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字結尾的成語「血氣方壯」
成語“血氣方壯”的詞條資料
成語繁體:血氣方壯成語讀音:xuè qì fāng zhuàng
成語簡拼:XQFZ
成語注音:ㄒㄩㄝˋ ㄑ一ˋ ㄈㄤ ㄓㄨㄤ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血氣方剛、氣血方剛、血氣方盛
反義詞:老態龍鐘、暮氣沉沉
成語出處:《新唐書·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謁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眱热輥碜怨娉烧Z:gyjslw.com
成語解釋:血氣: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語用法:血氣方壯作謂語、定語;用于年輕人。
成語“血氣方壯”的擴展資料
1. 血氣方壯打一動物猴子要猜生肖,那可能是猴子,因為有三個猴子,一個捂住眼睛,一個捂住耳朵,一個抓住自己雙手。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為君子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之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之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2. 少之時,血氣末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什么意思
年少的時候身體還沒有完成成熟,不適合xing,對身體傷害很大,所以必須戒se,到了壯年的時候,應不要去爭斗,養好性子。后面還有一句話是到了老了,戒之在得吧??鬃诱f的,說的簡直太對了!第一句話在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年少時千萬不要染上sy惡習??!切記??!如有遇到進入戒色論壇和戒色吧學習怎么戒除的知識吧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3. 忽必烈血氣方剛,君主一鳴驚人嗎?
血氣方剛這一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原文是“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題主用其來形容忽必烈這樣的雄主并不合適,這既不是對他的贊賞也不是對他的諷刺。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典故是指的春秋霸主楚莊王,他青年即位,早年一直韜光養晦,后來發奮圖強,帶領楚國登上霸主地位。而從忽必烈一生經歷來看,他一直比較高調,在蒙古諸王中人望很高,談不上突然一鳴驚人。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4. 和血氣方剛相近的詞有哪些?
[xuè qì fāng gāng] 血氣方剛釋 義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形容年輕人那種激進的進步熱情。出 處先秦·孔子《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也作“血氣方盛”或“血氣方壯”?!臼?例】公子楊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歲,新拜中軍戎御之職,~,未經戰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回)解 釋形容年輕人精力旺盛近義詞年輕氣盛、年富力強反義詞老態龍鐘、暮氣沉沉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5. 血氣方剛 讀音
血氣方剛?[ xuè qì fāng gāng ]?
基本釋義?
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
出 處
《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br>例 句
1. 這些青年人~,干起活來一個個都像小老虎。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鬬;及其老也,血氣既衰
非常正確。人的生理本體,幾千來未變,所以先天性格脾氣基本改變不大。少壯之時,壯,老,都有共同點,需要加強修養,防止修身養性出偏差。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7. 血氣方剛的意思?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血氣方剛’的釋義
[解釋]: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輕人精力正旺盛。
[發音]:xuè qì fāng gāng
[出處]:《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br>[例句]:這群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奔赴西藏,支援邊疆建設。
[近義]:
年富力強年輕氣盛氣血方剛
[反義]:
暮氣沉沉未老先衰老態龍鐘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8. 血氣方剛是什么意思啊
血氣方剛意思是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自】:孔子·春秋《論語·季氏》:“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br>【譯文】:等到他長大了,精力正旺盛,戒掉搏斗。
【近義詞】:年富力強、風華正茂、春秋鼎盛
【反義詞】:未老先衰、暮氣沉沉、老態龍鐘
擴展資料:
血氣方剛的近義詞
1、年富力強
【解釋】:年富:未來的年歲多。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
【出自】:孔子·春秋《論語·子罕》:“后生可畏”。
【譯文】:年紀輕,精力旺盛。
2、風華正茂
【解釋】: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出自】:毛澤東·現代《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譯文】:恰同學少年,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書生意氣,指揮排斥方遒。
3、春秋鼎盛
【解釋】: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
【出自】:漢·賈誼《新書·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br>【譯文】:天子正當旺盛之時,行義不超過,恩德有加呢。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9. 血氣()(),填成四字成語
血氣方壯
血氣方盛
血氣方剛
血氣不足
血氣之勇
血氣未定
血氣既衰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10. 血氣虧損怎么樣補
★補氣食譜:小米、粳米、糯米、黃米、山藥、大麥、莜麥、秈米、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牛肉、兔肉、狗肉、雞肉、鵝肉、鵪鶉、青魚、鰱魚。
★補血食譜:桑椹、黑木耳、菠菜、荔枝、松子、胡蘿卜、豬肉、羊肉、豬血、牛肝、甲魚、海參。
★補氣補血食療藥膳:
1.龍眼肉粥
[原料]龍眼肉15克,紅棗15枚,粳米50-100克。
[制作]將龍眼肉,紅棗和粳米一并加水煮粥,加入紅糖少許。調味即可。
[用法]溫熱食用,常服。
[功效]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的功效,適宜于產后貧血,心悸失眠,體質虛弱者食用。
2.蒸鴨血
[原料]1只鴨的血,黃酒20毫升,鹽適量。
[制作]將鴨血加清水、鹽適量,隔水蒸熟,入黃酒,再蒸片刻。
[用法]飯后頓服,每日一劑,連服5劑。
[功效]適用于肝腎陽虛型貧血。
3.菠菜豬肝湯
[原料]菠菜125克,豬肝125克,熟豬油、生姜、蔥白、清湯、食鹽、水淀粉和味精各適量。
[制作]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片刻脫去澀味,切段;然后、將鮮豬肝切成薄片,與食鹽、味精、水豆粉拌勻。將清湯燒沸,加入已洗凈拍破的生姜、切成短節的蔥白、熟豬油等。煮幾分鐘后,放入拌好的豬肝片及菠菜,至肝片、菠菜煮熟即可。
[用法]常服。
[功效]養血生血,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萎黃、視力減退、大便澀滯等癥。
[注意事項]菠菜質滑而利,善能潤燥通腸,故腸胃虛冷泄瀉者禁用。
若由于經血量大,造成血虛和月經不調,每次月經后可用5克當歸煮水,20至30分鐘后打入2個雞蛋,再加紅塘,溫熱服下。
婦女懷孕分娩后,再加上哺乳,往往是氣血兩虧,但過多用藥調理,某些藥物可通過乳汁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故此時更應該注意飲食調養,以食補為主,如雞汁粥、羅卜燉羊肉等,適當輔以藥膳,以藥性溫和為主,比如在食用歸參燉雞時宜選用西洋參。
4.養血紅棗兔
[原料] 紅棗20個,新鮮兔肉250克。
[制作]將完好的紅棗洗凈,兔肉切小塊,加適量水放砂鍋中文火燜煮2小時。待肉熟棗爛時,根據個人口味放入調料即可。
[用法] 溫熱食用。
[功效]可補養精血,調整身體,對久病后氣血兩虧,產后或月經病引起的血虛怠倦,氣虧目暈等有一定療效。
5.當歸羊肉湯
[原料]羊肉800克,當歸25克,黨參2o克,黃芪20克,姜塊40克,蔥頭50克,紹酒50克,醋20克,精鹽20克,花椒20粒,胡椒面2克,味精2克,八角1個,陳皮40克。
[制作]將羊肉洗凈,用清水漂至白色,再放入開水中煮幾分鐘撈起。用精鹽、醋反復揉搓后,用溫水洗凈,再入開水中氽一下,切成塊。姜、蔥洗凈,當歸、黨參、黃芪、陳皮、八角、花椒去凈灰渣,當歸、黨參、黃芪切成片。以上均裝入雙層白紗布袋中封口。
砂鍋置旺火上,摻鮮湯,加羊肉塊燒片刻后,撇去血沫,放進布袋,加紹酒、蔥、醋等佐料,改用中火熬1小時,再改用小火慢煨至軟爛,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等,調好味即成。
[用法]喝湯吃肉,常食。
[功效]補氣益血,祛寒止痛。適用于產后氣血不足所致發熱、自汗、肢體酸痛等癥。
[注意事項]外感發熱,咽喉腫痛,牙痛者忌食用,不能用銅器烹調。忌與南瓜同食。
6.歸參燉雞
[原料]烏骨雞一只1500克,當歸25克,姜塊20克,蔥頭25克,醪糟(音同勞遭)汁100克,黨參40克,精鹽4克。
[制作]將雞宰殺后,去毛雜、腳爪,入清水浸泡30分鐘后,入開水中氽去血腥味。當歸、黨參用溫水洗凈,切成薄片。姜、蔥洗凈。黨參、當歸裝入雞腹內。放入砂鍋中,加清水2500克。砂鍋置旺火上燒開,撇去血泡,改用小火慢燉,調入姜、蔥、醪糟汁燉至熟透,揀去姜、蔥,加入精鹽、味精、調好味即成。
[用法]喝湯吃肉,常食。
[功效]益氣補血。適用于久病體衰,氣血不足者。
★氣血兩虛食療方:
方一
牛肉1000克,食鹽適量,黃酒250毫升。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開,去除血污和浮沫,繼小火煎煮半小時調入黃酒和食鹽,煮至肉爛汁稠時即可?;?,待冷裝盤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補脾胃,益氣血,肥健人,適用于虛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雞1只,黃酒、生姜、食鹽、蔥白各適量。將雞宰殺,去除內臟和雞毛,洗凈切塊,在汽鍋內放入雞塊,并放蔥、姜、黃酒、食鹽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鍋生成的蒸餾水,制得“雞露”。佐餐,飲露食肉。
本方益氣、補精、肥健,凡體弱、產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選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搗成碎末,與蜂蜜拌勻,上火煮沸遂?;穑溲b并備用。
本方潤肺益腎、補中肥健,適用于身體瘦弱者長期服用。
方四>
太子參15克,山藥、白術各10克、生黃芪15克,麥冬、黃芪各10克,黃精、雞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劑。
本方益氣補血,主治形體消瘦,膚色無澤,精神不振。
方五
黑大豆10闐克,豬油適量。黑大豆如作醬法,取黃搗末,調入豬油熬煉成膏。每次1匙,開水沖服,每日2次。
本方長肌膚,益顏色,加增氣力,肥健人, 《圖經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方六
黑驢肉500克,豆豉、黃酒、食鹽各適量。驢肉沖洗干凈,切塊,放入鍋中,加豆豉、黃酒、食鹽、清水,旺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爛即成。
本方有補血益氣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風眩,心煩。
本方出自《飲膳正要》,原方用于“風狂,憂愁不樂,安心氣”,為補血益氣方。久病體虛,或勞傷過度,氣血耗損,則見勞損;血氣不足,不能上榮頭目,則見虛風眩暈;氣血虧虛,心神失養,則見心煩。法宜補血益氣。方中重用驢肉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補血益氣;以豆豉為輔佐,兼清心除煩,合用而為補血益氣之方。本方補氣血重在補血,用治氣血虧虛而以血虛為主。
方七
人參10克,大棗5枚。人參切片備用。大棗洗凈備用。人參放入砂鍋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棗,煮約1小時即成。
本方有大補氣血功效。適用于氣血虧虛,虛弱勞損。
本方出自《十藥神書》,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藥補之”,為大補氣血的代表方。日久調攝不當,久病失于調治,或失血過多,均可導致氣血嚴重虧虛和虛弱勞損,法宜大補氣血。方中以人參為主,大補元氣;
以大棗為輔佐,補氣養血。人參與大棗配伍,并可益氣生血,合用而成大補氣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貧血。
本方補益之力較強,對實癥、熱癥者不宜食用。
方八
鮮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粘稠如膏時,加入蜂蜜,加熱至沸,?;鸫?,裝瓶備用。每次一湯匙,以沸水化開代茶飲用。適用于熱病煩渴,或食欲不振等癥。
葡萄性味甘酸乎,能滋肝腎陰液,配合蜂蜜,具有補益氣血,潤燥作用。
方九
黃精50克,粳米100克。黃精清水浸泡后撈出,切碎備用。粳米淘洗干凈備用。黃精與粳米放人鍋內,加清水,旺火燒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有補虛損,益氣陰功效,適用于虛弱勞損。
本方出自《調疾飲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諸虛百損,不拘陰陽氣血衰憊,無不宜之”,為治療虛弱勞損常用方。虛弱勞損,多由久病失于調治,耗損氣陰而成,法宜補虛損,益氣陰。方中以黃精為主,補虛損,填精髓,益氣陰;以粳米為輔佐,補氣養血以增強黃精補虛之力。兩者合用而為補益虛損之方。本方滋補之力較強,虛弱勞損以陰虛精虧為主者尤為適宜。
本方加冰糖調食,可增強其滋補潤肺功效。適宜于肺癆咳嗽,咯血。
本方可用于肺結核。
本方性質滋膩,易助濕生痰,故脾虛濕困、痰濕咳嗽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食用。
方十
肥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20克,干姜15克,醬油、黃酒、白糖、食鹽各適量。羊肉沖洗干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清水、當歸、生地、干姜、黃酒,煮至七成熟時,再加醬油、白糖、食鹽,小火燒煮收汁即成。
本方有補氣養血,溫中暖下功效。適用于血虛宮冷崩漏,產后虛寒腹痛,虛勞羸弱。
本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崩中去血,積時不止”,為溫補氣血方。氣血虛寒,不能溫煦和充養胞宮;則見崩漏諸癥,法宜溫補氣血。方中以羊肉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益氣血,暖胞宮,以當歸、生地、干姜為輔佐,當歸、生地助羊肉養血調經,干姜助羊肉溫中暖下,合用而成溫補氣血之方。本品溫補氣血,故還可用于產后虛寒腹痛和虛弱羸弱。
本方重在溫補,對血熱崩漏者不宜食用。
方十一
羊肝1具,羊脊膂肉250克,地骨皮12克,神曲10克,雞蛋清、蔥白、豆豉、素油、黃酒、白糖、干淀粉、濕淀粉各適量。羊肝、羊肉沖洗干凈,細切,放人碗中,加雞蛋清、干淀粉抓拌均勻備用。地骨皮、神曲放人鍋中,加清水,濃煮取汁備用。素油倒人炒鍋,燒至七成熟時,放人羊肝、羊肉,過油后瀝出備用。地骨神曲汁倒人炒鍋,燒沸后加羊肝、羊肉,再加人蔥白、豆豉、食鹽、白糖、黃酒、素油,濕淀粉勾莧,翻炒收汁即成。
本方有益氣血,補虛勞功效。適用于虛勞羸瘦。
本方出自《圣濟總錄》,原方名“羊肝方”,用于“虛勞”,為治療虛勞方。久病失于調治,氣血虧虛,臟腑耗損,則轉為虛勞,法宜益氣血,補虛勞。方中以羊肝、羊肉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補氣血,益虛勞;以地骨皮、神曲為輔佐,地骨皮清虛勞內熱,并制羊肉之熱,神曲健脾助運以助氣血生化,諸料合用,共成益氣血,補虛勞之方。本品寒熱并用,陰陽并調,尤宜于一般虛勞羸瘦者選用。內容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