稟賦)。 〈名〉 1、通“修”。致送師長的酬金 [present]。 降說屨,升坐修?!抖Y記·鄉飲酒義》。錢宮詹云:“即儀禮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2、又如:修金(學費);修脡(舊指送給老師的薪金。修,通“修”。干肉);修脯(舊時稱送給教師的禮物或酬金);修饌(教師的薪金及飯食。修,通修,束修)。 3、修正主義 [revisionism]。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4、姓。[4]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修 什么意思?
東西壞了’修’還有人姓’修’你確實該’修一修’了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文言文初一至高中“修”字的用法
1、修飾,裝飾。
修,飾也?!墩f文》?
義之修而禮之藏也。
——《禮記·禮運》。注:“猶飾也。”
美要眇兮宜修?!冻o》
以修敬也?!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2、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抖Y記·檀弓》
修櫓轒辒?!秾O子·謀攻》?
修守戰之具?!獫h·賈誼《過秦論》
吾妻死,室壞不修?!獨w有光《項脊軒志》?
3、興建;建造
鐘鼓不修?!秴问洗呵铩は纫选?br>乃重修岳陽樓?!巍し吨傺?br>《岳陽樓記》?修堤梁,通溝澮?!盾髯印ね踔啤?
4、學習、鍛煉和培養
修武之德。——《國語·晉語》
束發修學?!稘h書·敘傳下》?
一善易修?!啤ろn愈《原毀》
5、整治
管子修之?!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外結好孫,內修政理。——《三國志·諸葛亮傳》?
修之于朝廷。——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6、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地之不休。——《國語·吳語》。注:“墾也?!?
修其宗廟。——《禮記·中庸》。注:“謂埽糞也?!?br>7、編纂;撰寫;寫
始末修撰,凡十六載?!侗笔贰ば騻鳌?
8、設。置備
修其簠簋?!秶Z·周語》。注:“備也。”?
9、循;遵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俄n非子·五蠹》?
10、修訂,修改,改正
欲自修改。——《世說新語·自新》?
11、長
修,長也。——《廣雅》?
德惠修長?!妒酚洝で厥蓟始o》。索隱:“修亦長也?!?
鄒忌修八尺有余?!稇饑摺R策》?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苤病堵迳褓x》?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鳌の簩W洢《核舟記》?
巨身修尾?!读凝S志異·促織》?
龐然修尾。?
12、高;大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豸酥短m亭集序》?
13、善;美好
伊中情之信修兮?!獜埡狻端夹x》?
14、通“脩”。致送師長的酬金
降說屨,升坐修?!抖Y記·鄉飲酒義》
錢宮詹云:“即儀禮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惫娉烧Z網:gyjslw.com
5. 不字都有啥成語
太多啦~哀而不傷、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曖昧不明、安不忘危 按兵不動、按兵不舉、按捺不住、暗室不欺、敖不可長 傲不可長、傲慢不遜、把持不定、白黑不分、白首不渝 白頭不終、百不當一、百不獲一、百不失一、百不一存 百不一貸、百不一遇、百讀不厭、百年不遇、百世不磨 百世不易、百思不解、百戰不殆、百折不摧、百折不回 百折不撓、百折不屈、百折不移、百足不僵、敗不旋踵 半癡不顛、半籌不納、半低不高、半懂不懂、半間不界 半面不忘、半三不四、半身不遂、半生不熟、半死不活 半文不白、半新不舊、半信不信、寶刀不老、報應不爽 抱打不平、抱負不凡、卑不足道、悲不自勝、備而不用 逼不得已、匕鬯不驚、比年不登、比歲不登、比眾不同 鄙夷不屑、鄙于不屑、必不得已、必不撓北、閉口不言 閉門不出、閉門不納、敝蓋不棄、敝帷不棄、避而不談 邊塵不驚、鞭不及腹、鞭長不及、變動不居、變化不測 變化不窮、變幻不測、變生不測、表里不一、冰炭不投 兵不接刃、兵不污刃、兵不雪刃、兵不血刃、兵不厭 兵不厭詐、兵不由將、并存不悖、并行不悖、博而不精 不安其室、不安于室、不安于位、不按君臣、不拔一毛 不拔之志、不白之冤、不敗之地、不卑不亢、不辟斧鉞 不避斧鉞、不避艱險、不避水火、不避湯火、不便水土 不辨菽麥、不辨菽粟、不辨真偽、不辯菽麥、不步人腳 不測之禍、不測之憂、不測之罪、不茶不飯、不差毫發 不差毫厘、不差累黍、不差上下、不臣之心、不成三瓦 不成體統、不逞之徒、不癡不聾、不齒于人、不恥下問 不恥最后、不啻天淵、不偢不倸、不瞅不睬、不出所料 不揣冒昧、不辭而別、不辭勞苦、不次之遷、不次之位 不存不濟、不存芥蒂、不打自招、不待蓍龜、不當不正 不當人子、不得不爾、不得而知、不得開交、不得其死 不得其所、不得人心、不得善終、不得違誤、不得要領 不登大雅、不懂裝懂、不動聲色、不斷如帶、不惡而嚴 不二法門、不乏其人、不乏先例、不法???、不悱不發 不廢江河、不費之惠、不分彼此、不分伯仲、不分青白 不分勝負、不分軒輊、不分玉石、不分皂白、不分畛域 不憤不啟、不豐不儉、不豐不殺、不伏燒埋、不服水土 不負眾望、不復堪命、不改其樂、不干不凈、不甘雌伏 不甘后人、不甘寂寞、不甘示弱、不尷不尬、不敢高攀 不敢告勞、不敢茍同、不敢后人、不敢掠美、不敢旁騖 不敢問津、不敢造次、不敢自、不根之論、不根之談 不攻自破、不共戴天、不茍言笑、不古不今、不瞽不聾 不顧大局、不顧前后、不顧死活、不顧一切、不關緊要 不關痛癢、不管不顧、不管一二、不龜手藥、不軌之徒 不過爾爾、不寒而栗、不好意思、不合時宜、不哼不哈 不護細行、不懷好意、不歡而散、不慌不忙、不遑枚舉 不遑寧處、不遑寧息、不遑啟處、不遑暇食、不諱之朝 不諱之路、不諱之門、不惑之年、不饑不寒、不羈之才 不羈之民、不及之法、不即不離、不急之務、不疾不徐 不計其數、不記前仇、不加思索、不假思索、不稼不穡 不間不界、不見經傳、不見天日、不驕不躁、不教而殺 不教而誅、不教之教、不解之仇、不解之緣、不今不古 不矜不伐、不矜細行、不緊不慢、不近道理、不近人情 不進則退、不禁不由、不經世故、不經之說、不經之談 不經之語、不脛而走、不揪不采、不揪不采、不揪不睬 不咎既往、不拘細節、不拘細行、不拘小節、不拘形跡 不拘一格、不絕如帶、不絕如發、不絕如縷、不絕如線 不絕若線、不絕于耳、不覺技癢、不刊之典、不刊之論 不刊之書、不刊之說、不堪回首、不堪其憂、不堪入耳 不堪入目、不堪設想、不堪言狀、不堪一擊、不堪造就 不亢不卑、不抗不卑、不可動搖、不可端倪、不可多得 不可告人、不可教訓、不可究詰、不可救療、不可救藥 不可開交、不可揆度、不可理喻、不可枚舉、不可名狀 不可摸捉、不可磨滅、不可奈何、不可偏廢、不可企及 不可勝道、不可勝計、不可勝記、不可勝紀、不可勝舉 不可勝數、不可勝算、不可勝言、不可收拾、不可思議 不可限量、不可鄉邇、不可向邇、不可言傳、不可言宣 不可言喻、不可言狀、不可一世、不可移易、不可逾越 不可造次、不可終日、不可捉摸、不愧下學、不愧不作 不愧不怍、不愧屋漏、不愧下學、不郎不秀、不稂不莠 不勞而成、不勞而獲、不冷不熱、不立文字、不涼不酸 不了不當、不了而了、不了了之、不劣方頭、不磷不緇 不吝賜教、不吝指教、不吝珠玉、不留余地、不露鋒芒 不露鋒铓、不露圭角、不露神色、不露聲色、不露形色 不倫不類、不落邊際、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不蔓不支 不蔓不枝、不忙不暴、不毛之地、不名一格、不名一錢 不名一文、不明不白、不謀而合、不謀而同、不謀同辭 不牧之地、不奈之何、不撓不屈、不撓不折、不能自拔 不能自已、不念舊惡、不寧唯是、不偏不黨、不偏不倚 不平則鳴、不破不立、不期而會、不期而然、不期而同 不期而遇、不期修古、不欺暗室、不欺暗室、不欺屋漏 不棄草昧、不遷之廟、不切實際、不勤而獲、不擒二毛 不輕然諾、不情之請、不求甚解、不求聞達、不屈不撓 不染一塵、不仁不義、不忍卒讀、不日不月、不容分說 不容置辯、不容置喙、不容置疑、不如歸去、不辱使命 不入時宜、不三不四、不僧不俗、不衫不履、不傷脾胃 不賞之功、不上不落、不上不下、不舍晝夜、不甚了了 不生不滅、不聲不吭、不聲不氣、不聲不響、不勝杯杓 不勝杯杓、不勝枚舉、不勝其煩、不勝其苦、不勝其任 不省人事、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不失黍絫 不時之須、不時之需、不識不知、不識大體、不識東家 不識高低、不識好歹、不識局面、不識馬肝、不識起倒 不識時務、不識抬舉、不識泰山、不識一丁、不識之無 不食馬肝、不食煙火、不食之地、不食周粟、不世之功 不世之業、不事邊幅、不爽毫發、不爽累黍、不死不活 不速之客、不隨以止、不貪為寶、不腆之儀、不挑之祖 不祧之宗、不祧之祖、不通水火、不同戴天、不同凡響 不同流俗、不痛不癢、不吐不茹、不忘溝壑、不忘故舊 不為已甚、不違農時、不文不武、不聞不問、不問不聞 不問皂白、不猧不魀、不無小補、不舞之鶴、不務空名 不務正業、不惜工本、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 不咸不淡、不相上下、不相為謀、不相聞問、不相問聞 不祥之兆、不曉世務、不肖子孫、不屑毀譽、不屑教誨 不屑一顧、不修邊幅、不修小節、不羞當面、不修邊幅 不虛此行、不徐不疾、不恤人言、不學無識、不學無術 不徇私情、不言不語、不言而信、不言而諭、不言而喻 不厭其煩、不厭其繁、不厭其詳、不藥而愈、不一而足 不依不饒、不壹而三、不壹而足、不夷不惠、不遺寸長 不遺巨細、不遺余力、不以為恥、不以為奇、不以為然 不以為意、不義之財、不亦樂乎、不亦善夫、不易一字 不易之典、不易之論、不翼而飛、不因不由、不因人熱 不陰不陽、不飲盜泉、不由分說、不由自主、不虞之譽 不遠千里、不遠萬里、不約而同、不越雷池、不在話下 不贊一詞、不擇生冷、不擇手段、不折不扣、不正之風 不知不覺、不知顛倒、不知丁董、不知薡蕫、不知端倪 不知凡幾、不知甘苦、不知高低、不知高下、不知好歹 不知紀極、不知進退、不知就里、不知利害、不知其詳 不知起倒、不知寢食、不知輕重、不知去向、不知肉味 不知深淺、不知世務、不知死活、不知所出、不知所厝 不知所措、不知所錯、不知所可、不知所言、不知所以 不知所云、不知所終、不知疼癢、不知痛癢、不知頭腦 不知自愛、不知自量、不直一錢、不直一文、不值一駁 不值一顧、不值一錢、不值一哂、不值一笑、不忮不求 不治之癥、不櫛進士、不置褒貶、不置可否、不主故常 不追既往、不著邊際、不著疼熱、不自量力、不自滿假 不足齒數、不足掛齒、不足介意、不足輕重、不足為法 不足為據、不足為慮、不足為憑、不足為奇、不足為訓 不足為意、不足與謀、不做不休、財不露白、采椽不斫 參差不齊、參差不一、殘暴不仁、殘缺不全、慘不忍睹 慘不忍聞、慘不忍言、慘然不樂、層出不窮、柴立不阿 纏夾不清、蟬不知雪、長春不老、長惡不悛、長眠不起 長生不老、長生不死、長揖不拜、常備不懈、倡而不和 超然不群、朝不保暮、朝不保夕、朝不及夕、朝不慮夕 朝不謀夕、沉迷不悟、沉吟不決、沉吟不語、稱賞不已 成事不說、乘其不備、乘其不意、秤不離砣、吃著不盡 遲徊不決、遲疑不定、遲疑不斷、遲疑不決、持正不阿 踟躕不前、侈侈不休、充耳不聞、寵辱不驚、愁眉不展 躊躇不決、躊躇不前、臭不可當、臭不可聞、出塵不染 出敵不意、出沒不常、出其不備、出其不意、出其不虞 出奇不窮、出師不利、出言不遜、楚楚不凡、川流不息 純一不雜、唇不離腮、詞不達意、詞不逮理、詞不逮意 辭不達義、辭不達意、辭不獲命、刺刺不休、從容不迫 猝不及防、踧踖不安、脆而不堅、存而不論、存心不良 寸步不離、寸步不讓、寸草不留、寸草不生、寸絲不掛 寸土不讓、措手不及、錯落不齊、打抱不平、大辯不言 大惑不解、大節不奪、大謬不然、大繆不然、大謀不謀 大難不死、大逆不道、大璞不完、大言不慚、待理不理 丹青不渝、單絲不線、誕幻不經、誕謾不經、誕罔不經 誕妄不經、淡而不厭、當斷不斷、當仁不讓、當著不著 蹈刃不旋、道不掇遺、道不舉遺、道不拾遺、道不相謀 道而不徑、得不補失、得不償喪、得不償失、得不酬失 低回不已、滴水不羼、滴水不漏、敵不可假、敵不可縱 顛簸不破、顛撲不磨、顛撲不破、攧撲不破、點水不漏 掉臂不顧、跌宕不羈、跌蕩不羈、跌蕩不拘、喋喋不休 蹀躞不下、動不失時、動蕩不安、動蕩不定、讀不舍手 獨木不林、篤學不倦、杜門不出、短褐不完、頓足不前 墮甑不顧、惡不去善、恩不放債、二話不說、罰不當罪 罰不責眾、法不阿貴、法不徇情、反水不收、反眼不識 犯而不校、方寸不亂、方頭不劣、方頭不律、方正不阿 防不及防、防不勝防、放達不羈、放誕不羈、放誕不拘 放蕩不羈、放浪不羈、放浪不拘、放縱不羈、放縱不拘 分毫不差、分毫不取、分毫不爽、分毫不值、分文不名 分文不取、分文不直、分文不值、紛紛不一、奮不顧命 奮不顧身、奮身不顧、忿不顧身、忿忿不平、憤不顧身 憤不欲生、憤憤不平、糞土不如、豐標不凡、風不鳴條 風景不殊、風馬不接、風雨不測、風雨不改、風雨不透 風語不透、風云不測、烽鼓不息、鋒不可當、鋒芒不露 奉公不阿、怫然不悅、浮而不實、艴然不悅、福不盈眥 簠簋不飭、負固不賓、負固不服、負險不賓、負險不臣 負阻不賓、富貴不淫、改過不吝、蓋不由己、敢不承命 感激不盡、剛正不阿、剛直不阿、綱目不疏、高不可登 高不可攀、高而不危、格不相入、格格不納、格格不入 格格不吐、格殺不論、各不相謀、各不相讓、亙古不滅 梗頑不化、公正不阿、功成不居、功高不賞、攻其不備 攻無不克、供不應求、狗吠不驚、狗屁不通、狗彘不如 狗彘不若、狗彘不食、詬如不聞、孤傲不群、古調不彈 古井不波、故舊不棄、寡不敵眾、寡不勝眾、怪誕不經 觀望不前、圭角不露、龜厭不告、詭誕不經、鬼神不測 貴不可言、貴不期驕、貴不召驕、國將不國、果不其然 裹足不前、過門不入、過目不忘、過猶不及、海不波溢 海不揚波、害人不淺、含糊不明、捍格不入、汗不敢出 悍然不顧、毫不諱言、毫不介意、毫發不爽、毫厘不爽 毫毛不犯、豪放不羈、豪邁不群、好惡不同、好景不長 好景不常、好夢不長、好學不倦、昊天不吊、何樂不為 何所不為、何所不有、何所不至、和而不唱、和而不同 河不出圖、褐衣不完、橫僿不文、橫行不法、閎侈不經 閎大不經、后悔不及、后手不接、呼不給吸、忽忽不樂 狐不二雄、狐疑不決、虎不食兒、戶樞不蠹、戶樞不螻 戶樞不朽、怙惡不悛、怙過不悛、怙頑不悛、怙終不悔 怙終不悛、華不再揚、華而不實、劃一不二、畫虎不成 話不投機、話不相投、話不虛傳、懷才不遇、緩不濟急 荒誕不經、慌不擇路、惶惶不安、惶恐不安、悔不當初 悔之不及、會家不忙、會者不忙、諱惡不悛、誨人不倦 誨人不惓、惠而不費、毀不滅性、毀不危身、毀譽不一 昏迷不省、昏迷不醒、魂不負體、魂不附體、魂不赴體 魂不守舍、魂不守宅、魂不著體、魂不著體、混沌不分 貨而不售、禍不單行、禍不旋踵、蠖屈不伸、擊其不意 饑不遑食、饑不暇食、饑不擇食、機不可失、機不容發 機不旋踵、機事不密、雞不及鳳、雞犬不安、雞犬不驚 雞犬不留、雞犬不寧、雞犬不聞、積不相能、積重不反 積重不返、極惡不赦、極重不反、急不及待、急不可待 急不可耐、急不暇擇、急不擇路、急不擇途、急不擇言 疾不可為、幾不欲生、計不反顧、計不返顧、計不旋跬 計不旋踵、既往不咎、寂然不動、佳兵不祥、假癡不癲 堅不可摧、堅持不懈、堅持不渝、堅定不移、堅強不屈 堅忍不拔、堅韌不拔、堅守不渝、堅貞不屈、堅貞不渝 堅執不從、間不容發、間不容緩、間不容礪、間不容縷 間不容瞚、間不容瞬、間不容息、緘口不言、儉不中禮 簡要不煩、見怪不怪、見慣不驚、見溺不救、見勢不妙 見死不救、見所不見、漸不可長、箭不虛發、漿水不交 矯矯不群、腳不點地、腳不沾地、叫苦不迭、接連不斷 結不解緣、桀敖不馴、桀傲不恭、桀傲不馴、桀驁不恭 桀驁不馴、桀驁不遜、截然不同、今不如昔、金石不渝 金吾不禁、矜功不立、謹謝不敏、進可替不、涇渭不分 經久不息、井渫不食、敬事不暇、敬謝不敏、迥不猶人 迥乎不同、迥然不群、迥然不同、糾纏不清、九死不悔 久假不歸、久久不忘、久懸不決、久要不忘、酒酸不售 救過不給、救過不贍、救過不暇、居不重席、居不重茵 居大不易、居心不良、居之不疑、局促不安、跼蹐不安 舉不勝舉、舉措不當、舉棋不定、舉止不凡、齟齬不合 涓滴不漏、涓滴不遺、決不待時、絕口不道、譎而不正 軍不血刃、坎坷不平、糠豆不贍、刻不待時、刻不容緩 刻不容松、恪守不渝、孔席不暖、孔席不適、口不二價 口不應心、口不擇言、口出不遜、哭笑不得、苦不堪言 苦不可言、苦樂不均、匡其不逮、恇怯不前、曠達不羈 巋然不動、愧不敢當、潰不成軍、困而不學、來處不易 來歷不明、來者不拒、來者不善、來之不易、狼狽不堪 稂莠不齊、牢不可破、老而不死、樂不極盤、樂不可極 樂不可言、樂不可支、樂不思蜀、樂此不倦、樂此不疲 樂而不荒、樂而不厭、樂而不淫、樂善不倦、雷打不動 磊瑰不羈、磊浪不羈、磊落不凡、磊落不羈、累教不改 嫠不恤緯、禮無不答、李廣不侯、理不勝辭、理不忘亂 理所不容、醴酒不設、力不從心、力不能及、力不能支 力不勝任、力不自勝、力所不及、力學不倦、利不虧義 連綿不斷、連綿不絕、廉而不劌、戀戀不舍、戀棧不去 良莠不分、良莠不齊、良莠不一、了不長進、了不可見 臨財不茍、臨難不避、臨難不懼、臨難不恐、臨危不顧 臨危不懼、臨危不撓、臨文不諱、令不虛行、流年不利 留連不舍、留戀不舍、六塵不染、六親不認、六神不安 六畜不安、鹿裘不完、路不拾遺、路見不平、屢見不鮮 屢教不改、屢試不爽、卵石不敵、絡繹不絕、駱驛不絕 落魄不羈、落魄不偶、落拓不羈、麻痹不仁、麻痹不仁 麻木不仁、馬不解鞍、馬不停蹄、馬塵不及、罵不絕口 蠻不講理、滿不在乎、滿不在意、滿而不溢、謾不經意 漫不加意、漫不經心、漫不經意、忙不擇價、茫然不解 毛發不爽、冒大不韙、沒齒不忘、沒而不朽、沒世不忘 沒世不渝、眉頭不伸、每飯不忘、美不勝收、美言不信 美中不足、門不停賓、門不夜關、門不夜扃、悶悶不樂 迷而不反、迷而不返、迷惑不解、靡堅不摧、秘而不露 秘而不宣、秘而不言、密不通風、密云不雨、綿綿不斷 綿綿不絕、綿延不斷、面不改容、面不改色、苗而不秀 渺不足道、妙不可言、妙處不傳、民不堪命、民不聊生 民不畏死、民心不壹、名不符實、名不副實、名不虛傳 名不虛得、名不虛立、明發不寐、明教不變、明賞不費 明刑不戮、冥頑不靈、銘感不忘、銘記不忘、摸門不著 摸頭不著、末大不掉、漠不關心、漠不相關、墨突不黔 默不作聲、謀圖不軌、謀為不軌、目不別視、目不給賞 目不茍視、目不見睫、目不交睫、目不窺園、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目不忍視、目不識丁、目不識書、目不暇給 目不暇接、目不邪視、目不斜視、目不知書、目不轉睛 內省不疚、南風不競、呶呶不休、能不稱官、泥而不滓 泥古不化、泥蟠不滓、擬于不倫、儗不于倫、年谷不登 念念不忘、涅而不淄、涅而不緇、寧死不屈、寧死不辱 寧折不彎、凝矚不轉、忸怩不安、怒不可遏、判然不同 疲憊不堪、片甲不存、片甲不還、片甲不回、片甲不留 片瓦不留、貧不學儉、貧賤不移、迫不得已、迫不及待 迫不可待、破爛不堪、破甑不顧、其樂不窮、其貌不揚 泣不成聲、泣不可仰、器二不匱、器宇不凡、千古不磨 千古不朽、鉗口不言、強聒不舍、樵蘇不爨、巧不可階 巧不可接、愀然不樂、鍥而不舍、琴瑟不調、寢不安席 寢不成寐、寢不聊寐、寢食不安、青黃不接、青山不老 情不可卻、情不自禁、情不自已、慶吊不行、窮不失義 秋毫不犯、求之不得、曲不離口、缺一不可、卻之不恭 確固不拔、確乎不拔、確切不移、確然不群、確鑿不移 闕一不可、群而不黨、人不聊生、人不自安、人事不省 人事不醒、人事不知、人心不古、忍俊不禁、忍俊不住 稔惡不悛、任達不拘、日不我與、日不暇給、日不移晷 日不移影、日出不窮、日旰不食、日月不居、日昃不食 柔而不犯、如不勝衣、入不敷出、銳不可當、若不勝衣 弱不好弄、弱不禁風、弱不勝衣、三不拗六、桑蔭不徙 賞不當功、賞不逾日、賞不逾時、賞罰不明、上交不諂 少不更事、少不經事、舌撟不下、舌橋不下、身不由己 身不由主、身不遇時、深不可測、深信不疑、神不附體 神不收舍、神不守舍、神鬼不測、神情不、神色不動 神色不驚、生不逢辰、生不逢時、生不遇時、生生不息 生生不已、生死不渝、盛水不漏、虱多不癢、施而不費 十不當一、十惡不赦、十死不問、石赤不奪、時不可失 時不我待、時不我與、時不再來、時運不濟、時運不齊 拾金不昧、食不充腸、食不充饑、食不充口、食不二味 食不甘味、食不果腹、食不糊口、食不遑味、食不兼肉 食不兼味、食不累味、食不求甘、食不暇飽、食不下咽 食不知味、食不終味、食不重肉、食不重味、食而不化 食古不化、食生不化、史不絕書、矢不虛發、矢志不移 矢志不渝、矢忠不二、始終不懈、始終不易、始終不渝 市不二價、事不關己、事不過三、事不師古、事不宜遲 事不有余、勢不可當、勢不可擋、勢不可遏、勢不兩存 勢不兩立、視而不見、誓不兩立、誓死不二、誓死不貳 誓死不屈、誓死不渝、手不釋卷、手不釋書、手不停毫 手不停揮、手不應心、守節不移、守正不阿、守正不回 守正不撓、守正不橈、壽不壓職、授受不親、書不盡言 書不盡意、書不釋手、疏不間親、疏而不漏、述而不作 數不勝數、數見不鮮、水菜不交、水火不避、水火不辭 水土不服、水楔不通、水泄不漏、水泄不通、水泄不透 水泄不通、睡臥不寧、說一不二、思不出位、死不改悔 死不悔改、死不瞑目、死不旋踵、死不足惜、死而不朽 死且不朽、四不拗六、四體不勤、駟不及舌、駟馬不追 俗不可耐、俗不可醫、夙夜不解、素不相能、素不相識 歲比不登、歲不我與、歲月不居、遂迷不寤、遂迷不窹 所費不貲、貪心不足、談不容口、忐忑不安、忐忑不定 滔滔不斷、滔滔不竭、滔滔不盡、滔滔不絕、倜儻不羈 倜儻不群、天不假年、天不絕人、天不作美、天地不容 天理不容、天年不測、天年不齊、天年不遂、恬不為怪 恬不為意、恬不知恥、恬不知怪、恬不知愧、恬不知羞 鐵板不易、聽而不聞、停滯不前、同垂不朽、痛不欲生 圖謀不軌、圖作不軌、屯毛不辨、跅弛不羈、跅幪不羈 跅弢不羈、歪不橫楞、玩世不恭、頑梗不化、頑固不化 晚節不保、晚節不終、萬不得已、萬不失一、萬夫不當 萬劫不復、萬世不易、萬死不辭、亡不待夕、亡不旋跬 亡不旋踵、望塵不及、威武不屈、微不足道、為德不終 為德不卒、為惡不悛、為富不仁、為期不遠、為仁不富 幃箔不修、幃薄不修、帷箔不修、帷薄不修、帷幕不修 惟日不足、尾大不掉、委靡不振、娓娓不倦、萎糜不振 萎靡不振、亹亹不倦、未為不可、位不期驕、畏縮不前 畏葸不前、謂予不信、文不對題、文不加點、文風不動 文理不通、文絲不動、紋絲不動、聞所不聞、臥不安席 臥床不起、無般不識、無大不大、無惡不為、無惡不造 無惡不作、無乎不可、無堅不摧、無堅不陷、無可不可 無空不入、無孔不入、無孔不鉆、無平不頗、無奇不有 無施不可、無施不效、無所不包、無所不備、無所不及 無所不可、無所不能、無所不容、無所不通、無所不為 無所不曉、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至 無所不作、無往不復、無往不克、無往不利、無往不勝 無微不至、無一不備、無一不知、無幽不燭、無遠不屆 無征不信、五谷不分、五谷不升、武不善作、習焉不察 席不暇暖、洗手不干、喜不自勝、細大不捐、瑕不掩瑜 瑕不揜瑜、下不為例、下落不明、下愚不移、先天不足 纖塵不染、險遭不測、現鐘不打、相持不下、香火不絕 嘵嘵不休、小小不言、孝思不匱、笑不可仰、笑而不答 邪不敵正、邪不伐正、邪不犯正、邪不干正、邪不勝正 邪不壓正、脅不沾席、邂逅不偶、心不兩用、心不應口 心不由意、心不由主、心不在焉、心口不一、心神不定 心神不寧、心術不端、心術不正、心照不宣、信守不渝 信言不美、刑措不用、行不從徑、行不貳過、行不副言 行不茍合、行不履危、行不勝衣、行不由徑、行不逾方 形影不離、朽棘不雕、朽棘不雕、朽木不雕、秀而不實 軒輊不分、學而不厭、謔而不虐、嚴懲不貸、言不達意 言不逮意、言不二價、言不顧行、言不及行、言不及義 言不盡意、言不由中、言不由衷、言而不信、言無不盡 言笑不茍、言行不貳、言行不符、言行不一、言者不知 言之不預、掩其不備、鞅鞅不樂、仰不愧天、怏怏不樂 怏怏不悅、妖不勝德、杳不可聞、要言不煩、夜不閉戶 夜不成寐、一筆不茍、一病不起、一不扭眾、一塵不到 一塵不染、一塵不緇、一成不變、一成不易、一跌不振 一丁不識、一定不移、一定不易、一谷不登、一谷不升 一毫不差、一毫不茍、一毫不染、一虎不河、一腳不移 一介不茍、一介不取、一蹶不興、一蹶不振、一孔不達 一毛不拔、一暝不視、一瞑不視、一錢不名、一錢不值 一竅不通、一事不知、一絲不茍、一絲不掛、一絲不紊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臥不起、一物不知、一言不發 一字不茍、一字不易、衣不蔽體、衣不解帶、衣不完采 衣食不周、依依不舍、以不濟可、以防不測、義不反顧 義不取容、義不容辭、義不生財、藝不壓身、議不反顧 悒悒不樂、誼不敢辭、誼不容辭、意想不到、陰魂不散 殷鑒不遠、引而不發、隱忍不發、隱忍不言、應接不暇 影形不離、雍容不迫、饔飧不飽、饔飧不給、饔飧不濟 饔飧不繼、永不磨滅、永垂不朽、永志不忘、勇者不懼 用之不竭、優游不斷、猶豫不決、游蕩不羈、游移不定 有條不紊、愚不可及、瑜不掩瑕、瑜不揜瑕、與眾不同 語不驚人、語不投機、語焉不詳、玉石不分、郁郁不樂 欲罷不能、欲速不達、遇人不淑、譽不絕口、原封不動 源源不斷、源源不絕、遠不間親、遠垂不朽、殞身不恤 再不其然、在所不辭、在所不惜、贊不絕口、贊口不絕 贊聲不絕、贊嘆不已、遭逢不偶、遭際不偶、遭家不造 遭時不偶、遭遇不偶、皂白不分、造惡不悛、賊心不死 曾不慘然、詐癡不顛、詐奸不及、債多不愁、戰不旋踵 戰無不克、戰無不勝、招架不住、貞不絕俗、真金不鍍 正言不諱、政令不一、之死不渝、知命不憂、知情不舉 知無不言、知止不殆、知足不辱、脂膏不潤、執而不化 執法不阿、執迷不反、執迷不返、執迷不誤、執迷不悟 執迷不醒、執意不從、直認不諱、直言不諱、只輪不反 只輪不返、只騎不反、只字不提、指不勝僂、指不勝屈 至當不易、至死不變、至死不悟、至死不渝、質而不俚 質而不野、置之不顧、置之不理、中立不倚、忠不避危 忠貞不渝、逐物不還、祝不勝詛、壯心不已、惴惴不安 諄諄不倦、卓爾不群、卓乎不群、卓犖不羈、卓然不群 捉摸不定、孜孜不輟、孜孜不怠、孜孜不倦、孜孜不懈 孳孳不倦、趑趄不前、錙銖不爽、自不待言、自不量力 自負不凡、自顧不暇、自救不暇、自愧不如、自命不凡 自強不息、自信不疑、足不出戶、足不出門、足不窺戶 足不履影、足不逾戶、罪不可逭、罪不容誅、罪不勝誅 罪人不孥、遵而不失、坐不安席、坐不垂堂、坐不窺堂 坐不重席、坐懷不亂、坐立不安、坐視不救、坐樹不言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污穢古義是什么意思?
1、骯臟的東西。
《關尹子·一宇》:“吾道如海,有億萬金投之不見,有億萬石投之不見,有億萬污穢投之不見?!?br>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污穢堆積,似廢壞多年者。”
魯迅《華蓋集·“碰壁”之后》:“看見污穢灑滿了風籟琴?!?br>2、骯臟,不干凈。
《敦煌曲·<十恩德>之六》:“乾處與兒眠,不嫌污穢與腥羶?!?br> 元李翀《日聞錄》:“古者,祭之用牲,以七體為貴,羊首牛首,肩臑心肺,皆上體也;至於腎腸臀足之類皆不用,以其在下而汚穢也。”
《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更有一節苦處,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穢衣服?!?br> 許地山《枯楊生花》:“污穢的土能養美麗的花朵。”
3、卑污;卑下。
《韓非子·內儲說上》:“ 卜皮 為縣令,其御史污穢而有愛妾?!?br> 《后漢書·皇甫規傳》:“臣雖污穢,廉絜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br> 葉紫《星》第二章六:“她想不清人們為什么要將她的聲名說得那樣難堪而污穢?!?br>4、玷污;弄臟。
《楚辭·遠游》:“遭沉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舊唐書·劉乃傳》:“ 鎮 亦嘗忝列曹郎,茍不能死,以至於斯,寧以自辱羶腥,復欲污穢賢哲乎?”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為此就有那不守分的汚穢了禪堂佛殿。”
清東軒主人《述異記·狐祟》:“衙齋有狐作祟,白日拋擲沙土,污穢幾席。”
葉紫 《星》第二章六:“人們畢竟不能原諒她,畢竟要造謠污穢她?!?br>5、指貪贓。
《孔子家語·五刑》:“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穢而退放之者,不謂之不廉污穢而退放,則曰‘簠簋不飾’。”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七:“汝取官若干百斛谷,藏著某處。為吏污穢,而敢論吾。今當白於官,將人取汝所盜谷?!?br>6、指淫穢或奸污。
《漢書·賈誼傳》:“(大臣)坐污穢淫亂男女亡別者,不曰污穢,曰‘帷薄不修’?!?br>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至于貪淫縱欲,使心用腹,汚穢人家女眷,沒有一個不減等奪祿?!?br>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一章:“這流言說是阿艾和阿興昨天晚上在野地里干下了污穢的勾當?!?br>7、指骯臟的東西。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關于修修的成語有哪些
年久失修、
反本修古、
幃箔不修、
束身自修、
修己安人、
茂林修竹、
明修棧道、
地下修文、
修仁行義、
不期修古、
重修舊好、
演武修文、
修舊利廢、
簠簋不修、
封豨修蛇、
幃薄不修、
日修夜短、
不修邊幅、
修身慎行、
學行修明、
修文偃武、
束身修行、
半路修行、
修短隨化、
帷幕不修、
修真養性、
內修外攘、
修橋補路、
修心養性、
雙修福慧
?;垭p修、
慎身修永、
改往修來、
偃武修文、
日短夜修、
修飾邊幅、
文修武備、
帷薄不修、
經明行修、
修葺一新、
修辭立誠、
偃兵修文、
日省月修、
武偃文修、
修鱗養爪、
文修武偃、
條修葉貫、
不修小節、
修舊起廢、
講信修睦、
藏修游息、
修身潔行、
修身立節、
束修自好、
事修傍興、
姱容修態、
帷箔不修、
修齊治平、
進德修業、
法成令修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帶有不修的四字成語
帶有不修的四字成語 :幃箔不修、不期修古、簠簋不修、幃薄不修、帷幕不修、不修邊幅、帷薄不修、帷箔不修、不修小節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跟修有關的成語
年久失修、
反本修古、
幃箔不修、
束身自修、
修己安人、
茂林修竹、
明修棧道、
地下修文、
修仁行義、
不期修古、
重修舊好、
演武修文、
修舊利廢、
簠簋不修、
封豨修蛇、
幃薄不修、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0. 勸、勉、師、善、修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一、勸:拼音 quàn ?
【釋義】
1、(形聲。從力,雚( guàn)聲。簡化字中“又”僅是一個符號。本義:勉勵)
2、同本義?
勸,勉也?!墩f文》
勸防之事。——《周禮·喪?!贰K巨r注:“勸防引柩也?!?br>則楚之應之也,必勸?!稇饑摺で夭摺?。注:“進也”。
子文無后,何以勸善?——《左傳·宣公四年》
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左傳·成公二年》
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莊子·天地》
各勸其業?!妒酚洝へ浿沉袀鳌?br>太公勸其女功。
所以勸之。——唐· 韓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又如:勸進(勸勉,策進);勸蠶(勉勵種桑養蠶);勸戒(勸勉警戒);勸相(勸助,勸勉);勸掖(勸勉扶持);勸督(勸勉督促);勸獎(勸勉鼓勵);勸勞(勸慰;慰勞);勸農(獎勵農事);勸慕(因受獎勉而有所企慕、向往,多指傾心向善);勸懲(獎懲)
3、勸說?
勸君更盡一杯酒?!啤?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
肅勸召瑜還?!顿Y治通鑒》
勸東游。——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勸君東游。
又如:勸沮(勸阻);勸酬(勸酒);勸杯(勸人飲酒用的小酒杯);勸盤(放勸杯用的盤子);勸諷(婉言勸告);勸導(規勸開導);勸諫(勸說諫諍)
4、勤勉;努力?
荊王大說;許救甚勸。——《戰國策·宋策》
又如:勸贊(努力引見);勸心(努力進取之心);勸功(謂努力建功立業);勸務(勤勉努力);勸耕(努力耕種);勸業(努力從事其事業)
5、通“觀”。細看,看?
稱德度功,勸其所能?!豆茏印ぞ枷隆?br>6、通“歡”。喜樂?
以勸其心使犯其主。——《韓非子·八奸》
二、勉:拼音 miǎn ??
【釋義】
1、(形聲。從力,免聲。本義:力所不及而強作)
2、同本義
勉,彊也?!墩f文》
喪事不敢不勉?!墩撜Z·子罕》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冻o·離騷》
勉力不時?!盾髯印ぬ煺摗?br>又如:勉意(勉強;勉為其難)
3、盡力,用盡所有力量?
爾其勉之?!蹲髠鳌ふ压辍贰W?“謂努力。”
愿子勉為寡人治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妒酚洝の汗恿袀鳌?br>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貿可以得貨?!墩摵狻?br>又如:勉勉(努力的樣子);勉旃(努力);勉農(努力從事農務);勉厲(努力)
4、勉勵,鼓勵?
國安不殆,勉農而不偷?!渡叹龝睢?br>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國語·越語》
不加勉,而民自盡竭。——《管子》
又如:勉學;勉勖(勉勵);勉勞(勉勵慰勞);勉厲(勸勉鼓勵);勉慰(勉勵安慰);勉喻,勉諭(曉諭,勸說)
5、通“免”。除去,脫掉?
乃厚其外交而勉之?!秶Z·晉語八》
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洞蟠鞫Y·曾子立事篇》
6、姓
三、師:拼音 shī ?
【釋義】
1、(會意。從幣,從垖。垖( ī)是小土山,帀( zā)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
本義: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
2、同本義?
師,二千五百人為師。——《說文》
王乃犬巡六師?!稌翁┦摹?br>陳師鞠旅。——《詩·小雅·采芑》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周禮·地官·小司徒》
3、泛指軍隊
十年春,齊師伐王?!蹲髠鳌でf公十年》
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獫h· 賈誼《過秦論》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 晉人御師必于 肴?!薄蹲髠鳌べ夜辍?br>又如:水師(水軍);揮師(指揮并帶領軍隊);師旅(軍隊的通稱,亦用來指戰爭);師船(師舶,兵船,兵艦);師老(軍隊疲勞,士氣低落,戰斗力衰弱);師吏(軍吏);師令(軍令);師干(本指軍隊的防御力量。后指軍隊);師禁(軍隊的禁令)
4、軍師?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論語·先進》
5、民眾,徒眾?
溥彼韓城, 燕師所完。——《詩·大雅·韓奕》
師,眾也?!稜栄拧?br>師錫帝曰?!稌虻洹?br>6、天子所都曰京師。地下之眾者,莫過于水,地上之眾者,莫過于人,京大師眾也。
又如:師錫(眾人的意見;輿論)
7、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五里而為邑,十邑而為都,十都而為師,州十有二師焉?!渡袝髠鳌?br>8、老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 韓愈《師說》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師儒(鄉里教人道藝的人);師生關系;師風(老師的風度);師臺(對老師的尊稱);師保(負責教導貴族子弟的官);師課(由書院負責人主持的對學生進行的月考)
9、對僧、尼、道士的尊稱 。
如:師太(對年長尼姑的尊稱);師丈(對老僧的尊稱);師姑堂(尼姑庵);師婆(巫婆);師哥(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師娘(巫婆);師巫(巫師);師姥(巫婆);師姨(比丘尼。即女僧)
10、長,首領?
甸師,下士二人。——《周禮》
11、亦以稱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員
12、首都,京城?
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后漢書·張衡傳》
13、擅長某種技術或在某個領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巍?蘇軾《石鐘山記》
又如:工程師;醫師;廚師;技師;師工(技工。亦指廚師與燒火工人);師家(師傅門下)
14、樂師;樂官?
師曠鼓琴?!尔}鐵論·相刺》
又如:師工(古稱主事制曲奏樂的人。即樂師);師襄(春秋衛國的樂官)
15、學習的榜樣 。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16、效法;學習?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啤?韓愈《師說》
又如:師古(效法古代);師仰(師法敬仰);師師(互相效法);師式(學習或效法的典范);師效(效法)
17、出兵征伐,進軍?
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吨芏Y·地官·州長》
又如:師祭(古代軍隊出兵時所行祭祀祈禱之禮);師期(出師的日期)
18、姓
四、善:拼 音 shàn ?
【釋義】
1、(會意,從言,從羊。言是講話。羊是吉祥的象征。本義,吉祥)
2、同本義
善,吉也?!墩f文》
來者以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漢書·翼奉傳》
又如:善時(吉時);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3、好;美好?
母氏圣善?!对姟ぺL·凱風》
善,德之建也?!秶Z·晉語》
善人國之主也?!蹲髠鳌は骞辍?br>所以善代者乃萬故?!秴问洗呵铩らL攻》。注:“善好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戰國策·趙策》
又如:善風(良好的風氣);善言(美言;說好話);善處(好辦法);善馬(良馬);善少(好少年);善秀(佳穗。比喻資質甚佳,才品出眾)
4、善良;好心?
供養三德為善?!蹲髠鳌ふ压辍?br>又盡善也?!墩撜Z·八佾》?;适?“善者,理事不惡之名?!?br>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稘h書·蘇武傳》
又如:善熟(和善);善德(善良,以德待人);善善(猶“善罷干休”;順順當當);善覷(好心看待);善眉善眼(面孔和善);善模善樣(模樣和善);善性(善良的本性);善順(善良和順)
5、慈善?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啤?韓愈《原毀》
又如:善事;善舉;善友(佛教教友);善信(佛教稱虔誠信仰佛教的人);善勝(非常善良;慈善信佛);善根(佛教用語。指人所以能為善的根性);善堂(舊指育嬰堂、養老院等慈善機構)
6、表示應諾。對,好?
王曰:“善!”——《戰國策·齊策》
先主:“善?”——《三國志·諸葛亮傳》
7、慎重 。
如:善政(妥善的政策法令);善思(慎重地思考);善敗(事情失敗后的妥善措施)
8、高明,工巧?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老子》
吹籟工為善聲。——《論衡·逢遇》
又如:善手(高手,能手);善工(高手)
9、熟悉,經常看到或經歷,易于辨認?
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體,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醴蛑吨芤淄鈧鳌?br>又如:善便(善變。不費力,輕易);善查(好對付的人。又作“善薦兒”)
10、善于,擅長。有做好或處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善戲謔兮?!对姟ばl風·淇奧》
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睹献印じ孀由稀?br>秦皇帝惜其善擊筑?!妒酚洝ご炭土袀鳌?br>杭有賣果者,善藏柑?!鳌?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善寬(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長畫畫);善時(善于把握時機);善柔(善于阿諛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貸(善于施與);善淵(善于保持沉默);善誘(善于誘導);善賈(長于貿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長為文);善化(擅長教化)
11、通“繕”。修治?
善刀而藏之?!肚f子·養生主》
故有善邇而遠至?!兑住ぢ岳?。注:“善,修治也?!?br>又如:善刀(拭刀而加以收藏。比喻收斂自己的才華)
12、羨慕?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諟Y明《歸去來辭》
13、喜愛?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蹲髠鳌?br>14、認為好?
[常]忌信道任數,不從下人,故為勢所不善?!度A陽國志》
15、贊許?
使孔子欲表善 顏淵?!?王充《論衡》
又如:善善(贊揚人家的優點、美德);善頌善禱(贊美能寓規勸于頌禱之中);善善從長(本是稱道別人的善德淵源流長。后轉為贊揚人家向善棄惡、舍短取長)
16、友好,親善?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 史公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善氣迎人
17好人;好事;好處?
存撫良善?!巍?沈括《夢溪筆談》
賞善不遺匹夫?!俄n非子·有度》
18、好好地?
今姑貸汝,后不善自改,且復妄言,我當焚汝廬,戕汝家矣!——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秦王必喜而善見臣?!稇饑摺ぱ嗖摺?br>19、多;常;易?
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鳌?劉基《苦齋記》
又如:善變;善疑;善懷(多所懷思)
20、姓
五、修:拼音 xiū?
【釋義】
1、(形聲。從彡( shān),攸( yōu)聲?!搬辍庇醒b飾義。本義:修飾,裝飾)
2、同本義?
修,飾也。——《說文》
義之修而禮之藏也?!抖Y記·禮運》。注:“猶飾也?!?br>美要眇兮宜修?!冻o》
以修敬也?!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又如:修容(整飾容貌);修詞(修飾詞句。亦指作文;文辭);修飾邊幅(形容注意儀容、衣著祳惱);修娖(整理修補)
3、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禮記·檀弓》
修櫓轒辒?!秾O子·謀攻》
修守戰之具?!獫h· 賈誼《過秦論》
吾妻死,室壞不修?!獨w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修娖(整理修補);修完補輯(修葺整治;補綴損缺);修月(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4、興建;建造?
鐘鼓不修。——《呂氏春秋·先已》
乃重修岳陽樓。——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修堤梁,通溝澮?!盾髯印ね踔啤?br>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構(修建);修廢(興復廢業);修營(修建);修辟(修整開墾)
5、[學問、品行方面]學習、鍛煉和培養?
修武之德?!秶Z·晉語》
束發修學?!稘h書·敘傳下》
一善易修?!啤?韓愈《原毀》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又如:修省(提高道德修養,不斷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養)
6、修行 。
如:修積(行善積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煉服氣。服氣,即吐納);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學道修行為修真)
7、整治?
管子修之?!妒酚洝へ浿沉袀鳌?br>外結好孫,內修政理。——《三國志·諸葛亮傳》
修之于朝廷。——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備);修文(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修近(整頓內務);修言(統一號令);修事(治理政事)
8、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地之不休?!秶Z·吳語》。注:“墾也?!?br>修其宗廟?!抖Y記·中庸》。注:“謂埽糞也?!?br>又如:修全(補救;變通);修削(進攻;砍殺);修禊(古代習俗,在三月三日到水邊游玩,以祓除不祥)
9、編纂;撰寫;寫?
始末修撰,凡十六載?!侗笔贰ば騻鳌?br>又如:修撰(編輯又指掌修國史的官);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寫信)
10、設。置備?
修其簠簋?!秶Z·周語》。注:“備也。”
又如:修名(修刺。置備名帖,以作通報姓名之用);修饌(準備飯食)
11、循;遵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俄n非子·五蠹》
又如:修今(拘守現狀);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猶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稱)
12、通“休”。休整;休養 。
如:修攝(保養;調護);修鱗養爪(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13、修訂,修改,改正?
欲自修改。——《世說新語·自新》
15、長?
修,長也?!稄V雅》
德惠修長?!妒酚洝で厥蓟始o》。索隱:“修亦長也。”
鄒忌修八尺有余。——《戰國策·齊策》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苤病堵迳褓x》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鳌?魏學洢《核舟記》
巨身修尾?!读凝S志異·促織》
龐然修尾。
又如:修齡(長齡,長壽);修短固天(生命的長短本由天定);修亙(連綿不斷);修篁(修筠。長長的竹子)
16、高;大?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豸酥短m亭集序》
又如:修茂(樹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膚白)
17、遠 。
如:修阻(路途遙遠而阻隔)
18、善;美好?
伊中情之信修兮?!獜埡狻端夹x》
又如:修名(美好的名聲);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稟(良好的稟賦)
19、通“脩”。致送師長的酬金?
降說屨,升坐修。——《禮記·鄉飲酒義》。錢宮詹云:“即儀禮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br>又如:修金(學費);修脡(舊指送給老師的薪金。修;通“脩”。干肉);修脯(舊時稱送給教師的禮物或酬金);修饌(教師的薪金及飯食。修;通脩;束修)
20、修正主義 。
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21、姓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1. 帶“修”字的成語?
【不法古不修今】指不應效法古代,也不應拘泥于現狀。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辦法。指應根據實際情況實行變革。
【不修邊幅】邊幅: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衣著、儀表。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拘小節。后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貌的整潔。
【不脩邊幅】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亦作“不修邊幅”。
【不修小節】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處世瀟灑曠達。
【重修舊好】恢復舊情,重歸于好。
【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著學習,不能廢棄,甚至休息或閑暇的時候也要學習。
【斷惡修善】斷:斷絕;惡:壞事;修:候行。斷絕壞事,修行善業,做好事。
【地下修文】舊指有才文人早死。
【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復歸本源,引申為人的稟性?;謴腿说姆A性,維持最初的善良品質。
【法成令修】指有法律為依據,行政命令也恰當。
【簠簋不修】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福慧雙修】原指福德和智能都達到至善的境地?,F指有福氣又聰敏。
【封豨修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長蛇”。
【改往修來】指改變以往的錯誤,修治來日的善行。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個人,不得兼代。
【進德脩業】指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
【進德修業】修業:推廣、擴大功業。提高道德修養,擴大功業建樹。
【經明行修】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2. 修的詳細釋義
形聲。從彡(shān),攸(yōu)聲?!搬辍庇醒b飾義。本義:改造
如:修身,改造身體,修心,改造心靈。
01、裝飾,使完美:~飾。~辭。裝~。
02、整治,恢復完美:~復?!?。~繕(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桓公迎接入館。召伯廖宣惠王之命,賜齊候為方伯,修太公之職,得征伐?!?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03、剪或削:~剪。
04、興建,建造:~建?!?。
05、編纂,撰寫:~書?!?。~纂。
06、(學問,品行方面)鉆研、學習、鍛煉:~學?!珮I?!B。
07、長(cháng ),高:~長。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豸酥短m亭集序》
大喉以吐,脩頸以納新,故壽不可量。——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08、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習教義,并付諸行動:~行。~女。
09、指修正主義:反~防~。
10、打人(一般對小孩):回家我再修理你。
11、飾:修,飾也?!墩f文》
12、出家人出行:修行。
13、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practise;carry out]。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內有辱於國。——《國語·吳語》。
14、設、置備 [be ready]。修其簠簋?!秶Z·周語》。注:“備也?!?br>15、循;遵循 [follow]。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16、通“休”。休整;休養 [rest]。如:修攝(保養;調護);修鱗養爪(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17、善;美好 [good]。伊中情之信修兮。——張衡《思玄賦》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離騷》
18、通“脩”。致送師長的酬金 [present]。降說屨,升坐修?!抖Y記·鄉飲酒義》。
從(袁可立)問業者云集,稍資束修,以供甘竁。——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19、喻得到某個難得的人(多指異性,尤其是女性):前世修來的福分。
20、通“卣”:《周禮·春宮·鬯人》廟用修。鄭注:修,讀為卣。卣,又與中尊也。謂獻象之。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21、姓。 1. 形聲。從彡(shān),攸(yōu)聲?!搬辍庇醒b飾義。本義:修飾,裝飾。
2. 同本義 [embellish;decorate]
修,飾也?!墩f文》
義之修而禮之藏也?!抖Y記·禮運》。注:“猶飾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辭》
以修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 又如:修容(整飾容貌);修詞(修飾詞句。亦指作文;文辭);修飾邊幅(注意儀容、衣著祳惱);修娖(整理修補)。
4. 整修;修理 [repair]
古不修墓?!抖Y記·檀弓》
修櫓轒辒?!秾O子·謀攻》
修守戰之具?!獫h· 賈誼《過秦論》
吾妻死,室壞不修。——歸有光《項脊軒志》
5. 又如:修娖(整理修補);修完補輯(修葺整治;補綴損缺);修月(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6. 興建;建造 [build]
鐘鼓不修?!秴问洗呵铩は纫选?br>乃重修岳陽樓?!?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修堤梁,通溝澮?!盾髯印ね踔啤?br>父老曰:‘新舊二城,大司馬(袁可立)創修之?!?陳繼儒《袁伯應詩集序》
7. 又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構(修建);修廢(興復廢業);修營(修建);修辟(修整開墾)
8. [學問、品行方面]學習、鍛煉和培養 [study]
修武之德。——《國語·晉語》
束發修學?!稘h書·敘傳下》
一善易修。——唐· 韓愈《原毀》
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
9. 又如:修省(提高道德修養,不斷反省自己);修省退悔(修身反省,退而自悔);修己(自我修養)
10. 修行 [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如:修積(行善積德);修服(指道教的修煉服氣。服氣,即吐納);修持(持戒修行);修真(道教指學道修行為修真)
11. 整治 [put in order;administer]
管子修之?!妒酚洝へ浿沉袀鳌?br>外結好孫,內修政理?!度龂尽ぶT葛亮傳》
修之于朝廷?!巍?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12. 又如: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備);修文(采取措施加強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禮樂教化等);修近(整頓內務);修言(統一號令);修事(治理政事)
13. 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practise;carry out]
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內有辱於國。——《國語·吳語》。注:“墾也?!?br>修其宗廟。——《禮記·中庸》。注:“謂埽糞也?!?br>14. 又如:修全(補救;變通);修削(進攻;砍殺);修禊(古代習俗,在三月三日到水邊游玩,以祓除不祥)
15. 編纂;撰寫;寫 [compile]
始末修撰,凡十六載?!侗笔贰ば騻鳌?br>16. 又如:修撰(編輯又指掌修國史的官);修文郎(稱陰曹掌著作之官);修札(寫信)
17. 設。置備 [be ready]
修其簠簋。——《國語·周語》。注:“備也。”
18. 又如:修名(修刺。置備名帖,以作通報姓名之用);修饌(準備飯食)
19. 循;遵循 [follow]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0. 又如:修今(拘守現狀);修古(遵行古道);修本(猶溯源);修名(循名,依照名稱)
21. 通“休”。休整;休養 [rest]。如:修攝(保養;調護);修鱗養爪(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22. 修訂,修改,改正 [revise;amend]
欲自修改?!妒勒f新語·自新》 1. 長 [long]
修,長也?!稄V雅》
德惠修長?!妒酚洝で厥蓟始o》。索隱:“修亦長也?!?br>鄒忌修八尺有余?!稇饑摺R策》
云髻峨峨,修眉聯娟?!苤病堵迳褓x》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鳌?魏學洢《核舟記》
巨身修尾?!读凝S志異·促織》
龐然修尾。
2. 又如:修齡(長齡,長壽);修短固天(生命的長短本由天定);修亙(連綿不斷);修篁(修筠。長長的竹子)
3. 高;大 [tall;big]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王羲之《蘭亭集序》
4. 又如:修茂(樹木高而繁茂);修波(大波);修峻(高峻);修雅(高雅,不粗俗);修皙(身材高而皮膚白)
5. 遠 [distant]。如:修阻(路途遙遠而阻隔)
6. 善;美好 [good]
伊中情之信修兮。——張衡《思玄賦》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離騷》
7. 又如:修名(美好的名聲);修直(高尚正直);修眸(漂亮的眼睛;美目);修稟(良好的稟賦) 1. 通“脩”。致送師長的酬金 [present]
降說屨,升坐修?!抖Y記·鄉飲酒義》。錢宮詹云:“即儀禮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2. 又如:修金(學費);修脡(舊指送給老師的薪金。修,通“脩”。干肉);修脯(舊時稱送給教師的禮物或酬金);修饌(教師的薪金及飯食。修,通脩,束修)
3. 修正主義 [revisionism]。如:防修反修;帝、修、反
4. 姓 「修」在生活中,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它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修身養性,由表及里,開啟了生命無有窮盡的力量,《孟子》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谷松S多豐富的閱歷與內涵,無不被一「修」字囊括其中 。
古圣先賢克己復禮,誠明合一,留給后人諸多修身要道以教育群萌。《論語》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言簡意賅語意深遠,將人生中所應秉持的修為態度,面面俱到地揭示出來,堪稱為立身行事的人生指南。
人生,儼然一條修行路,路漫漫其修遠兮,而最終的一切,無不回歸到「德」的原點上,因為厚德方可載物,故夫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啟示了圣人對人生修學的行持信念,一生所擔心的不是前途命運,而是有無德行,能否積極向上,能否改過遷善,這在我們修學過程中無疑是盞智慧的明燈,永遠指引我們走向光明。
在生命的世界里,有令人欣喜的日麗風清,也有讓人無所適從的狂風驟雨,此起彼伏的人生境況下,時時處處都有「修煉」的機會,激勵我們的人生,所以修身是一個長期訓練,管理、調適、改變自我內心世界的過程?!抖Y記·大學》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挂奚硇柘刃扌模谏畹拇颂幨轮?,漸次修正我們的言行舉止,閑邪存誠,方能在心地上扎好仁德基礎。
而修心最強的對手,莫過于戰勝自己的欲望與降伏內心的妄想與執著。此三者如同我們心內之賊,唯有時刻省察,才能有效地將其抵擋于門外。這就需要我們在艱難困苦中,培養一份寬忍、堅強、樂觀的心態,具足在人生厄運中修煉的勇氣。從挫折失敗中提煉出成功的智慧,過,勿憚改,無怨尤,不嫉妒,不猜疑。春風得意處,保持一份恬淡的冷靜,一份謙卑的感恩……只要欲心不起,能拿起,肯放下,人在順逆之境便可寵辱不驚,不斷超越自我,沖破人生的桎梏。 「修」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從修心,到修身,到修言語,都是人生的修行境界,毫末之端,精勤打理,才能成為合抱之木。別看穿衣、吃飯、睡覺,都是漫漫人生路上微不足道的平常小事,卻無一不是我們的必修課程。穿衣時「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谷绱司托蕹隽艘环輳娜荻饲f,對儀禮的敬重。吃飯時「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咕托迊砹艘环輰Λ@得的感恩,對貪欲的釋然。睡覺時「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就修來了一份對時間的珍視,對生命的尊重?!阜渤鲅?,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修來了一份言語的誠信,對口德的涵養。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凡事都能認真修學改過,日久自能見功夫。
一個「修」字,內涵之深廣,言語難盡。《大學》中循循善誘,從為人枝末到根本,為我們打開恢宏的人生格局?!肝锔穸笾粒炼笠庹\,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鏗鏘有力的簡短數語,為我們道出了人生路上最究竟的修行次第,細細忖度,亦是吾人終其一生不可須臾偏離的座右銘。
如果說從「家和」到「國富」到「天下平」,是一個川流入海的過程,那么「修身」就是在這條不斷澎湃拓展的道路上,日漸積厚的道德之水。終有一天此蓬勃之水,將托起我們人生的高度,駛向成功的海洋。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3. 竹+艮+皿,上中下結構,怎么念?
簋 【讀音】Guǐ
簋 ? [guǐ]
筆劃 ?17
五筆 ?TVEL
部首 ?皿
結構 ?上中下結構
五行 ?木
筆順 ?撇、橫、點、撇、橫、點、橫折、橫、橫、豎提、撇、捺、豎、橫折、豎、豎、橫
釋義
古代盛食物器具,圓口,雙耳。
詳細釋義
〈名〉
(會意,從竹,從皿,從皀。本義:古代青銅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圓口,兩耳或四耳)同本義
簋,黍稷方器也。——《說文》
皆云圓曰簋,謂內圓也?!吨芏Y·舍人》注
二簋可用享?!兑住p》
每食四簋?!对姟で仫L·輿》
宰夫設黍稷六簋?!秲x禮·公食禮》
陳饋八簋?!对姟ば⊙拧しツ尽?br>鼎簋十有二?!吨芏Y·掌客》
飯土簋。——《史記·始皇紀》
臣聞昔者堯有天下,飯于土簋,飲于土簠。——《韓非子·十過》
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巍に抉R光《訓儉示康》
又如:簋廉(盛酒的瓦器);簋實(置于簋器的黍稷)
相關詞語
胡簋 簋實 ?二簋 八簋 土簋 彝簋 胡簋
簋貳 簠簋 秦公簋 竹簋方 簠簋不飭 簠簋之風
簠簋不修 鏤簋朱紱 簠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4. 修,是怎么解釋
01、裝飾,使完美:~飾。~辭。裝~。
02、整治,恢復完美:~復?!??!槪ㄐ蘩恚??!#ㄐ蘩硎柰ǎ!谩!鳎ü糯刚吻迕鳎?br>桓公迎接入館。召伯廖宣惠王之命,賜齊候為方伯,修太公之職,得征伐?!?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03、剪或削:~剪。
04、興建,建造:~建?!?。
05、編纂,撰寫:~書?!贰!搿?br>06、(學問,品行方面)鉆研、學習、鍛煉:~學?!珮I。~養。
07、長(cháng ),高:~長。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王羲之《蘭亭集序》
大喉以吐,脩頸以納新,故壽不可量?!?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08、信奉宗教的人虔誠地學習教義,并付諸行動:~行?!?br>09、指修正主義:反~防~。
10、打人(一般對小孩):回家我再修理你。
11、飾:修,飾也?!墩f文》
12、出家人出行:修行。
13、實行;從事某種活動 [practise;carry out]。食土不均,地之不修,內有辱於國。——《國語·吳語》。
14、設、置備 [be ready]。修其簠簋。——《國語·周語》。注:“備也?!?br>15、循;遵循 [follow]。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俄n非子·五蠹》
16、通“休”。休整;休養 [rest]。如:修攝(保養;調護);修鱗養爪(喻保養、積蓄戰斗力)。
17、善;美好 [good]。伊中情之信修兮?!獜埡狻端夹x》
18、通“脩”。致送師長的酬金 [present]。降說屨,升坐修?!抖Y記·鄉飲酒義》。
從(袁可立)問業者云集,稍資束修,以供甘竁?!?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19、喻得到某個難得的人(多指異性,尤其是女性):前世修來的福分。
20、通“卣”:《周禮·春宮·鬯人》廟用修。鄭注:修,讀為卣。卣,又與中尊也。謂獻象之。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
21、姓。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15. 簠的讀音和含義
簠fǔ、古代祭祀時盛谷物的器皿,長方形,有足,有蓋,有耳。
一、釋義
形聲。從竹、從皿(表示與竹器有關),甫聲。本義: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時,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飭(簠簋,祭器名;不飭,不整齊。比喻為官不廉潔);簠梁(盛在簠中的飯食);簠簋之風(指官吏貪財受賄的風氣)
二、說文解字
古文:黍稷圜器也。從竹從皿甫聲。
譯文: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以竹為偏旁,以皿甫為聲旁。
三、字形演變(如圖)
擴展資料
組詞:簠粱?簠簋?簋簠?簠簋不修?簠簋之風?簠簋不飾?簠簋不脩?簠簋不飭
一、簠粱?[ fǔ liáng ]?
盛在簠中的飯食
二、簠簋?[ fǔ guǐ ]?
1、簠與簋。兩種盛黍稷稻粱之禮器。
2、猶苞苴。指賄賂。
三、簋簠?[ guǐ fǔ ]?
1、簋與簠。盛黍稷的祭器。
2、借指禮儀。
四、簠簋不飭?[ fǔ guǐ bù chì ]?
【解釋】:簠、簋:都是古代食器,也用作放祭品;不飭:不整飭。借指貪污。舊時彈劾貪吏常用此語。
【出自】:《漢書·賈誼傳》:“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廢者,不謂不廉,曰:‘簠簋不飭’?!?br>【譯文】:在以前有做官的人不清廉而被罷官的,不是叫做不清廉,而是叫做簠簋不飭。
五、簠簋不飾?[ fǔ guǐ bù shì ]?
【解釋】:對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種婉轉的說法。不飾,不整飭。
【出自】:西漢司馬遷《續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三年》:“曰:‘禮,大臣貪墨,惟曰簠簋不飭?!?br>【譯文】:送禮到的,做官的人貪污下來,叫做簠簋不飾。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