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便”的成語「下筆便就」
成語“下筆便就”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xià bǐ biàn jiù成語簡拼:XBBJ
成語注音:ㄒ一ㄚˋ ㄅ一ˇ ㄅ一ㄢˋ ㄐ一ㄡ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下筆成篇、走筆成文、走筆成章
反義詞:江郎才盡
成語出處:《北史·魏收傳》:“詔試收為封禪書,收下筆便就不立稿?!?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解釋: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成語用法:下筆便就作謂語、定語;用于作文等。
英文翻譯:write with ease and complete forthwith
成語“下筆便就”的擴展資料
1. 澄使詹為檄,詹下筆便成,辭義壯烈,見者慷慨,然...澄讓詹來作文,詹下筆便寫就,言辭壯烈,旁邊見的人都十分感慨,竟然無法接著寫
公益成語:gyjslw.com
2. 下筆成章是何意·出自于哪?
“下筆成章”形容一動筆就可寫出好文章。形容文才聰穎。亦作“下筆千言”。此典出自《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名叫曹植,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詩辭歌賦。十幾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論和辭賦幾百篇,擅長寫文章。眾人都稱贊他是一個奇才。曹操雖然很欣賞曹植的才氣,但又覺得奇怪。有一天他問曹植說:“你的文章我看過了,寫得不錯,你是不是請別人代你寫的呀?”曹植趕緊跪下來稟告說:“不是的,我能夠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如您不相信,可以當面考我,怎么說我是讓別人代寫文章呢?”“哈哈,那就好?。 庇谑?,曹操對小兒子也更加寵愛。不久,曹操在鄴城建造的銅雀臺竣工了。曹操讓幾個兒子都上去看看,而且每人要寫出一篇辭賦來。曹操想試試兒子們的文采。曹植拿筆就寫,一會工夫就寫成了。曹操心里非常喜歡,想立他為自己的繼承人。曹植雖然在文學上非常有才能,但性情孤傲,我行我素,不注重儀表。穿衣、乘車、騎馬極為隨便,不注意威嚴,又喜歡飲酒,對他的這些曹操很不滿意。有一天,曹植乘車走在路中間,又開了司馬門出來,這些都是違反規定的。曹操大發雷霆,處死了車夫,從此開始討厭曹植了。曹操的另一個兒子曹丕,與他完全相反,曹丕很懂術,擅長掩蓋自己的心思,宮內上下左右的人他都結交,眾人都說他好,于是曹操終于決定立他為繼承人。后來曹丕做了魏文帝。曹操死后,曹植遭受曹丕的猜忌和壓抑,整天郁郁寡歡,活到四十一歲便死去了。
公益成語:gyjslw.com
3. 下筆烏絲蘭什么意思
問題截圖
下筆烏絲蘭什么意思
烏絲蘭什么意思
僅供參考的回答,
1,請參考:
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2,百度解釋:烏絲欄,本學習用語。謂書籍卷冊中,絹紙類有織成或畫成之界欄,紅色者謂之朱絲欄,黑色者謂之烏絲欄。欄亦作闌,或作襕。烏形容其色黑,絲形容其界格之細。
在古代用毛筆蘸墨,進行劃線,可以如頭發絲粗細,漂亮美觀。
現如今可以用書法界尺進行劃線,如古代作品相同效果。
3,有的人說下筆便到烏絲欄指的是
一筆便達到了王羲之的境界,
烏絲欄借指的是蘭亭序,
本句是對楊凝式的《韭花帖》的高度肯定。
4,請參考黃庭堅評楊凝式,
烏絲欄,即紙素上畫成或者織成的朱墨界行。公益成語:gyjslw.com
4. 下筆已如成人的如是什么意思
下筆已如成人的“如”的意思是:象、有、跟……一樣?! 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蛞蚨洠灾習円雇鼘嬍?,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譯文]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公益成語:gyjslw.com
5. 收下筆便就,不立稿草,文將千言,所改無幾什么意思
就是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的意思。
公益成語:gyjslw.com
6.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出自李清照的《孤雁兒》世人作梅詩,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公益成語:gyjslw.com
7. 詞人曾說 世人作梅詞 下筆便俗 但這首《 孤雁兒 李...
1、賞析: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游春意。”以漢代橫吹曲中的《梅花落》照應詠梅的命題,讓人聯想到園中的梅花,好像一聲笛曲,催綻萬樹梅花,帶來春天的消息。然“梅心驚破”一語更奇,不僅說明詞人語言的運用上有所發展,而且顯示出她感情上曾被激起一剎那的波瀾,然而意思很含蓄。聞笛懷人,因梅思春,她詞中是不止一次用過。這是一歇拍,詞從這一句開始自然地過渡到下片,上片主要寫自己的凄冷孤苦,下片則著重寫對愛侶趙明誠的思念。
下闋正面抒寫悼亡之情,詞境由晴而雨,跌宕之中意脈相續?!靶★L”句,將外境與內境融為一體。門外細雨瀟瀟,下個不停;門內伊人枯坐,淚下千行。以雨催淚,以雨襯淚,寫感情的變化,層次鮮明,步步開掘,愈寫愈深刻;但為什么“無佳思”,為什么“情懷如水”和淚下千行,卻沒有言明。直至“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才點明懷念丈夫的主旨?!按岛嵢巳ァ庇玫氖乔啬鹿衽c其夫簫史的典故,見《列仙傳》。這里的“吹簫人”是說簫史,比擬趙明誠。明誠既逝,人去樓空,縱有梅花好景,又有誰與她倚闌同賞呢?詞人回想當年循城遠覽,踏雪尋梅的情景,心中不由愴然感傷。
結尾三句化用陸凱贈梅與范曄的故事,表達了深重的哀思。陸凱當年思念遠長安的友人范曄,曾折下梅花賦詩以贈??墒窃~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其中“人間天上”一語,寫盡了尋覓苦:“沒個人堪寄”,寫盡了悵然若失之傷。全詞至此,戛然而止,而一曲哀音,卻繚繞不絕。
這首詞妙在化用典故,婉若已出;詠梅悼亡,渾然一體;口語入詞,以俗寫雅,獨樹一枝。
2、原詞:
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3、譯文:
早晨從藤床紙帳中醒來,昨夜又痛到失眠。沒有絲毫安慰,只有無盡的哀思。只有斷斷續續的焚香和受寒的玉爐,陪伴我如水的情懷。吹吹玉笛,寄托了多少春情義的梅花的心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