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須()”的成語「巾幗須眉」
成語“巾幗須眉”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jīn guó xū méi成語簡拼:JGXM
成語注音:ㄐ一ㄣ ㄍㄨㄛˊ ㄒㄨ ㄇㄟ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近義詞:巾幗英雄
成語出處:清 曾樸《孽?;ā返?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
成語用法:巾幗須眉作賓語、定語;用于女性。
成語造句: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大致七姑奶奶是個巾幗須眉,個性極強,遇事敢當?!?br>英文翻譯:a manly woman
成語“巾幗須眉”的擴展資料
1. 巾幗不讓須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誰寫的?‘巾幗不讓須眉’是一個成語。
成語解釋:封建傳統歧視女性,所以當一個女人很有作為時,就叫巾幗不讓須眉,意思是說女人不比男人差。
注釋:幗,婦女頭發上的飾物;巾幗,婦女的頭巾和頭發上的裝飾物,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意謂司馬懿如同婦人。后以“巾幗”為婦女的代稱;古人稱男子為須眉。
出自《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的《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br>譯文:諸葛亮已經多次派遣使者交書,又送婦女的頭巾和頭發上的裝飾物,以此激怒宣王。
示例:
1、天生麗質是你的招牌,干凈利落是你的特色;巾幗不讓須眉是你的性格;光彩照人的你魅力四射;祝你三八婦女節,永遠快樂!
2、而在登頂于山戚公祠時,同樣,她們也迸發出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豪邁之情:“此地曾寒倭寇膽,異邦猶震戚公名,八年戰績承余烈,祠宇巍巍抵百城。
擴展資料:
1、巾幗不讓須眉的典故
梁紅玉出生在淮安,從小習文練武。當金兵侵犯到淮河流域時,為避兵禍,隨母親到鎮江,與當時作為下級軍官的韓世忠一見鐘情,結為夫妻?;楹?,在梁紅玉輔佐下,韓世忠屢立戰功,升官至浙西制置使。
公元1130年上半年,金兀術率領10萬大軍,沿著大運河來到鎮江,企圖通過鎮江北撤,當時43歲的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率領8000水軍守衛鎮江。金兀術率領的500多艘戰船,黑壓壓的一片來到江面。梁紅玉在金山頂上看得清楚,她英姿颯爽,猛然擊起戰鼓。
一通戰鼓,韓世忠立即指揮水軍,扯帆駛出鲇魚套的蘆葦蕩,迎戰金軍。二通戰鼓,韓世忠佯裝失利,且戰且退,轉眼間隱進了茫茫蘆蕩。金兀術以為他們與以前遇到的宋軍一樣,貪生怕死,不堪一擊。于是急令緊緊追趕,一路追進了埋伏圈。對金兵的舉動,梁紅玉在金山頂上看得一清二楚,隨即揮舞令旗,擂響了第三通鼓。
隨著震天動地的鼓聲,埋伏在蘆蕩里的戰船,脫掉偽裝,嗖地飛向敵軍。由于金兵大多不通水性,自入侵以來又從未遇到過這樣猛烈的打擊,早已死傷過半,潰不成軍。金兀術急令回撤,一直逃到今句容附近的黃天蕩。
韓世忠指揮宋軍乘勝追擊,把金兵包圍在長江南側的黃天蕩里,使其進退無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巾幗須眉是什么意思
巾幗須眉的意思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處清·曾樸《孽?;ā返?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br>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巾幗與須眉的來由是什么啊??
1、巾幗
“巾幗”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發絲制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貴首飾。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制作的叫“剪耄幗”;用黑中透紅顏色制作的叫“紺繒幗”。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杰為“巾幗英雄”,后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2、須眉
清代徐時棟的《煙嶼樓筆記》中有“古人稱男子為須眉”的話。《紅樓夢》中也有“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的說法。為什么要稱男子為須眉呢?有一種解釋是:古時男子以須眉濃密秀麗為美,而只有男子的須眉才濃密,所以將須眉作為男子的代稱。
但是,須是男子所獨有,眉毛則是男女皆有的。因而另一種說法似乎更合實際。原來,古代婦女有剃眉的習慣,剃去眉毛后再畫眉。而畫的眉畢竟不是’真’的,看起來有而實際上無。這樣,眉也可視為男子“獨有”之物。男子被稱為須眉,道理就在這里。
擴展資料
古代的著名“巾幗”
1、花木蘭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于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余字,后經隋唐文人潤色。
2、冼夫人
原名冼英(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廣東高州人,后嫁于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冼夫人善于結識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參與平定侯景叛亂中結識后來的陳朝先主陳霸先,并認定他是平定亂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協助陳霸先擒殺李遷仕。
梁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太夫人為“保護侯夫人”。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陳朝立。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太夫人為主,尊為“圣母”。后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后追謚“誠敬夫人”。
3、樊梨花
樊梨花,大唐貞觀年間人,中國古代四大巾幗女英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巾幗須眉是不是成語
【成語】巾幗須眉【讀音】jīn guó xū méi 【解釋】: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自】:清·沈起鳳《諧鰥·巾幗暮賓》:“如仆者,亦豈須眉而巾幗者哉?”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什么是巾幗須眉
巾幗須眉 [jīn guó xū méi] [釋義]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巾幗須眉的意思及成語解釋
巾幗須眉?[ jīn guó xū méi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jīn guó xū méi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慨的女子。出 處清·曾樸《孽?;ā返?4回:“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br>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巾幗須眉的出處
1,清·沈起鳳《諧鰥·巾幗暮賓》:“如仆者,亦豈須眉而巾幗者哉?” 2,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大致七姑奶奶是個巾幗須眉,個性極強,遇事敢當?!?,清·曾樸《孽?;ā返谑幕兀骸叭缃袂艺f筱亭的夫人,是揚州傅蓉傅狀元的女兒,容貌雖說不得美麗,卻氣概豐富,倜儻不群,有巾幗須眉之號。”4,柳亞子《長松山房歌》:“放毫誰寫長松圖?須眉巾幗南海何?!?br>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巾幗須眉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巾幗須眉
(
jīn
guó
xū
méi
)
解
釋
巾幗:古代婦女配戴的頭巾和發飾,后借指婦女;須眉:胡須和眉毛,借指男子漢,大丈夫。具有男子漢氣概的女子。
出
處
清·沉起鳳《諧鰥·巾幗暮賓》:“如仆者,亦豈須眉而巾幗者哉?”
用
法
偏正式
運用了借代手法
巾幗指婦女
須眉指男子漢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