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玩()喪()”「玩人喪德」
成語“玩人喪德”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玩人喪惪成語讀音:wán rén shàng dé
成語簡拼:WRSD
成語注音:ㄨㄢˊ ㄖㄣˊ ㄕㄤˋ ㄉㄜ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闭怨娉烧Z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成語用法:玩人喪德作定語;指干壞事。
成語造句:孫犁《談愛書》:“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書又將如何呢?”
英文翻譯:play with others,lose morality
成語“玩人喪德”的擴展資料
1. 玩人尚德玩物喪志是什么意思應該是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喪志”這句話大家也許比較熟悉,而這句話最初在前面還有一句“玩人喪德”,它們出自古代的經典著作《尚書》。大約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滅商紂王之后,威德廣被四海。西方有蠻夷之邦進貢了一頭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曉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與當時中原之犬大不相同。當時任太保的召公奭,擔心武王會因喜好此犬而荒廢政事,于是寫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篇文章就記載于《尚書·周書》。這里說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隨意狎侮與戲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召公奭認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會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勞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統治地位也就很難維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將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花費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還有心思過問政事?兩個都是貶義。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求“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的英文翻譯
People lost in dally will lose their virtues.玩人喪德People lost in play will lose their aims. 玩物喪志。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玩物喪志,玩人喪德的意思
【名稱】玩物喪志,玩人喪德
【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wán rén sàng dé
【解釋】玩物喪志,意指把玩無益之器物易于喪失意志,貽誤大事 ;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多含貶義。
【近義詞】:不務正業、不求上進?
【反義詞】:業精于勤
【出處】:《尚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白話譯文:不被歌舞女色所役使,百事的處理就會適當。戲弄人就喪德,戲弄物就喪志。
【示例】:請不要干~的事情。
擴展資料:
典故
衛懿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第十七位君主,他平生最大的愛好,既不是術,又不是酒色,更不是治國,而是養鶴。他為了養鶴建造了門的宮苑,整天與鶴為伴,他非常喜歡鶴的卓爾不群的外表和高傲優雅的姿態,以至于如癡如醉,衛國從上到下的大事小事全被他拋到了腦后。
他還讓鶴乘坐高級豪華的車子,比朝中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鶴乘坐的車駕在大街上通過時,所有路人都必須恭敬地閃避一旁。
為了養鶴,衛國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財,百姓們無形中加重了負擔,無不怨聲載道。由于衛懿公荒廢國事,大臣們的奏章如泥牛入海,許多國際國內事務得不到及時處理,漸漸也引發了大臣們的強烈不滿。而衛懿公沉溺于玩鶴,對現實形勢不管不顧,早就失去了復興衛國的宏大志向了。
很快,衛國的災難就降臨了。公元前659年,山西陜西一帶的狄部落抓住衛國困頓衰弱的機會發兵侵衛。衛懿公得到奏報之后馬上慌了神,他下令軍隊前去抵抗,可是將士們都氣憤地說:“既然鶴能享受比我們高的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
衛懿公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督率傾國之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無戰心,結果衛國軍隊很快被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連衛懿公也命喪沙場。衛國滅亡了,朝歌作為國都的歷史就此告終了,后來若不是齊國、宋國出兵援助,保住了衛國僅存的七百多人,衛國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后世人們不能忘記衛懿公玩鶴亡國的教訓,就把他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正是對衛懿公一針見血的諷刺。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既然都玩物喪志玩人喪德 那為何不全面禁止娛樂活動 奢侈品?
玩物喪志指的是沉迷其中,娛樂活動那是勞逸結合。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玩物喪志 玩人喪德是什么意思
玩物喪志,意指把玩無益之器物易于喪失意志,貽誤大事 。玩人喪德意思是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玩物喪志
拼音:wán wù sàng zhì
出處:?《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意思是把玩無益之器物易于喪失意志,貽誤大事 。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多含貶義。
詳細釋義: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于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玩人喪德
拼音:wán rén sàng dé
解釋:戲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擴展資料
典故
大約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滅商紂王之后,威德廣被四海。西方有蠻夷之邦進貢了一頭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曉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與當時中原之犬大不相同。當時任太保的召公奭,擔心武王會因喜好此犬而荒廢政事。
于是寫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篇文章就記載于《尚書·周書》。這里說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隨意狎侮與戲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召公奭認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會狎侮他人的人格的。
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勞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統治地位也就很難維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將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花費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還有心思過問政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玩人喪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玩物喪志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成語到底玩物喪德還是玩人喪德我問的是詞
是 玩物喪志玩物喪志[讀音][wán wù sàng zhì]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指迷戀于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志氣。[出處]宋·朱熹《近思錄》:“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盵例句]他整天只是提籠架鳥,東游西逛,~,那是很危險的。[近義]卜晝卜夜不務正業愛鶴失眾[反義]業精于勤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玩物喪盡是什么意思
玩物喪志 玩物喪志 (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釋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于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 出處《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說是“害道”,那么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朱自清《論廢話》) 近義詞 不務正業 反義詞 業精于勤 英文riding a hobby saps one’s will to make progress 故事 朝歌淵源: 春秋時,朝歌曾是衛國都城,衛國的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 典故 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于滎澤,由于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 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 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玩物喪志這句話出自哪里?
“玩物喪志”這句話大家也許比較熟悉,而這句話最初在前面還有一句“玩人喪德”,它們出自古代的經典著作《尚書》。大約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消滅商紂王之后,威德廣被四海。西方有蠻夷之邦進貢了一頭獒犬,高四尺有余,能曉解人意,威猛而善于和人搏斗,與當時中原之犬大不相同。當時任太保的召公奭,擔心武王會因喜好此犬而荒廢政事,于是寫了一篇文章,名曰《旅獒》,告戒武王不要“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篇文章就記載于《尚書·周書》。這里說的玩人,就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格,隨意狎侮與戲弄他人。玩物,就是沉溺于所喜好的事物之中,乃至于不能自拔。召公奭認為,有盛德的君主,是不會狎侮他人的人格的。如果你狎侮了君子,君子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心志;如果你狎侮了小人,小人就不會為你的事業盡其勞力。喜好玩人的君主,上失君子之心,下失小人之力,他的統治地位也就很難維系了。至于玩物,君主將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花費在自己所喜好的事物之上,哪里還有心思過問政事?摘自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